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二中六十年代校友群主要活動匯編

東方欲曉

<h3>無錫市二中六十年代老校友群是2017年9月11日由一批志同道合的校友自發組成的,大家都來自同一個母校,接受過優良校風的熏陶,聆聽過優秀老師的教誨,所以大家希望能在一起多交流多來往,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本群由成立時的14人發展到現在的53人,包括了從61屆到69屆的各屆初高中畢業生,其中有夫妻、兄弟、姐妹、兄妹和姐弟。成立一年多以來,群里生氣勃勃,欣欣向榮,每天都發有大量的信息,給每位校友帶來了快樂。同時,群里已經組織了數十次的各類大小活動,進一步增強了校友間的凝聚力,增添了校友及家庭的豐富多彩的退休生活。事實證明,我們成立的老校友群符合廣大校友的心愿,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而且必將進一步發展壯大,為二中老校友之間的深厚情誼構建一個穩定的交流平臺。<br></h3> <h3>無錫二中六十年代校友群活 動 備 忘 錄 </h3><h3>全群大型活動</h3><h3>一、2017年9月11日在郁膳房,無錫二中六十年代校友群正式成立,首批成員14位。 </h3><h3>二、2017年10月14日擴群后,24位成員在王興記召開茶話會。</h3><h3>三、2017年12月30日,24位成員在中國飯店聚會辭舊迎新。 </h3><h3>四、2018年3月24日,25位成員在無錫銀光制絲公司,慶賀建群半周年。</h3><h3>五、2018年4月20日,應校友尤鐵梧邀請,本群15位成員與二中各屆校友約共60來人,參觀蘭頤山莊。</h3><h3>六、2018年4月26至27日,群內10對夫妻 及華浩良和特邀毛向群夫妻共23位,浙江新市古鎮、莫干山景區二日自駕游。</h3><h3>七、2018年5月5日,在鼎昌茶樓歡迎陸敏芙、張安東入群(薛爾康校友到會),共有18位校友參加。</h3><h3>八、2018年6月2日,在銀光公司會議室歡迎傅耀良回國和高健清、趙國華入群,有32位校友到場。<br></h3><h3>九、2018年9月15日,34名成員在無錫銀光制絲有限公司,召開紀念六十年代校友群,建群一周年聯誼會。</h3><h3>十、2018年9月21至24日,組織36人(含家屬)到蘇州穹窿山、木瀆古鎮、西山明月古村落、石公山三日自駕游。</h3><h3> 十一、2018年10月11日在無錫銀光制絲公司召開歡迎新群友王永芬、周慧明、唐黎明茶話會,34位成員參加。 </h3><h3>十二、2018年12月22日,37位成員于銀光絲綢公司四樓會議室舉行辭舊迎新聯誼會,中午盛銘軒大酒店品嘗溫州特色佳肴。</h3><h3>群內外互動活動</h3><h3>1、2017年9月30日陸志強夫婦在梅園二號慶賀紀念結婚四十周年,群里15位群友受邀參加祝賀。</h3><h3>2、2017年11月26日共11校友家屬到葛棣山莊聚會。 </h3><h3>3、2018年1月2日,二桌校友在郁膳房聚會。</h3><h3>4、2018年2月9日,領取胡中立校友定制無錫市二中校徽,7位校友在金廚帽相聚。</h3><h3>5、2018年2月17日初中學弟妹在小峰飯店與巢才榮、黃文華學長聚會并到鼎昌茶樓,由沈治波、張寧、蘇生向二位學長贈送《啟航將軍橋》回憶錄。 </h3><h3>6、2018年2月19日,參加母校百年校慶,并與以澳大利亞趕來的吳于蕙校友見面合影</h3><h3>7、2018年2月23日在阿福樓,慶賀沈治波公司新年開工,為壯嘉玲接風。</h3><h3>8、2018年3月1日,一桌校友到老牛窩品特色錫幫菜。</h3><h3>9,2018年3月16日惠山區華瑞實驗小學,校友10余人,參觀陸瑞興藍印花布博物館。</h3><h3>10、清明節委托張寧校友,祭奠恩師史克方陵墓,表達眾校友對老師的永遠懷念之情。</h3><h3>11、2018年6月5~7日,浙江長興農家樂三日游,24人參加。</h3><h3>12、2018.,06.24 , 錫北鎮溢盛農莊校友等15人 ,在荷蘭風情的農莊里休閑,品嘗美食。</h3><h3>13、2018年7月1日,花園一號紀念“七一”,10位校友參加。 </h3><h3>14、2018年7月21日,25人在卜巖面館追思卜巖去世。</h3><h3>15、 2018年7月24日至30日,校友、朋友和家屬36人碧水山莊避暑,徒步徽杭古道。</h3><h3>16、2018年8月15日,群內酒友小聚巴鄉石鍋魚,第一次到8人(戲稱八仙),第二次到11人。</h3><h3>17、2018年9月,周國彥召集浙江長興杉園農家樂四日游。 </h3><h3>18、2018年10月3日~7日組織到浙江長興金山村農家樂五日游。<br></h3><h3>19、2018年10月19日,校友和家屬及朋友12人,徒步軍嶂古道前三段,從寶界山林公園出發至幸福水庫,路程約10公里。</h3><h3>20、2018年11月2日,校友和家屬及朋友近40人,12位徒步軍嶂古道后三段,從幸福水庫出發,完成第四、五段后,中午11點與大部分在龍寺生態園休閑游會合。明新飯店午餐后,6位繼續徒步,約于下午2點多,完成軍嶂古道A線全程。</h3> <h3>各類活動集錦</h3> <h3>2017年9月11日,無錫市二中六十年代老校友群,在郁膳房正式成立。</h3> <h3>沈治波校友的鼎昌茶樓,成為校友的聊天品茶、敘舊憶昔、切磋牌藝等活動的上佳場所。</h3> <h3>祝賀陸志強、郁效群伉儷結婚四十周年。</h3> <h3>2017年10月14日,24位校友在百年老店王興記聚會,自我介紹、相互熟悉,形成了融洽親善的群氛圍。</h3> <h3>王興記合影</h3> <h3>2017年11月26日,11位校友和家屬在葛棣山莊小聚。</h3> <h3>葛棣山莊合影</h3> <h3>2017年11月28日,二中六六屆初中年級回憶錄《啟航將軍橋》發行式,周國賢校友到會祝賀。</h3> <h3>2017年12月30日,在中國飯店24位校友參加年度辭舊迎新會。</h3> <h3>辭舊迎新會集體照</h3> <h3>2018年2月3日,阿福樓慶賀沈治波公司新年開工,為壯嘉玲接風。</h3> <h3>2018年3月16日,10多位校友參觀陸瑞興藍印花布博物館。</h3> <h3>2018年3月24日,慶祝建群半周年合影。</h3> <h3>2018年清明節,委托張寧校友,代表全群祭奠恩師史克方老師陵墓。</h3><h3><br></h3><h3><br></h3> <h3>2018年4月20日,尤鐵梧校友蘭頤山莊。</h3> <h3>2018年4月26至27日新市鎮、莫干山兩日自駕游合影。</h3> <h3>莫干山合影</h3> <h3>2018年5月5日歡迎陸敏芙、張安東入群茶話會,校友薛爾康參加。</h3> <h3>茶話會現場合影</h3> <h3>2018年6月2日,銀光絲綢公司茶話會,歡迎傅耀良校友探親歸來和高健清、趙國華校友入群。</h3> <h3>茶話會全體合影</h3> <h3>花園一號慶“七一”小聚</h3> <h3>2018年7月21日,25位成員追思老朋友卜巖,并與卜巖夫人在卜巖面館前合影。</h3> <h3>碧水山莊避暑合影</h3> <h3>2018年9月15日,銀光絲綢公司會議室,25位出席紀念建群一周年茶話會,并歡迎沈玨、黃同曾入群。</h3> <h3>2018年10月11日,銀光絲綢公司會議室,歡迎王永芬、周慧明、唐黎明、唐大建入群茶話會。</h3> <h3>2018年9月21至24日,蘇州三日自駕游,穹窿山合影。</h3> <h3>木瀆古鎮合影</h3> <h3>群內外活動花絮:</h3> <h3>沈治波、張寧參加母校百年校慶,在主會場留影。</h3> <h3>百年校慶與校友吳于蕙合影</h3> <h3>一張當年插隊老照片,促成二中插隊南河公社的文藝活躍分子,成立南河文藝隊微信群。</h3> <h3>切磋一下牌藝,融洽校友深情。</h3> <h3>一杯清茶添友誼。</h3> <h3>拉拉手,一輩子的校友+兄弟!</h3> <h3>氣氛活躍的茶話會。</h3> 探討酒文化小聚<h3><br></h3> <h3>2018年10月19日,10位校友和家屬等共12人,徒步軍嶂古道前三段。11月2日,12位校友與朋友,徒步軍嶂古道后三段,另有20多位校友及家屬、朋友到龍寺生態園休閑游。這次活動共有近40位參加,包括程國平校友102歲老父親和蘇生校友3歲多外孫女,創出四世同堂共歡樂的新氛圍。</h3> <h3>模仿徐氏隨筆</h3><h3>11月2日,我們群組織的第n次集體活動圓滿結束,參加活動的25位校友連同家屬近40人皆大喜歡。軍嶂古道徒步的高興,龍寺生態園游園打牌的高興,明新飯店的聚餐更高興。</h3><h3>這次活動順應了“天時、地利、人和”。天時:當天風和日麗,藍天白云,不冷不熱,適宜出行,是難得的好天氣。地利:梅梁湖景區是無錫的精華所在,古道的質樸滄桑,生態園的幽靜美麗,都奠定了這次活動的基礎。人和:為迎接古道徒步,大家積極響應,踴躍參加,上有102歲的老壽星,下有3歲的小天使,使得活動錦上添花。證明了“與天合作、其樂無窮。與地合作,其樂無窮。與人合作,其樂無窮”的真理。</h3><h3>我們集體活動的一再成功,取決于校友們的精誠團結、謙虛謹慎、穩重踏實,熱愛生活。這都體現了老二中的優良校風,體現了二中學子的優秀風范。在群里不少校友都能做到默默無聞地為大家服務,做好事而且不留日記,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群生命力旺盛的原因。</h3><h3>讓我來介紹一下部分校友做過的好事:</h3><h3>一,這次活動開始前一星期,張寧就開車深入現場,熟悉了徒步的起點和終點出入口,對龍寺生態園和明新飯店都實地了解,做到心中有數。(我也搭順風車隨行,做了兩件小事:與生態園門衛商定門票全天有效、在明新飯店擬定中午菜單)</h3><h3>二,張寧在徒步活動中作為領隊,熱心為校友服務,確保了所有徒步校友的安全到達。中午又不嫌麻煩主動結賬收費。</h3><h3>三,為保存徒步校友的精力,薛志鵬和黃文華校友多次用車在起點終點接送徒步校友往返。大部分校友都享受到了從城區過來參加活動的順風車待遇。</h3><h3>四,在生態園的茶室里,童建森主動搶著為17人買單茶錢,使大家深受感動。</h3><h3>五,活動中,陳炬光不僅走完全程,還不顧辛苦跑前跑后照相、錄像,為大家留下了珍貴的原始素材。</h3><h3>六,劉健和華浩良又及時把活動全過程編制了精美的美篇,供大家瀏覽。同時也讓未能參加活動的校友如同身臨其境,分享了大家的歡樂。</h3><h3>活動后的良好反映,說明本群的集體活動能順應大家的意愿,提供了快樂健康的互動平臺,加強了群友的凝聚力,不斷共同過好我們退休后的幸福生活。</h3> <h3>2018年12月24日,銀光絲綢公司四樓會議室辭舊迎新聯誼會,歡迎鄧偉、劉靜華、胡堯剛新成員入群,共37名成員參加。</h3> <h3>仍忙于無錫文史撰寫的徐志鈞學長,特地拔冗參加,并作自我介紹。</h3> <h3>胡堯剛學長入群,并作自我介紹。</h3> <h3>劉靜華校友作自我介紹。</h3> <h3>新成員我的同班同學鄧偉兄,也專門從上海趕來,與大家見面。</h3> <h3>校友感言 ● 傅耀良 話說我們這個群 我們這個微信群,是去年9月11號建立的,現有43名成員。 作為普通一員,我對于我們這個微信群的評價是:一個純粹是由“自己人”組成的群,一個心理上無需“設防”的群,一個熱鬧康樂的群,一個在我參與其中的微信群排行榜上名望列前的群,一個每天樂意多次光顧的群,一個發展前景良好的群。 我們這個群,有一位稱職的群主。以我的標準,說他是優秀群主也不過份。他有足夠強的活動能力、表達能力、組織能力,有足夠強的腦力和號召力。 我們這個群,有一位事務統理,是一位優秀企業家,既有社會成功人士的風范,又有總管家的務實套路,為群里開展多項活動出謀劃策,提供可靠保障。我們這個群,還有不少為大家服務的熱心校友,確保了群里每次大小活動,都開展得有聲有色。</h3><h3>我們這個群,有一條看不見、摸不著卻可以實實在在感覺得到的強力紐帶,把全群四十多號人緊緊的連結在一起。這條強力紐帶就是一份“學緣”,同是二中校友,受母校多年的教育培養,身上都留下了母校的氣度和印記。 我們這個群,有一批志同道合、相互欣賞、相互包容、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群友。相互之間說得上話,交流溝通無障礙。群里的話題非常廣泛,有回憶母校、回憶師長、回憶文革、回憶知青生活、回憶家鄉、回憶各自人生際遇的,有國內外時政要聞,有旅游美篇游記,有文藝、體育資訊,有養生保健及生活經驗介紹等等,大家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都會積極呼應,產生共鳴。群里氛圍宜人。 我們這個群,是一支與眾不同的團隊。其一,從成員組成看,是跨多個年級(屆別)的。從六一屆高中畢業生至六九屆初中(即七一屆高中)畢業生,跨越十個屆別不同年級及,這種情況的確比較少見。其二,我們這個團隊可以說藏龍臥虎,人才濟濟,有很強的戰斗力。成員中有筆桿子,有演說家,有大學教授,有股評專家,有旅游達人,有運動健兒,有能歌善舞者,有能拍(照)能做(美篇、相冊)的,有各方面的專門家和愛好者。 這樣的群,活力四射,魅力十足是必然的。 ●蘇 騅 談入“群” 過去,要入隊,入團,入黨,入伍;現在,還得入群。 何謂“群”? 群,是由“君”、“羊”二字組成; 君子正直,羊善良; 這表明: 正直的人和善良的人組在一起,就成“群”。 群是個集體, 也是一個家,是知識的海洋,是心靈的港灣,是事業的平臺,是休閑開心的驛站。 一個群的人,天天給予彼此不同的祝福;探討著精彩的話題;交流著心得體會;幾句言辭,幾多問侯,代表著群友間真誠友誼。 天高,路遠,對群友的牽掛,是永久的慰藉。感恩傳遞佳音的朋友,感恩無私奉獻的朋友,感恩有你,有他(她)。 財富不是一輩子的朋友,朋友卻是一輩子的財富。 學中悟道,“緣”來是你。 擁有一個高質量、正能量的群真幸運! 我愛我群! ●徐偉欣</h3><h3>話說微信群點贊 </h3><h3> 2018年9月15日,二中老校友群成立一周年。我經同學介紹推薦加入此群也快一年了,今天這個日子,總想說點什么,此文就權作我的感言吧。</h3><h3> 2016年7月底,因為要出二中66屆初中年級同學畢業五十周年回憶錄,為方便聯系,女婿送了我一個智能手機以替代原來電板待機時間較長的老人機,從此走進了陌生奇異的微信世界。 各種各樣的文章、筆記、美篇、相冊、視頻、音樂、小品、問候、心靈雞湯、目不暇接,美不勝收,慢慢的就適應了這個光怪陸離的場所;慢慢的就開始挑自己喜歡的記事,散文,隨筆,風情等看;慢慢的就就學會了點贊;慢慢的就有了感悟。 一、有時點贊是一種仰視。有些轉來的文章確是文學大家,文采不同凡響,其中有些還是我仰慕的學長,學友的大作,他們的作品有的立意深遠,有的字字珠璣,有的知識淵博,有的妙筆生花,有的充滿生活氣息,于細微處見大道之理,有的詼諧幽默,在談笑間悟人生真諦,我就收藏、摘錄、欣賞、學習,仿佛阿里巴巴走進了四十大盜的寶庫,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他們永遠是我們人生的榜樣。 二、有時點贊是一種欽佩。微信中特別是旅游筆記、美篇、相冊、填詞作詩、風景描述、心靈情感、鄉土人情、讀來引人入勝,別有洞天,回味無窮,百感交集。這些在我都是短處,我由衷欣賞他們,因為我做人的原則就是不嫉妒:不因為我自己做不好,就因此不樂見別人做好。李敖先生說過:良醫有兩種,一種是自己能夠把病人治好,一種是知道自己治不好,而把病人推薦給治得好的醫生。他們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老師。 三、有時點贊是一種尊重。群里都是親朋好友,同學同事,卻少了長幼尊卑,論資排輩,不需相互攀比,不必爭強好勝。因為群是一個相對自由的地方,真正的自由,就是每個人都受到同樣的限制,反之,就是每個人都可以不受限制自由發言的地方,當然這也是要在每個群約定的底線的范疇內。 任何事物都有兩重性,有時甚至沒有對錯,你以為錯的,在別人看來或許是對的,而你竭盡全力為之奮斗的,卻很有可能正是別人擺脫和拋棄的。 所以只要有空,都盡量做到在群里有問必答,有呼必和,有求必應,以示尊重,而尊重別人也就是尊重自己。 記得比爾.蓋茨說過:世界不會在意你的自尊,人們看的只是你的成就。在你沒有成就之前,切勿過分強調自尊。 因此在一個群里,尊重群友是很重要的,那種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可以相互關愛和依存的關系,是人和人之間本應如此的關系。 點贊別人,即使是謬贊,也不會就因此失去我們的身價和驕傲,再說,我們也沒有什么身價和驕傲可失去,因為我們本來就沒有什么身價和驕傲。 我們以前可能具有的身份、地位、財富、經歷跟群里任何人都沒有半毛錢關系,眾人看中的是你當下的談吐、作為、品相、風度、內涵,用以前的術語來說就是:重在表現。 所以點贊有時是一種心態,有時是一種風度,有時是一種禮貌,有時是一種內涵,有時是一種修養,有時是一種品德,因為被點贊的,是我們最后一段時光自愿結合,自愿共處的人,他們是我們精神上抱團取暖的兄弟姐妹。 四、有時點贊是一種鼓勵。我認識的不少同學同事,平時不善言辭,也不長于寫,他們大多數時候是潛水員,是觀眾。但并不代表他們不想說話,他們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是非標準,自己的判別能力。 他們老了想改變自己,嘗試著與時俱進,有時在微信上轉發東西,有時偶爾原創講幾句,有時寫點旅游感受。言為心聲,如果我們求全責備,苛求他們,他們可能就再也不想發聲了。 如果我們給他們點贊,就像是伸過去的一雙手,就是一種鼓勵,一種理解,一種信任,因為在那可能很不起眼的帖子里面,又不知包含著多少的勇氣和努力。 沒有誰是生來就完美的,正因為這種不完美,這個世界才豐富多彩,妙趣橫生。而友情有時只不過是一張親切的笑臉;一句輕聲的問候;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刻無言的相對;一條關懷的短信,及那扇永遠不會向對方關閉的心門。因為他們是我們的朋友。 一個群就像是一個社會,一個群就像是一個世界,在群這個遼闊無際的海洋中,潮汐永無止息,我們就像是海洋中無以計數的生命。在潮起潮落中,反復上演著或歡樂或悲戧或平淡無奇的戲劇。</h3><h3>●潘 軍 今天是建群一周年紀念,昨天傅耀良兄發了《話說我們這個群》,他的意見我很贊成。我們的群之所以這樣吸引人,五個"一“是重要原因。今天徐偉欣以《隨筆*點贊》來紀念建群一周年,對"點贊"如同學術研究般地認真研究、分析,所舉都是群里實例,分析透徹,條理分明。正如楊祥根兄所言,每天入群交流成子我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覺得我們群的特點: 一、每天的信息量特大,動不動就是四、五百條。說明群的吸引力大,參與度高。 二、在交流討論中常會自然形成一個中心話題,對有的問題討論得有相當深度。 三、我參加的其它的群常以轉發的帖為主,而我們群里有不少原創的帖,這些帖讓我獲益良多,收獲是全方位的。 群主關于卜巖美篇在短短幾天之內,點擊閱讀量達數萬。傳播速度之快,范圍之廣,簡直令人吃驚。除了個人的影響力,更因為他對50年之前文革初期那段歷史進行了實事求是的回碩,對卜巖其人其事進行了客觀公正的評價。用實事求是的態度書寫歷史,才是符合人們需要的。 傅耀良也發了不少原創的帖。他的帖大多反映他在教育戰線辛勤耕耘的成果,他在教書的同時用自已的為人處事教育學生,幾十年的辛勤換來了學生的一片贊揚,他的特級教師是眾望所歸。他認真、細致,注重資料的積累,精神財富極豐富。 薛志鵬的專業是物理,但語言功底深厚,文字簡潔流暢,在群里關于轉基因和量子問題的討論中發表的意見深入淺出,言簡意明,很有說服力(雖然我并不贊成他對轉基因食物的觀點)。關于隔代教育的討論,他的觀點也很鮮明,說得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程國平是江蘇造船教育頗具聲望的前輩,對群里好多主題討論發表的評述高屋建瓴,分析清晰到位。錢圣南的詩詞丶楹聯十分專業,水平不凡。朱瑞文的書法、畫作、攝影美篇總能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好多都是退休后才學的。許民榮筆耕不掇,他那馬山往事散文,極富生活氣息的文章,讓人癡迷沉醉。 蘇騅的游記圖文并茂,是我出游之前必修的預習課。他記敘的非常年代偕阿珠姑娘向北闖蕩的傳奇故事,只能發生在那個時代。在現在的年輕人看來簡直匪夷所思,是"說天書",但這就是我們這代人經歷的歷史!這種反映歷史真實的記敘是很有價值,很有意義的。 我們這個群因為有初中學友的加入而更顯活躍。他們個個都是美篇高手,能說會寫,如劉健為慶祝教師節寫出了那樣高水平的感悟,確實讓人意外,但在了解了她的工作經歷之后,又覺得實在在情理之中。這些初中校友在某個專題討論中總會有人出其不意地來幾下"冷拳",在某個不尷不尬的時刻沖出一個"撬客","撬"兩下。活躍氣氛,熱鬧熱鬧,暖暖場。 實事求是地說,我個人最喜歡的還是徐偉欣的隨筆。雖然他的文章往往著眼于一點,切口不大,但分析透徹,說理明白,總能給人以啟迪,引發人思考。他獨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在隨筆中盡現。 近一年來,在與群里校友的互動中我多方面地獲得收益,讓我更認識二中學子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和扎實的語言文字功底。謝謝各位!<br></h3> <h3>如果說世界上有一種情義 像百合花一樣純潔、美麗 那就是同學情 同學情是一種 高尚的、純潔的 樸素的、平凡的感情 也是一種最動人、最堅實 最永恒的感情 每一個人的成長初期 都是在學校和同學一起度過 那些模糊而清晰的記憶 讓人終身難忘 同學情 是一種默契的情意 無論何時何地 大家都會為你的喜悅而歡歌笑語 為你的憂傷痛苦而奉獻 一份溫暖、一份愛心 一份慰藉、一份情意 常言道: 百年修得同船渡 千年修得共枕眠 五世修得同窗讀 我們在茫茫人海中 沒早一步,也沒晚一步 剛好相遇 是機會更是緣分 我們雖不曾轟轟烈烈 但那天真無瑕的學生時代 卻深深刻在我們的記憶里 我們雖不曾同餐共飲 但那至樸至誠的同學情 卻深深埋藏在我們的心里 縱然光陰會漸漸流逝 縱然我們會漸漸老去 但我們心中那顆同學心 如日輝映,與月同行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但卻有割不斷的友情 那就是我們 我們純樸的同學情 無論你身住何方 無論你在天涯海角 同學情,三輩親 同學之親,心連心 請珍惜同學情 這是除親情、友情、愛情外 人生又一種美好的 不可或缺的 值得終生回味的感情 人生是漫長的 漫長的人生鐫刻在 我們青春的記憶里 人生是短暫的 短暫的的人生竟容不得 我們停下來稍作遲疑 幾十個春秋 轉瞬間已飄忽遠去 留給我們的是已不年輕的身影 和那開始有些蹣跚的足跡 同學們 在余下的人生歲月里 愿大家相互照應 一路歡聲,一路笑語 我們充實 因為我們曾是 那么溫暖的一個集體 我們曾共同度過了 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 我們無悔 因為我們不曾虛擲任何一個清晨 我們曾那樣毫無保留的 奉獻自己的愛和力量 不要追問永遠到底有多遠 我們有緣,我們彼此掛念 瞬間就是永遠 字字句句,真真切切! 送給我最最親愛的老同學們!<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孙吴县| 穆棱市| 色达县| 新津县| 利川市| 嘉定区| 沁水县| 额尔古纳市| 安顺市| 平和县| 温泉县| 碌曲县| 天气| 天等县| 即墨市| 尼木县| 台州市| 西乡县| 滨海县| 贡觉县| 金秀| 洛宁县| 旬邑县| 慈溪市| 灵璧县| 彭州市| 搜索| 许昌县| 高平市| 怀来县| 青田县| 公主岭市| 龙游县| 台湾省| 山东省| 嵊州市| 桐城市| 亳州市| 浮山县| 泗阳县| 邯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