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隨著G7高速公路,飄向遠方

肖云

<h3>  我有一個夢,想輕柔地吻遍,祖國仙境般的大地。</h3><h3> 我有一個夢,想自己開著車,飄向那遙遠的遙遠。</h3> <h3>  9月21日,清晨6點,我們一行9人,分乘3輛車,沿著G7高速公路,從北京出發,開始了奔向遠方的征途。</h3><h3> G7高速公路于2012年9月動工,2017年7月竣工通車。G7高速公路是連接北京至新疆烏魯木齊市的高速公路,貫穿北京、河北、山西、內蒙古、甘肅和新疆等5省一市,全長2,540公里,它與原來從北京到烏魯木齊市必須繞道西安和蘭州相比,兩地距離縮短了1,300公里。</h3> <h3>  我們一路向西,經過河北省的張家口市,到達內蒙古的邊界,行程約300公里,再向西行駛610公里,才是內蒙古的巴彥淖爾的杭錦后旗。</h3><h3> 天巳入秋,內蒙古的草原,已經被無垠的蒼天染成了青黃色,而大片的沙漠,也逐漸進入了眼簾。</h3><h3> G7高速公路是世界上穿越沙漠最長的高速公路。</h3> <h3>  從巴彥淖爾驅車去額濟納,約640公里,穿越了500公里的巴丹吉林沙漠,其中,有350公里是無人區。</h3> <h3>  額濟納旗是內蒙古阿拉善盟轄下的一個旗,面積114,606平方公里,人口約34,000,多為無人居住的沙漠區域。</h3> <h3>  額濟納旗以胡揚林著稱,保護面積約390,000畝,是我國最為集中的胡揚林自然生態區。</h3><h3> 著名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也位于額濟納旗。</h3> <h3>  古老的胡揚樹種,已經有6,500萬年的歷史,它也被稱為“最美麗的樹”。</h3> <h3>  胡揚樹根系發達,盤根錯節,深入地下達幾百米,它被古人賦于“胡揚百媚生,陷入弱水情”的千古柔情詩句。</h3> <h3>  胡揚樹有著驚人的抗干旱、御風沙、耐鹽堿的能力。</h3><h3> 胡揚樹頑強地生存繁衍沙漠之中,又被稱為“沙漠英雄樹”。</h3> 人們贊美胡揚樹頑強的生命力:活著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朽。<div><h3>   額濟納的胡揚林保護區,是世界上僅存的三處天然河道保護區之一,是阻止巴丹吉林沙漠向北擴張的重要屏障,是中國西部生態的天然寶庫。</h3><div><h3> </h3><h3><br></h3></div></div> <h3>  胡揚樹的葉子,因吸收的水分和養料不同,在同一顆樹上,會長出柳葉狀、圓形狀和帶齒的楓葉狀的三種形態的葉子。</h3> <h3>  額濟納旗的黑城遺址,位于內蒙古額濟納旗達來呼布鎮東南25公里處,這是中國古代絲綢之路上現存的最完整、規模最宏大的一處古城遺址。</h3> <h3>  黑城始建于公元九世紀的西夏時期。公元1372年,明朝大將軍馮勝攻破黒城后遭到廢棄。至今,古城內還埋藏著豐富的西夏和元代等朝代的珍貴文書。近年來,由于周邊地區的沙化嚴重,流沙從東、西、北三面侵蝕古城,許多遺址已經逐漸埋入沙土之下。</h3> <h3>  令人驚嘆的怪樹林,位于額濟納旗達來呼布鎮西南28公里處。</h3> <h3>  怪樹林是一片數百畝的東西寬、南北長的原始森林。</h3> <h3>  由于地處沙漠,長期水源不足,大面積的胡揚林枯死而形成。當地也有傳說:怪樹林是當年黑城守將黑將軍及眾將士,與明朝入侵者舍命抵抗而不死的靈魂所在。</h3> <h3>  怪樹林的枯木,奇形怪狀,凄美悲壯,包容了大千世界的幾乎任何一種生靈姿態。</h3><h3> 多年來,怪樹林已經成為人文學家和攝影愛好者的青睞圣地。</h3> <h3>  從內蒙古的額濟納旗出發,途經甘肅省,進入新疆的第一道檢查站白山泉。直到晩上8點,到了新疆的哈密市。</h3><h3><br></h3> <h3>   與內蒙古的一馬平川的沙漠、戈壁灘不同,進入甘肅省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沙漠和戈壁灘,途中可以看到起伏的山巒,古老的城堡。</h3><h3> 祖國西部地區廣袤遼闊,使人心胸開闊。從大漠深處,眺望遠山,猶如一幅幅淡雅的水墨畫畫卷。</h3><h3> 此情此景,無疑是中國唐代浪漫主義大詩人李白“明日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詩句的真實寫照。</h3> <h3>  690公里的路途,也有300公里是無人區。途中多次遇到橫風,車窗玻璃沙沙作響,車輛尾部飄逸晃動。</h3> <h3>  進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境內,延綿數十公里的風力發電群,規模宏大,令人驚嘆。</h3> <h3>  哈密市位于新疆東部,是新疆通往內地的要道,自古就是絲綢之路的咽喉,有“西域襟喉,中華拱衛”和“新疆門戶”之稱。</h3> <h3>  哈密市位于新疆的最東端,天山山脈橫亙于哈密市,把全市分為山南山北。</h3><h3> 天山山脈的北部,森林、草原、雪山、冰山渾為一體;天山山脈的南部的哈密盆地,是沖擊平原上的一塊綠洲,被氣勢恢弘的戈壁大漠所環抱縈繞。</h3> <h3>  橫跨天山山脈南北的獨特地貌,使哈密市素有“新疆縮影”之稱。</h3> <h3>  從哈密市驅車,穿越天山山脈,便是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最東邊的木壘縣。</h3><h3> 木壘縣位于新疆烏魯木齊市東部270公里,地處天山山脈北蔍,北與蒙古國接壤,國界線約150公里。</h3><h3> 從哈密市到木壘縣,就是從新疆的南疆到了新疆的北疆。</h3> <h3>  400公里的路程,滿眼盡收如畫如詩的美景,使我們多次停車,發呆,欣賞,嬉鬧,發狂。</h3><h3> 400公里的路程,在陡峭的山路上盤旋,在連綿丘陵的夾縫中的公路行駛,在2個多小時的大雨中向前,到達木壘縣,已經是華燈初上的晚上8點。</h3> <h3>  從木壘縣前往阿勒泰地區的可可托海鎮,全長458公里的路程,絕大部分仍然是沙漠、戈壁的無人區。途中經過的阿勒泰地區的青河縣薩爾托海鄉蘇巴什村,才能見到居民。費盡周折,找到一家餐館,每人吃了一碗新疆拉條子。</h3><h3> 進入阿勒泰地區富蘊縣至可可托海鎮的富可公路,便是阿勒泰山脈。40公里的山路,崎嶇不平。</h3><h3><br></h3> <h3>  可可托海風景區暨可可托海國家地質公園,是世界首座地質公園,它位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區富蘊縣,占地面積788平方公里,距離烏魯木齊市485公里,距離富蘊縣城53公里。</h3> <h3>  可可托海風景區,由世界地震博物館之稱的卡拉先格爾地震斷裂帶、北國江南之譽的可可蘇里、中國第二寒極伊雷木湖,以及著名的額爾齊斯大峽谷四大景區組成。</h3> <h3>  可可托海是中國第一個以典型礦床和礦山遺址為主體景觀的國家地質公園。它獨特的阿爾泰山脈花崗巖地貌景觀和富蘊大地震遺址,使它具有了豐富多樣的科學內涵和美學價值。這些地質遺產,具有罕見的珍稀價值,構成了新疆環準噶爾盆地游覽的一顆璀璨的明珠。</h3> <h3>  由于特殊的地質構造、風雨侵蝕和流水切割,可可托海形成了許多深溝峽谷,成為集山景、水景、草原、奇石和溫泉等奇觀為一體的自然景觀區域。</h3> <h3>  可可托海的70多公里的額爾齊斯河,是中國唯一一條自東向西,流入北冰洋的外流河。</h3><h3> 可可托海是新疆最冷的地方。1965年1月,這里的冬季氣溫達零下57度,積雪可達一米多厚,被稱為中國西北的“冷極村”。</h3> <h3>   可可托海鎮的“3號礦脈”,是偉晶巖脈礦。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礦坑,長250米,寬240米,深200米。礦坑邊壁上的盤山道呈螺旋狀,象似一頂草帽。礦坑內,盛產著目前世界上已知的140多種有用礦物品種中的86種礦物品種。其礦種之多,品位之高,儲量之豐富,層次之分明,開采規模之大,實為國內獨有,世界罕見,是世界公認的“天然地質博物館”。</h3><h3> 可可托海鎮還盛產海藍、碧璽、石榴石、芙蓉石、玉石、水晶等多種珍貴寶石和玉石。</h3><h3> 2017年5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新疆可可托海國家地質公園列入世界地質公園名錄。</h3> <h3>  從可可托海馳向布爾津縣境內的賈登峪,其中,富可山路段約50公里。</h3> <h3>  進入也拉曼村,開始盤山公路,我們開始緩慢地進入了如詩如畫般的喀納斯風景區。</h3> <h3>  新疆喀納斯河與禾木河交匯之后,是布爾津河,布爾津河注入額爾齊斯河,額爾齊斯河交匯又流入俄羅斯的鄂畢河,最終流入北冰洋。</h3> <h3>  途中的臥龍灣,位于禾木喀納斯蒙古族鄉的喀納斯湖,南距布爾津縣城140公里,北距喀納斯村10公里,平均海拔1,350米。</h3><h3> 臥龍灣由喀納斯河在此長期側蝕沖涮,形成一連串岸線曲折的河灣,恰似一條蛟龍,盤臥嬉水。臥龍灣由此得名。</h3><h3> 臥龍灣的四周,森林茂密,繁華似錦,綠草如茵。湖中的小島,景色秀麗,宛如珍珠,鑲嵌在水中。</h3> <h3>  途中的神仙灣,是一片寬闊的水域。河水將河心洲分成若干個小島,島上生長著稀有的、郁郁蔥蔥的云杉、白樺和落葉青松。河水流經這里,變得異常平緩,微風吹拂,碧波蕩漾。河水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爍發光,好似天上撤下的一片片珍珠,猶如仙境一般。</h3><h3> 神仙灣是喀納斯河,在山澗低緩處形成的一片沼澤淺灘。這里常有云霧繚繞,如夢如幻,使人看了如同仙境一般。</h3> <h3>  雪山,草原,森林,農舍,形成了喀納斯獨特的空中草原風光。</h3> <h3>  這是同行的朋友放飛的無人機,在空中拍攝的空中草原景色。</h3><h3> 滿目四處的雪山,會使我想起電影《冰山上的來客》主題歌“懷念戰友”的悲壯旋律。</h3> <h3>  白哈巴村被稱為中國西北第一村和西北第一哨,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區哈巴河縣鐵熱克提鄉境內,地處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接壤的邊境線上,距離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的東錫勒克村僅1.5公里。</h3><h3> 如果說,中國的版圖象一只“雞”的話,那么,白哈巴村就位于“雞”的尾巴的頂端部位。</h3> <h3>  新疆的白哈巴村,是坊間傳說的與浙江省的烏鎮、云南省的麗江、江西省的婺源、湖南省的鳳凰、四川省的九寨溝、山西省的平遙和甘肅省的敦煌,齊名為中國最美的8個小鎮之一。圖瓦人獨特的民族服飾,原始的、尖頂的小木楞屋,散布在白樺林和青松之間的家家戶戶的牲口柵欄,遠處阿勒泰山頂的皚皚雪峰,使人感到格外的安寧、祥和。</h3> <h3>  次日,我們從賈登峪前往禾木鄉,再次進入喀納斯風景區。</h3> <h3>  途中的鴨澤湖,位于禾木喀納斯蒙古族鄉境內喀納斯的南部,它是由喀納斯河改道后的牛軛湖洼地組成,呈長形蝶狀,沿洼地南端,形成一個南北走向的寬而淺的湖泊,形似蝴蝶狀的一泓碧水,與沼澤濕地連成一片。</h3> <h3>  鴨澤湖湖水面積約13,000平方米,長3公里,寬600米左右。湖面開闊平緩,湖泊如鏡。湖水中有成群的野鴨和大雁棲息游弋,世代繁衍生息。</h3> <h3>  鴨澤湖旁邊寬廣的草原上,牛羊游閑覓食,白色的蒙古包星星點點,炊煙裊裊。</h3><h3> 鴨澤湖清晨的霧氣,在初升太陽隱隱的輝映下,恍若仙境。</h3> <h3>  喀納斯風景區內的“觀魚臺”,建于海拔2,030米的蒙古語為“駱駝峰”的哈拉開特的山頂上,與喀納斯湖面落差600多米,因處于觀看傳說中的“湖怪”的最佳位置,故得名。</h3> <h3>  從山腳到山頂,登上1,068級臺階,喀納斯湖盡收眼底。</h3> <h3>  “觀魚臺”是喀納斯風景區內,唯一一個能夠駐足飽覽喀納斯美景全貌的平臺。</h3> <h3>  從觀魚臺回程的路上,經過了月亮灣。</h3><h3> 月亮灣位于臥龍灣沿喀納斯河北上約1公里處,是臥龍灣河曲的延伸部分。美麗靜謐的月亮灣,會隨著喀納斯湖水的變化,而閃耀著各種顏色,這是喀納斯河上的一顆明珠。</h3> <h3>  從觀魚臺回程的路上,見到了喀納斯河和喀納斯湖交匯處遼闊的水面。</h3> <h3>  進入新疆天山山脈后,無論在省級公路、鄉間小道,或是在風景怡人的景區道路上,隨時都會遇到牧人趕著牲畜,轉場過冬的壯觀景象。所有的車輛都會無聲無息地停住,或是非常緩慢地跟著轉場的羊群、牛群、馬群和駱駝群緩緩移動。</h3> <h3>  牧民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轉移草場放牧,稱為轉場。在新疆廣大的草原和高山牧場,由于草場隨山地海拔高度不同而具有分帶性,牧民們世世代代形成了在不同的季節,利用不同高度草場的遷徒游牧方式。轉場時,牧民們攜其親屬,帶著帳篷和生活用品,趕著畜群一起遷移,逐水草輾轉而居。</h3> <h3>  當天傍晚,我們到了禾木村。禾木村是新疆布爾津下轄的一座村莊,位于喀納斯湖畔,是圖瓦人的集中生活居住地,也是中國僅存的3個圖瓦人村落:禾木村、喀納斯村和白巴哈村中最遠和最大的村莊。</h3> <h3>  禾木村素有“中國第一村”的美譽,總面積為3,040平方公里。現在游覽的黃金季節,每天進出的游客達七、八千人。</h3> <h3>  禾木村的房子,全部是原木搭建。秋色中,萬山五彩斑爛,仿佛是高懸在天空中的巨大花籃,光彩奪目;日出時,炊煙冉冉升起,形成了一條夢幻般的云霧飄帶,勝似仙境。</h3> <h3>  這是我們在禾木村居住的民宅。</h3> <h3>  從喀納斯風景區出發,前往克拉瑪依市下轄的“魔鬼城”。</h3><h3> 途中看到的2座“敖包”,位于喀納斯風景區西北臨河的草原高地上。</h3><h3> 圖瓦人每年定期要在“敖包”舉行祭祀活動和過“敖包節”,祈求六畜興旺,家人平安。除此以外,圖瓦人每年還要過入冬節,即“鄒魯節”。</h3><h3> 圖瓦人信仰藏傳佛教,但原始的薩滿教,仍然對他們影響較深。每年舉行的祭天、祭湖、祭山、祭魚、祭火等宗教儀式,都可以感受到蒙古族圖瓦人的生活氣息。</h3> <h3>  “魔鬼城”又稱烏爾禾風城,位于新疆準噶爾盆地西北邊緣的佳木河下游的烏爾禾礦區,西南距克拉瑪依市100公里。“魔鬼城”呈西北、東西走向,方圓約10萬平方公里,地面海撥350米左右。</h3><h3> “魔鬼城”是典型的雅丹地貌。據考證:大約一億多年前的白堊紀時期,這里是一個巨大的淡水湖泊。湖岸生長著茂盛的植物,水中棲息著烏爾禾劍龍、蛇頸龍、準噶爾翼龍和其它遠古動物。后來經過兩次大的地殼運動,湖泊變成了夾雜著砂巖和泥板巖的陸地瀚海,地質學上稱為“戈壁臺地”。</h3><h3> 每年春季,這里經常刮起12級的大風。大風穿過凹凸起伏的巨大的砂巖,發出各種嘶力的聲響,使人感到魔鬼的到來。</h3><h3> 這里的夏季,氣溫達攝氏50度,冬季氣溫達攝氏零下40度。</h3><h3> </h3> <h3>  克拉瑪依市地處準噶爾盆地西部,是中國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和新疆重點建設的新型工業化城市。克拉瑪依的市名,源于市區東北角的天然瀝青山丘一一黑油山。</h3><h3> 克拉瑪依于1958年建市,是中國勘探開發的第一個大油田。2002年,克拉瑪依油田原油產量達到1,000萬噸,成為中國西部第一個原油產量上千萬噸的油田。</h3><h3> 一首“克拉瑪依之歌”,會使我想起當年的青蔥歲月。</h3> <h3>  從克拉瑪依出發,前往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伊寧市。</h3><h3> 伊犁是一條河的名字,它的源頭是鞏乃斯河、特克斯河和哈什河。三條河匯聚成伊犁河以后,河水湍急,挾泥帶沙,奔騰旋轉,呼嘨而下,自東向西,流入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境內的巴爾喀什湖。伊犁是我國西陲的唯一一個哈薩克自治州的名稱。</h3><h3> 緊鄰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霍城縣的賽里木湖,古稱“凈海”,位于新疆博爾塔拉州博樂市境內北天山山脈之中,湖面海拔2,071米,東西長30公里,南北寬25公里,面積達453平方公里,蓄水量為210億立方米。湖水清澈見底,透明度達12米。</h3> <h3>  賽里木湖是新疆海撥最高、面積最大、風光秀麗的高山冷水湖泊,又是大西洋暖濕氣流最后眷顧的地方,因此有“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淚”的說法。</h3><h3> 賽里木湖的面積,是新疆天池的100倍,是新疆喀納斯湖的20倍。賽里木湖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h3><h3> 經過漫漫沙石戈壁,見到了清澈的、碧藍的高山湖泊,真的會使人由內心發出“此湖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見幾回”的共鳴。</h3> <h3>  新疆伊犁霍城縣的果子溝大橋,于2011年9月通車,是新疆第一座鋼桁梁斜拉橋,全長700米,橋面高200多米,跨徑330米,雙向四車道。</h3><h3> 遠處望去,果子溝大橋如巨龍般騰空而起,穿山而過,秀美壯觀,如同“一橋飛架南北”,穿越了藍天、白云、崇山峻嶺和峽谷深淵。</h3> <h3>  從伊寧市出發,前往新疆新源縣那拉提鎮阿爾善村。</h3><h3> 那拉提風景區,位于新疆新源縣境內,地處天山腹地,伊犁河谷東端,面積為960平方公里,擁有夏季牧場、柯孜拉霞瀑布、望天洞等著名景點。</h3> <h3>  阿爾善村距那拉提鎮20公里,高山草原,廣闊肥美,是一個以牧業為主的村落,稱為“哈薩克第一村”。</h3> <h3>  從那拉提阿爾善出發,前往巴音布魯克草原,其間,要通過美麗壯觀的獨庫公路。</h3> <h3>  獨庫公路,從新疆北疆的油城獨山子,南下穿過鞏乃斯草原和巴音布魯克草原,翻越哈希勒根、玉希莫勒蓋和鐵列買提三個達板,到達新疆南疆重鎮龜茲古城庫車,全長561公里。</h3> <h3>  獨庫公路超過一半以上的路段,都在崇山峻嶺、深川峽谷中通過,其中280多公里的路程是在海拔2,000米以上,許多地方會面臨“猿猱欲度愁攀援”的境遇。</h3><h3> 獨庫公路路經5條河流,擁有世界唯一的防雪長廊和中國海撥最高的哈希勒根公路隧道。</h3> <h3>  獨庫公路沿途有那拉提草原、喬爾瑪風景區、巴音布魯克草原和被稱為“南天池”的大、小龍池。公路兩側分布著天山俊美的大峽谷、克孜利亞坡地和布達拉宮山地等獨特的自然景觀。</h3><h3> 從那拉提阿爾善的“哈薩克第一村”,到巴音布魯克草原,這是獨庫公路最美麗的一段公路。茂密的森林,潺潺的溪流,白雪皚皚的拉爾墩達板,茫茫無際的巴音布魯克草原,使我們目不接睱。幾乎隔幾分鐘就要停車駐足欣賞美景,70公里的山路,竟然走了7個多小時。</h3><h3> 穿越獨庫公路,是經歷“從火焰到海水”的心理歷程,是通往新疆的一條名副其實的美麗的天路。</h3> <h3>  穿越了獨庫公路,便親眼目睹了美麗的巴音布魯克大草原。</h3><h3> 巴音布魯克草原距庫爾勒市363公里,由大、小珠勒圖斯兩個高位山間盆地和山區丘陵草場組成。草原東西長270公里,南北寬136公里,總面積為23,835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草場面積為20,519平方公里。草原平均海拔在1,500米至2,500米之間,是中國僅次于內蒙古鄂爾多斯草原的第二大草原。</h3><h3><br></h3> <h3>  巴音布魯克草原地處天山隆起帶的山間盆地,草原水源?給以冰雪溶水和自然降水為主,部分地區有地下水補給,形成了大量的沼澤草地和湖泊。巴音布魯克草原共有大小13眼泉水,7個湖泊,20多條河流。</h3><h3> 這是巴音布魯克草原上的天鵝湖。</h3> <h3>  巴音布魯克草原四周山體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為典型的高寒草原草場、高寒草甸草場、高寒沼澤草場和山地草甸草場。廣袤的草原,宛如巨大的綠色地毯,將整個大地輕輕地復蓋。</h3> <h3>  草原周圍雄偉的額爾賓山,東西綿延170公里,南北寬50公里,將巴音布魯克大草原一分為二,形成兩個盆地。千余眼泉水分布于整個草原,與冰雪融化的涓涓細流匯集于盆地,形成了巴州的母親河一一開都河。古老的開都河穿越兩個盆地之間,使草原上形成大大小小的牛軛湖和沼澤濕地。開都河滋潤著大地,孕育著草原上一代又一代鮮活的生命。</h3><h3> 這是巴音布魯克草原的九曲十八彎。</h3> <h3>  從巴音布魯克出發,經過一段雪山草原的獨庫公路和察干諾爾達板、巴侖臺、和靜、和碩、托克遜等地,才能到達吐魯番盆地。</h3><h3> 出發時的上午9點,巴音布魯克的氣溫為攝氏零下5度,而途中的午后,氣溫已達攝氏零上21度。一天的行程,足以體驗了“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的新疆干燥的大陸性氣候的滋味兒。</h3><h3> 巴音布魯克海拔高度為2,200米,而當天到達吐魯番時,海拔高度為負37米。</h3> <h3>  到了吐魯番,必看坎兒井。</h3><h3> 坎兒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記》中便有記載。坎兒井是荒漠地區的一種特殊的灌溉系統,普遍建于中國新疆的吐魯番地區。坎兒井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并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h3><h3> 吐魯番的坎兒井總數達1,100多條,全長約5,000公里。坎兒井是開發利用地下水的一種古老的水平集水建筑物,用于截取春夏季節流入戈壁荒漠下的大量雪水和雨水,用于農田灌溉和人類生活用水。</h3><h3> 吐魯番地區的坎兒井,是將地下水截留引入,經過火焰山,而流向吐魯番地區。可以說,沒有坎兒井,吐魯番地區就是一片無人區,它不可能養育著這里的各族人民,也不會有聞名于世的、香甜的葡萄和哈蜜瓜。</h3> <h3>  火焰山位于吐魯番盆地的北緣,古絲綢之路的北道,呈東西走向,山長100多公里,最寬處達10公里,平均海拔500米左右,主峰海拔831米。</h3><h3> 每當盛夏,火焰山紅日當空,赤褐色的山體在烈日的照射下,砂巖灼灼閃光,熾熱的氣流翻滾上升,就似烈焰熊熊,火舌撩天。</h3><h3> 火熖山夏季氣溫高達攝氏50度,地表最高氣溫可達攝氏90度,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熱極”。火焰山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6毫米,夏季只占一半。終年不雨,或雨而不覺,不足為奇,又可以稱之為“中國干極”。</h3><h3><br></h3> <h3>  被譽為火焰山幾條溝壑中最壯觀、最神圣的吐峪溝大峽谷,位于新疆吐魯番鄯善縣境內的火焰山中段,東鄰鄯善城,西距吐魯番市,西南距離高昌故城約13公里,距離吐魯番市50公里。</h3><h3> 吐峪溝大峽谷,曾經是佛教和伊斯蘭教的圣地。這里有開鑿于兩晉十六國時代的千佛洞,也是世界伊斯蘭教七大圣地之一。</h3> <h3>  吐峪溝大峽谷,從北向南把火焰山縱向切開,褐紅色的巖體清晰可見。周邊古老的維吾爾族村落和綠色的葡萄園,構成了大峽谷獨特的魅力。</h3> <h3>  深達幾十米的吐峪溝大峽谷,峭壁嶙峋,在陽光的照射下,似乎在燃燒。峽谷底部,卻有一條蜿蜒清澈的小溪,兩側青青小草相伴,凸顯出生命頑強的氣息。</h3> <h3>  吐峪溝麻扎村內的清真寺,是麻扎村的先人設計和建造的珍貴建筑。吐峪溝的霍加墓麻扎,相傳建于伊斯蘭創教之初,距今已有1,300多年。來此的朝圣者,來自新疆、甘肅、寧夏和青海的穆斯林教徒。</h3> <h3>  麻扎村保存了大量的維吾爾民族的傳統民居。麻扎人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和生存需求,巧妙地運用黃黏土造房,集生土造房之大成,是至今中國國內保存完好的一座生土建筑群,堪稱“中國第一土莊”。</h3> <h3>  庫木塔格沙漠位于新疆吐魯番市鄯善縣南端,站在城中,就能看見金色大漠雄渾壯觀的景色,是世界上少有的與城市零距離的沙漠,也是與新疆天池和博斯騰湖并列的三處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之一。</h3><h3> 庫木塔格沙漠,是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和古爾班通古特沙漠之后的第三大沙漠。</h3> <h3>  維吾爾語中,“庫木塔格”是指“有沙山的沙漠”。面積達2,500平方公里的庫木塔格沙漠,因為來自天山七角井風口的西南風和來自達坂城風口的東南風,攜帶著大量沙礫,最終在庫木塔格地區相遇碰撞并沉積而成。</h3> <h3>  大風造就沙暴,沙暴移動沙丘,沙丘變成沙海,成就了美麗多姿的庫木塔格沙漠。面對茫茫沙海,只見沙黃天藍,云淡風輕,令人視野開闊,心情舒暢。</h3> <h3>  古老的鄯善老城與千姿百態的庫木塔格沙漠相依并存,是世界治沙史上“綠不退,沙不進”的奇觀,被稱為樓蘭古國消失后的最后一塊圣地。</h3> <h3>  莫高窟,又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甘肅省敦煌市25公里,建在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一邊是沙漠,一邊是戈壁。它始建于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共有洞窟735個,壁畫45,000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寶庫。</h3> <h3>  甘肅省敦煌市的莫高窟與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岡石窟、河南省洛陽市的龍門石窟和甘肅省天水市的麥積山石窟,并稱為中國四大石窟。</h3> <h3>  依照景區安排,我們參觀了莫高窟第96號、第100號、第148號、第202號、第244號、第246號、第249號洞窟,以及第16號、第17號藏經洞窟。</h3> <h3>  號稱 “天下第一雄關”的嘉峪關,位于甘肅省嘉峪關市西郊5,000米處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城關兩側的城墻,橫穿沙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長城最西端的關口,歷史上曽被稱為河西咽喉。因地勢險要,建筑雄偉,又有“連陲鎖鑰”之稱。</h3> <h3>  嘉峪關始建于明洪武五年的公元1372年,由內城、外城、羅城、瓫城、城壕和南北兩翼長城組成,全長約60公里。長城的城臺、墩臺和城堡星羅棋布;由內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線組成重疊并守之勢,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體系。</h3> <h3>  嘉峪關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是中國長城的三大重鎮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臺,西有嘉峪關。</h3> <h3>  從嘉峪關出發,到了寧夏回族自治區的中衛市沙坡頭。</h3><h3> 沙坡頭,位于寧夏中衛市,面積約13,000公頃,地處騰格里沙漠東南部,是草原與荒漠,亞洲中部與黃土高原植物區系交匯地帶,現有422多種植物、150多種野生動物,展現出一個以亞洲中部北溫帶地區向荒漠地區過渡的生物世界。</h3> <h3>  寧夏中衛市沙坡頭,緊臨黃河,屬于草原化的荒漠地帶。“天下黃河富寧夏”,沙坡頭也有寧夏“塞上江南”的美譽。</h3><h3> 2000多年前,漢武帝屯兵戌邊,就在沙坡頭筑堤,引水挖渠,創造了黃河堤壩引水工程的輝煌一頁。</h3><h3> 成吉思汗七次親征西夏,其中兩次激戰于中衛。他屯兵營于盤水,勒馬韁于沙坡頭,擺兵陣九渡黃河,最終病殂固原六盤山。因此,中衛的山川,成為成吉思汗的歸宿,也留下了“一代天驕”最后的足跡。</h3> <h3>  陜西省的府谷縣,是我們此行最后的一個落腳點。府谷縣位于陜西省、山西省和內蒙古自治區交匯地帶,素有“雞鳴聞三省”之稱謂。</h3><h3> 府谷縣是一座古城。它秦朝設福昌縣,隋唐時更名為府谷鎮,五代后唐設為府谷縣。府谷縣有中國北方最古老的石城、千佛洞、榮河書院、文廟、七星廟、石窟寺等古跡。</h3><h3> 從府谷縣城邊過了黃河,便到了山西省。遠眺公路兩邊的連綿的群山,不由自主地想起郭蘭英原唱的《人說山西好風光》中的歌詞:“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呂梁”的名句,如同身臨其境。</h3><h3> 開車行馳2個多小時,鉆過了太行山脈,便到了河北省。</h3> <h3>  9月21日清晨,我們從北京市昌平區沙河出城,途徑河北、內蒙古、新疆、甘肅、寧夏、陜西和山西等7省,于10月11日晩上,由北京市房山區韓村河進入北京,行程近10,200公里。期間,我開車里程約8,000公里。</h3><h3><br></h3><h3> 我開著車,穿越了1,000多公里的戈壁荒漠的無人區。</h3><h3> 我開著車,穿越了崎嶇不平的天山山脈。</h3><h3> 我開著車,穿越了險峻的阿勒泰山山脈。</h3><h3> 我開著車,翻越了風景秀麗的獨庫公路。</h3><h3> 我開著車,翻越了陡峭的吐峪溝大峽谷。</h3><h3> 我開著車,鉆過了眾多隧道的太行山山脈。</h3><h3><br></h3><h3> 我開著車,遇到多次沙漠橫風,車窗沙沙作響,車尾左右搖晃,我必須握緊方向盤向前。</h3><h3><br></h3><h3> 我開著車,在省級公路2次遇到大雨,迎面而來的貨車串車濺起的水霧,把車窗玻璃遮蓋的什么都看不見,我必須握緊方向盤,多次數十米的“盲開”向前。</h3><h3><br></h3><h3> 我開著車,在省級公路夜間行駛100多公里,迎面而來的貨車串車的大燈和揚起的沙塵,刺的睜不開眼睛,我必須握緊方向盤,右輪壓著右側的白線,眼睛盯著頭車車輛的紅色尾燈,一刻不停地向前。</h3><h3><br></h3><h3> 這是我們此行的線路圖。</h3> <h3>  假如我依然年輕。</h3><h3> </h3> <h3>  假如我依然健康。</h3> <h3>  假如我依然有毅力。</h3> <h3>   假如我依然有決心。</h3><h3> </h3> <h3>  假如我依然、依然有夢想,</h3><h3> 我依然、依然會繼續飄向那遙遠的遙遠……</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浪卡子县| 黎平县| 宁乡县| 奈曼旗| 灵武市| 响水县| 扎赉特旗| 孟津县| 财经| 潜山县| 赫章县| 崇文区| 阳高县| 瑞金市| 井陉县| 岱山县| 洛阳市| 河南省| 稻城县| 吴忠市| 石屏县| 泾源县| 镇雄县| 武安市| 武强县| 双辽市| 潞城市| 江陵县| 安宁市| 龙里县| 临邑县| 肥城市| 华安县| 金湖县| 米林县| 新邵县| 攀枝花市| 泸州市| 招远市| 驻马店市| 莱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