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中的杜鵑湖,是必看景點之一。</h1> <h1>杜鵑湖是典型的火山熔巖湖,是火山爆發(fā)時熔巖流動而形成的湖泊,因為周圍每年5月都盛開杜鵑花而得名。</h1> <h1>這湖曾經(jīng)有名"八十一水",但這就像這里的山民給孩子取的名字一樣平淡無奇,只是一個代號而已。當這塊土地上的人們過上了詩一般的生活時,這湖才有了今天這樣一個詩一般的名字。</h1> <h1>當那汪靜謐的瓦藍跳入眼簾時,讓人產(chǎn)生片刻的呆。似乎,這片藍,就應該藍的這般醉人,這片藍,就應該生在這里,讓凡間幻為天堂,讓凡人疑為神仙。</h1> <h1>把這畫面定格在手機里</h1> <h1>杜鵑湖湖長7公里,湖水面積88萬平方米,水深15至30米,庫容1339萬立方米,最寬水面1公里,呈樹枝狀展布。</h1> <h1>杜鵑湖是一泓活水,東南面是它的進水口,西南是出水口。這里水草豐美,常有成群的野鳧、灰鶴和天鵝棲息,給幽靜的杜鵑湖增添了很多野趣。</h1> <h1>湖面呈月芽形,上游連著松葉湖,下游銜著哈拉哈河。</h1> <h1>湖彎港叉分支多而深幽,湖周緩丘嶺崗環(huán)繞,山崗上各種杜鵑、楊梅、松杉、楓林密布,映山紅、毛栗、青杠樹等灌木叢生。</h1> <h1>雖然現(xiàn)在杜鵑花早已凋謝,但這里的藍天白云,清風碧水,卻組成了一幅奇幻的畫卷。</h1> <h1>湖岸的巖石很像大海邊的礁石,但它是火山熔巖,許多年還保留著當年涌動的形狀,奇形怪狀讓人嘖嘖贊嘆。</h1> <h1>媒體們非常形象稱之為火山的眼淚。</h1> <h1>水中的綠藻清晰可見,成群銀白色的小魚游弋在綠草之間。</h1> <h1>湖中茂盛的水草與天上的云彩相映成影,變幻出水天一體的奇幻景象。</h1> <h1>湖面浮萍田田,迎風搖曳,清風撲面,好似江南。</h1> <h3><h1>水清如鏡,湖周圍層林盡染,湖面金波蕩漾……</h1></h3> <h1>天是這樣藍、這樣高、這樣遠。云是這樣美、這樣白、這樣多情、這樣變幻莫測、帶給我們無限的遐想。水是這樣藍、這樣碧、這樣透,真可謂水天一色。</h1> <h1>佇立在湖邊,望著這清澈而又寧靜的湖面,讓我忘卻了一切的煩惱,恍若置身于世外桃源,久久不愿離去。</h1> <h1>愿意讓自己的心靈近距離的聆聽她那流淌的聲音,用我的雙眼將這一切一切的美景盡收我的眼底,讓她永遠之定格在我的心中。</h1> <h1>天光云影,盡在湖中</h1> <h1>這是一個恬靜甚至靦腆的湖,她不像洞庭湖那樣浩瀚,也不像青海湖那樣宏偉,更缺乏納爾斯湖那種神秘,就像待字閨中的妙齡少女,美麗而又大方,坦蕩又不失含蓄,讓所有的人不由自主地想去親近她。</h1> <h1>藍如錦緞似的湖面,倒映著藍天、白云、青山、層林,美不勝收。</h1> <h1>有詩贊嘆杜鵑湖:“神女新浴幽谷香,金針巧為織女繡,素箋遙寄化春雨,杜鵑湖畔舞霓裳。</h1> <h1>凡是到過來到這里的人,都被這里的美景所吸引,久久不愿離開。</h1> <h1>為自己的倒影留個影,戀戀不舍的離開了杜鵑湖。</h1> <h1>杜鵑湖</h1> <h1>火車廣場</h1> <h1>過去運送木材的火車,現(xiàn)在成了游客拍照的道具,也見證了阿爾山的歷史足跡。</h1> <h1>穿過火車廣場即是龜背巖景區(qū)</h1> <h1>阿爾山龜背巖是由龜背狀熔巖構(gòu)造,屬結(jié)殼狀熔巖流,是噴發(fā)的熔巖流表殼由于冷卻收縮作用而形成不同方向的裂隙,呈網(wǎng)狀。</h1> <h1>后期又有多期熔巖流沿裂隙充填,形成了相互交切,最終使平整的熔巖流表面呈不規(guī)則排列的多邊形,形似龜背,所以叫“熔巖龜背構(gòu)造”。</h1> <h1>這種地質(zhì)構(gòu)造在我國也是不多見的,火山專家稱之火山中的“國寶”。</h1> <h1>阿爾山石塘的龜背構(gòu)造至少有三個熔巖流單元存在。主要特征是平行層理和交錯層理。</h1> <h1>與龜背巖景點的一小路之隔處有一個水塘,碧藍的水面上倒映著藍天白云,漂亮極了。</h1> <h1>“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情,盡在斜陽外?!?lt;/h1> <h1>那山那水那云,滿含著柔情的依戀,告別總是難舍。</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勤县|
昌都县|
甘孜县|
金乡县|
德州市|
安西县|
进贤县|
遵义县|
桃园市|
望奎县|
九龙坡区|
江源县|
连州市|
晴隆县|
吴桥县|
运城市|
湖州市|
平原县|
全南县|
丹江口市|
稻城县|
吉首市|
丹棱县|
元阳县|
蒲城县|
西宁市|
玛沁县|
疏附县|
神木县|
大姚县|
南丹县|
阳朔县|
上蔡县|
太和县|
苍南县|
苏尼特左旗|
邹平县|
定襄县|
焉耆|
辽源市|
柏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