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哈薩克族主要分布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口約160萬。"哈薩克"意即"避難者"或"脫離者"之意。由于受草場條件的限制和高山峻嶺的阻隔,每年的絕大部分時間,哈薩克牧民都要扶老攜幼,馱著氈房,趕著牧群,穿行在天山以北、阿爾泰山以南的廣袤原野上,構成一幅幅頗為壯觀的遷徙畫卷。哈薩克族是草原游牧民族,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沒有哪個民族能像他們一樣,為了牛羊吃上青草,也為了生計,每年都會帶上自己的牛羊群,帶上全部家當,帶上妻兒老小,浩浩蕩蕩上路,這就是遷徒轉(zhuǎn)場。</span><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有詩人這樣寫道:世上搬家最勤的是哈薩克族人,哈薩克人的歷史就是在轉(zhuǎn)場中譜寫的,哈薩克人的繁榮就是在遷居中誕生的。一條轉(zhuǎn)場路哈薩克人己經(jīng)走了三千多年啦!轉(zhuǎn)場是哈薩克牧民重要的生產(chǎn)生活活動,他們一年之中要進行三次大轉(zhuǎn)場,周而復始,年復一年。</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阿爾泰山南坡牧場是我國五大牧場之一,牧民們每年六月來到南坡牧場,到了九月份天氣轉(zhuǎn)涼,牧民們陸續(xù)趕著牧畜下山,途中會在低海撥的春秋牧場,又叫中牧場駐扎七到十五天,直到十月初高海撥地區(qū)開始下雪,為避免牲畜在轉(zhuǎn)場中遭遇暴風雪襲擊,十月下旬前牧民們會將牲畜安全轉(zhuǎn)入冬季牧場,至此整個轉(zhuǎn)場告一段落。</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每到轉(zhuǎn)場時節(jié),政府都要提前發(fā)通知,提醒牧民們做好準備。為了便于牧民轉(zhuǎn)場,政府還建有牧道和指示路牌,并按時節(jié)和天氣做統(tǒng)一安排。轉(zhuǎn)場時節(jié)更是牧民們最忙碌的時候,轉(zhuǎn)場前,牧民要到附近的草場上找回漫游的駱駝,并于黎明時分起床拆卸氈房,將衣物家什分類包裝打捆,一件件固定到駝背上,即使一捆柴火,也得搭載啟運,帶往下一個牧場。然后男女老少騎著馬,牽著駱駝馱著全家生活用品,趕著成群的牛羊(馬)浩浩蕩蕩地出發(fā),牧道上塵土飛揚,牲畜所到之處喧聲震天,如滾滾洪流,場面頗為壯觀。</h3> <h3> 轉(zhuǎn)場是哈薩克牧民的傳統(tǒng),一年四季,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轉(zhuǎn)場中渡過的。每年轉(zhuǎn)場二十至三十次,距離500至800公里,途中時間30至50天。每次距離遠的100多公里,近的幾十公里;時間長的一星期,短的一兩天,經(jīng)常是走走停停。<br></h3> <h3> 轉(zhuǎn)場的時間,主要視氣候和草場條件而定,氣候和草場條件好,轉(zhuǎn)場的時間可能要推遲一些;氣候和草場條件差,能轉(zhuǎn)的時間可能要提前一些。進出冬牧場的時間為前一年10月上旬至第二年的3月上旬,進出夏牧場的時間為5月25日至9月上旬,其余是進出春秋牧場的時間。<br></h3> <h3> 近幾年隨著哈薩克牧民定居的實現(xiàn),進出冬牧場主要由每個家庭的青壯年男人負擔,其余人則在定居點生活。<br></h3> <h3> 他們每年轉(zhuǎn)場都是從薩吾爾山冬牧場開始,經(jīng)阿洪圖別克、克依克拜、阿合共蓋提、哈拉共蓋提、鐵爾沙汗等春秋牧場,最后到達耶麥蓋提夏牧場,然后在原路返回,往返一趟有600多公里,途中時間40天左右。<br></h3> <h3> 每年的9月到10月上旬,為了躲避嚴寒確保牲畜有足夠的食物和水源,居住在新疆阿爾泰山脈里的哈薩克族牧民要趕在降雪之前將牲畜趕往平原地帶,這是他們每年必須進行的秋季“生命大遷徙”。<br></h3> <h3> 轉(zhuǎn)場的時間是由鄉(xiāng)里統(tǒng)一規(guī)定的,不準提前和推后。在規(guī)定的時間(57天)內(nèi)分期分批地進行,先后順序相互輪換。<br></h3> <h3> 在崎嶇的山道上,數(shù)十萬牲畜一群接著一群從阿爾泰山深處不斷涌出,構成了當?shù)靥赜械娘L景。<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余县|
信宜市|
万全县|
南皮县|
迁安市|
三原县|
松原市|
南充市|
黔南|
东兴市|
三江|
彝良县|
木里|
天峨县|
阿勒泰市|
华容县|
平塘县|
台南市|
德格县|
三原县|
绥阳县|
民丰县|
昌邑市|
垫江县|
香格里拉县|
石城县|
获嘉县|
微山县|
广饶县|
福鼎市|
华安县|
绥棱县|
衡水市|
宁强县|
甘洛县|
神农架林区|
开阳县|
红安县|
桐庐县|
西乌珠穆沁旗|
江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