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style="text-align: left;">題記:一直都向往著陜北大地,那里有著縱橫寬廣的溝壑,有高天厚土邊關大漠的凝重蒼涼,有高山峽谷的壯麗。還有著曲調(diào)悠揚高亢、抒情濃郁的各色民歌,簡潔質(zhì)樸、刻畫精到的剪紙,豪邁粗獷、剛勁奔放的腰鼓。還有著眾多粗糧細作精香細膩的美食,更有著外表看似豪爽軒昂,喜怒哀樂表現(xiàn)的淋漓暢快而內(nèi)在卻有著文藝重義之心的陜北朋友。這個十一,一位相交多年的兄長又圓了我陜北之行的愿望。而這次行程又給了我更強烈的震撼,那就是參觀了號稱第二敦煌的鐘山石窟。(順帶提一下,為了保護文物本文所有照片均為不帶閃光的手機拍攝。)</h5><h3> 石窟藝術是一種宗教文化,取材于佛教故事。古老的陜北因自然條件惡劣和戰(zhàn)亂頻發(fā),使得百姓欲求神靈保佑期盼過上安居樂業(yè)的生活而在陜北建造了總計800余窟之多的石窟群。而作為與敦煌對應絲綢之路北線上必經(jīng)之地的鐘山石窟群是其中代表之作,被稱為‘中國第二敦煌’。</h3> <h3> 鐘山石窟位于陜西子長縣鐘山南麓,始建于西晉太和年間,歷經(jīng)千余年鑿建而成。其歷史比中國四大石窟還早,以中窟保存最為完整,窟內(nèi)有大小佛像萬余尊,故也稱萬佛巖。石窟形制和造像風格渾厚質(zhì)撲,重在形體,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洞內(nèi)富麗堂皇,色彩鮮艷。浮雕佛像錯落有致,做工精細。中外學者認為其歷史價值,藝術價值不在云崗石窟、龍門石窟、敦煌莫高窟之下。</h3> <h3> 石窟內(nèi)石佛像都是連石雕刻,石壁間隙內(nèi)均刻滿了數(shù)層浮雕,手法細膩,鬼斧神工,三世佛像均就地雕鑿,與壇基渾然一體。眾弟子千姿百態(tài),個性鮮明,惟妙惟肖。</h3> <h3> 由于風化和自然的侵蝕,墻壁上有些地方的雕刻已經(jīng)消失了,而如何保護已經(jīng)刻不容緩的擺在了我們面前。</h3> <h3> 春秋交替,寒暑之間。原有僧眾五百多人,歷代香火不斷之地也因為人們自己奮斗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行動而僧去窯空,只留下敗破的幾窯,述說著歲月的變遷,歷史的悠長。</h3> <h3> </h3> <h3> 鐘山石窟是中國西北佛教傳播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石窟規(guī)模宏偉,氣勢壯觀。堪稱國寶。</h3><h3> 由于是手機拍照,最終所顯現(xiàn)的不及實物的千萬分之一。<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远县|
呼图壁县|
吉水县|
达日县|
平南县|
香格里拉县|
柏乡县|
黄大仙区|
长岛县|
闻喜县|
周至县|
龙海市|
通渭县|
闵行区|
青龙|
乾安县|
喀什市|
靖宇县|
耒阳市|
晋宁县|
临夏市|
收藏|
泰宁县|
广水市|
阆中市|
华坪县|
鲜城|
潼南县|
左贡县|
乌鲁木齐市|
左权县|
根河市|
门头沟区|
江陵县|
玉环县|
宿松县|
大安市|
莱芜市|
淮安市|
长宁区|
达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