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1> 1948年9月10日,按照毛澤東主席的大手筆,東北野戰(zhàn)軍主力開始大規(guī)模調(diào)動,兵鋒直指錦州。9月下旬,東北國民黨軍與關內(nèi)的聯(lián)系被我軍徹底切斷,蔣介石如夢方醒,親飛北平、沈陽,窮于應付。</h1><h1> 為了便于指揮,位于哈爾濱雙城的東北野戰(zhàn)軍司令部準備南下,9月25日決定,東北野戰(zhàn)軍二局全體與野司同行,“以利工作”。</h1><h3><br></h3><h1><b>一、野司南下,二局隨行</b></h1> <h3></h3><h1><b> </b> 9月30日,二列火車相繼緩緩駛出雙城,趁著迷離的夜色悄然南下。乘坐在第二列火車上的是精干的東北野戰(zhàn)軍首腦機關,林彪司令員、羅榮桓政委正處在大戰(zhàn)前的沉思之中。</h1> <h1> 在他們前面的那列火車上,東北野戰(zhàn)軍二局年輕的技偵戰(zhàn)士們正在緊張地工作,幾十部電臺嚴密監(jiān)控著東北全境及鄰近地區(qū)數(shù)十萬敵軍的動向。</h1><h1> 東野二局是一支年輕的技術偵察隊伍。1945年解放大軍各部隊出關,最初在東總情報處內(nèi)從事技偵工作的有來自山東軍區(qū)的林非、陳鐵、安達、孫吉夢、常啟錫等10余人,逐漸發(fā)展到30人左右。</h1> <h1> 大軍出關之后二年多的時間內(nèi),延安軍委二局陸續(xù)派錢江、胡正先、李行律、劉少宏、岳軍、余湛、郭蘭軒、佐伊、楊華(楊天德)、何真、田松、洪輝、周才濟、毛華能等同志來到東北,社會部的電信專家劉志漢和夫人申余也來加強技偵工作。1947年6月,軍委二局局長兼晉察冀軍區(qū)二局局長曹祥仁到達東北,將技偵業(yè)務從情報處分離出來,成立東北民主聯(lián)軍總部二局,曹祥仁兼任東北二局局長,錢江任副局長。</h1><p><br></p> <h1> </h1><h1> 1947年7月8日陳云等首長歡送 </h1><h1> 遼東軍區(qū)情報處三科全體同志</h1><p><br></p><h1> 為了集中技術力量,在林、羅、劉(亞樓)首長和南滿的陳云同志支持下,將南滿遼東軍區(qū)情報處中的技偵人員劉忠、于天鏡、劉承遠、魏升庭、于克勇、孫尊武、徐興沛、張同生、孫世聰、叢浩、蔡海波、劉憲亭、石樹棟、劉克彬、潘宗元等36人合并到二局,由此建立了一支100余人的技偵隊伍。</h1><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一年多的時間里,通過舉辦訓練班,擴大和加強了偵收與破譯力量,同時增加技術裝備,此時東野二局已形成一支含120名偵收員、60名破譯員、總計400人,并有40部電臺的技偵力量。</span></p> <h3> 四渡赤水中的破譯三杰</h3> <h1> 局長曹祥仁30歲出頭。早在1932年秋,當時還是偵收員的曹祥仁就和曾希圣一起,首次破譯了國民黨軍的密碼電報—“展密”。在江西反圍剿和長征中,曹祥仁擔任中央紅軍的破譯科長,成為中央紅軍中首屈一指的破譯能手,和戰(zhàn)友們一起破譯了大量的敵軍密碼,在多年征戰(zhàn)中屢立戰(zhàn)功。</h1><h3></h3><h1> 1947年曹祥仁到達東北時,東野的技偵工作正陷于停頓。四平大撤退時,在林彪身邊工作的作戰(zhàn)科長王繼芳叛變,至使敵人逐步更換和大幅提升通訊密碼等級。東野技偵單位因此而戰(zhàn)果寥寥,敵情躲在了迷霧之中。47年6月我軍反攻四平失利與情報不準有直接關系。</h1><h1> 東北軍區(qū)二局正式成立后,曹祥仁提出,“我們多流一點汗,前方少流一滴血”,并身先士卒,與李行律、林非、岳軍、余湛、郭蘭軒、佐伊等同志一起,日以繼夜地努力攻關,破開敵軍高級密碼,重新掌握了東北敵軍的一舉一動,提供了大量的密息情報,有力地配合了1947年下半年的攻勢作戰(zhàn)。1948年8月,在確定了南下作戰(zhàn)方案后,為便于指揮作戰(zhàn),林、羅、劉報請中央軍委同意,將東北軍區(qū)和東北野戰(zhàn)軍機關正式分開,并任命曹祥仁為東北野戰(zhàn)軍副參謀長。</h1><h1> 二局出色的工作成績受到東野首長的肯定。在二局訓練班結(jié)業(yè)典禮上,林彪講,“有人說我會打仗,我打仗靠的是情況明”,“掌握敵人情況靠的就是你們。” 在二局的戰(zhàn)前動員大會上,林彪又說,“作戰(zhàn)方案定了,部隊部署好了,敵情有變化,與其說等我下命令,不如說等二局下命令?!眲啒菂⒅\長說,技術偵察“是指揮員的命根子,須臾不可分離。”難怪習慣于在野戰(zhàn)中只帶4、5個參謀的林彪,這次要把二局300多號人都帶在身邊。</h1> <h1> 林羅劉在野戰(zhàn)指揮中</h1><p><br></p><h1> 列車向南行進。東野二局的列車為6節(jié)票車(即客車)和4節(jié)敞車(即貨車)組成的10節(jié)車廂。敞車上裝載著設備、馬匹和大車等物資;票車為工作及休息之用。在第二辦公室的車廂里,副局長錢江和胡正先主任組織六個股的百余名男女偵聽員,24小時不間斷地輪班工作,重點關注錦州、長春、沈陽三大坨國民黨集團軍的動向。六股股長劉承遠回憶,當時為了盡可能地降低噪音,二局停用了火車上的電滾子,改用干電池做電臺的電源。而坐在偵收機旁的偵收員們,只能點燃數(shù)十根蠟燭,在燭光下抄報。蠟燭的煙火熏黑了他們的面孔,燎著了他們的發(fā)梢,而他們?nèi)褙炞⒌膮s只是耳機中的電波信號。</h1><p><br></p> <h1> 在窗簾緊閉的另一節(jié)車廂里,幾十名破譯員在曹祥仁局長、第一辦公室李行律主任的帶領下,正在埋頭攻克敵軍不斷變換和使用的新密種。譯電員將偵收并破譯出的敵報迅速譯出,送到曹局長手中。與此同時,彭富九領導的華北軍區(qū)司令部六處也在配合向東野二局傳報傅作義集團增援錦州的動向。大戰(zhàn)在際,重任在肩,勝負在此一搏,不可有任何的松懈和疏漏。</h1><p><br></p> <h1><b>二、情況有變,再下決心</b></h1> <h3></h3><h1> 南下的野司列車夜行晝伏。列車每到一小站(大約幾十分鐘)就要停車,二局立即向跟進的林、羅、劉首長報告最新敵情,接著再走,情報傳遞極其快捷。剛剛駛出雙城,就發(fā)現(xiàn)哈爾濱鐵路大橋旁有敵特電臺活動。為了安全,車隊在哈爾濱的一個貨車站匆匆接上羅榮桓政委之后,即向北行,在昂昂溪掉頭向南。<br></h1><h1> 10月2日,列車接近鄭家屯時,二局偵悉,蔣介石飛抵沈陽,成立東、西兵團對進,夾擊我圍攻錦州之部隊。國軍新五軍和九十五師擬于葫蘆島登陸,增援東線侯鏡如兵團,在海、空軍的支援下,向錦州推進。林彪頓感壓力倍增:東進兵團增加5個師,“準備了一桌菜,來了二桌客”。作為方面軍司令員,林彪不能光想順利的情況,得考慮頂不住怎么辦。敵軍東線兵團增強兵力,由錦西向北馳援錦州,萬一阻援部隊頂不住,我攻錦部隊腹背受敵,攻錦就成了夾生飯;再者,由于南下時只帶了單程的汽油,重炮、坦克、汽車可能撤不出來,后果將是嚴重的,整個東北的解放都有可能因此而大大推遲。</h1> <h1> 東野坦克部隊</h1><p><br></p><h1> 林彪反復思考,腦海中再次出現(xiàn)先攻長春的方案,并于當夜22時向軍委發(fā)電,建議根據(jù)新情況,考慮先取長春和仍按原計劃攻錦的2個方案。</h1><p><br></p> <h1> 東野首長</h1><p><br></p><h1> 深夜,野司列車繼續(xù)向錦州開進,林、羅、劉首長都難以入睡。在羅榮桓的堅持下,3人重新研究了情況,感到雖然情況有變,但仍有勝算,還是應該不顧一切地按原計劃拿下錦州,并決定調(diào)整部署,增調(diào)2個縱隊由遼西南下,以總兵力25萬人攻錦,另以8個師在塔山阻擊東進兵團,以12個師鉗制西進兵團。剛剛發(fā)出的電報確有不妥,但已無法追回。3日清晨,野司列車到達彰武以北的馮家窩堡,此時中央尚未回復野司的前一封電報,林、羅、劉再次致電中央,表示在新的情況下“我們擬仍攻錦州”。這是研究了二局的情報,更有針對性地調(diào)整了攻錦部署和計劃之后再下的決心。野司的頭一封電報招致毛澤東的嚴歷批評,但接到野司的后一封電報時,毛主席轉(zhuǎn)怒為喜,致電林、羅、劉,表示“甚好,甚慰”,并指示對新的部署要“大膽放手和堅決地實施。”</h1><p><br></p> <h1> 在4天的行程之中,東野二局偵收敵軍電報數(shù)百份,破譯敵軍新密種6個。從長春,到沈陽,到錦西,西進兵團的行軍、宿營報告,東進兵團及長春、沈陽敵情全都在控制之中,情報非常完整。</h1> <h1><b>三、全局在胸,攻占錦州</b></h1> <h3>
</h3><h1> 10月4日,列車抵達阜新,二局與野司首長一同在夜間換乘汽車,經(jīng)義縣向錦州開進。10月5日,二局在途中報告,廖耀湘下達西進命令:8日開始向新民、巨流河集中。此后,該敵各部的宿營電報皆在我二局控制之下。廖兵團計劃向新立屯、彰武進擊,企圖切斷我軍補給線,暫時對我攻錦部隊不構(gòu)成直接威脅。野司決心抓住戰(zhàn)機,迅速攻占錦州。東線侯鏡如兵團此時離錦州僅有幾十公里,對我軍攻錦威脅最大。為此,野司首長將紀律嚴明、英勇善戰(zhàn)的四縱部署在塔山一線,阻擊侯部11個師的進攻。東野王牌 一縱作為總預備隊,準備隨時增援。與此同時,攻錦部隊繼續(xù)掃清錦州外圍敵軍,加緊準備總攻。</h1><h1> 10月7日,東野司令部到達錦州,林、羅、劉首長進駐西北郊的牤牛屯,二局入住離他們不遠的雙塔寺,并立即繼續(xù)加班加點,嚴控敵情。當時國民黨軍的情報主要靠空軍和地面部隊偵察,還有一些特務活動。這些美式裝備的國民黨軍隊,在密碼破譯水平上,始終落后于英勇善戰(zhàn)的共產(chǎn)黨軍隊,到此時對我軍的實際情況依然若暗若明,連我軍參戰(zhàn)部隊的兵力和番號都搞不清,更談不上事先了解我軍的戰(zhàn)役部署和作戰(zhàn)意圖,而我東野二局卻對敵情洞若觀火。在無線電偵察技術和對敵情的掌握上,我軍占有絕對優(yōu)勢。正如林彪所言,“有了密息(二局)情報,打勝仗可以說有絕對把握?!?lt;/h1> <h1> 10月10日凌晨,塔山阻擊戰(zhàn)打響。四縱浴血奮戰(zhàn),頂住當面敵人9個師的輪番進攻。二局的幾十部電臺嚴密監(jiān)控著東、西線敵軍的調(diào)動及錦州守軍的情況:9日,敵新六軍占秀水河子,敵七十一軍沿公主屯北上,占葉茂臺……;11日,敵五十三軍到巨流河,四十九軍已渡過遼河,傅作義之四十二軍二十一師準備啟運葫蘆島……;13日,9時四十二軍之二十一師由塘沽開葫蘆島……,二局對敵軍的一舉一動了如指掌,敵軍各部在何處,攻擊方向在哪里,由那個部隊擔任主攻,均有預報,為我軍的塔山阻擊戰(zhàn)和攻錦戰(zhàn)斗提供了有力的情報保障。</h1> <h3></h3><h1> 10月14日上午9時30分,炮縱和各縱隊的600門火炮齊聲怒吼,我軍6個縱隊,從錦州城外密布于田野中的蜘蛛網(wǎng)式的交通壕里一躍而起,發(fā)起對錦州的總攻。二局死盯著敵情變化,不斷向總部報告情況。蘇靜說,“東野的指揮叫超常指揮。為什么呢,就是因為有二局的情報。野司命令經(jīng)常不通過兵團,不通過軍,直接發(fā)給師,軍、兵團對此都不提意見?!?lt;/h1> <h3></h3><h1><br></h1><h1> 錦州守軍司令范漢杰的指揮部臨時易地,但仍感到,“我到那里,解放軍的炮火即跟到那里,好像完全了解我的位置一樣”。<br></h1><h1> 在我軍四面八方的猛攻之下,國軍被打得暈頭轉(zhuǎn)向,侯鏡如的援軍被阻塔山,錦州守軍斗志全無。14日傍晚,錦州守敵全線崩潰,主帥范漢杰等出逃,錦州的槍炮聲已漸稀少。當日深夜,六股股長劉承遠值班,已經(jīng)沒有什么電報,只聽到士氣低落的東線敵軍電臺的報務員唱起了凄涼的“夜半歌聲”,“高臺走著貍聲,人兒伴著孤燈,梆兒鼓著五更,風凄凄雨淋淋,花落夜……”。敵軍的敗像已暴露無遺。</h1><h1> 戰(zhàn)斗進行到第18個小時,即15日拂曉,我軍攻錦各部在市內(nèi)中央大街、郵電局等處會師,7個縱隊(包括炮縱)都向野司報告,戰(zhàn)斗完畢。野司據(jù)此向軍委報告,攻錦戰(zhàn)役結(jié)束。這時二局偵悉,老城區(qū)內(nèi)仍有敵軍電臺呼救,顯然老城內(nèi)尚有一部國軍未消滅。野司立即命令部隊趕到老城,又經(jīng)過4個小時的戰(zhàn)斗,錦州全城為我軍解放。</h1><h1> 31個小時,殲滅10萬敵軍。錦州攻堅戰(zhàn)是東北解放戰(zhàn)爭中我軍進行的規(guī)模最大、最成功的一次戰(zhàn)役。攻克錦州,東北戰(zhàn)場形成“關門打狗”之勢,我軍完全控制了戰(zhàn)役的主動權(quán),二局為野司掌控戰(zhàn)場全局發(fā)揮了重要作用。</h1> <h1><b>四、準確判斷,橫掃遼西</b></h1> <h1> 錦州像是一根扁擔,一頭擔著東北,一頭擔著華北。拔掉了錦州這個釘子,扁擔即被打斷,國軍一片慌亂。蔣介石認為,解放軍攻錦之后至少要休整1個月。然而東野按照毛主席的指示,不怕犧牲和疲勞,準備連續(xù)作戰(zhàn),乘勝攻打錦西和葫蘆島,消滅侯鏡如兵團。</h1> <h3></h3><h1> 此時,久困于長春的國軍出現(xiàn)變化。10月15日,蔣介石飛抵沈陽。當日,二局偵獲駐沈陽的東北“剿總”致駐守長春的“剿總”副司令鄭洞國的電報。據(jù)當時破譯這份密碼的孫世聰回憶:“由于這個密碼是剛剛突破的,我們尚不能譯出這份電報的全文,但從片言只字中知道這是1份命令長春守敵撤退的電報。曹局長得知這一情況后和我們一起逐字逐碼地進行破譯研究。當電文中出現(xiàn)‘立即向沈陽轉(zhuǎn)進……違者軍法從處……中正手諭’這樣一些文字后,曹局長顧不上吃晚飯,趕到牤牛屯向林彪報告?!绷直氘敿聪铝盍v日夜兼程開往昌圖地區(qū),阻擊并聚殲長春南撤之敵。</h1><h1> 在解放軍的軍事壓力和政治攻勢之下,10月17日,曾澤生的六十軍起義;19日,鄭洞國和新七軍放下武器,長春宣告和平解放。10月18日,經(jīng)請示毛澤東同意,東野下定決心,殲滅在遼西平原的廖耀湘兵團。</h1> <h1> 野司首長要二局查明廖耀湘的指揮意圖。局長曹祥仁到野司開會后,回到二局傳達林彪的指示:“你們分析廖的動向,不要那么多,三、四個方案,就問你們他到底要上哪?二局要拿出情報來!” 曹祥仁感到壓力很大。我軍攻克錦州后,廖耀湘率領援錦的西進兵團,正在遼西的彰武、新立屯一帶,而這幾天廖兵團的無線電幾乎是完全靜默,偵察臺無報可抄。沒有新的情報,回答不了林總提的問題。但曹祥仁到底經(jīng)驗豐富,經(jīng)過分析、思考,向林彪、劉亞樓報告,“大兵團作戰(zhàn)離不開無線電聯(lián)絡,沒有無線電聯(lián)絡就可以判斷,廖兵團肯定是在原地按兵不動,猶豫不前?!?后來披露的文獻表明這一判斷是正確的。蔣介石其時要求廖耀湘繼續(xù)西進,收復錦州;衛(wèi)立煌要廖退回沈陽;廖自己則想向營口轉(zhuǎn)移,從海上撤離東北。三級指揮意見各異,廖耀湘確實正處在痛苦之中舉棋不定。一向?qū)Χ謽O其信任的林、羅、劉首長,接受了二局的判斷,10月20日定下在野外圍殲廖兵團的作戰(zhàn)計劃。</h1> <h1> 錦州戰(zhàn)役后僅僅休整了三天,東野10個縱隊和數(shù)個獨立師就迅速集結(jié),從四面八方向廖耀湘逼進。</h1> <h1> 10月22日,黑山阻擊戰(zhàn)打響,堵住廖耀湘向南退卻之路。10月23日,各縱隊大體完成對廖兵團的合圍。林彪下達命令:敵正向南總退卻,我軍要“乘敵撤退之中,與敵決一死戰(zhàn)”,務求“殲滅全部敵人”。</h1> <h1> 要在野戰(zhàn)中殲滅敵人10萬精銳部隊,在我軍以往的歷史上還從未有過。大平原上廖兵團如何行動,二局嚴密布控。10月25日,在黑山遭到我10縱頑強阻擊,處于我大軍包圍之勢中的廖耀湘再也沉不住氣了,緊急之中用無線報話機命令所部,“向東突圍,如不成,轉(zhuǎn)向東南”。二局當班偵聽的二股股長黃振堂把廖的命令聽得真真切切。事關重大,曹祥仁立即找到黃振堂,放出狠話,“這件事太重大,報錯了可是要殺頭的?!秉S振堂答,“殺不殺頭也就是這么回事?!?這一時期敵人主要使用話報,所以二局情報的時效特別快。林彪抓住廖兵團動搖的大好戰(zhàn)機,10月25日打響圍殲廖兵團的戰(zhàn)斗。</h1> <h1> 然而,亂軍之中廖耀湘的兵團司令部去向依舊不明。野司著急,二局緊張地豎著耳朵。正在這時,曹祥仁從未加處理的雜報中發(fā)現(xiàn)廖兵團的一份明碼電報,上面寫著:“王先生……胡家窩棚……”。值班人員感到內(nèi)容古怪,又是明碼報,以為不會是重要情況,就放到了不處理的雜報中。曹祥仁一看,當即敏銳地判斷:王先生是廖耀湘的代號,廖耀湘的兵團司令部已撤到胡家窩棚。</h1><h3><br></h3> <h3></h3><h1> 魏志祥回憶:打廖耀湘時,不知道廖的去向。有人收到明報,說‘王先生屍胡家窩棚’,值班的感到莫名其妙,又是明碼,就放到雜報之中,未加處理。曹局長那時經(jīng)常去各辦公室走動,大家都怕他,因為他懂行又常訓人。那次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王先生就是廖耀湘的代號,尸體的“屍”(繁體——引者注)字的電報明碼是“1451”,而相近的“0451”是到達的“到”字,兩者僅一碼之差。曹局長當即斷定,一定是抄碼子抄錯了,“1451”一定是“0451”。廖耀湘就在胡家窩棚!就是根據(jù)這個報打的廖耀湘的司令部。這個事那個時期常講,一是說領導深入工作,二是提醒要高度警覺,不要犯錯誤,對各種情況都不可掉以輕心。<br></h1> <h3><h1> 情報一通出,東野總部即命令各部迅速向胡家窩棚進擊殲敵:</h1><h1> “令各部迅速向大虎山東胡家窩棚、二道境子前進殲敵。</h1><h1> 二縱與十七師應即向胡家窩棚猛進。</h1><h1> 三縱應迅速向黑山東大膽前進,如敵要退,即向胡家窩棚前進,阻敵退一半拉門?!?lt;/h1></h3> <h1> 當晚三縱發(fā)起攻擊,敲掉了廖兵團的指揮部。由于去營口的路被我軍阻斷,26日下午廖耀湘下達向沈陽撤退的命令,又被二局截獲。林彪又幾乎在同一時刻,下達最后一道命令:各部趁夜“主動尋敵攻殲”。27日大混戰(zhàn)繼續(xù),我軍各部對敵實施迅速的包圍、穿插、分割。在我軍機動、勇猛的打擊之下,廖兵團潰不成軍,5個軍12個師全部在野外被殲。廖耀湘化裝潛逃,11月6日在黑山以西被我軍俘虜。</h1> <h1><b>五、東北全勝,千慮一失</b></h1> <h3></h3><h1> 廖兵團被殲后,沈陽守敵已無斗志,無法組織起像樣的抵抗。10月31日,二局偵獲,敵沈陽總臺向葫蘆島的杜聿明報告,“情況紊亂,已成無政府狀態(tài)”。11月1日,我軍對沈陽發(fā)起總攻。11月2日,我軍解放沈陽,同日解放營口。11月4 日,林、羅、劉率東野總部進駐沈陽,歷時52天的遼沈戰(zhàn)役勝利<span style="font-size: 20px;">結(jié)束,共殲敵38個師47萬余人。在遼沈決戰(zhàn)全過程中,東野二局對錦州、長春、沈陽三大坨敵軍的各級、各部情況進行了全面、及時、有效的控制,僅在戰(zhàn)役最后數(shù)日對逃向營口的五十二軍情況掌握有所疏漏。</span></h1> <h1> 10月20日,在毛主席的催促下,林、羅、劉一面組織大部隊對廖兵團迅速圍殲,一面抽調(diào)部隊搶占營口。由于原擔任圍困長春任務的十二縱與一兵團的幾個獨立師距離營口太遠,決定先派參謀處長蘇靜帶2個重炮連到獨二師向營口進發(fā)。22日,二局報告,廖兵團未向營口方向撤退,營口地區(qū)無敵。同日林彪電告獨二師“因敵(指廖兵團——作者注)不向營口退卻,去營口無仗可打,應即返回,進至新民與半拉門之間,側(cè)擊敵人?!?獨二師奉命回師,于25日在臺安對南逃之敵進行截擊,為堵住廖兵團南下起到了關鍵作用。</h1> <h1> 但營口卻被駐守沈陽外圍的敵五十二軍偷襲成功。據(jù)之后掌握的實際情況是:偷襲營口的敵五十二軍二師原在巨流河為廖兵團西進斷后,22日與五十三軍的一三0師換防。五十二軍軍長劉玉章為了逃命,跑到沈陽取得衛(wèi)立煌的首肯,去打通營口的海上通道,并于23日拂曉率部從遼陽奔襲營口,24日得手。由于當時五十二軍在后方未使用無線電通訊,五十二軍去向不明,曹祥仁推斷二師可能西進。當?shù)孟の迨娬碱I營口時,我軍正與廖兵團酣戰(zhàn)于黑山、打虎山一帶,并準備遼西平原的大會戰(zhàn),無法抽調(diào)兵力。27日全殲廖兵團后,林彪迅速調(diào)集部隊,星夜兼程南下營口,以阻塞沈陽之敵海上退路。雖然日后在趕來的我大部隊圍攻之下,營口不日即克,但還是讓五十二軍從海上逃脫了1萬多人。</h1> <h1> 毛澤東與林彪在延安</h1><h1><br></h1><h1> 毛主席對東野未能及時搶占營口提出批評,稱之為“一個不小的失著”。林、羅、劉為此向中央做了檢討,但并未責備曹祥仁。蘇靜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打那么大的戰(zhàn)役,跑那么點敵人不算什么,” 當然“失誤還是有的?!?無論如何評說,我們今天應該對事實的經(jīng)過做出歷史的說明。</h1><p><br></p> <h3></h3><h1> 蘇靜談論東野二局時說,二局“是埋頭苦干的工作,靠自己總結(jié)經(jīng)驗”發(fā)展起來的?!斑^去說用兵如神,神從哪里來的?” “中國革命勝利有三大法寶,二局工作也是一個法寶。” <br></h1><h1> 1948年11月下旬,東北野戰(zhàn)軍提前結(jié)束休整,揮師南下。入關后,東野二局與彭富九領導的華野二局兵合一處,繼續(xù)奮戰(zhàn),直到紅旗插上海南島。</h1> <h1> 1948年9月,在中央政治局會議(史稱“九月會議”)上,毛澤東預言:“五年左右根本上打倒國民黨。” 11月14日,毛澤東在為新華社撰寫《中國軍事形勢的重大變化》一文時指出:“現(xiàn)在看來,只需從現(xiàn)時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可能將國民黨反動政府從根本上打倒了?!?僅僅相隔兩個月的時間,毛澤東把解放全中國的預言向前移了四年,遼沈大決戰(zhàn)的勝利起了關鍵作用。</h1><h1> 70年過去,我們依然對毛澤東主席的雄才大略和東野首長的杰出指揮而贊嘆不已;為在錦州城頭,頂著槍林彈雨前仆后繼,3分鐘內(nèi)四樹紅旗的烈士們而肅然起敬。</h1><p><br></p> <h1> 與此同時,我們也深切思念東野二局那些為勝利而漚心瀝血的技偵戰(zhàn)士,給他們獻上一束鮮花。解放精神仍將鼓舞我們繼續(xù)奮進。</h1><p><br></p> <p class="ql-block">1950年林彪司令員在武漢東湖畔與四野二局的同志們合影</p> <h1>1949年2月28日毛澤東接見二局骨干</h1> <h1> 聆聽毛主席教導</h1><p><br></p><h1>左起:曹祥仁、錢江、彭富九、馮維精、肖榮昌、戴鏡元</h1><p><br></p> <h1> ??本篇制作為白鹿西行和賀安亞,其間得到鄒雪芳魏華、彭宏遠、李征東吳大蘇、李松華鄭智、何慶元、余敬東、曹索菲石鼎,以及伍星的鼎力支持。??</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阴县|
金溪县|
托克逊县|
吐鲁番市|
新竹市|
乐都县|
莫力|
江北区|
定州市|
原阳县|
东乡族自治县|
赣州市|
平乡县|
紫金县|
石柱|
灵石县|
余干县|
望谟县|
门源|
宝清县|
宜昌市|
甘洛县|
合阳县|
浙江省|
中牟县|
淅川县|
兴城市|
瑞安市|
额尔古纳市|
长岛县|
北碚区|
荥阳市|
延吉市|
诏安县|
监利县|
远安县|
南通市|
高淳县|
体育|
达日县|
布尔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