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4):交售公購糧</p><p class="ql-block"> 1969年5月,我們知青下鄉插隊后,第一個夏收即將結束了,一望無際的麥浪,終于在全體社員小鐮刀揮舞下收割完成了。再經過多天的碾場、翻曬,社員們挑選最好的小麥貢獻給國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記得那時候,按照政策規定,必須是先國家再集體最后個人的順序進行。公糧即農田土地稅,是無償交納的;購糧是農民賣給國家的,按照賣的數量.貭量等級國家付款,賣多賣少是由公社說了算。早在夏收前,公社.大隊.生產隊三級干部對麥田長勢進行測算,確定購糧標準,各隊按測算比例交糧。</p> <p class="ql-block"> 在接下來幾天里,社員們興高彩烈地趕著隊里和從東隊借耒的馬車、牛車向黨睦國家糧庫勇躍上交公購糧。糧庫里外、車水馬龍、人山人海。幾天時間,我們小隊共交公購糧近5萬斤小麥。</p> <p class="ql-block"> 交糧時,當我和一、二十個隊里年青社員,個個背著裝有160一180余斤小麥的長麻袋,踏著糧庫里一尺寬,4一5米長的三、四層架板,排著隊爭先恐后地把一袋袋小麥倒在小山般的糧堆上時,我的心里別提有多高興啦!這些糧都是我們黨睦周圍幾個公社,給國家的貢獻啊!我們這里雖基本都是平原地區,但沒有電沒有水澆地,靠天吃飯,貢獻卻這樣大。后來聽隊長說:我們小隊今年總收割了約9萬多斤小麥,公購糧近5萬。我們小隊205口人所交的公購糧和華陰縣一個大隊,甚至一個公社交的數量差不多。其中義務交的公糧(相當于稅)微不足道,只有二、三千斤,一馬車就拉完了,絕大部分屬購糧,是賣給國家的糧食。記得那時小麥每斤賣0.113元,每畝收入50元左右。</p><p class="ql-block"> 交過公購糧后,生產隊留足下年度的種子后,隊里社員才開始分糧,隊里人均分到近200斤小麥。知青們都不知有多高興啊,我們吃到新麥了!</p> <p class="ql-block"> 農歷二、三月份是青黃不接的季節,記得有一次兩天都沒見隊長了。誰知天快黑的時候,他和幾個社員趕著兩輛馬車牛車回來了,拉回了幾十袋玉米和紅苕干。原來隊里今年秋季莊稼收成不好,這些天隊里部分社員家里快斷糧了,隊長他們到縣北山區那里去借糧了,收麥以后再折合成小麥還給人家。(據說1斤小麥換1.1斤玉米或干紅苕片)</p><p class="ql-block"> 開始時我很不明白,隊里人均4畝地,為什么二、三月還要去山區借糧呢?后來我才明白,其一由于歷史原因,隊里土地全部被評為一等地,但沒水沒電靠天吃飯。后耒雖然打過幾口井,但都是鹽堿水,無法澆地。因隊上土地貧脊,肥料主要靠人和牲畜糞便這些天然土肥,產量不高部分土地要定期休耕,因此對小隊來說購糧顯得較重。因而遇到秋干旱時,玉米減產使部分社員口糧不足。其次隊上分糧,70%按各家人口,剩余按工分。這樣小孩多的糧多點,而家勞力多人口少的糧食不夠吃。這樣就發生了二、三月外出借糧的現象。</p><p class="ql-block"> 那時我們知青的糧食也不多了,除每天煮稠玉米粥外,把分到的干紅苕片,煮著蒸著吃,后來又磨成面壓饸饹吃。剛吃時感到紅苕饸饹有點甜,很好吃又新鮮。連吃兩天肚子就感覺發脹,胃發酸,一點食欲都沒有了。</p> <p class="ql-block"> (15): 在冬天里</p><p class="ql-block"> 1968年12月26日我們到蒲城插隊時,那時已是寒冬臘月,天氣格外寒冷。我們6名知青分別住在知青小院兩間相鄰的房內。</p><p class="ql-block"> 3名女知青雖住在里邊一間炕上,由于此房是飼養室臨時隔出來的,沒有燒柴的炕洞,我們也沒有柴火,沒過幾天,女知青就凍的受不了,隊長就安排她們搬到社員家中。</p><p class="ql-block"> 那時候,村里還沒有電。社員都有個習慣,在冬季天剛黒,就關上院子大門,早早滅燈睡覺,也可能是為了省燈油錢。而女知青都是耐不住寂莫的人,沒亊時總愛東家走走西家串串,走到那都能諞上好半天,根夲沒早睡習慣,愛到處串門。經常回來時,院門早就關了。女知青感到很不方便,而房東也有意見。春節剛過,雖然天氣還冷,她們又都搬了回來。</p><p class="ql-block"> 我們三男知青外間睡覺的大床,那是隊長臨時借社員壘墻用的厚木板支的床(我原以為是農民誰家做棺材板的木料)。不久,社員蓋房打墻把厚木板要走了,再也沒有還回耒。無奈之下,一男知青搬到飼養站長住,我和另一位找了半天,只在隊里借到兩大捆用繩子串起的蘆葦桿,原是蓋房房頂上用的。有近兩米長,我們把它折疊起四、五層當床板用,支上木櫈感覺還湊合。剛坐上床中間就壓了下去,身體躺上后,它又直了。兩床近一米遠,我們又把一個大箱子空擔在兩邊床上,當桌子用,桌子上放著燈和許多書籍及用品。</p> <p class="ql-block"> (16):著火了!</p><p class="ql-block"> 那年1969年的冬季,感覺特別寒冷。幾天的大雪,房上地上一片雪白。知青小院2平米多的天井房檐上,掛著長長的冰溜子,知青們都又搬走了,只剩我一個人仍住在小院里。</p><p class="ql-block"> 飼養室的炕很小,原先只有兩個飼養員住在那里。兩男知青擠到那里后,其中一個飼養員只好搬回家去了。雖然飼養室環境衛生條件極差,經常有跳蚤等,但這時那里也沒我住的地方。男知青的房沒有門,平時只掛著個短布門簾,由于和院門只有一尺之遙,破舊的院門到處都是縫隙。凜冽的寒風呼嘯著不時從院外街上吹到屋里,我只好找了一個草簾子掛在門上擋風。</p><p class="ql-block"> 那時侯,我們知青點有三個煤油燈,兩個是我用小墨水瓶做的,而我房中那個是隊上每天晚上給社員記工分用的燈,是用大墨汁瓶做的,能裝1斤油。那時候煤油較貴,點的都是便宜的農用柴油,(印象里那時每斤0.19元)就煙大點。</p><p class="ql-block"> 由于我愛看書,燈油用的很費,老用隊里的油點燈,心里總有點過意不去,但口袋也缺錢。剛巧我的一個親戚開車路過順便耒看我,我就要了兩瓶汽油和柴油對在一起點燈用。</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晚上,我睡的很晚,眼晴困的都有點睜不開了,準備脫衣睡覺。這時燈在兩床之間懸空的箱子上,誰知由于躺的有點猛,蘆葦床一壓一伸,兩床頭間的大箱子,一頭掉了下去,油燈也倒了。突然"撲"的一聲,燈油著了起來。由于燈內可能有近一半的汽油(可能我忘了加了兩次),火一下竄有近兩米多高,幾乎到了房頂。這時就我一人,光著身子,嚇壞了我。當時要喊也沒用,周圍各家社員早都睡了。!</p><p class="ql-block"> 當時我一急,亂中抓起被子用力向火上一拋,蓋在大火上。由于箱子上放了許多書及水杯瓶子,火又從被子和箱子縫隙中猛竄出來,我兩只胳膊急忙把被子向中間一抱一壓,火頓時滅了!嚇得我出了一身冷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這床我也不敢睡了,草門簾子也不敢掛了。剛巧小院東北墻角還放著隊上一個廢棄的板柜,高有約一米,里邊放著隊里許多舊賬夲。兩頭手把上找了兩個小木箱支平,總長近兩米。還不錯,就是有點高。當時我床下還有塊帆布,我就把它改為房門簾。</p><p class="ql-block"> 這年冬天,又下了幾場大雪,凜冽刺骨的寒風不停的吹著。天氣特別冷,知青小院的房檐上結了近一尺的冰溜子。晚上醒來后,感覺很冷很冷,我只好用被子緊緊裏著身體。還是凍的不行,只好把身下的棉褥子也取下,蓋在上面,再搭上外衣,用被子緊緊裹著。下邊只鋪一個床單,這樣就感覺暖和多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7):我訂上《參攷消息》報了</p><p class="ql-block"> 下鄉插隊后,日復一日繁重的體力勞動,艱苦的環境生活委實無奈,"廣闊天地"里農民祖祖輩輩都是單家獨戶生活,缺乏集體文化生活。單調的空氣實在感到無聊寂寞;另一方面生活太清貧困苦,我們下鄉后忙于勞動.生活,可以說我們幾乎聽不到外面的聲音,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又看不到終點與希望,在寂寞中學會了各種農業生產勞動.生火做飯.縫補衣服等基本生活。</p><p class="ql-block"> 記得那時在農村近三年中,我只看過二.三次電影,真的還得感謝縣上放映隊的師傅們,拉著繁重的放映機.幕布和發電機,奔走數十里,來村上給社員放電影,每次都是人山人海,幕布前后都擠滿了附近幾個村的農民。除了新聞聯播,電影都是多年前城里早已放過,老掉牙的片子。</p><p class="ql-block"> 到了晚上總想看看書,看看報紙。在柴油燈下,從家中帶去的《歐陽海之歌》《水滸》等書,早已翻了幾遍。那時候又沒有收音機,全大隊六個村,只有給大隊書記和大隊干部訂的《陜西日報》和《農民曰報》,與2.3個大隊學校教師們訂的《每周文摘》等。由于大隊部在知青點的對面,下工后總想去看看報,但總是不是別人拿走了,就是有人捎給大隊書記,很少能見到。剛插隊時,家中經濟緊張,母親每個月給我5元生活費,除了回家路費和零用錢,我根本買不起書和訂不起報紙。</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我偶然碰見郵遞員,我隨便問了一下"《參攷消息》每月多少錢,我能訂嗎"。郵遞員告訴我:"每月5角錢,每周三.四份報,你要訂報,要向公社申請,不過我可代你問問"。此事過后,我早就忘到九霄云外。誰知大約二周后,郵遞員來找我說:"上邊批了,知青可以訂《參攷消息》報"。</p><p class="ql-block"> 從那時起我就訂上了《參攷消息》報,每月5角,從此我就能經常看到國內外大事及各種重要消息了。那時候參攷消息內容非常豐富,國內外重要新聞和國家一些重要事情的即時報導,還有許多工業.農業最新科技的報導,并且價格非常低廉,是當時許多人所喜歡的.半公開的報紙,此后我感覺到一下子我的生活豐富了很多。</p><p class="ql-block">(下接第四篇)</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南省|
白银市|
黄梅县|
广宁县|
成安县|
清远市|
柘荣县|
城固县|
方山县|
得荣县|
区。|
无锡市|
凭祥市|
山阳县|
克什克腾旗|
辽阳市|
利辛县|
仁化县|
鄂伦春自治旗|
民丰县|
西乡县|
桑植县|
江门市|
苏尼特右旗|
太谷县|
霸州市|
阿合奇县|
浪卡子县|
桐梓县|
仙居县|
昆明市|
天长市|
曲麻莱县|
射洪县|
东辽县|
丹巴县|
辽宁省|
革吉县|
德钦县|
额敏县|
元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