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們上海6名戰友赴天津參加天津知青赴黑龍江兵團56團29連50周年紀念活動。<br></h3> <h3>天津戰友聽說后紛紛作詩歡迎:</h3><h3>《上海戰友要來津》</h3><div>微信飛來傳喜訊,</div><div>上海戰友要來津。</div><div>五十周年風和雨,</div><div>難阻阿倫黑土情。</div><h3> ~思瑩</h3> <h3> 《歡迎上海戰友來津》
王虞周殷史孫來
五十聚會抒情懷
暢飲半生重逢酒
同祝聚會添光彩
~孟憲蘭</h3> <h3>《思念戰友》
思念戰友心澎湃,
感佩半百難忘懷,
少時真情露芳華,
激情難盡一世緣。
~王為群<br></h3> <h3>感謝天津戰友情深厚意,想來天津相聚一是因為想念天津戰友,二是感佩50周年紀念活動,</h3><h3>《黑土情》</h3><h3>同是黑土人,</h3><h3>共有黑土情,</h3><h3>相識半世紀,</h3><h3>難解一世情。</h3><h3>~王為群</h3> <h3> 《重相見》</h3><h3>戰友相見容顏變,</h3><h3>相識不認音重現,</h3><h3>感時不禁淚濕襟,</h3><h3>如今合影何時見。</h3><h3>~王為群</h3><h3><br></h3> <h3>《聚會》
一語難以盡衷腸
彌真歲月染秋霜
今逢相聚一杯酒
重讓青春入夕陽
~連起</h3> <h3>《歡迎上海戰友來津》
南雁如秋北上行
一心會友走津城
半生情緣阿倫水
多少艱辛多少情
~李連起<br></h3> <h3>劉宗琪和孫淑珍</h3> <h3>當年劉宗琪</h3> <h3>當年孫淑珍</h3> <h3>這次紀念活動的總召集人謝方是天津知青中的大姐,天津20中66屆高三畢業生。</h3> <h3>當年的謝方(左)李思瑩(右),中間的是誰呢?你認出來了嗎?</h3> <h3>主持人李思瑩宣讀了來自黑土地戰友鞠德春、蘇明峰、馬金安、王才的賀信。</h3> <h3>當年的連隊辦公室,我們心中那個溫暖的小土房又浮現眼前。
</h3><h3><br></h3> <h3>胡云霄朗誦崔同心撰寫的祝詞</h3> <h3>胡云霄當年在連隊是第一任文書,后來在學校當老師。</h3> <h3>因當工作組成員到29連工作的顧素娥,大家總忘不了她的歌聲“天上布滿星,月牙兒亮晶晶……”,如今她每天到公園練嗓半小時,無愧一副好嗓子。</h3> <h3>“西瓜”韓基光,是北京35中老高三的才子,不減當年風采。</h3> <h3>這是韓基光(中)在深山中伐木時,在艱苦繁重的勞動之后還不忘搞笑</h3> <h3>陳佩云不減當年,哪有古稀之影。</h3> <h3>29連才子李連起,在群里每日賦詩一首,引得大家爭相附和,卻自認不如。</h3> <h3>李連起當年文藝天賦爆棚,笛子、黑管、手風琴……好幾樣樂器樣樣精通,不久就調到團宣傳隊。<br></h3> <h3>周若蘭在美國發來了視頻賀信。</h3> <h3>當年周若蘭</h3> <h3>陳佩云和章美女聲二重唱</h3> <h3>左起是李瑩、章美、黃學玲、胡云霄</h3> <h3>大家既是演員又是觀眾,不為藝術才華卻展示了生活狀態。</h3> <h3>鞏平夫人秦京英的太極扇令人贊嘆不已,她的表演曾獲天津相關比賽第二名</h3> <h3>陳必坤65歲學瑜伽,現在奔七仍矯健</h3> <h3>李思瑩舞姿婀娜,活力不減反增。看了李連起的詩作更不禁感慨:《和李連起重牽手》</h3><h3>黑兄黑妹重牽手,
千言萬語酒里有,
忽聞一聲我愛你,
相視哽咽熱淚流。
天津北京哈爾濱,
還有上海老戰友,
舞蹈瑜伽太極扇,
老年生活大家秀。
(王為群)</h3> <h3>當年的李思瑩</h3> <h3>《知青情結》
今秋九月間,
恰逢五十年,
別樣西湖景,
相聚會賓園,
黑土地之情,
聚集知青誼,
相互記心里,
知青不了情,
連起我和你,
相見是緣分,
怎能不歡喜,
吾輩同齡人,
都是老三屆,
共有一個名,
知青就是你,
忍辱負重輩,
雖已不年輕,
心依然陶醉,
紀念五十際,
圓滿寫詩集。
(孟憲芬)<br></h3> <h3>酒桌上更是不禁感慨,組委會為大家健康著想限酒一瓶,后經反復協商允許每桌三瓶,大家借酒《重牽手》</h3><h3>宴散人空落,淚別眾好友</h3><h3>皆知歲月短,還有幾回秋</h3><h3>唯欲身強健,重牽你我手</h3><h3>深情寄皓月,再聚會賓樓</h3><h3> ~李連起</h3> <h3>大家手持珍貴的簽名冊合影</h3> <h3>天津戰友將簽名冊贈上海戰友史紀龍,因為史紀龍是上海知名的紅色收藏家。</h3> <h3>與會者合影</h3> <h3>鞏平原來是連隊的電工后來到團部當了電影放映員,這次受命當活動的音響、視頻和電力保障</h3> <h3>王宏齋是這次活動的攝影師,我也有幸為大家拍照</h3> <h3>孟憲芬孟憲蘭姐倆是大會服務員,看她們忙得不亦樂乎</h3> <h3>當年的姐倆</h3> <h3>李瑩胡云霄是大會指派的接待員,不辭辛勞兩次到火車站接我們一行,還動員了兒子和姑爺開車到車站</h3> <h3>左起是胡云霄李瑩錢蓓莉</h3> <h3>我們特地到天津20中留影,因為我們的天津戰友都來自天津20中,謝謝20中為我們培養了這么好的戰友!</h3> <h3>《二十中學留個影》
二十中前留個影,
因為人親校也親,
愛屋及烏為哪般,
只因難舍黑土情。
王為群<br></h3> <h3>我們一下車就被接去飯店吃喜面,據說天津辦喜事要吃“喜面”!</h3> <h3>總召集人謝芳請我們津京滬哈戰友在天津老飯店“國民飯店”聚餐接風</h3> <h3>特意請我們京滬哈的戰友到毛主席視察過的“正陽春”天津烤鴨店聚餐</h3> <h3>大師傅到現場表演服務</h3> <h3>還到紀念地合影</h3> <h3>大會舉辦隆重的集體聚餐</h3> <h3>虞翠芳有感而發向天津戰友50周年的活動祝賀</h3> <h3>盛情之下為大家唱一首</h3> <h3>北京戰友盛情宴請我們在北京食府聚餐<br></h3> <h3>老戰友相見格外親切。</h3> <h3>史彪記得當年的“一幫一,一對紅”趣事</h3> <h3>津京滬哈戰友又聚北京</h3> <h3>飯店前合影</h3> <h3>登門拜訪</h3> <h3>見到了最想感恩的老領導孫參謀長之子長征。</h3> <h3>長征宴請29連京津滬哈戰友</h3> <h3>去看望王才和張金芝</h3> <h3>王才張金芝大家感慨不已</h3> <h3>激動的張老師情不自禁</h3> <h3>《和連起》
詩人李連起,
吟詩催我起,
看后想流淚,
話題情誼里。
當年半導體,
八波段紅旗,
一百五十九,
連接我和你。
(當年的159元相當于5個月工資,按現在的消費水平相當于25000元,屬于奢侈品)<br></h3> <h3>老大哥王才雖然身體不便,但常常有詩作在黑兄黑妹群里</h3> <h3>《見史君》
京秋會史君,
相別四十春,
見面不相識,
問客是何人?
聞是舊時友,
感時淚濕襟。
(王才)<br></h3> <h3>當年老師今天又合影</h3> <h3>當年老照片</h3> <h3>張老師執意要請我們,硬讓盧宗正老師把訂好的晚餐退掉</h3> <h3>天安門前留個影</h3> <h3>戰友們戀戀不舍送我們去火車站</h3> <h3>黑兄黑妹群里詩作不斷</h3> <h3>當年的知青照片,看了讓人感慨無限</h3> <h3>看到老照片里的老職工,使我們想起當年他們給我們的關懷、幫助。</h3> <h3>當年的青春芳華記憶猶新,如今人是物非,有的戰友已經離開了我們,永遠懷念他們!</h3> <h3>無限感慨,</h3><h3>無盡遐想,</h3><h3>唯有珍惜當下,</h3><h3>生活是自己的,</h3><h3>身體是自己的,</h3><h3>讓我們繼續攜手,</h3><h3>認真過好每一天。</h3> <h3>這次活動將給我們</h3><h3>帶來長久的甜蜜,</h3><h3>帶來永久的美好,</h3><h3>我們可以常常拿這種回憶,</h3><h3>鼓勵我們自己!</h3><h3>好好的生活,</h3><h3>保重好自己,</h3><h3>只有你是美好的,</h3><h3>我就是幸福的!</h3><h3><br></h3> <h3>《北京此一行》
北京此一行,
上北天友情,
共敘往日景,
結下不了情。
半世再聚首,
相互緊握手,
分別淚盈眶,
散席總會有。
(孟憲蘭)<br></h3> <h3>戰友們,讓我們再相聚。</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田东县|
富民县|
墨江|
承德县|
加查县|
津南区|
永春县|
疏附县|
伊春市|
育儿|
上蔡县|
金湖县|
刚察县|
莱西市|
松滋市|
重庆市|
苏尼特左旗|
威宁|
廊坊市|
张家界市|
宁海县|
土默特左旗|
克山县|
安福县|
蒙阴县|
泗水县|
崇义县|
邵武市|
资溪县|
铜山县|
平定县|
澄迈县|
京山县|
昌乐县|
双桥区|
德州市|
元朗区|
日土县|
鄢陵县|
弋阳县|
当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