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三場的熱身,身子依然沒熱過來??????手感依然冰涼,空調的溫度打得很低,錄影棚里的很多人都叫冷了。連日來緊張的錄制,對于我來說,已經開始出現疲憊感了。一過午后,腹部抽搐,一陣惡心想吐,水土的不服加上連續作戰,身體開始提抗議了,但冥冥中的那個聲音在告訴我:沖出百人團已經不遠了。</h3> <h3>這一場的點評嘉賓全部換了。</h3><h3>第一個,激情澎湃的張關正老師,對戲曲藝術的熱愛使他屢屢按耐不住自己,“搶戲”搶得身邊的另兩位嘉賓都……??????</h3> <h3>第二位,《戲劇電影報》原總編輯趙曉東老師。《戲劇電影報》對我來說透著一種親切感——在那個戲曲書刊極為缺乏的年代,它曾陪伴了我幾年,那時的主編是曹禺。至今那些報紙我依然珍藏著,我正是從這份報紙上,知道川劇陳巧茹等演員,湘劇《飄然太白》等劇目的。</h3> <h3>第三位,翁思再老師,京劇《大唐貴妃》主題歌《梨花頌》的詞作者。</h3> <h3>陪答嘉賓:譚孝曾</h3> <h3>互動區嘉賓:譚孝曾夫人閻桂祥</h3> <h3>互動區嘉賓:京劇名家楊乃彭之子楊少彭。當然現在也是名家了。</h3> <h3>第一題,選手徐林估計百人團里可能無人答錯,有可能拿零分,當時我坐在席上也是這么認為的,但結果是仍有18人答錯……或許,答錯的是那些孩子吧</h3> <h3>真的認為徐林的運氣不太好,開頭的兩道題,難度系數幾乎都是零。這一題依然有兩人答錯,還是出乎意料。</h3> <h3>當你在屏幕上欣賞京劇《小上墳》的精彩表演時,你絕對不會想到這段戲的錄制,在現場還有個小小的插曲:戲剛演一會兒,還沒到蕭素貞騎上驢子,演員李貞哲就背過身去捂住了嘴。有經驗的人一看就知道,這是演員早早化妝勒頭時間太久導致的惡心頭痛。錄制不得不暫時中斷。</h3><h3>僅僅過了數分鐘,他們再次出場,全場報以熱烈的掌聲,為演員的毅力和敬業精神喝彩。</h3><h3>一個小小的事故,暴露了演員在舞臺上光彩照人的背后付出的艱辛和承受的痛苦!</h3> <h3>這只是張關正老師情難自禁的精彩鏡頭之一??????</h3> <h3>“美輪美奐”這個成語,高中教學階段輔導學生高考復習時,是經常見到的,與它同時高頻出現的還有“差強人意”和“炙手可熱”“空穴來風”等。這些是常常使用卻常常用錯的成語。</h3> <h3>最容易的有時也是最難的——當非常簡單的一道題出現在這樣的場合時,很多人的思維往往是難以置信,所以才看到了屏幕上那只選“杜牧”的手??????當然,這種錯誤我也常常會犯。</h3> <h3>這就是和上面一題的反向思維了。不相信會考《長恨歌》,也不相信“精忠報國”之外還有“盡忠報國”,題干上的“傳統經典劇目”是個“坑”,障眼法,讓人忽視的是“《宋史》”二字,這個典故應該是知道的,但是“精忠報國”實在是太深入人心了。戲曲就是戲曲,歷史就是歷史,但戲曲留給人們的印象往往更強大,比如,三國戲中諸葛亮的胡子,就給了人們他的年齡比周瑜大的印象——周瑜可是個翩翩少年呢,何況三國戲出現之前,還有個蘇軾的“小喬初嫁了”。</h3> <h3>這是本場第三道容易讓人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的題目。藏戲雖然歷史悠久,但人們對它很陌生,即便京劇藏戲兩下鍋的《文成公主》,里面卻沒有看到這面綠色的面具。而《說唱臉譜》中那句“綠色魔鬼斗夜叉”以及傳統戲曲中通常出現的“奸妃”(代表便是妲己)形象,卻左右著人的認知,以致把這張面具上上揚的嘴角和眼角,都看成奸笑了。藏戲中的王妃,很少有陰險狡詐的形象,比如《格薩爾王》中的珠牡就是個賢惠的王妃。</h3> <h3>繼上一場“天下第一水袖”亮相之后,本場“天下第一娥”也驚艷登場。</h3> <h3>贛劇《竇娥冤》同樣是青陽腔劇目。原劇在湖口民間班社中也有演出,當然是折子戲《送飯斬娥》,但除了“古樸”,確實難以喚起觀者的審美興趣。江西省贛劇院把這個劇目傳承下來,由著名編劇黃文錫老師根據關漢卿原著和《六月雪》改編,最為精當地體現了關氏原著的風骨,黃老師新填的詞,和關氏原詞水乳交融,渾然一體,達到天衣無縫的地步。</h3> <h3>省贛劇院導、表演藝術家們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對此劇精雕細琢,使之成為繼《還魂記》《荊釵記》之后又一藝術精品,尤其《送飯斬娥》一折,文戲武唱,使用了許多高難度的動作,表現竇娥的悲憤、剛烈、冤屈、弱小、反抗等內心活動。“雀步”便是這天才的藝術創造之一。在兩位威猛的劊子手的襯托下,竇娥的形象顯得那樣的弱小,而“雀步”既與她雙手反剪、背插斬牌的形象吻合(恰如一只可憐的小麻雀),又體現出她的步履艱難和蒙冤赴刑場的心有不甘。</h3> <h3>小演員吳娜的表演其實很形象的,只是不知互動區的老師怎么看成了“像蛇”??????</h3> <h3>這是連日來終于順利完成的第一個拼圖題,在體能已經開始下降的情況下,狀態終于開始出現,來得有點晚,似乎又是恰是時候。</h3> <h3>在大家的反應下,導演組終于開始把投影運用到文物題上了。只是,前面的文物題是最該使用投影的,而從使用投影開始后的文物題,從題干的設置來看,投影已經可有可無了。</h3> <h3>這出戲又名《劉知遠白兔記》,李三娘“磨房產子”生的“咬臍郎”當然就是劉承祐。</h3> <h3>這場出現的兩位女性,戲曲知識的儲備應該說都是很深厚的,可惜的是,任躍偏偏碰上的是李晶</h3> <h3>而且在這個題目上的失誤有點不可思議——或許“烏龍絞柱”在平常的觀劇中,旦角使用比較多(著名的越劇電影《追魚》中的王文娟和京劇電影《白蛇傳》中的方小亞都是使用的它)而產生了這個動作是旦角專用的錯覺吧?</h3> <h3>應該是本次出現的連線題中最難的一道了,百人團答對者寥寥,這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了什么呢?要知道,百人團里百分之百都是資深戲迷哦——深思,深思……</h3> <h3>能把這道題答出來,真的厲害!更厲害的是,李晶好幾道題都是先搶下來再說。她的知識積累和比賽氣質,讓我看好她是總冠軍的有力競爭者,可惜……</h3> <h3>什么是劇種特色?這是每個地方戲劇種需要思考和追求的東西。平時與基層贛劇從業者交流中,不少人自己都認為贛劇很缺乏特色。真的如此嗎?特色從何而來?戲曲大會的表演區,幾乎沒有劇種的唱腔,清一色的特色,包括贛劇的兩個節目。很顯然,劇種首要的最明顯的特色是音樂唱腔,但是,文本、導演、表演都是有特色的,這特色根植于地方戲腳下的這塊土壤,這塊土地上人們的語言習慣、生活習慣,都是你創造劇種特色的養分,當然,養分的吸收要靠創作者的智慧去升華。</h3><h3>徽劇是京劇的前身之一,雖然被京劇超越,但由于血脈關系被認為是和京劇風格最接近的劇種。可是,《臨江會》中周瑜的表演,卻非常地有徽劇的個性,比京劇更為夸張,更為鮮明。那劇烈抖動的翎子,把周瑜內心的憤恨、急不可耐以及聞聽劉備過江時自以為得計的得意神態表露得淋漓盡致。最讓人稱道的是周瑜下場時的表演:右手水袖往上一樣,搭在左肩,夸張地昂首挺胸,兩根翎子神氣地拖在腦后,類似于現代軍人正步走的步伐,把周瑜意得志滿、勝券在握的驕態灑滿了整個空曠的舞臺——要知道,這舞臺可比正常演出的舞臺要大得多。</h3><h3>只可惜,這精彩的一幕,被剪掉了,沒有出現在電視觀眾面前。而這段演出,也是補拍了的。</h3><h3>很多表演區的演出,為了播出效果,多次重拍補拍,但不少也沒有逃脫被剪掉的命運。</h3><h3>同樣被剪掉的還有嘉賓的演唱,前一場的吳瓊、這一場的楊少彭,都只在節目結束時播了片段,而譚孝曾的演唱全然沒了蹤影,當然百人團里的演唱保留下來的更少了。</h3><h3>我不知道有關自己的部分會被剪成什么樣子,等著看吧。</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和浩特市|
会同县|
铜鼓县|
临湘市|
绥阳县|
腾冲县|
南召县|
绥阳县|
绥宁县|
邯郸市|
永平县|
云阳县|
巧家县|
项城市|
五原县|
泰和县|
朝阳区|
冷水江市|
集贤县|
宁南县|
新民市|
正安县|
平谷区|
阿拉善盟|
邻水|
二手房|
石渠县|
绍兴县|
宜城市|
宜宾县|
阆中市|
叶城县|
辽宁省|
海宁市|
仁怀市|
临泉县|
婺源县|
沁源县|
泸溪县|
宁国市|
西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