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石寶寨,國家AAAA級(jí)旅游景區(qū),國家級(jí)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長江三峽30個(gè)最佳旅游新景觀之一,美國探索頻道中國七大奇觀之一,世界八大奇異建筑之一。<br></h3> <h3>石寶寨位于重慶市忠縣境內(nèi)長江北岸邊,被稱為“江上明珠”,距忠縣城45千米。此處臨江有一俯高十多丈,陡壁孤峰拔起的巨石,相傳為女媧補(bǔ)天所遺的一尊五彩石,故稱“石寶”。此石形如玉印,又名“玉印山”。明末譚宏起義,自稱“武陵王”,據(jù)此為寨,“石寶寨”由此而來。<br></h3> <h3> 石寶寨始建于明萬歷年間,經(jīng)康熙、乾隆年間修建完善。塔樓倚玉印山修建,依山聳勢,飛檐展翼,造型奇異。整個(gè)建筑由寨門、寨身、閣樓(寨頂石剎)組成,共12層,高56米,全系木質(zhì)結(jié)構(gòu)。原建9層,寨頂有古剎天子殿,隱含“九重天”之意。頂上3層為1956年修補(bǔ)建筑時(shí)所建。<br></h3> <h3> 從遠(yuǎn)處眺望 石寶寨,重檐高聳,宏偉壯觀,如一座立在長江中的一座秀美的大型盆景,并享有長江“小蓬萊”的美稱。</h3> <h3> 由于三峽大壩蓄水后水位上漲,原本座立于江岸邊的石寶寨成了四面環(huán)水,變成了一座美麗的小島。</h3><h3> 從岸邊用一座幾十米長的鋼絲木板吊橋連接起來,走在左右搖晃的木板橋上,腳下是碧綠的長江水緩緩流過。</h3><h3> </h3><h3><br></h3> <h3>石寶寨是一座拔地而起四壁如削的孤峰 清乾隆初年,借助架于石壁上的鐵索在山頂修建了一座寺廟,嘉慶年間又聘請能工巧匠研究如何取代鐵索上山,于是便依山取勢修建這座九層樓閣 從此,香客及游人可免攀援鐵索之苦,上樓直達(dá)山頂,<br></h3> <h3> 塔樓依崖而建,紅色的木板、藍(lán)色的屋沿、灰色的瓦、外墻木板上畫著各種的圖案,屋頂上雕刻著各種吉祥動(dòng)物。都精美逼真,栩栩如生。</h3><h3><br></h3><h3><br></h3> <h3> 每個(gè)飛檐的屋頂上都有一條金色的長龍靜臥在這里守候著這座美麗的歷史古建筑。</h3> <h3> 到山頂寺廟朝拜的香客,從底層爬上陡峭的木樓梯上一層一屋往上攀登。</h3> <h3> 讓人驚奇的是整座建筑沒有一顆鐵釘,全部采用鉚結(jié)構(gòu),那些能工巧匠精湛的工藝讓人驚嘆。</h3> <h3> 每一層櫊樓都開有不同數(shù)量的圓形窗戶,或方形格窗,用于釆光通風(fēng)和觀景。</h3> <h3> 站在窗前遠(yuǎn)眺白帆點(diǎn)點(diǎn),近處綠樹掩映,江中美景盡收眼底。</h3> <h3> 秋日的暖陽灑在碧波蕩漾的江面上,郵輪停靠在岸邊。站在閣樓上靜看秋江水,風(fēng)漸浪微平。</h3> <h3> 寨頂,是一個(gè)1200平方米的石壩,海拔230米,舉目四顧,水天茫茫,心胸頓時(shí)為之開闊。創(chuàng)建于清朝前期的古剎,正殿迎門墻壁上有一巨大壁畫,畫的是女媧補(bǔ)天的故事。畫面下方,有一遺石,形狀甚似石寶寨。古剎后殿,有一石孔,口大如杯,稱“流米洞”。傳說,寨上修起廟宇后,這石孔每天都流出一些米來,正巧供廟內(nèi)和尚食用,故稱“石寶”。后來,和尚想多得一些米,派小和尚偷偷地把石洞鑿大,結(jié)果石洞粒米不流。貪心的和尚得到了應(yīng)有的懲罰。<br></h3> <h3> 山頂廟宇之內(nèi)香火鼎盛,游客絡(luò)繹不絕。登殿憑眺,滾滾長江,碧空帆影,無限景色,一覽無余。</h3><h3> </h3> <h3> </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闵行区|
洞口县|
那坡县|
东安县|
道孚县|
稷山县|
榆树市|
永年县|
永登县|
万山特区|
渭源县|
尉犁县|
于田县|
宣威市|
元江|
奈曼旗|
东乡族自治县|
兴隆县|
中西区|
抚顺市|
东方市|
无极县|
鹤壁市|
阿克苏市|
年辖:市辖区|
岑溪市|
金沙县|
香格里拉县|
龙南县|
昭觉县|
冀州市|
周至县|
巫溪县|
疏勒县|
平定县|
哈巴河县|
深水埗区|
浪卡子县|
岗巴县|
梁平县|
永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