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圖片文字:李景樂</p><p class="ql-block">編輯制作:李景樂</p><p class="ql-block">背景音樂:《不忘初心》</p> <p class="ql-block">2024年教師節,八師石河子149團中學榮獲教育部頒發的獎牌——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p> <h3>軍墾第一犁</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景樂、男、中共黨員、退休教師、軍墾第二代。</p><p class="ql-block"> 1958年八歲隨父母進疆來到石河子,在新疆兵團第八師石河子149團生活了整整60年。親眼目睹了父輩們艱苦創業開發莫索灣的歷程,身體力行親自實踐屯墾戍邊的偉大工程。為新疆社會穩定長治久安殫精竭慮貢獻了一生。</p> <p class="ql-block"> 前 言</p><p class="ql-block"> 今年是新疆石河子第八師莫索灣墾區開發建設60周年(1958——2018),謹以此文獻給那些為新疆屯墾戍邊事業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前輩們。</p><p class="ql-block"> 1958年初春,在轟轟烈烈大躍進的號角聲中,農八師數支隊伍在肖峰瑞政委的帶領下,高舉紅旗向準噶爾盆地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南緣地帶——莫索灣挺進。戰士們分兵在這兒安營扎寨。一共有七個營地,分別叫莫索灣一場、莫索灣二場……莫索灣七場。1960年,七個團場分別合并為三個團場。莫索灣一場、二場、三場合并為莫二場,莫索灣四場、五場合并為莫五場,莫索灣六場、七場合并為莫七場(又叫共青團農場)。六十年代末,莫二場改為一四八團(現叫西營鎮)、莫五場改為一四九團(現叫東阜城鎮)、莫七場(共青團農場)改為一五零團(現叫西古城鎮)。</p><p class="ql-block">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八師第149團(簡稱149團)始建于1958年。現住地為東阜城鎮。</p><p class="ql-block"> 在半個多世紀的屯墾戍邊生涯中,經過軍墾三代人的努力經營、改革創新,一四九團已成為良田阡陌、林渠縱橫、糧棉豐稔、農林牧副、科教文衛、工交建商全面發展的現代化國營農場。</p><p class="ql-block"> 一四九團場位于天山北麓,準葛爾盆地內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南緣,瑪納斯縣境內。東距烏魯木齊市250公里,南離石河子市90公里。</p> <h3>農八師149團團部(1964年建)</h3> <h3> 兵團司令員陶峙岳到莫索灣視察工作,親自提筆賦詩一首:</h3><h3> 紅旗插遍莫索灣,</h3><h3> 大地茫茫一手翻。</h3><h3> 喚起千年沉睡夢,</h3><h3> 永葆青春在人間。</h3><h3> </h3><h3> ——陶峙岳</h3><h3><br></h3> <h3>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政委張仲翰詩詞一首:</h3><h3> 雄獅十萬到天山,</h3><h3> 且守邊疆且屯田。</h3><h3> 塞上江南一樣好,</h3><h3> 何須爭入玉門關。</h3><h3> ——張仲翰</h3> <h3>王震司令員和兵團軍墾戰士一起開荒造田</h3> <h3>1958年初春,來自湖南、山東、河南等地的女兵、知青意氣風發向莫索灣挺進。60年來,為開發建設守衛新疆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她們不愧為新疆兵團“戈壁母親”的光榮稱號。</h3> <h3>1958年春天,軍墾戰士在莫索灣各團場開展開荒勞動競賽。</h3> <h3>1958年大躍進,三五九旅老戰士、二十二兵團將士、河南等地支邊青年開發莫索灣的勞動場面。</h3> <h3>老獵人之歌(歌詞)</h3><h3>作者:關凌云 譜曲:沙國基</h3><h3>(二人都曾經是149團的老師)</h3><h3>金山銀山比不上新疆的天山,</h3><h3>金灣銀灣比不上準噶爾盆地的莫索灣。</h3><h3>莫索灣哎莫索灣哎,</h3><h3>我看到你花園般的美麗,</h3><h3>我的心像瑪納斯河水一樣滾翻。</h3><h3><br></h3><h3>回想起七十年前,</h3><h3>遍地豺狼,烏云遮滿天。</h3><h3>官府的捐稅,巴依的皮鞭……</h3><h3>逼得我走投無路,</h3><h3>只得挎起獵槍走進莫索灣。</h3><h3>密密的紅柳,漫漫的荒原。</h3><h3>沒有水沒有草,</h3><h3>沒有一間御寒的屋……</h3><h3>無法生活的我,</h3><h3>無奈地走出莫索灣。</h3><h3><br></h3><h3>毛主席的光輝照天山,</h3><h3>各族人民跳出了苦難的深淵。</h3><h3>幸福向我們在招手,</h3><h3>各族兒女露笑顏……</h3><h3>大躍進的春天,</h3><h3>軍墾戰士來到了莫索灣。</h3><h3>滾滾人流,戰荒原唉,</h3><h3>熊熊烈火,映藍天唉。</h3><h3>英雄的戰士,掄起坎土曼。</h3><h3>修渠引水,開荒造田。</h3><h3>勞動歌聲把我引到莫索灣。</h3><h3><br></h3><h3>金山銀山比不上新疆的天山,</h3><h3>金灣銀灣比不上準噶爾盆地的莫索灣……</h3><h3><br></h3> <h3>五十年代,莫五場建團初期,軍墾戰士開荒種地。</h3> <h3>人工拉犁(軍墾第一犁的雛形)</h3> <h3>莫五場場部的地窩子辦公室</h3> <h3>軍墾戰士在地窩子外吃飯</h3> <h3>軍墾戰士的宿舍——地窩子</h3> <h3>五十年代,連隊地窩子衛生室。</h3> <h3>六十年代,農場女職工下地干活</h3> <h3>六十年代小學生體育活動——跳皮筋</h3> <p class="ql-block">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新疆兵團石河子農八師莫五場中學的師生代表到北京接受毛主席第七次接見紅衛兵。</p> <p class="ql-block">149團第一屆初中畢業合影</p> <p class="ql-block">149團第三屆六年級畢業合影。(1964年7月)</p> <p class="ql-block">149團1965屆初中畢業合影</p> <p class="ql-block">149團1966屆初中畢業合影</p> <p class="ql-block">初中畢業二十年后,師生歡聚一堂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149團中學老三屆“50年后又重逢”聯誼會贈送錦旗。</p> <h3>149團文化廣場</h3> <p class="ql-block"> 莫索灣墾區幾個團場經過六十年的風風雨雨,現如今已經發展成為絲綢之路上的串串明珠。座座現代化工廠矗立在大漠綠洲,駝鈴夢坡、東阜城植物園、西營商業街吸引著海內外游客。職工別墅、居民樓鱗次櫛比。</p><p class="ql-block"> 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國營農場從犁地、耙地、播種、打藥、澆灌到收獲都采用了機械化。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大型采棉機在棉田忙個不停,打包機在打包、拉運車不停穿梭在棉田與加工廠之間。加工廠里潔白的棉花堆成山,成堆的棉花包等待外運。</p><p class="ql-block"> 農場職工生活大變樣。夏天住在連隊小康村,冬天回到團部居民樓房,上班騎摩托車,開著小四輪、皮卡車拉運物資,有的職工還開上了小轎車。真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日子過得比城里人還瀟灑。</p> <h3>東阜城植物園</h3> <h3>149團客運站</h3> <h3>149團大路口</h3> <h3>149團城鎮一角</h3> <h3>149團機關居民樓</h3> <h3>149團中小學</h3> <h3>149團幼兒園</h3> <h3>149團醫院</h3> <h3>東阜城鎮和諧花園(一小區)</h3> <h3>149團一小區</h3> <h3>沙棗果實累累</h3> <h3>植物園內軍墾雕塑</h3> <h3>軍墾飛機</h3> <h3>高射機關炮</h3> <h3>農場職工收獲玉米</h3> <h3>采棉機在棉田采收棉花。149團是新疆兵團最早實現采收棉花一條龍(采收、打包、運輸)機械化的團場。</h3> <h3>149團的棉花豐收了</h3> <h3>采棉機前面采收棉花,后面打棉花包</h3> <h3>農場的葡萄熟了</h3> <p class="ql-block">忘不了農家小院蘋果香</p> <p class="ql-block">農家小院蘋果園里話當年</p> <p class="ql-block">小康人家悠閑下象棋</p> <h3>東阜城植物園留影</h3> <h3>熱烈慶祝農八師149團成立50周年</h3><h3> (1958年——2008年)</h3> <h3>風雨滄桑五十載、改革開放鑄輝煌</h3><h3> (1958年——2008年)</h3> <p class="ql-block">149團初中老三屆(1967——2017)50年后又重逢在團中教學樓合影。</p> <p class="ql-block">149團老三屆50年后又重逢在東阜城植物園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149團老三屆“50年后又重逢”在老團部辦公室門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2006年7月中共一四九團第五次黨代會代表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2003年石河子大學兵團教育學院教育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班畢業合影。</p> <p class="ql-block">2007年農八師149團公交建商企業學校在石河子大學兵團干部學院學習培訓結業合影</p> <p class="ql-block">新疆廣播師范大學石河子第二屆學員畢業合影。</p> <h3>軍墾兒女退休生活</h3> <p class="ql-block"> 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不忘初心,牢記兵團職責使命,屯墾維穩戍邊。聚焦新疆社會穩定長治久安工作總目標,時刻不忘國家利益就是兵團利益,新疆大局就是兵團大局。發揮兵團建設大軍、中流砥柱、銅墻鐵壁的作用。加強新疆各民族大團結,各族人民要像石榴子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旗幟鮮明地堅決反對民族分裂、非法宗教、暴力恐怖三股勢力。感恩偉大祖國,建設美麗新疆。</p><p class="ql-block"> 我到過許多地方,最美的還是我們新疆。大美新疆,最美莫索灣。我是軍墾第二代,傳承紅色基因,教育下一代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老驥伏櫪壯心不已,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石河子奉獻夕陽余熱。祝愿戈壁綠洲新疆兵團石河子莫索灣的父老鄉親生活富足、幸福安康,祝愿我的家鄉明天更美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沙柳撰稿、攝影、編輯、美篇制作)</p><p class="ql-block"> 2018年10月6日</p> <p class="ql-block">149團中學教師李景樂創作的《沙柳詩歌作品選》、《沙柳美篇作品選》、《中原兒女在石河子》、《風雨六十載情系莫索灣》等作品。</p> <p class="ql-block">老軍墾《走進石城朗讀者》</p> <p class="ql-block">老軍墾走進《石城朗讀者》,李景樂老師朗誦《那時,我是連隊文教》。</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康县|
辽阳县|
苏尼特左旗|
淮滨县|
湟中县|
宜城市|
镇江市|
汾阳市|
贺兰县|
石泉县|
深水埗区|
邯郸市|
社旗县|
彩票|
芦溪县|
英德市|
汶川县|
泽州县|
孝义市|
富民县|
宾阳县|
册亨县|
昌江|
拜城县|
黄龙县|
正蓝旗|
汽车|
五峰|
子洲县|
揭阳市|
闻喜县|
五常市|
治多县|
花垣县|
镇赉县|
平乡县|
安岳县|
平阴县|
汽车|
德惠市|
大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