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嶗山是山東半島的主要山脈,最高峰嶗頂海拔1133米,是我國海岸線第一高峰,有著海上“第一名山”之稱。它聳立在黃海之濱,高大雄偉。當地有一句古語說:“泰山云雖高,不如東海嶗。” </h3><h3> 山海相連,山光海色,正是嶗山風景的特色,十月金秋,秋色絢爛,天地人和登山隊適時組織了從仰口經滑溜口、黑風口、北觀景平臺、長澗、竹窩穿越路線,直線爬升20公里;一來慶祖國母親69華誕快樂,二來登上夢想峰,許下美好的祝愿,更重要的是長澗那片期待已久的蘆葦已經到了美麗綻放的時節;因為南北大穿越,不方便開車,一大早我就與乾坤按照約定時間座乘公交幾經輾轉倒車,于7:50到達仰口公交車站,與等待在那里的驢友匯合;此次登山共有8人, 分別是乾坤、禪心、自信少年、樂山樂水、涵嫣,還有新加入的大頭媽媽、小石及他的朋友快樂。</h3><h3> 由于樂山樂水遲到了15分鐘,此次穿越小分隊于8:15沿著通完廟嶺口的山路出發,為了讓此次登山充滿樂趣,我特意帶上了胡建明老師演奏的音樂,讓美妙的笛聲和悅耳動聽的琵笆一路陪伴我們穿越登山的路;山路濕滑陡險,直線爬升1000米,隊伍走的太過急促,讓前期身體不適、缺乏鍛煉的我走的異常吃力,不久就感覺體力不支,呼吸急促,兩條腿如同灌了鉛似的,一路爬高,讓我每走一步都異常艱難;由于負重過多,我只好求助跟在我身后的隊友禪心,幫我背一點兒東西,就在我停下的空當兒,小分隊穿行神速,竟然看不到蹤影了;無形中又給我增加了很大的壓力,我只能咬緊牙關拼命追趕隊伍;盡管禪心不停的鼓勵我,由于恐慌我還是感覺眼前發黑,只好停下來喝了幾口水,然后繼續爬行;就在我極度悲觀絕望的時候,領隊乾坤正在前面等著我,他讓我把背包給他 ,鼓勵我一定堅持走下去;由于長期封山,人跡罕至,荊棘藤蔓瘋長,令此次登山異常艱難;樹叢高過頭頂,將秋日的陽光密密遮住了,到處是濕滑的苔蘚,讓我感到一種說不出的陰冷寒涼;乾坤在前面開路,自信少年與禪心在我后面跟著,山路羊腸淹沒在濃蔭中,只好撥開遮擋的樹叢,蜿蜒而上;盡管卸去了剛才的負重,我的兩條腿依然不聽使喚,步履蹣跚的我如同一個醉漢搖搖晃晃的走著,無心欣賞沿途的風景,無暇顧及眼前的雜草荊棘 ,只有拼了命的向前爬行。</h3><h3> 禪心和自信少年看到我這種狀況,大聲吆喝乾坤停一下,在次對二位隊友深表感謝 ,否則我會一頭栽倒在地,即便是這樣,我也不愿意停止前行的腳步;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我們一直苦苦追尋向往的彼岸,哪一條不是經過艱難跋涉,歷盡艱辛方能到達;對夢想峰和長澗那片蘆葦花的向往,伴著胡建明老師演奏的音樂,經過一支煙的修整,我慢慢找回了狀態,跟著隊伍繼續前行,于10:30到達廟嶺口。</h3><h3> 我一頭坐在一塊石墩上,山風帶著一股清涼撲面而來,方才登山的種種不適已隨風而逝;好心的隊友們拿出巧克力、水果讓我補充能量,稍事休息,在綿陽河谷進行短暫的補水,繼續沿著通往滑溜口的路穿行;或許吃了百家飯的原因,我的兩條腿逐漸變得輕盈起來,乾坤和禪心打趣我上次穿三頂也是這樣不行了,結果最后走的比誰都快,就這樣一路說笑著,隊伍于11:15到達滑溜口;然后沿著通完北觀景平臺的路繼續前行,山路漸漸變得開闊起來,沿途美景奇峰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格外俊美,讓隊友們不由自主的停下腳步,拍下這些美麗的畫面,而我在度過艱難的疲勞期后,一邊聽著胡建明老師演奏的《梨花頌》,聞著道路兩旁的野菊的馨香,看著遠處山腰上那一叢叢、一樹樹的姹紫嫣紅,暗棕的杉林,亮黃的楓樹,還有那翠綠的松群,好不愜意;我想這就是登山的魅力之所在吧,登山的過程無需在乎輕松還是艱難,關鍵是最后登頂的位置,享受登山的過程,讓勞累的大腦得以釋放,穿行在叢林山間,瀏覽這碧海云山和美景奇峰,讓整個身心沉浸在這一片金黃燦爛的秋色里,放飛心情,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心情放松,腳步隨之輕盈,蜿蜒曲折的山路也變得格外平坦起來,隊伍最終于12:00到達五峰仙館,然后一起午餐,慶祝今天的穿越,尤其我更是感到由衷的幸福和自豪。</h3><h3> 經過半個多小時的簡餐,順著軍用公路,朝著夢想峰的方向繼續出發,通往夢想峰的山勢陡峭,需要攀爬幾塊直上直下的巨石,因此大頭媽媽、小石還有他帶來的朋友放棄登頂,這樣只有乾坤、我和其余的三位山友一起攀爬;山路陡峭險峻,根本就沒有路,乾坤在前示范,我們只能借助石縫手腳并用的攀援而上,難度系數可想而知,但我絕不退卻,骨子里的頑強和倔強,隊友們的幫助,我堅信我一定能夠成功登頂;無限風光最險峰,危峰峭壁方顯嶗山碧海云山之風范,嶗山之美,在于峰回路轉,山脈連綿起伏,隱沒于碧海云山中,做為登山者來說,最大的樂趣就是征服這一座座聳立于云端的高峰,一覽群嵐,觀霧靄霞煙繚繞于腳下,任金色的秋陽飄灑在身上,讓幸福喜悅在心中快樂流淌;攀爬的過程充滿艱辛,卻也妙趣橫生,當闖過一道又一道難關,大家開心的如同一個孩童,在接近封頂的石洞中玩得不易樂乎,談笑間大家順利登頂。</h3><h3> 正如大家所期待的,夢想峰真是一個讓人美夢成真的山峰,對面的處女峰挺拔峻秀,面容嬌羞,如同一個披著薄紗的少女,遠處的巨峰鑲嵌在云海中,淡淡的秋風擷著一股清爽撫摸著你的臉頰,秋光里沒有一絲塵埃,與白云交相輝映,整個身心說不出的通透舒暢,乾坤拿出隊旗合影留念,然后大家擺出各種姿勢拍照,讓快樂肆意流淌在夢想峰的臂彎里;因為靠近夢想峰的腳下有一塊石頭形似帆船,我義不容辭的當了大家合照的道具,倆人拍照的效果就如同一個連體,著實有趣。</h3><h3> 大家情不自禁的大聲呼喊,松濤陣陣,山海回應,所有的夢想期盼、內心的萬千憂思惆悵仿佛一下子找到了答案;遠處大塊大塊的霧絮隨著風兒向我飄來,一片翠綠金黃,在對面的山峰若隱若現;近處云霧繚繞,空氣也變得格外純凈透明,我不由自主的張開雙臂,盡情的呼喚,暢快的呼吸,任云霧在我的指尖輕輕劃過,所有的苦悶全部釋放,我的憧憬、渴望期盼都在這一瞬間得以實現。</h3><h3> 我輕輕的閉上眼睛,盡情的享受登頂的歡娛,感覺到整個身心都在游離,仿佛有一張美麗的經幡在牽引著我,時而在空中漂游翻飛,時而在海底與魚兒嬉戲;乾坤的集合聲讓我漸漸的找回了自己,下山的路依然充滿兇險,只是山友們團結協作,再難的山路也能攻克;在途徑軍用公路進入長澗的途中,大頭媽媽、小時和他的朋友申請分流,而我與其余的人繼續長澗的穿越。</h3><h3> 此次穿越除了夢想峰之外,讓我期待向往的就是長澗那片蘆葦了;長澗,懸于嶗山600余米之上,夾于南北九水間,降云澗東,東西走向偏南北,蜿蜒起伏十里余;穿越在長澗的山路上,四周是高過頭頂的蘆葦,葦風凜凜,風情萬種,蘆葦骨感搖曳嫵媚,葦群豐滿連綿多姿;秋風吹來,蘆花漫天飛舞,綿延數里相當壯觀;長澗穿越的山路叫沈鴻烈古道, 是上世紀30年代由當時的市長沈鴻烈組織修建的,故稱為“沈鴻烈古道”。</h3><h3> 穿越在沈鴻烈的小道上,乾坤不停的念叨沈鴻烈的名字,感嘆他為后人所作的功績;盡管石階常年失修,已經破損,仍能看出當時的工程之艱巨;70多年前, 嶗山山民在布滿荊棘的叢林深處開采石頭,然后一步一步艱難地挪到長澗,弓著腰背著青石板,汗流浹背修著通往嶗頂的石階路。 它的修建為當地的山民提供了極大的出行便利。</h3><h3> 沈鴻烈古道樹林茂密,怪石林立,風景旖旎秀麗,古道給后人的是激勵是力量,由于這條通向嶗頂的青石板小道,青島人記住了沈鴻烈三個字,那蜿蜒于大山腹地、那四通八達的幽深小徑,就是對他最好的紀念;穿越其中,成片成片的蘆葦高過頭頂,需要不斷弓身彎腰撥開高過頭頂的葦層,稍有不慎就會被橫生的枝桿扎傷;不過茂密的葦層俊美飄逸,走在其中,仿佛走進了一個五彩斑斕的畫卷,秋風吹過,蘆葦隨風搖曳出萬千柔情,恍若仙境,不知不覺中,大約一個多小時的功夫,順利走出長澗,又走了大約半個多小時的路 ,到達竹窩,順利完成此次穿越。</h3><h3> 此次嶗山南北大穿越是我登山以來的第三次穿越,前兩次是三頂穿越;盡管每次穿越我都是異常艱難的挑戰自我,完成我根本就不可能的路程,但是我依然對穿越充滿無限向往和熱愛;人生就是不斷挑戰不斷戰勝自我的過程,只要你學會堅持,只要你足夠的堅強,只要有信心,有希望,終究會到達頂峰 ,終究會實現自己的夢想。讓我們再次銘記這些圓滿完成南北大穿越的勇士:乾坤、禪心、自信少年、樂山樂水、涵嫣。</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山友們順利登頂夢想峰</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山友們沿著通完廟嶺口的山路一路穿行</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經過艱難的爬升,山友們在石洞前合影留念</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穿行中嶗山沿途的美麗風景,尤以綿陽石峰景致為美</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夢想峰的攀爬充滿了艱辛</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山友們在通往夢想峰的石洞中玩耍</h3> <h3>隊友們紛紛坐在夢想船上合影留念,做為唯一的女性,我義不用辭的做了合影的道具。</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隊友們展開隊旗合影夢想峰</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下山的路依然充滿艱險</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領隊乾坤</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隊友禪心</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隊友樂山樂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隊友自信少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涵嫣的個人秀</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穿越在長澗沈鴻烈古道上,四周長滿了兩米多高的蘆葦</h3> <h3>隊友們走在長澗的山路上,四周是高過頭頂的蘆葦,景色宜人;尤其是到了深秋,十里長澗萬山楓火,叢林浸染,蘆花彌漫長澗山谷,丈尺之余的蘆葦隨風搖曳,蔓延數里甚是壯觀;穿越其中,微風中葦葉沙沙作響,撫慰著凡塵夏噪的喧囂,葦叢嫣紅一片,風兒親吻著蘆葦潔白的花絮,搖曳出萬千風情,令人陶醉流連,為此,也就成了驢友們深秋時節神往的好去處。</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穿越的路線圖,大家可以通過此圖清楚的看到我們穿越的軌跡</h3></font></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南县|
井冈山市|
梁平县|
滦平县|
正定县|
伊春市|
佳木斯市|
浮山县|
宁强县|
龙州县|
炎陵县|
临汾市|
修文县|
休宁县|
玛沁县|
通江县|
常宁市|
循化|
博罗县|
兰西县|
易门县|
获嘉县|
乌鲁木齐县|
广西|
沾化县|
中阳县|
绥宁县|
阿合奇县|
岑巩县|
交口县|
五河县|
简阳市|
大荔县|
德清县|
万宁市|
枝江市|
兴仁县|
探索|
合肥市|
平塘县|
麻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