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跋】</h3><h3><h3>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暨檢察機關恢復重建40周年。1978年檢察機關恢復重建以來,檢察制服經歷了從無到有,從軍隊式制服到西服樣式的變遷,折射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檢察制度的發展和執法理念的變化,從一個特殊角度記錄了中國法治建設的進程。</h3></h3><h3> 我1982年4月調入澄城縣人民檢察院工作,歲月更替,寒暑輪轉。35年以來,我親身經歷了我國檢察機關從無到有的“五次著裝”。從借用公安機關警察制服開始,到有著濃厚“軍服”色彩的豆綠色檢察制服,再到新式西裝制服的變遷過程,不僅折射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司法制度的發展和執法理念的變化,也從一個特殊的角度記錄了中國法治建設進程。值此紀念檢察機關恢復重建40周年之際,筆者特此制作編輯美篇《我與檢察官制服的故事》以饗讀者。</h3><h3><br></h3> <h3><b>【原刊載《法制日報》2009年12月4日】</b></h3><h3><b> 檢察制服的變遷 大蓋帽成為歷史
□ 邱春艷
◇◇ 使用至今的2000式檢察制服夏裝◇◇</b>
大蓋帽,一個曾經讓人耳熟能詳的名詞,它曾經是國家執法、司法機關工作人員的另一種稱呼。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法院、檢察院人員統一著裝后,公檢法機關的工作人員都是頭戴大蓋帽,身穿各自制服。大蓋帽一戴,制服一穿,一種國家執法、司法機關的威嚴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時光轉到2000年,為充分體現現代司法文明的理念,借鑒國際通行趨勢,法官、檢察官們開始統一著新式制服,也脫下象征國家司法機關強制力的大蓋帽,大蓋帽從此成為歷史。不戴大蓋帽的國家司法人員,少了一些威嚴,多了一些親切。大蓋帽及制服的變遷折射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司法制度的發展和執法理念的變化,從一個特殊的角度記錄了我國法治建設的進程。
<b> ◇◇ 2008年,大蓋帽成為歷史◇◇</b>
30年前,剛到北京市檢察院工作的宋軍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一套屬于檢察干警的制服。
回憶起當時的迫切愿望,現任北京市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的宋軍記憶猶新:“新中國成立以來,作為負有國家法律監督職責,擔負繁重打擊犯罪任務的人民檢察院,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一直沒有統一的制服。1978年,檢察機關恢復建制,干警們仍是著便裝辦案,甚至在出庭支持公訴時也是如此,這多少有些不嚴肅,缺乏司法機關的威嚴。當時的檢察機關內部,希望統一著裝的呼聲十分強烈。”
現任陜西省大荔縣檢察院檢察長曹澄鳴1982年進入檢察院工作時,也有著和宋軍同樣的愿望。
“在來檢察院之前,我一直認為公檢法機關的工作人員都是戴大蓋帽的。1982年到檢察院工作后,我才得知檢察院的干警大部分都不戴大蓋帽,也不穿制服。戴大蓋帽、穿制服的僅是院里為數不多的司法警察。當時,我們院只有3名司法警察,看到他們頭戴大蓋帽,身著上白下藍公安制服的神氣勁兒,真是羨慕極了。”曹澄鳴回憶說。
1983年,全國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嚴厲打擊嚴重刑事犯罪分子活動。為工作需要,中央決定給公檢法部門的工作人員都配發公安制服。曹澄鳴終于過了一把制服癮。
與宋軍不同的是,曹澄鳴只工作了兩年便等到了愿望的實現,而宋軍等了6年。
據現任最高人民檢察院計劃財務裝備局裝備處處長張志遠介紹,1984年,國務院統一著裝辦公室規定,公檢法等司法機關可以統一著裝,便于識別和開展工作。1984年5月1日,檢察人員第一次統一著裝,夏裝為米黃色,春秋冬裝為豆綠色,佩以領花、肩章和戴有國徽的大蓋帽。
曹澄鳴回憶說:“當時制服的配置不像現在這么齊全,發的制服只有外套,沒有襯衣和皮鞋。但這畢竟是新中國第一套彰顯檢察官形象的制服。衣服發下來后,大家都很激動,不少人當場就換到了身上。當時我在刑事檢察科工作,制服發下來后,全科干警一起穿上制服合影留念。”20多年過去了,曹澄鳴一直珍藏著這張第一次穿檢察制服的老照片,直到2006年把它“放進”陜西省大荔縣檢察院“院史室”。
回憶起第一次穿檢察制服的情景,宋軍說:“剛發制服的時候,大家都特別激動。著便裝辦案那么久了,第一次穿檢察制服,才感覺是代表著國家司法機關。頭頂國徽、肩扛紅旗,有一種不可名狀的威嚴感和自豪感。統一制服也是對檢察系統執法地位的認可。穿制服以后,大家似乎更加嚴格和自覺地約束個人行為了。”
張志遠則認為,在文革剛結束的那段時間,檢察機關剛恢復建制,人們對檢察院的職能還不太了解,此時統一著裝,強調檢察機關的執法地位是很有必要的。當時的檢察制服佩以鮮紅的國徽和肩章,其莊嚴、凝重的特點給人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i> </i><i> </i><u style=""><b>◇◇ 半軍事化檢察制服 ◇◇</b></u>
現任江蘇省南通市檢察院宣教處副處長的方宏福穿過三代檢察制服。
1982年,方宏福從部隊轉業到檢察院。“那時檢察院沒有統一制服,‘在檢察院工作的同志’(那時還不時興‘檢察官’這一稱呼)和普通群眾一樣都著便裝。兩年后,我穿上了第一代檢察制服。”
這套制服穿了1年,1985年方宏福考入南京大學法律系脫產學習。畢業后,重新回到檢察院工作時,方宏福發現,檢察制服變了。顏色從米黃色變成了豆綠色,款式與軍裝很接近。辦案時,僅僅通過服裝,就能讓當事人感到一種威懾力。
當時,檢察院、公安局和法院制服的共同點就是——大蓋帽,大蓋帽也成了百姓對在這些單位工作的人的別稱。
“那時,我們穿制服出去,到哪里都很顯眼。有人根據符號學分析后認為,這一時期的檢察制服,強調了檢察機關代表國家強制力的屬性。”方宏福回憶說。
但這套半軍事化檢察制服帶來的不僅僅是威嚴和光榮,也帶來了一些尷尬和不便。
宋軍記得,剛開始穿上這套豆綠色的檢察制服時,經常有人問他:你是哪個部隊的?……
1998年,檢察機關開始醞釀制服改革。
2000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財政部聯合發文指出,為體現中國法官和檢察官的公正形象,從國情出發并借鑒國外的有益經驗,經國務院批準,人民法院的審判服和人民檢察院的檢察制服開始改革。
檢察制服即將更換的消息傳出后,檢察官們充滿了期待。2000年初,當來自江蘇省鹽城市一家服裝生產廠家的工作人員來到北京市檢察院,為該院干警量體裁衣時,許多人心里還在琢磨,新式檢察制服究竟是什么樣?還會有像大蓋帽那樣明顯的標志嗎?
2000式檢察制服為西裝制服
2000式檢察制服,大蓋帽成為歷史
2000年10月1日,首都3500余名檢察官開始統一試著2000式檢察制服。沒有了大蓋帽,沒有了領花、肩章,也沒有了十多年來一直沿用的豆綠色。
張志遠介紹,2000式檢察制服取消了大蓋帽、肩章和領花等具有軍事化色彩的裝飾,換以能充分體現文明司法的西服式制服,用國際通行的胸徽作為執法標志,服裝的顏色由豆綠色改為國際化的、能體現司法權威性和嚴肅性的深色調。新式檢察制服在西服款式基礎上設計,為小翻領三粒扣式服裝,分冬、春秋和夏裝。胸徽上方“中國檢察”四個漢字格外醒目。2000式檢察制服采用國際檢察官通行的藍色系列,莊重、大方、簡潔,具有時代特征。
河南省安陽市文峰區檢察院干警趙晨光對2000式檢察制服的設計感觸頗深,他說:“這套服裝在貼近大眾的同時,又保留了以往的莊重,體現了檢察機關保護人民與打擊犯罪的雙重功能,包含了預防與懲治犯罪相結合、激濁揚清相統一、加強監督和服務大局的新理念。”
沒有了大蓋帽的檢察制服,少了一些威嚴,多了一些親切。
穿過三代檢察制服的宋軍說:“相對而言,2000式檢察制服更能體現新時期檢察官文明執法和公正執法的形象。”
方宏福和宋軍有著類似的看法:“乍看上去,2000式檢察制服和日常的西服區別不大,但胸前以國徽為主要圖案特征的胸徽,以及用‘檢察’二字漢語拼音縮寫作為花紋的紐扣彰顯了檢察官身份,也使檢察官更具親和力。”
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檢察院干警曹瑩用詩歌表達了自己對2000式檢察制服的喜愛。她在詩中這樣寫道:
一輪朝陽,
幻化成鮮亮的檢徽,
耀出光芒萬丈,
藏青色的服飾,
是護岸的堤石,
鑄就了國家的屏障。
從便裝到第一代米黃色的檢察制服,再從米黃色變成半軍事化的豆綠色制服,從大蓋帽到親民式西裝,檢察制服的變遷記錄了檢察事業不平凡的三十年。
有專家從符號學分析認為,第一代檢察制服強調檢察人員代表國家履行法律監督職責,是對檢察人員執法地位的一種認可。第二代半軍事化的檢察制服,強調了檢察機關代表國家強制力的屬性。而第三代融入親和力與理性的檢察制服,準確地反映了檢察工作的特性,意味著檢察工作職業化、專業化的方向,強調司法公正和文明執法。
正如宋軍所說:“檢察制服的變遷折射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檢察制度的發展和執法理念的變化,從一個特殊的角度記錄了我們國家法治建設的進程。” (原刊載《法制日報》2009年12月4日)<br></h3> <h3> 【筆者自述】<br></h3><h3> 小時候,我從大人們的嘴里隱約得知,公檢法都是戴大蓋帽的,這是我對檢察院最早的也是最朦朧的感覺。
1982年到檢察院工作后,我才得知檢察院的干警大部分都不戴大蓋帽,不穿制服的。戴大蓋帽,穿制服的僅是院里為數不多的司法警察。當時,我院里僅有3名司法警察,他們是孫民生(原任院副檢察長兼反貪局長)、范力(原任縣工會主席)、曲海良(原在縣工商局工作)。那時,我看到他們頭戴大概帽,身著上白下藍色公安制服的神奇樣子,真是羨慕極了。
1983年,全國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嚴厲打擊嚴重刑事犯罪分子活動。當時為了適應斗爭需要,中央決定給公檢法司部門的工作人員都配發公安制服。記得那年冬天,我們人人都穿上了蘭色的公安制服,我心中洋溢著無比的自豪。領服裝那天,多數人都當場換裝,戴上了大蓋帽,你對著我笑,我對著你笑,像個孩子似的笑。特別有趣的是院里幾個當過兵的同志,從宿舍里取出武裝帶和配發的“五四式”手槍,像一個軍人似的全副武裝了起來,顯出來了幾分威武。盡管當時因趕形勢的需要,加工出來的公安制服大多不太合身,但大家都沒有怨言,畢竟初次享受到了黨的“陽光”。<br></h3><h3><br></h3><h3> 下圖照片為1984年元月澄城縣人民檢察院全體干警合影,圖中最后一排從左到右身著檢察機關法警制服的依次為司法警察孫民生、范力和屈海良同志。</h3> <h3> 【筆者自述】</h3><h3> 我到縣檢察院工作后才得知1978年3月檢察機關恢復重建后,我國檢察機關沒有統一的檢察制服,我們縣院當時只有三個司法警察,他們是孫民生、范力、屈海良。</h3><h3><br></h3><h3> 下圖照片為1983年夏季澄城縣人民檢察院刑事檢察科全體干警和院副檢察長羅福群同志合影。
第一排左起檢察員孫毅、刑事檢察長科長趙志德、書記員趙福海、副檢察長羅福群、刑事檢察科副科長葉對樓 第二排左起書記員曹澄鳴、法警屈海良、檢察員楊建坤、助理檢察員王新海。<br></h3> <h3> 【第一次非正式著裝】</h3><h3> 1983年,全國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嚴厲打擊嚴重刑事犯罪分子活動。當時為了適應斗爭需要,中央決定給公檢法司部門的工作人員都配發了蘭色的公安制服。這畢竟是檢察機關第一次配發制服,大家心里都非常激動,領服裝那天,許多人都當場換裝,戴上了大蓋帽,心中洋溢著無比的自豪。<br></h3><h3> 下圖照片為1984年初夏,筆者身著公安機關夏季制服,在澄城縣人民檢察院擔任刑事檢察科內勤時的照片。</h3> <h3> 下圖為1984年清明節,筆者與院政辦室主任崔林忠、檢察員惠穩柱、助理檢察員連桂經、書記員雷順成、書記員高菊琳身著公安機關冬季制服,在澄城縣烈士陵園紀念大廳前留影。</h3> <h3> 下圖為1984年清明節,筆者與院法紀檢察科內勤雷順成同志身著公安機關冬季制服,在澄城縣烈士陵園留影。</h3> <h3> 【第一次正式著裝】
1984年1月14日,經國務院批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財下部聯合發布《關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干部穿著統一制服的幾項規定》。同年5月1日起,檢察人員開始穿著檢察制服。檢察制服分春秋、夏、冬季三種服裝,米黃色,小翻領,大蓋帽,配領章和肩章
下圖為1984年夏季陜西省澄城縣人民檢察院全體檢察干警第一次穿上檢察制服的合影。</h3> <h3> 下圖為1984年夏季澄城縣人民檢察院刑事檢察科全體檢察官與副檢察長雷朝才同志身著84式檢察服后的合影。</h3><h3> 第一排左起檢察員葉對樓、副檢察長雷朝才、科長王貴生、檢察員孫毅、檢察員張良興。</h3><h3> 第二排左起書記員王忠、助檢員王新海、助檢員(筆者)曹澄鳴、書記員雷俊民。</h3> <h3> 下圖為筆者身著84式檢察服在澄城縣人民檢察院機關院子里的留影。</h3> <h3> 【第一次換裝】
1988年4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對檢察制服做了一些修改,面料統一為豆綠色化纖面料,豆綠色與人民解放軍的制式服裝很接近,穿上這套制服辦案的時候,就能讓當事人感到一種威懾力。<br></h3><h3> 下圖為1988年秋季澄城縣人民檢察院領導班子成員和中層干部身著88式檢察服與歡送縣委副書記張海水離澄時的合影。</h3> <h3> 下圖為澄城縣人民檢察院領導班子成員和中層干部身著88式檢察服歡送高德錄檢察長榮調白水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時的合影。</h3> <h3> 【第二次換裝】
1991年,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關于做好1991年檢察服裝換裝工作的通知》。此次換發的各季檢察服式樣、顏色不變,原佩戴的標志不變,另增加檢察領花,從1991年7月1日起佩戴。<br></h3><h3> 下圖為1992年冬季,澄城縣人民檢察院全體檢察干警身著91式檢察制服,歡送楊福興同志榮任合陽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時合影。</h3><h3><br></h3> <h3>【工作花絮】下圖為筆者擔任澄城縣人民檢察院刑事檢察科副科長時,1986年11月份參加省院第二期公訴研修班結業的照片。</h3> <h3>【工作浪花】</h3><h3> 下圖為1997年12月筆者被陜西省人民檢察院授予“全省檢察機關杰出檢察官”時的照片。<br></h3> <h3>【工作浪花】下圖為1997年12月全省檢察機關“杰出檢察官”合影留念。</h3> <h3>【工作花絮】下圖為1998年澄城縣人民檢察院黨組班子成員合影留念。</h3> <h3>【工作花絮】下圖為筆者在澄城縣人民檢察院擔任副檢察長期間,在辦公室理論學習的照片。</h3> <h3>【工作花絮】下圖為筆者擔任澄城縣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期間出庭支持公訴時的照片。</h3> <h3>【工作花絮】下圖為筆者擔任澄城縣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期間與偵查監督科干警研究刑事案件時的照片。</h3> <h3>【工作花絮】下圖為筆者擔任澄城縣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期間與院公訴科檢察官研究分析案情時的照片。</h3><h3> <br></h3> <h3>【工作花絮】下圖為筆者擔任澄城縣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期間,指揮干警下鄉補充偵查時的照片。</h3> <h3>【工作花絮】下圖為筆者1999年12月在北京天安門前照片。</h3> <h3> 【第三次換裝】</h3><h3> 2001年2月人民檢察院的檢察服進行全面改革,全國統一顏色、統一款式、統一標志。2000式檢察服為佩戴胸徽的西服式制服,顏色選用國際司法界常用的深藍色,取消大沿帽、肩章和領花,以胸徽作為審判員和檢察員的主要司法標志,與老制服相比,新的檢徽分大小兩種,既玲瓏圣潔,又不失莊嚴凝重。<br></h3><h3> 下圖為澄城縣人民檢察院全體檢察干警身著2001式檢察服的照片。</h3> <h3>【工作浪花】下圖為2002年3月,筆者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人民滿意的政法干警”榮譽稱號時的留影。</h3> <h3>【工作花絮】下圖為大荔縣人民檢察院黨組班子成員在檢察辦公大樓前留影 左起政治處主任劉正興 副檢察長翟新鵬 副檢察長嚴掌珠 檢察長曹澄鳴(筆者) 副檢察長雷敦祥 副檢察長王旭紅 紀檢組長王躍進 反貪局局長閆景振</h3> <h3>【工作浪花】2009年9月8日陜西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胡太平、渭南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劉偉發蒞臨大荔縣人民檢察院視察調研時的照片。</h3> <h3>【工作浪花】下圖為2008年4月,渭南市人民檢察院在大荔縣人民檢察院召開全市檢察機關信息化建設暨檢察文化建設現場會合影留念。</h3> <h3>【工作花絮】下圖為筆者身著大荔縣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期間,與領導班子成員到省人民檢察院參觀“反腐倡廉”展覽時的照片。</h3> <h3>【工作花絮】下圖為筆者擔任蒲城縣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期間與院黨組成員在辦公大樓前的照片。</h3> <h3>【工作花絮】下圖為筆者檢查蒲城縣院檢察短信平臺工作時的照片。</h3> <h3>【工作花絮】下圖為筆者陪同陜西省人民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毛海深入蒲城縣興鎮農村調研時的照片。</h3> <h3>【工作花絮】下圖為筆者陪同渭南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劉偉發深入蒲城縣興鎮農村調研時的照片。</h3> <h3>【工作浪花】下圖為筆者2015年4月24日上午,在“2014法檢系統新媒體應用評選“頒獎儀式暨研討交流會發言時的照片。</h3> <h3>【工作浪花】下圖為蒲城縣人民檢察院榮獲2014法檢系統新媒體應用征文“新媒體應用獎”。</h3> <h3>圖片為最高人民檢察院2006年頒發榮譽勛章</h3> <h3>【工作花絮】筆者1982年4月在家鄉澄城縣人民檢察院從事檢察工作到2017年6月份退休,在檢察機關工作渡過35載春秋,期間,在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下,在澄城縣院、大荔縣院、蒲城縣院全體檢察干警的大力支持下,筆者從一名滿懷激情的青年,成長為一名基層院檢察長,與檢察事業共成長,畢生無怨無悔!上圖為筆者個人在檢察機關工作期間所獲部分榮譽證書、立功勛章照片。</h3> <h3><b>【編后語】</b></h3><h3> 今年是我國檢察機關恢復重建40周年,我作為一名1982年從事檢察工作35載的老檢察官,親身經歷、見證,更多的是感受了我國檢察事業的發展。特別是從無到有統一著裝公安制服,從第一代米黃色的檢察制服變成半軍事化的豆綠色制服,從大蓋帽到親民式西裝,檢察制服的變遷記錄了檢察事業不平凡的四十年。</h3><h3> 檢察制服是檢察人員代表國家行使檢察權的標志,我國的檢察制服經歷了的四次演變,這不僅僅只是顏色、面料、款式的簡單變化,它同時也見證了共和國檢察事業的發展,它不僅折射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司法制度的發展和執法理念的變化,也從一個特殊的角度記錄了中國法治進程,透過檢察官制服的變化,讓我們看到法治建設的進步和發展。法治的生成和發展,離不開一系列具有豐富內涵的符號和儀式,它們預示著司法文明與法治文化的興衰沉浮,記載著司法理念的發展脈絡。通過我國檢察制服的衍變,可以發現司法理念的革新與轉化。一部檢察制服的發展史,其實是司法理念的變遷史、縮微的法治精神發展史。</h3><h3><br></h3><h3> 墨香檢緣:編輯、文字、照片</h3><h3> 時間:2018年10月4日</h3><h3> 定稿:2018年10月14日</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夷山市|
蓝山县|
邵武市|
玉树县|
二连浩特市|
浦东新区|
策勒县|
秭归县|
鹤岗市|
佛山市|
普洱|
常熟市|
高州市|
永平县|
万荣县|
乡城县|
湾仔区|
沁水县|
沙洋县|
宾阳县|
印江|
尚志市|
浦城县|
佳木斯市|
赞皇县|
冀州市|
阿尔山市|
龙江县|
屏东县|
大厂|
镇雄县|
晴隆县|
雅江县|
云阳县|
蒙自县|
康定县|
高青县|
靖安县|
苍山县|
六安市|
锡林郭勒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