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167efb"> 出行時間:2014年6月。出行線路:福州——溫州(永嘉、泰順、文成)——福州。出行方式:福州動車到溫州,然后借車自駕三天。</font></h3> <h3> <font color="#167efb"> 溫州,在人的印象中,就是一個商業高度發達的城市。其實,這里旅游資源非常豐富,只是養在深閨人未識,沒有得到充分的宣傳和開發,令人費解。也許,這正是極巨商業頭腦的溫州人的精明之處,保留了自己的青山綠水,但凡被過度商業開發的旅游資源,當地的生態環境肯定被極大破壞。2009年10月國慶溫州之行,游了溫州市區的江心嶼,永嘉的楠溪江、石門山,樂清的雁蕩山。2014年6月初夏,又逛了永嘉、泰順、文成三個縣。總體感覺:風景優美、游人很少、悠閑自在、不虛此行,最適宜自駕游。</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永 嘉</b></font></h1> <h3> <font color="#167efb"> 永嘉,在溫州市北面,最出名的是楠溪江景區,以及茗岙梯田。楠溪江景區是國家AAAA級景區,被譽為“中國山水畫搖籃”,素有“天下第一水”之稱,這里以“水秀、巖奇、瀑多、村古、灘林美”的獨有特色而聞名遐邇。楠溪江景區共分七大景區,主要景點有楠溪江飄流、石桅巖、崖下庫、龍灣潭、石門臺、十二峰,陶公洞等自然景點,還散布著巖頭古村、芙蓉古村、蒼坡古村、林坑古村等古村落。安排一天時間,上午逛了巖頭村、芙蓉古村,體驗了楠溪江飄流,下午游覽了崖下庫和茗岙梯田。</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 巖頭村</font><font color="#167efb">介于蒼坡和芙蓉之間,距永嘉縣城38公里,因地處芙蓉三巖之首,故名巖頭。該村始建于初唐。現有居民8000余。巖頭古村村落布局是古樸古香的街區式三進兩院四合圍式的建筑群,比較出名的是麗水街。</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 芙蓉古村</font><font color="#167efb"> 始建于唐代末年,因其西南山上有三座高崖,其色白里透紅,狀如三朵含苞待放之芙蓉,因而得名。芙蓉村是楠溪江各村落中歷史最悠久的,按照“七星八斗”的思想進行規劃設計,意為天上星與地上人相對應,星筑臺、斗鑿池以為象征。在這里,你不但可以了解到中國古代耕讀文化、宗族文化演變情況,而且可以感受到村寨建筑藝術的動人魅力。</font></h3> <h3> <font color="#b04fbb"> 楠溪江漂流</font><font color="#167efb">,泛舟坐筏漂游江上,遠眺青山,近看灘林,俯賞江水,江風柔拂,令人心曠神怡,盡抒幽情逸致。楠溪江灘林美,美在有層次,美在變化,美在和諧。如果說漓江最美的是坐船觀漓江峰影,那么楠溪江最美的就是乘竹排看楠溪江灘林了。這綿延數十公里的灘林,如同綠色屏障,遮隱了兩岸的村落、田園、荒丘,形成以清流碧潭為中心的河灘、草地、遠山、近水、藍天、白云等層次豐富的景觀。它不僅有四季不同的天然野趣,即使是一天中的晨昏晝夜,也同樣能感受到它的萬般變幻。坐上竹排,沿江而下,兩岸灘林依次映入你的眼簾,讓人從不同的方位看它的身姿,感受它的變化,仿佛與山與水構成一幅動態的電影畫面。隨著竹排緩緩移動,款款而來的灘林時而給荒山禿嶺穿上綠色的圍裙,時而給奇峰異石抹上濃重的一筆,時而又為礁石浪花、漁舟白帆充當背景,一切都那么和諧自然,充滿著詩情畫意。</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 </font><font color="#b04fbb"> 崖下庫</font><font color="#167efb"> 位于楠溪江七大景區之大若巖景區,峭壁千仞,景色秀麗。建于百米懸崖之上的游步道、懸空棧道、鐵索橋、玻璃觀景臺等設施,給人不一般的體驗。站在崖頂凌云亭上,三面是萬丈深淵,居高臨下,山路交錯,峽谷一目了然,眺望遠處,山巒起伏,使人心曠神怡。</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 </font><font color="#b04fbb"> 茗岙</font><font color="#167efb">位于永嘉縣小楠溪流域,是個藏在深山里的鄉村。那里層層疊疊的梯田蔚為壯觀,茂密的林木間升起縷縷炊煙,層層蓄水的梯田如一面面明鏡,遠處重巒疊嶂,煙霧縹緲,濃淡相宜,虛實得當,好一幅絕妙的風景畫。經歷1000多年朝歷代的耕作,茗岙的梯田已是人類在大地上的雕刻的藝術品,放眼望去,那隨山形順坡逐級磊石筑坎平土,形如階梯呈半月狀,先民們依靠原始工具,鬼斧神工般雕鑿而成的杰作工程,從而使世世代代子孫在這大山里得到了棲憩繁衍生息地。茗岙的梯田由鄭山梯田和茗岙梯田兩部分組成,是中國攝影家協會梯田攝影創作基地。茗岙梯田(一、二、三號梯田)不如鄭山梯田(四、五、六號梯田)壯觀。</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 2015年茗岙梯田新開了一家名為“墟里”的民宿,富有詩意的名字出自陶淵明的田園詩“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房子建在山坡上,開闊明亮的落地窗可以一覽窗外的美景。整棟房子只有三個房間,但面積很寬敞,適合一家三口,當然價格也不菲。旺季一晚一間要2000RMB,節假日翻倍,還要提前預訂。</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泰 順</b></font></h1> <h3><font color="#167efb"> 泰順因廊橋而聞名,境內保存完好的唐、宋、明、清代的木拱廊橋,其數量之多、工藝之巧、造型之美以及與周邊環境之和諧,在世界橋梁史上堪稱一絕。很多人對廊橋有所了解,是因為《廊橋遺夢》這部唯美浪漫的愛情電影。十幾年前,一部好萊塢電影《廊橋遺夢》風靡了全世界,在人們心中刻下了揮不去的決絕的美麗印痕,寄托著人們無限的情愫。于是美麗獨特的廊橋像魔法一樣深深地吸引了我們,也成就了很多人心中魂牽夢縈的廊橋情結。2009年溫州之行,就曾有過獨步游廊橋的念頭,去看看那里的廊橋和古村落,只因泰順的廊橋分布極其分散,不適單身徒步而作罷。2014年6月第二次溫州之行,終于通過自駕方式圓了廊橋之夢。</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 《廊橋遺夢》:羅伯特·金凱是《國家地理》雜志的攝影師,他終日駕著一輛舊車浪跡天涯,他來到了弗朗西斯卡所住的鄉村,要拍攝愛荷華州麥迪遜郡的遮篷橋即廊橋。他請弗朗西斯卡帶路,于是,他們相識了。在 短暫的4天相處中,他們有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之后,羅伯特要再次出發了,他要弗朗西斯卡和他一起走。然而弗朗西斯卡卻不愿因為自己而使整個家庭陷入不完整的境地,同時她也不愿放棄對家庭的責任,兩人只好痛苦地分手了。</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 歷史上的泰順,境內群峰疊翠、溪流縱橫、村落分散、交通偏僻。人們出行就得翻山越嶺,十幾里地都難以見到人煙。于是順著山勢谷口出現了古道,在相隔一定里程的古道邊,建上一座座供人歇腳的風雨亭。而橋上建造屋檐,不但可以保護木材建造的橋梁免受日照雨淋的侵襲,而且起到風雨亭的作用。所以有的廊橋還有供人暫居的房間。“廊橋”顧名思義,就是有屋檐的“橋”或者說是溪流上的“風雨亭”。</font> </h3> <h3><font color="#167efb"> 由于地處浙南偏遠山區,泰順原先還是一個不為人知的深山村野,一道道美麗的棚橋遺落山林,靜靜守候著歲月的時光。終于有一日,她們驚現于世,以“廊橋”這個浪漫的名字走入人們的視線。據統計,泰順有大大小小廊橋900多座,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泗溪鎮的北澗橋、溪東橋,三魁鎮的永慶橋、薛宅橋、劉宅橋,洲嶺鄉的三條橋、毓文橋,筱村鎮文興橋、文重橋。因時間緊,只游了北澗橋、溪東橋、薛宅橋、文興橋、文重橋等5座,之后薛宅橋、文興橋、文重橋于2016年毀于暴洪。</font></h3> <h3> <font color="#b04fbb"> 北澗橋</font><font color="#167efb"> 始建于明朝,重建于 清康 熙十三年,橋面呈虹拱狀,橋長50多米,寬約6米,歷經幾百年風雨侵蝕依然光彩照人。整座廊橋青磚碧瓦,飛檐翹角,雕梁畫棟,漆色丹紅。</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 溪東橋</font><font color="#167efb"> 位于泗溪鎮下橋村,始建于明隆慶四年,長約42米,寬近5米,高10米余,由二層拱骨相貫建成,上有長廊橋屋15間,中間處為高起的三間樓閣,兩頭四角飛挑青龍沖天,甚是壯觀宏假。</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 薛宅橋</font><font color="#167efb">,座落在三魁鎮薛外村,灰色疊梁拱式木廊橋,始建于明,復建于咸豐 六年,長51米,寬約5米,高水面10米,橋跨梁長而斜度大,造型古樸獨特。毀于2016年9月的暴洪,重建于2017年。</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 文興橋</font><font color="#167efb">位于筱村鎮坑邊村,建于清咸豐七年,全長約46米,寬5米,跨度約30米,離水面高11.5米。橋中間高起厝檐,檐角略飛挑,橋中間略偏斜,置有神龕,供奉劉關張桃園 三兄弟。文興橋是泰順廊橋中保存最為完好的,也是個人認為最美麗的一座。可惜也毀于2016年9月的暴洪,重建于2017年。</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 文重橋</font><font color="#167efb">,又名東洋橋,系木平廊橋,位于筱村鎮東洋村。始建于清乾隆十年,橋長約27米,寬4米,凈跨22米。毀于2016年9月的暴洪,重建于2017年。</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 仕水矴步</font><font color="#167efb"> 修建于清嘉慶年間,架設于仕陽鎮溪東村一段平坦寬闊、水流平緩的河面上,全長144米,共233齒仕陽的仕水碇步長133米,共233步,是浙南 最長、最好的碇步。</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 胡氏大院</font><font color="#167efb"> 位于泰順縣雪溪鄉橋西村,當地亦稱石門樓。胡氏大院系江南少有的大型合院式民居,不僅規模龐大,而且做工精致,具有很高的文物綜合價值。胡氏祖居 慶元 官塘,明天順年間(1457—1464)胡道嚴徙居今泰順雪溪西岸,為當地胡氏始祖。傳至胡東偉一代,家業日盛,遂開始大規模的建造住屋。胡氏大院亦是經過前后三次的建造歷時40余年,才形成今天的規模。</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 徐岙底古村落</font><font color="#167efb">位于泰順縣筱村鎮,是泰順縣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村中多是普通院落,如今已很少有人居住了,顯得寂靜而荒涼,到處彌漫著破敗頹廢的氣息,沒什么看點。</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文 成</b></font></h1> <h3><font color="#167efb"> 文成,是明朝開國元勛劉基(劉伯溫)的故里,以其謚號“文成”作縣名。文成山清水秀,“文成的空氣是洗肺的,文成的水是洗胃的”,用這句話形容文成縣的生態環境,并不為過,素有溫州后花園之稱。這里山川秀美,地貌獨特,人文底蘊深厚,境內有兩個AAAA景區百丈漈-飛云湖景區和銅鈴山國家森林公園,還有劉基廟(墓)以及紅楓古道。</font></h3> <h3> <font color="#b04fbb"> 百丈漈</font><font color="#167efb"> 是階梯形瀑布,分為三漈,自古有“頭漈百丈高,二漈百丈深,三漈百丈寬”的說法。一漈,單級落差達207米,寬30多米,為中國最高的瀑布,素有“天下第一瀑”之稱;二漈,高85米,分上下二折,中有一條高2.7米、深8米、長50余米的巖廊,瀑下為百丈碧潭,稱為“龍井”;三漈,高12米,漈口寬達80余米,下有淺潭,面積達2畝左右。瀑布上游數百米處建有百丈漈水庫,水面海拔約620米,現稱天頂湖。因上游水庫水量用于發電,故百丈漈晚蓄水,白天八點后準時放水。當日,守值人員失職脫崗,一直在最佳觀景臺等到九點還未見放水,遂放棄登頂而上,等到了山頂,才聽到瀑布轟隆聲,可惜只聞其聲不見其影了。</font></h3> <h3> <font color="#b04fbb"> 銅鈴山</font><font color="#167efb"> 以銅鈴山峽中經萬年激流旋沖而成的壺穴奇觀最為著名,峽內瀑連瀑,潭疊潭,瀑布由高而低,經上一個潭穴,流入下一個潭穴,十分有趣。我國著名風景專家、北大教授謝凝高實地考察后把這種瀑布定位為“壺穴奇觀,華夏一絕”。銅鈴峽谷的宣傳標是這么煽動:在這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山川、河流、森林、幽谷;在這里,我們來一次遠離塵世的約會;在這里,風聲、水聲、鳥聲等億萬生靈發出的和音讓人如癡如醉;在這里,一縷清風,一葉綠色,就連空氣也彌漫著絲絲甜味。</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 </font><font color="#b04fbb"> 紅楓古道</font><font color="#167efb"> 文成自然景觀除了百丈漈和銅鈴山,還有一道美景即紅楓古道。“紅楓古道,江南少有。存之不易,堪稱佳景。”文成紅楓古道均修建于元明時代,經歷代積累和不斷的修復,遍布文成,連通文成的大鎮小鄉。文成境內現今保存較為完好的紅楓古道尚有七十余條,共計古楓3000多棵,幾乎鄉鄉有紅楓古道,其中縣城大峃鎮周邊即分布著十來條,最為著名的是大會嶺、龍川嶺(五十二嶺)、松龍嶺、巖庵嶺。每到深秋時節,丹楓似火,但見古道與紅楓相映、霜葉與秋絮翻飛,形成了獨特的人文景觀。秋高氣爽之時,可去文成賞楓觀瀑,感受“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意境。</font></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图什市|
西宁市|
托克托县|
宜兴市|
江门市|
沛县|
商南县|
新田县|
灵璧县|
连江县|
淳化县|
青田县|
米脂县|
五莲县|
团风县|
卓尼县|
古蔺县|
敖汉旗|
宁德市|
拉萨市|
曲周县|
古田县|
阳新县|
永德县|
平安县|
呼图壁县|
黄山市|
长沙县|
安仁县|
云梦县|
洪江市|
措勤县|
盘山县|
土默特右旗|
余江县|
扬州市|
日照市|
海宁市|
衡东县|
原阳县|
新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