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的回憶是一首美麗的歌,哪怕再有多艱難、困苦以及饑餓,在我的記憶里,它都是最幸福的時期…..</h3><h3> 我出生在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與所有出生在五十年代中期的兒童一樣,在我岀生后的幾年中,面臨的是持續三年的災荒、饑餓、和大躍進。盡管母親省吃儉用,也難以滿足我身心發育和成長的需求!小我兩歲的弟弟,就是在這場饑荒中活生生被餓死的。饑餓,大躍進、是我們那個年代的主題。</h3><h3> 雖然如此,我還是在朦朧的記憶中,歡樂地度過了自己的童年!1961年到1966年,伴隨著朗朗的讀書聲和散發著油墨翰香的課本,我度過了人生中最難忘的也是最基礎的小學教育階段。</h3><h3> 遺憾的是由于家庭貧窮,沒有錢來用照片來記載下我的兒童時代,一直到1966年完小畢業。才拍下了這張我人生中第一張照片(上圖),時年十二歲。</h3> <h3> 六年的小學生活(包括初小四年、完小兩年),留給我的記憶猶深。學校設在村中央的一所破廟里,在這里,從漢語拼音的“a、b、c、d....”以至到接下來的語文、算術、自然、歷史...,每門課對我來說都是那么新奇、奧妙,吸引著我求知的向往!每個學期開學的時候,我都是急切地盼望著發新書,那發到手中書本的油墨翰香,足夠我陶醉好幾天。在六年小學的生活中,我雖然沒有刻苦努力,但還是獲得了比較執實的基礎知識。我在小學期間上課從不認真的聽老師講課。自己先把課程內容大概的瀏覽一遍,就基本上0K了。記得有一次上地理課,老師在上面講,我在下面照著畫書本里的東北虎,結果被老師看見了,拿著手里的黑板擦就朝我扔了過來……。盡管如此,這並沒有影響我的學習成績。每次考試都在前三名。(全班也就三十多個同學)那個年代,每學期考完試,都要按照分數排岀名次,並張榜公布。</h3><h3> 上圖為我完小畢業的集體照。時間為1966年7月1日。在我照完這張像片后不久,轟轟烈烈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開始了.....</h3><h3><br></h3> <p class="ql-block"> 1966年秋開展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直接導致了全國各地學校都停課鬧革命。老三屆的學生們忙著全國大串連,而我的升學初中夢則被中斷了(原來已經參加了縣城初中的考試成績也被作廢了),直到第二年秋,國家把公辦學校下放到農村生產大隊集體來辦。我村在外任教的老師們都回到村里,並成立了個七年制學校,這樣我就在本村的學校里讀了兩年初中。校址依然還是那個破廟。</p><p class="ql-block"> 1969年夏,我讀完初中后就又輟學了。因為沒有高中可上。在村里勞動了近一年多的時間,斯間太焦鐵路動工了,村里派我去當了半年多的民工,任務是拉土填壩,修筑路基。(號稱三二〇二工程)。1970年秋季,縣城高中招生,條件必須是貧下中農,而且是村委推薦,全村只給了一個指標,然而這個好事輪不到我頭上。(土改時期我家被劃分為中農),正好我所在的城關公社辦了一個九年制學校,沒有條件限制,于是我就在這個社辦學校里又繼續讀了兩年高中。到1972年?畢業。學校雖然不能與縣城的高中比,但是由于老師們的盡職盡力和傾心付出,我也借機如饑似渴的自學,倒也學習到了不少東西…應該說是這兩年的收獲很大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圖為我的高中畢業班集體照片)</p> <p class="ql-block">1969年冬,我參加了太焦鐵路(當時叫3202)工程的建設。圖為當時城關公社參加建設的全體民工。</p> <p class="ql-block"> 寒窗共讀,友誼情深。同學間的友誼是最純真的友誼。我們這個班的同學大多都是與縣城中學無緣而聚集到這里的,盡管學校的基礎設施簡陋,但是這反倒成為促進我們刻苦努力學習的動力,大家在一起互相學習,互相鞭策,不甘于命運的奮斗與拼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圖為高中時期的好友同學照片)</p> <p class="ql-block">與好友馬書歧的合影。書歧沒有上高中,但是他有寫作的天賦!他的處女作《初戀日記》我是第一個讀者。</p> <h3> 高中畢業后,我回到了村里。當起了農民。田間地頭、春播秋收、鋤禾割麥以及副業隊里制粉面、做粉條、磨豆腐...可以說農村中的十八般武藝在兩年左右的時間內我樣樣都干遍了,飽償了當農民的艱辛!那時上大學對我來說猶如天方夜譚!因為高校招生不是憑考試成績、而是憑村委領導推薦政治條件合格才能入學的政策,這樣就直接把我排斥在了大學門之外。好在我還有自己的業余愛好:音樂和畫畫,農村勞動的時間之外,著實下了一番苦功,憑借著這點特長優勢,兩年后我被公社抽到了當時一個工程的業余文藝宣傳隊:西漳水利工程業余文藝宣傳隊。在這里我算是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器樂演奏、布景繪制、編寫演唱材料....,時年我二十一歲,正值我的青春年華。</h3><h3> 青春時期不可避免的一個話題就是男女戀愛。在這個宣傳隊里,我暗戀上了一位姑娘,但是由于我的家境過于貧寒,當時我的那個生產隊年終按勞分配一個勞動工才能分得8分錢,勞動一年就是二三十元,什么自行車、手表都買不起。人家姑娘嫌我家窮,最終結果自然是無緣而終了。</h3><h3><br></h3><h3>上圖為我所在的宣傳隊在長治參加文藝調演后部分人員的留影。</h3> <h3> 一生中的摯友。1976年我倆一同被抽到了城關社政府跟隨公社領導寫材料。名曰“黨委助手”。恢復高考后又各自考取學校離開了公社!畢業后都分配回原晉東南地區(長治市)參加了工作。1985年市管縣改革一起去了晉城市,幾年后又調回了長治市.市...彼此結下了牢不可破的友誼!</h3><h3><br></h3><h3>本照片為我與摯友常潤德兩人在公社時期的合影,</h3> <h3> 1978年度的高考,可以說是我一生命運的轉折點。</h3><h3> 粉碎“四人幫”后,我國于1977年恢復了高考制度,我夢寐以求的大學夢,終于迎來了一絲希望。高中畢業五年了,許多知識基本上都忘了,為了迎接,我白天上班工作,晩上回家在煤油燈下復習,當時也沒有什么教材和課本,就是從公社教辦要了一份復習大綱,自己找了一些以前上過的舊課本,,短短的幾個月后,我參加了1978年度的高考,(文科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政治、歷史、地理),考試成績公布后,我以總分357分的成績名排列全縣文科第三,達到了錄取分數線以上。(那時高考錄取比例非常低,約為6%左右)報考自愿的時候,我第一志愿選擇了山西財經學院,當年九月上旬,我接到了山西財經學院寄來的錄取通知書!專業為財政金融系。當年十月份我辦了當地糧戶轉移關系等相關手續,背著行李乘火車到了太原,從此開始了我四年的大學本科生活....</h3><h3><br></h3> <h3>山西財經學院是由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與山西省政府聯合辦的一所培養財經貿易會計等專業人材的全日制本科院校。面向全國招生,學院當時分的貿易經濟、財政金融、計劃統計、會計系四個專業。我所在的財政金融系以省內招生為主。學生年齡大的有30幾歲(老三屆),小的有16歲的(當年應屇生)我屬于中間段年齡。住宿為一個宿舍六人,三張上下鋪的床。就在財金系宿舍樓的一樓25號,我整整的呆了四年,四年的讀書期間,與同窗以及同班同學之間結下了深厚的友誼!</h3><h3>上圖為四年同室同窗同床(上下床)四同學,我與王新民</h3> <h3>在財院四年的讀書期間,我并沒有放棄自己的業余愛好- -書畫與音樂。課余時間,就在宿舍里練習一下書畫,並且積極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各種文藝活動,比如書畫展覽、器樂演奏、等等。</h3><h3>上圖為1980年參加財經學院的書法美術作品展覽獲二等獎獎人員照片</h3> <h3>1980年山西財經學院書法繪畫大賽獲獎人員和部分學生會干部與校宣傳部老師合影。(前排右四為本篅作者)<br></h3><h3><br></h3><h3><br></h3> <h3>星期天的時候,經常到街上或者公園游玩帶畫速寫</h3><h3>圖為財院時期畫的兩幅鋼筆速寫</h3> <h3>財院校門外西側有一條小河,河畔是野草荒坡。星期天經常在這里看書....</h3> <h3>財經學院的幾個襄垣籍鄉友。前排中間的李廷斌又是我在縣里的摯友。兩個人經常被縣文化館抽去搞群眾文藝創作??上У氖撬⒛暝缡牛?988年,肝癌奪走了他的生命.生命...</h3> <h3>1980年省青聯舉辦的山西省大學生合唱比賽中,山西財經學院以一首大氣磅礴的《山河頌》(著名作曲家劉熾譜寫的合唱歌曲)奪得了第二名。(第一名是山西大學聲樂藝術系的《袓國頌》。)我做為樂隊成員(拉二胡)參加了這場比賽,那震撼人心的場面,至今印在腦海中!</h3><h3> 此外,學校還組建了管弦樂隊,期間我們先后排練了管弦樂曲《軍隊進行曲》、《北京喜訊到邊寨》、《延安新春》等,我在管弦樂團中是拉中提琴。</h3><h3><br></h3><h3> 照片為財經學院管弦樂團全體留影(中排右五為編者本人)</h3> <h3>1980年底我回家度寒假期間,遇到了我現在的愛人,我與她早在高中畢業后就認識了,(我的一個朋友與她在一個學校當民辦教師,我去看朋友時認識的)當時彼此之間都留有較好印象,后來她去大同上了技校,之后也就沒有進一步的聯系,這次寒假回來后,互相了解到了各自的情況,她已經參加工作並從大同調回了長治,于是我們確立了戀愛關系。她的經濟條件要比我好的多,而且也參加了工作。從此開始一直到我畢業的一年半時間里,她每個月都要給我郵寄10元錢,供我上學的費用。對我來說是強有力的支持!</h3><h3><br></h3><h3>上圖為她去太原看我時在迎澤大街上的留影</h3> <h3>四年的大學生活很快就期滿了。1982年上半年開學后,我們基本上就不上課了,而是實地考察調研,撰寫畢業論文。到6月底,學校為我們舉行了畢業典禮。此后,按照我們申報的畢業去向志愿,我帶著派遣證回到了當時的晉東南地區行署報到,同年8月底被分配到了晉東南行署財政局工作!這一年,我二十八歲。</h3><h3><br></h3><h3>圖為山西財經學院78級財金班畢業合影</h3> <h3>就在我參加工作后的第三個月,1982年11月,我與我愛人回到我的村里舉辦了婚禮。照片里的背景就是我的老家,正面三孔舊窯洞,東西各有三間房子,大街門是破的。結婚的時候,我父親無有積蓄,去信用社借了幾百元為我辦了婚禮.....</h3> 1982年10月的結婚照片<br><h3><br></h3> <h3>本照片為我參加工作后第二年,與當時的同事車忠和(退休前的長治市財政局局長)去北京出差時在天安門廣場的留影。中間為車忠和的愛人。這也是我一生中第一次去首都北京。</h3><h3><br></h3><h3><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阳县|
平罗县|
龙泉市|
宁乡县|
霍邱县|
宁夏|
永登县|
宁陵县|
黄平县|
通道|
吕梁市|
青州市|
蒙山县|
博湖县|
肥西县|
三门县|
阿拉善左旗|
高州市|
华宁县|
洛扎县|
额敏县|
德江县|
临泽县|
夹江县|
黎川县|
唐河县|
吉安县|
武宁县|
周宁县|
舟山市|
天等县|
昌乐县|
东城区|
和田市|
石阡县|
定西市|
革吉县|
清远市|
莱西市|
体育|
库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