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向中越自衛還擊戰的英雄致敬!

徐英

<h3>圖片攝影/黃雋戰地拍攝/網絡提供。</h3><h3>整理編輯/徐英</h3> <h3> 出發前渴一杯祖國的水</h3> <h3>  1979年的春節前夕,國際國內的形勢非常動蕩,中國和越南在我國的廣西和云南的邊防多次發生戰斗,越南人在原蘇聯的支持下,不斷在我國邊界挑起事端,多次擾亂我邊防部隊的巡邏,開槍開炮打死打傷我邊防部隊和群眾,還把大量的地雷埋到了我國的邊防線上。報紙上刊登了中越兩國的邊界沖突,社會上議論紛紛,要打仗了。</h3><h3> 在1979年2月17日中央軍委發布對越自衛反擊作戰,實際上在1979年1月,我們國家已經調兵遣將,有大量的部隊已經開到廣西和云南的邊境上,同時有部分部隊已經打入到了越南的土地上,特別是河南的三個野戰軍,最先上前線的是洛陽的43軍,然后是新鄉的54軍也在2月初相繼開上了戰場.當時54軍出發前,從其它部隊抽調了部分戰士補充到了54軍的基層連隊。</h3><h3> 在這階段我們一直處于一級戰備狀態,所有在外地探家的軍人都收到部隊的電報,要求迅速歸隊,隨時準備出發開赴前線,42軍124師的戰士也在磨刀擦槍、參加軍訓、時刻準備著上戰場。</h3><h3> 1979年年1月28曰,我鐵道兵2師8團和10團奉命開赴中越邊境參加對越自衛還擊戰,共計投入兵力8個營43個連隊6266人,擔負湘桂線長塘一憑祥段267公里的鐵路保障任務。部隊于2月1日一7日從太原出發,11日提前兩天到達指定地區,搶修公跣6.76公里,裝卸彈藥3.72萬純。3月2日一5日出境搶通憑祥一諒山32.6公里的鐵路線,完成了同登車站和友誼關一探壟間鐵路運輸遮斷。3月21日一9月中旬參加鐵路戰備施工,包括屯里由庫,漱湍彈藥庫專用線,邑江大橋迂回線等。</h3> <h3>  1979年2月17日,是全體參戰將士參加對越自衛還擊作戰勝利39周年紀念日,當年無數風華正茂的熱血青年為懲處襲擾中國西南邊疆,狂妄自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的越南,從廣西、云南突進越南境內拉開對越自衛還擊的序幕,并付出了相當大的犧牲。無數中華兒女為了國家的領土完整,為了國家的邊境安寧,犧牲了個人家庭、離開了親人,離開了親愛的戰友,是我們當年用青春和熱血保衛邊彊的光輝日子,是世世代代中國人都不能忘記的偉大歲月。請記住為國捐軀的革命烈士;記住血與火的戰斗歲月;記住同生死共患難的親密戰友;記住共和國的旗幟上有我們血染的風采!<br></h3> <h3>  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忘恩負義與中國交惡,至79年2月驅趕華僑20多萬人,侵入我國境內埋設地雷、竹尖樁,單方面改變邊境現狀,打死打傷我國軍民300余人。1978年底入侵柬埔寨,這是赤裸裸的地區霸權主義,是對中國周邊安全的嚴重威脅。</h3><h3> 1978年12月7日,中央軍委召開會議,決策發起懲越作戰,12月8日,中央軍委下達了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戰略展開命令。1979年2月17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發《是可忍,孰不可忍》的著名社論,實際上是對全世界宣布了中國的最后決擇。中國發動的“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由此拉開序幕。</h3> <h3>  廣州軍區于1月8日上午完成戰術準備:4個野戰軍、3個地面炮兵師等全部進入待命地點。昆明軍區則于1月10日凌晨完成戰役展開,2月9日深夜完成了作戰準備。另空軍高炮和地空導彈部隊也完成部署;南海艦隊集結各型艦艇120余艘和戰機170余架。</h3> <h3> 許世有 </h3><h3>有媒體報道:許世友越戰后被撤掉司令了,實際許世友并沒有被撤掉司令,還是廣州軍區司令員兼副總參謀長,后來屬于正常平調,回南京軍區當司令員兼副總參謀長。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之前,曾有說法,認為許世友要高升,去當總參謀長,可惜此君的水準不行,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一味死拼硬打,部隊傷亡慘重,而戰果不佳不如西線的楊得志表現出色,充分顯示了許世友不適應現代化的戰爭,結果總參謀長就是楊得志當了。</h3><h3> 許世友(1905年2月28日—1985年10月22日),出生于河南省信陽市新縣田鋪鄉河鋪村許家洼。1955年許世友將軍被授予上將軍銜,并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南京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中共中央軍委常委等。他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八屆候補中央委員,第九、十、十一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在中國共產黨中央顧問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被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副主任。</h3><h3> </h3> <h3> 梁光烈</h3><h3>1979年,中國準備打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時候,因為武漢軍區司令員楊得志曾經指導過越南的抗法戰爭,是越南軍人的老師傅,又加之熟悉越南地形、軍情,所以鄧小平決定,楊得志與昆明軍區司令員王必成將軍對調,出任西線司令員,指揮云南的部隊和東線的許世友一起,教訓教訓這個不聽話的學生。</h3><h3> 對中央的命令,楊得志自然非常重視,接到命令不久便立刻出發,臨走的時候誰都沒帶,就帶上了當時年僅39歲的他。由此可見,楊得志上將如何看重這位了。這位自然也不負所望,到云南后便立刻深入邊境,了解情況制定詳細的作戰計劃,楊得志召開戰前會議時曾讓大家估計,對越反擊需要多長時間 ,其他人都認為需要很長時間,唯獨這位卻出人意料的說:“不要兩個星期即可解決戰斗?!边@位為什么這么說?自然是根據兩軍戰力對比等實際情況作出的判斷,結果呢,解放軍只用了8天便打下諒山,兵逼河內,迫使越軍全面撤退,收縮到胡志明市。</h3><h3> 這份對戰役態勢的準確把握,可真是令人嘆為觀止的,因此,楊得志更加欣賞他的才華,越戰爆發不久,楊得志便因病回北京療養,臨走時誰都不用,竟然把西線指揮大權放心的交給了他。這位當時什么情況,武漢軍區作戰部副部長,副師級,放在現在,基準軍銜也就是個大校,就算非常出色,相當于少將級別的軍官也就非常鳳毛麟角了,上面還有師長、軍長等領導,可楊得志竟然這么高抬他,讓一個副師指揮整個兒西線兵團。這位當然也沒有辜負楊得志的期望,事實上,他的確很有才華,在寬度為500公里的西線戰場上,指揮西線4個軍約20萬大軍,突入敵境縱深40公里,殲滅越軍16481人,打了不少漂亮的大仗,成為一名讓越軍聞風喪膽的驍將。那么,這位到底是誰呢?不賣關子了,他就是上一屆國防部部長,上將梁光烈,梁光烈上將生于1940年,1959年入伍,基本上一直在武漢軍區服役,從基層士兵一步步走上領導崗位,可以說是楊得志上將一手帶出來的學生。</h3><h3> 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后,梁光烈便因出色的軍事才能納入高層視線,從此就如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從副師長到軍長,再到軍區司再到總參謀長,再到國防部長,逐漸成為中國軍界重量級的核心人物。勝利了,梁光烈當然很厲害,可楊得志那份眼光,那份魄力,不得不說,也是很了不起的,有句老話說,世有千里馬,然后才有伯樂。楊得志的確是梁光烈的伯樂,然而現在,這樣的伯樂還有嗎?</h3><h1> </h1> <h3> 楊得志</h3> <h3> 按照中央軍委的部署,參戰各部做好戰斗動員,各部都召開了戰前誓師大會,廣大指戰員個個摩拳擦掌。各個團各個營各個連個個都爭當尖刀團、尖刀營、尖刀連,誓死捍衛祖國邊疆。</h3><h3> 戰前動員宣誓大會</h3> <h3>  1979年2月11日下午,在廣西寧明縣愛店方向執行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任務的陸軍第128師384團1營奉命配屬團無坐力炮連一個排、偵察和工兵各半個班,攻占長條山,斷敵退路,阻敵增援,保障382團殲滅540髙地地區之敵的左翼安全。師對營的戰斗部署作出了明確的規定:以一個連于攻擊發起前迂回至扁復南側無名髙地,斷敵退路、阻敵增援;以一個連奪取長條山,并鞏固占領的要點;以一個連為營預備隊。師炮兵群以部分火力支援1營戰斗。營長李毅瑛受領任務后,于2月12日晚召開黨委會,傳達上級意圖和營的任務,初步研究確定了戰斗計劃,進一步落實了臨戰訓練和做好戰斗準備等事項。</h3> <h3>  第二天,團、營組織連以上指揮員到現地進行了偵察,15日上午,又組織連以上指揮員進行沙盤作業,進一步研究了打法和協同動作的方案。根據上級通報和現地偵察,對長條山地形、敵情了解如下:長條山位于中越邊境線50號界碑以南、扁復村以北地區,東靠513.8髙地南側無名髙地,西與540髙地相望,班聽河環繞西、南兩面,河寬40至50米,可以徒涉。長條山呈南北走向,北髙南低,東陡西緩,東西寬約1.5公里,南北長約2.5公里,由四個在3號高地東北側占領了沖擊出發地區。2排沿長條山西側向3號高地迂回,途中將2號髙地錯判為3號髙地,在2號髙地西側占領了沖擊出發地區。6時30分,預備隊3連進至交蛙山至513.8髙地之間地區。</h3> <h3>  全營各分隊陸續到位后,營迫擊炮于7時對3號髙地進行15分鐘火力急襲,1連利用炮兵火力效果,迅速攻占了3號高地第一道塹壕。當向第二道塹壕沖擊時,遭到高地北側敵暗堡火力壓制,前進受阻。7班戰士馬國民挺身而出,在全班火力掩護下,用炸藥包連續炸毀敵人3個暗堡、火力點,拔掉了沖擊道路上的釘子。8班也以火箭筒摧毀敵一個地堡。戰至8時15分,1連斃敵30余人,攻克了3號髙地。在3號高地打響的同時,2排從西側向2號髙地發起攻擊,因敵人工事堅固、火力強,數次攻擊均未奏效,傷亡較大,連長劉再高也負了重傷,被迫停止進攻。</h3><h3> 8時45分,1連副連長林德先命令8班肅清3號高地殘敵并固守該高地,自己帶領1排和7班搜索了扁復后,從東南向4號髙地發起攻擊,當進至敵陣地前30米左右時,遭到敵人暗火力點射擊,林德先和3名戰友犧牲,攻擊受挫被迫返回3號高地。這個時候班若方向越軍縱深炮火向3號高地和382團已經占領的540高地進行火力急襲。正在指揮戰友隱蔽的1連指導員蔡建華犧牲。</h3> <h3>  師前指判斷越軍有可能實施反擊,命令1營“迅速奪取長條山,保障主力翼側安全”。中午時分,配屬1連作戰的團通信連報話員蘇建中胯骨被炸斷,仍然堅守通信崗位3個小時,保持了和營指揮所的聯絡。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向戰友李光德交代了特殊情況下的通信聯絡方法和排除敵人干擾的措施,保證了1連和營指的通信暢通。</h3><h3> 根據戰斗進展,在1營加強指揮的副團長彭福欽和營長李毅瑛判斷長條山之敵不是一個排,至少是一個連。為保證戰斗順利發展,決心以預備隊3連進人戰斗,首先集中兵力攻殲2號髙地之敵,控制制髙點,爾后殲滅4號髙地之敵,隨即將決心上報,請求上級火力支援。并調整了部署:1連;"&gt;13時6分,師炮兵群向2號髙地進行15分鐘火力準備,3連連長黃家齊率3排和1排2班利用炮火襲擊的效果投入戰斗。在火力組掩護下,連長率2班從西北側,7班從西側,8、9班從北側和東側向2號高地發起沖擊。當接近塹壕40米時,全排投出手榴彈,趁著爆炸的瞬間沖破敵陣。2班直取高地頂端掩蔽部、其余三個班分別消滅了塹壕之敵。戰至14時30分奪占了2號髙地,全殲一個排,俘虜軍官士兵各1名。攻占2號髙地后,營令3連迅速調整部署,查明4號高地敵情,除以一部兵力控制2號髙地外,主力繼續向4號髙地方向發展進攻,同時令1連以火力支援3連戰斗。15時,3連以3排堅守2號髙地,連主力向4號高地兩翼迂回,17時占領了沖擊出發地區。在師炮兵群對4號髙地迸行15分鐘火力準備后,該連分3路向4號髙地發起沖擊,經30分鐘戰斗攻占了該高地,殲敵一部。部分殘敵沿班聽河北岸逃跑,被2連4排和重機槍1排擊斃13人。為全殲逃敵,營長令2連以一部兵力北渡班聽河,連長誤將一部兵力聽成一個連,率部于18時在扁復村東側北渡班聽河向4號高地前進,途中2排擊斃從扁復向東逃跑的6名敵人。戰斗至18時40分,長條山各制髙點均被1營占領。</h3><h3>18時50分,1營拫據師的指示轉入防御,以1連堅守3號髙地,3連堅守2、4號髙地,2連仍堅守扁復南側無名髙地。19時,各連按營的命令調整部署,3連指導員將堅守2號高地誤聽為撤出陣地,帶3、4排各一部回到國內峙浪;"&gt;18日1時,師令營檢查2連陣地情況時方知該連已回到國內那黨,營令其立即返回,于18日6時又重新占領了原陣地。師規定的進攻任務已經完成,1營隨即轉入控制要點清剿殘敵。9時,3連2排配屬無坐力炮2門,重機槍2挺進至4號高地南側無名高地清剿,邊搜索邊偵察敵情,簡短的組織戰斗之后發起沖擊,在火力掩護下經20鐘戰斗殲敵19名。至此,長條山之敵已經全部被殲。</h3> <h3>  在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戰西線戰場,炮4師第49團二營配屬給14軍40師,編入該師炮兵群。二營派出了以副營長張廷香等8人組成的前進觀察所,于2月17日至3月12日跟隨步兵渡南溪河、奪小曹、堵朗洋、戰鋪鏤、圍郭參。在23天的作戰中,二營前進觀察所先后配屬118團、119團、120團、124團和6個步兵營戰斗,徒步112公里,偵察發現和報告各種目標33個,其中進行戰斗中,二營前進觀察所引導炮兵,以“猛、準、狠”的炮火,有力地支援了步兵,步兵稱贊二營的炮彈“長了眼睛”“打得好”“給大炮上了刺刀”。</h3> <h3>  戰后,二營前進觀察所榮立集體一等功,昆明軍區授予“英雄前進觀察所”榮譽稱號。</h3> <h3>  二營前進觀察所由3名干部、5名戰士組成。開始時8人在一起,隨步兵團指揮所前進。由于距敵較遠,不能及時發現敵人目標和觀察射擊效果,后來分成3個觀察組行動:副營長張廷香帶第一觀察組。由報話班長萬樹昆、偵察兵白云會、計算兵陳安明4人組成,攜帶調頻報話機一部,方向盤一部,望遠鏡和指北針各一和計算作業器材,任務是跟隨配屬單位指揮所前進,和步兵團指揮員保持聯系,向營基本觀察所報告步兵的要求和目標坐標。</h3><h3>偵察排長周進新帶報話班長劉選沖組成第二觀察組。攜帶調頻報話機一部,備用電池一對和望遠鏡、指北針各一。</h3><h3> 指揮連副連長楊興舉帶報話班長賀國祥為第三觀察組。攜帶器材與第二組相同。第二組、第三組的任務是跟隨步兵前衛營前進,偵察目標和觀察射擊效果,向第一組報告,也可直接向基本觀察所報告。</h3><h3> 二營基本觀察所與前觀三個小組、陣地指揮組、各炮兵連陣地,組成一個無線電網路。必要時,前觀各小組可以直接與陣地聯絡。二營基本觀察所與師炮群構設無線電聯系,前觀根據步兵要求的緩急報告目標,逐級請示師炮群,經師炮指批準后射擊。</h3> <h3>  2月18日,對越自衛還擊戰打響第二天,14軍40師在小曹突破敵前沿后,越軍一部兵力仍在南征一線,憑借永備工事繼續頑抗,企圖待援反撲。40師首長決心:由120團在218高地一線組織防御,阻敵增援,以保證右翼團向老街發展進攻。</h3> <h3>  2月20日,二營前觀隨120團在218高地展開偵察,發現敵縱深的坂甘東南400米處,敵有2門火箭炮正向我山腰車站和友鄰41師猛烈射擊;張廷香副營長立即用秒表法測出距離,將目標定在圖上,量取坐標,報告營觀察所請示壓制。經炮群同意,二營四連于20時30分對目標實施射擊。因觀察點距目標較遠,且山高林密,觀察困難,張廷香聽不清炸點音響,爆煙也較模糊,只能憑著經驗進行分析判斷,努力修正了六次,雖未觀測到射擊效果,但越軍炮兵停止了射擊!</h3> <h3>  2月21日,118團占領郭萊后,各連進山搜剿殘敵。九連二排在向郭萊東南1000米附近搜索時,突然遭越軍伏擊,敵一個迫擊炮陣地和3個機槍火力點成三角配置,向二排猛烈射擊。九連連長立即帶部隊占領有利地形,掩護二排突圍,并請二營迅速用炮火壓制敵人。張副營長立即帶報話班長萬樹昆趕到九連指揮所,根據連長介紹的敵迫擊炮位置,把目標定在圖上,量出坐標,報給營基本觀察所。</h3><h3> 19時許,二營先以基準炮對目標直接試射,由步兵協助觀察射擊效果,首發炮彈靠近目標,接著立即轉入全營效力射,壓制了敵迫擊炮,敵機槍受我炮火威脅,也停止了射擊。二排除4人犧牲外,其余安全突圍。</h3> <h3>  3月1日下午,第一觀察組隨119團團部和一營到達朗多,40師王副師長告訴張廷香,120團在珊嘎遭敵一個營阻擊,部隊受阻,傷亡較大,要求炮二營立即給予火力支援。當時,二營基本觀察所正在轉移,無法指揮射擊。張副營長按照王副師長講的大概位置,對照地圖進行判讀分析,量出敵人支撐點坐標,根據幾天來射擊掌握的氣象彈道經驗修正量,計算準備好諸元。由于前觀距陣地太遠,無線電聯絡不通,無法下達射擊口令。二營基本觀察所到達朗多后,迅速開通接力機,將張副營長準備的諸元傳到陣地。18時15分,3個炮連分別對敵人1、4、5號目標同時射擊,以猛烈火力壓制越軍支撐點,成功為120團二營解圍,該營得以繼續向鋪鏤方向穿插,阻敵沿鐵路南逃。</h3><h3> 炮彈追著越軍打,大炮如同“狙擊槍”40師突破敵防御前沿后,越軍利用朗洋鐵路大橋對紅河東西兩翼的345師實施兵力支援,企圖加強縱深防御。為鉗制敵兵力機動,打亂其防御部署,40師首長令118團三營組成穿插營,由該團二營護送,經326、281、301高地,迅速搶占朗洋鐵路大橋,切斷東西兩翼敵人聯系,協同友鄰部隊殲敵345師于柑塘地區。</h3><h3> 2月22日,第二觀察組配屬118團二營由郭萊出發,執行護送任務。當部隊進至326高地附近時,遭該高地大約一個連的越軍阻擊。敵居高臨下,用輕重武器向二營射擊,部隊受阻。前觀和步兵營指揮所利用一個小凹地隱蔽,用望遠鏡觀察越軍火力點位置,一一標在地圖上。周進新組長和步兵營長商量決定,先用炮火壓制敵火力點,步兵利用炮兵射擊效果發起沖鋒,搶占326高地。周進新量出敵支撐點坐標,報告基本觀察所,呼喚火力射擊。</h3><h3>17時10分,炮二營以基準炮首先對目標試射,前觀觀察發現近50米,修正后,彈群覆蓋目標。前觀報告聽到326高地手榴彈、炮彈爆炸聲,判斷越軍正在向左后方逃竄,遂向左修正,第二次全營6發急促射,前觀報告效果很好。部分越軍又向左后方逃竄,營基本觀察所立即向左修正,表尺加五,第三次全營4發急促射,摧毀326高地敵支撐點,步兵占領高地。</h3><h3> 步兵營黑夜穿林迷路,用炮彈給步兵引路。</h3><h3> 2月23日,118團二、三營到達外順河北岸。為護送三營順利渡過外順河,該團石副團長要求炮兵對外順河南岸的281高地實施炮襲。前觀在圖上確定了281高地上越軍的支撐點坐標,向營基本觀察所報告,經請示,于11時15分,炮二營未試射即以3發急促射,摧毀了越軍大部分支撐點工事,步兵安全渡過外順河。14時50分,步兵二、三營順利占領281高地,第二觀察組轉屬三營,配合該營完成向朗洋鐵路大橋穿插任務。這一帶多為灌木叢林,荊藤縱橫交錯,給部隊行軍帶來很大困難,三營長令前衛連邊開路邊前進。16時08分,穿插營到達269高地,繼續向301高地前進。天黑后,三營迷路,步兵營長心急如焚。周進新向步兵營長建議,讓炮兵向301高地射擊,指示行進方向。19時10分,炮二營向301高地發射炮彈5發,前觀按炸點判定301高地在右前方,步兵營長令前衛連向炮彈爆炸方向快速前進。此時,在密林中看不到天,夜越來越黑,左臂上的白毛巾標志也看不清楚,只能拉著前邊同志的衣服向前移動。由于無法判定方位,前進一段路后,又請炮兵再次向301高地射擊,為步兵指引前進方向。20時35分,炮二營又對301高地發射2發彈,三營根據炸音,準確判定了方位。為爭取時間加快行進速度,周進新拿指北針引路,步兵用手電筒照明跑步前進。2月24日5時35分,穿插營提前25分鐘到達朗洋鐵路大橋附近指定位置,完成了穿插分割任務,有力地配合友鄰部隊殲滅柑塘、鋪鏤之敵。</h3><h3> 請步兵兄弟后撤,讓炮兵先炸啞越軍!</h3><h3> 3月2日,40師主力攻占鋪鏤后,越軍約一個營的兵力繼續控制朗官至巴米公路沿線的制高點,利用既設陣地據險扼守。40師指揮員令120團在步兵96團的配合下,繼續向巴米、朗官方向發展進攻,圍殲該地域之敵。3月3日14時30分,120團一營奉命從鋪鏤出發,計劃首先到達班拔集結,調整部署。第三觀察組奉命隨一營前進。15時10分,部隊進至班拔西南2公里時,遭越軍迫擊炮和公路兩側的輕重火器襲擊,步兵傷亡13人,情況十分危急。由于當時我步兵距越軍較近,不便實施炮火射擊,楊興舉立即和步兵營長商量,請步兵后撤,和敵人脫離接觸,拉開距離。前觀在一個步兵班的掩護下,迅速撤到右后側一個便于觀察的小山頭,很快發現班拔以南1公里多的無名高地北側,部署有敵迫擊炮4門,其西北900米有越軍20余人組成兩個火力點。由于前觀和營指揮所位置比較高,隱蔽效果不佳,敵人的機槍和迫擊炮向小山頭實施射擊。楊興舉和步兵營長利用一個大樹樁進行隱蔽,決定先對威脅最大的敵迫擊炮壓制射擊。楊興舉首先用地圖與現地對照,將目標定在圖上,量出坐標,報告營基本觀察所準備諸元,呼喚火力射擊。15時40分,炮二營首先以基準炮對目標試射,前觀觀察結果近200米,偏左500米,修正后又發射第二發,前觀觀察效果好。緊接著轉為連二發急促射,彈群覆蓋目標,摧毀了敵炮陣地和火力點,步兵利用我炮火射擊效果發起沖鋒,占領了敵炮陣地。</h3> <h3>  步兵未放一槍即攻占山頭,發現越軍尸體68具。</h3><h3> 3月3日,第一觀察組配屬120團二營沿鋪鏤、班拔進至郭米。張廷香副營長從望遠鏡里發現,有10多個越軍正在山頭上構筑工事,山腳下有越軍營房,即將目標定在圖上,量出坐標,報告營基本觀察所,并和步兵營長一起研究了步炮協同的殲敵方案。</h3><h3> 3月4日9時30分,為發揮炮火威力,有效支援步兵搶占山頭,前觀請示師炮指,請求軍、師炮團同時對該目標射擊。經師炮指批準和下達任務后,張副營長迅速指揮火炮進行壓制射擊。軍炮團對132號目標射擊,師炮團對131、134號目標射擊,二營對130、133號目標射擊,炮彈全部準確落到敵人陣地。步兵高興地喊:“炮兵老大哥打得好,狠狠地打!”炮擊停止后,步兵六連一槍未放,迅速攻占了山頭和敵軍營房,繳獲大批武器彈藥,共發現越軍尸體68具。戰士們高呼:炮兵萬歲!</h3><h3> 不經試射,即準確摧毀越軍陣地,炸死敵人3名,攻克郭米后,部隊返回巴米,張廷香副營長帶領觀察組轉為跟隨團指揮所前進。到達巴米西南1000米時,120團團長要求炮兵在部隊進巴米之前,先行炮火準備。觀察組立即在敵人可能配置兵力的地域,在圖上籌劃了火力,在巴米附近確定了3個射擊地段。16時,炮二營未試射即對巴米開始炮火襲擊,炸死敵人3名,敵支撐點、工事部分被摧毀,支援步兵順利占領了巴米。</h3><h3> 大軍回撤,設20多個炮火攔阻點,48次打擊尾追越軍,經短暫休整,120團繼續向朗連之敵發展進攻。21時,部隊到達巴米和朗連之間,我前沿步兵與敵5人偵察組遭遇,我先敵開火,斃敵3人,逃跑2人。我軍這一行動,立即引起朗連之越軍注意,越軍各火力點對我盲目射擊。張副營長抓住時機,迅速將敵人暴露的火力點定在圖上,量出坐標,報告營基本觀察所準備諸元,同時呼喚炮兵對1、2、3、6號目標進行射擊,效果好,未修正。步兵利用炮兵射擊效果,迅速占領了朗連西側、北側和南側4個無名高地,打死打傷越軍十余人。</h3><h3>次日4時55分,二營對310敵支撐點射擊,由基準炮試射。張副營長觀察報告,偏左50米,遠200米,經修正后,全營轉入效力射。6時左右,步兵攻占越軍支撐點,繳獲電臺一部,俘敵7人。</h3><h3> 3月5日,部隊開始回撤,前觀二組奉命配屬124團二營擔任掩護步兵后撤。為打擊尾追我后衛部隊的越軍,周進新和步兵營長商量決定,在東家一線近10公里的地段設置攔阻火力,并在圖上確定了20多個攔阻點坐標,報告營基本觀察所。</h3><h3> 3月10日至12日,二營觀察所根據第二觀察組報告的坐標準備諸元,對尾追越軍進行了48次射擊,保證了40師和左翼友鄰部隊安全撤回國內。</h3> <h3>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我42軍主要目標是打越南高平。79年2月17日從廣西龍州方向對越南發起自衛還擊作戰。2月17日早晨6點40分,我42軍126師在向越南炮火打擊15分種后從布局關出擊。</h3><h3> 21日15時30分,我軍總攻高平開始,我124師炮兵群對高平進行火力準備,我團以1營,3營沿4號公路兩側突擊,團指揮所隨后,2營為予備隊,向敵發起猛攻,當3營和1營的1連進至納菲東南時,受到機械廠水塔,鍋爐房敵重機槍火力封鎖,490高地東北側無名高地之敵也向我猛烈射擊。團指及時了解敵情,即令3營,1營迅速奪取該高地,8連由東南向西北。3連由東北向西南攻擊,2個連配合作戰,一舉攻占了490高地東北側無名高地。坦克2營以準確火力支援步兵戰斗,兩發炮彈將敵水塔摧毀。該坦克營在我步兵用曳光彈指示下,接連摧毀敵2個喑火力點,由于步坦協同較好,進攻發展順利。17點15分,我1.3營占領了納菲一線各要點。17點4O分,接上級命令,我團停止攻擊,轉入防御,并搜索殘敵。</h3><h3> 23日師前指揮部指示我372團以小分隊向前搜索前進。團即令3連采取小群多路,迂回包圍,交替掩護的靈活戰法,邊搜索邊前進,打垮了越軍有組織做防御,并很快地占領了高平城外舊法國兵營。</h3><h3> 24日17點25分,我團1.3菅奉命向高平推進。部隊邊搜索邊前進,肅清了城內殘敵,于23點30分和371團在城內會合,占領了城內各要點,控制了全城,25日10點,團指奉命進駐高平省府大樓。</h3> <h3>   云南西線部隊第11軍、第13軍、第14軍和第50軍149師凌晨向越南發起進攻后,右翼部隊強渡紅河,迅速殲滅了對岸守敵,左、右兩路達成對老街地區越軍的合圍,激戰至20日,殲滅了老街守敵大部,攻占了市區;22日一部奪占了代乃,切斷了越軍頑部與增援部隊的聯系,爾后,西線作戰部隊分左右并肩突擊向縱深發展,25日云南方向參戰部隊占領柑糖市和柑糖礦區。于27日對越軍增援部隊發起攻擊,至3月3日,攻占了沙巴、鋪縷、郭參、封土等要點。</h3><h3> 云南西線部隊這次作戰突破越軍陣地縱深達40公里,攻占老街、柑糖兩個市。攻占孟康、沙巴、壩灑、封土、保勝等5個縣。前出至郭參、鋪樓、外波河、黃連山口、封土地區。共殲敵16,480余人。繳獲了一批武器裝備,摧毀了敵人一批軍事設施,完成了作戰任務。</h3> <h3>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我42軍主要目標是打越南高平。79年2月17日從廣西龍州方向對越南發起自衛還擊作戰。2月17日早晨6點40分,我42軍126師在向越南炮火打擊15分種后從布局關出擊。</h3><h3> 21日15時30分,我軍總攻高平開始,我124師炮兵群對高平進行火力準備,我團以1營,3營沿4號公路兩側突擊,團指揮所隨后,2營為予備隊,向敵發起猛攻,當3營和1營的1連進至納菲東南時,受到機械廠水塔,鍋爐房敵重機槍火力封鎖,490高地東北側無名高地之敵也向我猛烈射擊。團指及時了解敵情,即令3營,1營迅速奪取該高地,8連由東南向西北。3連由東北向西南攻擊,2個連配合作戰,一舉攻占了490高地東北側無名高地。坦克2營以準確火力支援步兵戰斗,兩發炮彈將敵水塔摧毀。該坦克營在我步兵用曳光彈指示下,接連摧毀敵2個喑火力點,由于步坦協同較好,進攻發展順利。17點15分,我1.3營占領了納菲一線各要點。17點4O分,接上級命令,我團停止攻擊,轉入防御,并搜索殘敵。</h3><h3> 23日師前指揮部指示我372團以小分隊向前搜索前進。團即令3連采取小群多路,迂回包圍,交替掩護的靈活戰法,邊搜索邊前進,打垮了越軍有組織做防御,并很快地占領了高平城外舊法國兵營。</h3><h3> 24日17點25分,我團1.3菅奉命向高平推進。部隊邊搜索邊前進,肅清了城內殘敵,于23點30分和371團在城內會合,占領了城內各要點,控制了全城,25日10點,團指奉命進駐高平省府大樓。</h3> <h3> 魏化杰(1922年11月~2013年6月25日),男,河北省獻縣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共產主義戰士,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的軍事指揮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四十二集團軍原軍長、廣東省軍區沙河干休所正軍職離休干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曾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八一勛章、獨立自由勛章、解放勛章,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勛榮譽章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三級國旗勛章。</h3><h3> 魏化杰,河北獻縣河街鎮魏村人,1922年11月出生于一個貧苦家庭。1938年9月入伍,1940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全國戰斗英雄。魏化杰同志參加革命后,歷任戰士、副班長、班長、分隊長、排長、副連長、參謀、營長、團參謀長、副團長、團長,一二四師副師長、參謀長、師長,四十二軍副軍長等職。1971起任廣東省惠陽地區革委會副主任、主任,中共惠陽地區委員會書記,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四十二軍代軍長。</h3><h3> 1978年5月~1983年5月14日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四十二軍軍長、政委,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對越自衛反擊戰。1983年11月離職休養。魏化杰同志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是中共十二大代表。</h3><h3> 2013年6月25日9時55分,魏化杰同志因病在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逝世,享年91歲。魏化杰同志曾榮立戰斗一小功。魏化杰將軍在戰爭中榮獲的功勛章1955年,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八一勛章、獨立自由勛章、解放勛章。1998年7月,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勛榮譽章??姑涝瘧馉帟r期,曾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三級國旗勛章。</h3><h1> </h1> <h3>  第124師師長固輝(1930年10月~2013年9月10日),男,漢族,原名顧建業,曾用名顧輝,遼寧蓋州人。1948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7年8月參加革命工作。大專學歷,上將軍銜,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指揮員,南京軍區原司令員,中共第十三屆中央候補委員、十四屆中央委員,第九屆全國政協常委。2013年9月10日5時35分,固輝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中國江蘇南京逝世,享年83歲。</h3><h3> 固輝同志1930年10月出生于遼寧省蓋平縣城關區民勝街一個貧民家庭,1947年8月毅然參加東北民主聯軍,1948年12月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解放戰爭時期,固輝同志歷任戰士、通訊員、文書、文化教員等職,先后參加了東北秋季攻勢、遼沈戰役、平津戰役、豫西剿匪等戰役戰斗,他不畏艱險,不怕犧牲,英勇殺敵,經受了殘酷戰爭環境的考驗。</h3><h3>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固輝同志歷任營部書記、團司令部軍務參謀、作訓參謀、作訓股副股長、團副參謀長、師司令部作訓科科長、團參謀長、團長、師副參謀長、副師長。1950年2月,隨部隊到達黑龍江北安地區開荒生產,成為穿軍裝的第一代北大荒人。同年10月,首批出國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先后參加了第一至第四次戰役和德川、春川、寧遠、原州、橫城、牛角峰、鷹峰山等戰斗及鐵原地區防御戰,因完成任務出色榮立三等功。1958年12月,固輝同志作為軍優秀青年軍官,參加國慶十周年閱兵方隊。1976年10月,固輝同志奉命赴坦桑尼亞執行援外任務,擔任中國軍事專家組第九組組長。</h3><h3>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先后擔任師長、副軍長、軍長,濟南軍區副司令員,南京軍區司令員等職。1978年12月,被任命為師長,帶領部隊勝利完成邊境軍事行動作戰任務。任濟南軍區副司令員期間,根據軍區黨委分工,圓滿完成1985年軍區精簡整編任務,大抓從嚴治軍,創造性開展民兵預備役工作,堅決清理整頓部隊生產經營活動。1990年4月至1996年1月擔任南京軍區司令員期間,固輝同志始終牢記軍區的重要戰略地位,堅持以戰斗力為標準大抓軍事斗爭準備,組織野戰條件下實兵實裝演練,加強東南沿海方向可能發生的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研究,狠抓各級黨委班子建設和部隊經常性基礎性工作,為軍區部隊全面建設和軍事斗爭準備作出了重要貢獻。</h3><h3>固輝1947年8月參軍,解放戰爭先后參加了東北秋季攻勢、遼沈戰役、平津戰役、豫西剿匪等戰役戰斗。</h3><h1> </h1> <h3>  高平之戰。高平是越南一個省,是79年對越還擊戰的重頭戲。41軍122師從平孟方向攻擊朔江;41軍123師368團從靖西方向進攻茶靈;42軍125師從水口關方向進攻復和。三處都是正面進攻,大造聲勢。越軍忙著應付的時候,以北集團41軍121師、123師加強軍坦克繞過越軍346師防御正面,從西北面念井突破,向高平以西的班莊、扣屯方向實施穿插;以南集團42軍124、126師配屬大量坦克,裝甲車和自行火炮,搭載步兵從東南面突破,走牛車小路穿插東溪,打通高平以南的4號公路,與41軍主力南北對進直搗高平。43軍129師從15一18號界碑之間突破,殲滅靠矛山、班腮地區之敵,南下切斷4號公路,保障42軍側翼安全,再向七溪發起進攻。</h3><h3> 124師、125師、126師、162師在坦克部隊配合下,沖破越軍的重重阻擊于2月22日抵達高平市郊,2月24日南集團準備就緒,東西南三面會攻高平,前后7小時激戰,25日0時25分占領了高平省城,由于前期穿插部隊沒扎緊口袋,越軍346師師部和部分殘敵跳出合圍下落不明,25日開始,前指下令各部分段清剿。</h3> <h1> 炮兵就位等待命令</h1> <h1> 女兵通過沼澤地</h1> <h3>  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我42軍主要目標是打越南高平。79年2月17日從廣西龍州方向對越南發起自衛還擊作戰。2月17日晨6點40分,我42軍126師在向越南炮火打擊15分鐘后從布局關出擊。直插越南東溪,7點20分我團按1營,團指,2營,團直,3營,后勤的序列,搭乘坦克,裝甲車和汽車出布局關尾隨126師376團前進。17日12時,當前衛營搭乘坦克進至東馬附近時,該處木橋已被友軍坦克壓塌,我前衛坦克無法通過。按師前指命令,我前衛連(3連)迅速涉水過河,占領有利地形,擔任警戒。2連協同坦克團運動保障隊在塌橋左側搶修便道。該處河寬20米,岸高5米,經1小時奮戰,開辟了便道。但前3輛坦克通過后,第4、5輛坦克便陷進河床的淤泥中,無法前進。為爭取時間,坦克兵當機立斷,以這2輛坦克做墊橋,后續坦克從車體上跨越過去,克服了塌橋。14時20分,部隊進至班翁附近時,越軍放水淹沒了該處一段鄉村路和稻田,我團1營、團指、2營搭乘坦克、裝甲車勉強通過后,水淹地段便被壓成長約800米、寬40多米的泥潭。爛泥平均深達60公分,3營、團直和后勤的輪式車輛無法通過,根據師的指示,團即組織團直、3營改乘車為徒步跟進。指戰員們立即扛炮攜彈全副武裝,快步跟進。我團被阻于泥濘路東側的高機連,汽車司機及隨車人員在團哈付政委的率領下,砍樹拆房,搬木墊路,積極配合師運動保障隊搶修道路。經連續32個小時的奮戰,墊通了泥濘路,保證了車輛分隊和炮兵全部通過。我1、2營和團指搭乘坦克通過班翁泥濘路后,經靠松山向東溪高速前進??克缮缴礁吡置?,一條急造軍路盤山而過,路窄彎急,地勢險要。當我團通過靠松山時,該處的殘敵,隱蔽在公路兩側的有利地形上,以步、機槍火力向我襲擊,妄圖消耗我力量,遲滯我前進, 我各級指戰員機智沉著,指揮各種火器邊打邊前進,不與殘敵戀戰糾纏,不顧一切,勇猛前進!</h3> <h3>  42軍:為南線進攻部隊,廣州軍區副司令員吳忠代表軍區前指加強這個方向的作戰指揮。軍決心集中主要兵力兵器從布局方向突破越軍防御,首先以126師迅速奪占東溪,爾后以124師組成摩托化穿插梯隊沿4號公路直取高平,與41軍協同,殲滅高平地區之敵。如先于41軍打下高平,軍主力則繼續向茶靈方向發展進攻,殲滅高平東北及其以東之敵。另以125師從水口向復和,129師從那花向七溪實施突擊,以配合軍主力圍殲高平之敵和阻擊諒山方向之敵增援,保障軍主力的翼側安全。2月17日6時40分,42軍開始炮火準備,15分鐘后全線發起攻擊。126師兵分兩路,376團主力搭乘坦克沿簡易公路,378團徒步沿小路,并肩突破敵第一線防御,向東溪攻擊前進。377團為預備隊,隨后跟進。43軍坦克團1營1連為尖兵連,不搭乘步兵,于進攻發起后2小時55分攻入東溪(2月17日上午9時55分),提前5分鐘完成任務。中國坦克部隊從布局突破沿崎嶇山路迅速突入東溪,完全出乎越軍的意料,越民也以為是他們自己的坦克,還向坦克招手致意。13時5分,378團1營主力進入東溪,與43軍坦克團1營會合。于16時、17時分別攻占615高地、661高地,控制了東溪附近各要點,形成南北正面,打開了布局通往東溪的通路,保障了124師向高平實施快速穿插。124師利用126師打開口子的效果,于7時20分分成兩個梯隊進入突破口。12時20分進至班翁附近時,越軍炸壩放水,造成長約800米、寬40米、深0.8—1.2米的泥濘地帶。擔任前衛的軍坦克團2營和搭乘372團1、2營的軍坦克團3、1營強行通過后,后續乘坐輪胎車輛的372團3營、師指、371團和炮兵則被阻于該處以東地區。為了爭取時間把握戰機,軍即令124師乘汽車的部隊改為徒步前進,同時全力搶修泥濘路段。19時,124師坦克快速梯隊在東溪稍事休整后既以坦克為先導,上4號公路向高平實施突擊。18日8時05分,奪占了嫩金山口,控制了弄梅隧道。越軍發現我之企圖后,匆忙調集851團8營、9營9連、特工第20營和一個“冰雹”火箭炮連倉促占領高平以南之博山、526、490高地等要點,企圖憑借有利地形阻止我軍進攻。為此,軍調整了部署,令124師和126師分別從4號公路左右兩側向高平并肩突擊。19日傍晚,攻擊部隊攻占了博山、652高地等要點。20日繼續掃清外圍,21日15時對高平發起攻擊,戰斗進展順利,于17時40分前 攻占了高平外圍諸要點。此時軍區通報越軍852團從班莊退守高平,并集結有幾十輛坦克,連同851團,高平之敵約有兩個多團。41軍尚未到達,以42軍一個多師單獨發起攻擊沒有把握。令42軍就地控制要點,待41軍到達后再行攻擊。直至24日,42軍通過對高平的反復觀察和派出小分隊偵察,發現城內并無重兵,遂于當晚占領高平。同一天,穿插納隆的370團炸毀了太原至高平的3號B公路的咽喉——納隆橋。占領高平之后,兩個師繼續向北發展進攻,先后攻占673高地、楠略,弄壓、光頭、茶靈、下瑯等地。從水口向復和進行正面攻擊的125師第一天進展不順利,沒有能夠打下復和縣城,沒有攻下平江渡口預定架橋區的制高點,373團甚至還退回了原進攻出發陣地。許世友在南寧指揮所得知此情況后大發雷霆,“誰叫他們退回來的!這些XXX的怕死鬼,殺他們的頭!”“不理他們,非叫他們打不可,打光拉倒,打不下來殺他的頭”“窩囊廢”、“孬種”、“怕死鬼”“不準回來,回來的,再打出去,怕死的先死!”最后軍區前指根據許世友“讓師長帶一個團,親自打到復和去,不準回來。”的死命令給125師李師長下達了親自帶375團拿下復和的命令。19日5時5分,375團攻占了復和縣城。但該師的戰斗仍然艱難。375團團指遭敵炮擊,又誤判被敵四面包圍,搞得整個部隊都相當緊張,造成了指揮上的忙亂和部隊的混亂。向軍區前指也報告了錯誤情況,使得軍區前指感到該師情況非常嚴重,只得同意該師停止向廣淵發展進攻,改為清剿水口、復和、東溪、魁南公路沿線地域殘敵并維護交通安全。同時調戰役預備隊——54軍162師接替125師攻打復和、廣淵的任務。125師沒有能夠完成任務,好在2月26日375團以70分鐘戰斗攻占班占西側長形高地,斃敵236人,俘敵1人,創造了一個加強營殲敵一個營的成功戰例,多少挽回一些面子(《解放軍報》1979年3月5日第二版有報道)。共殲敵6901名,戰后被中央軍委授予榮譽稱號的集體和個人分別占11%和13%。時任代軍長魏化杰,代政委勛勵。</h3> <h3>  1979年2月18日,坦克五連等毀傷的4輛坦克,在火光沖天的弄梅隧道前,用血紅的殘身,當了被重傷的鄧積連長,用鮮血吶喊,召喚而來的步坦后續部隊的掩體!因為受被壓塌東溪橋的阻礙,先行沖過來,殺到弄梅隧道的5連坦克戰車,在敵軍石安縣一個連據險死守的火力攻擊下,壯烈地告別了戰場!兩側石壁流著血水!青山紅土,為我們的英雄車送別!</h3><h3> 隨著后面坦克殺到的372團3連和1炮連的戰友們!他們咬牙切齒地狂喊:為開道的坦克報仇!盡管此時,步炮兄弟們與團指失去聯絡,人少他們也要報仇!1炮連架起4門炮,一個勁地朝左右兩側的敵陣狂轟!在炮兵掩護下,3連的兩個排,撘著人梯,攀上石山,經過頑強戰斗!終于在拂曉前,控制了弄梅隧道的制高點!1979年2月18日凌晨,42軍坦克團前指攜372主力趕到,領導在8時零5分控制弄梅隧道后,看著坦克五連被毀一傷三的坦克,肅然起敬!</h3> <h3>  1979年2月18日上午11時許,坦克團命令坦克6連擔任二任尖兵連!繼續向高平攻擊前進!敵人在獲悉我邊防部隊從東溪向高平側后突擊并已奪取弄梅隧道的情況后,緊急增調部隊占領高平東南的博山、652高地等6處要點,加緊控制通往高平的4號公路段,增強高平外圍防御。18日12時8分,尖兵6連逼近雅南19號橋時,橋已被炸毀,橋兩邊的公路又被敵軍密集的火力所控制。在坦克火力的掩護下,372團1營迅速前出,掩護運動保障隊作業,及時修通迂回路。坦克6連繼續前進并在那考東北側山谷殲滅阻擊之敵20余人!坦克6連在楠囊摧毀兩側高地的敵軍無坐力炮陣地。但是,前方公路被破壞,坦克6連被迫停止前進,受阻14個小時。經修復后,尖兵連繼續前進,并于19日9時20分,插至那外地區,遭敵軍1個加強連伏擊。坦克6連連長當即指揮全連集火還擊,首先殲滅了山洞內的越軍,爾后又消滅了15號橋左側高地及附近民房內的敵軍。經30分鐘激戰,共摧毀敵軍火 力點27個、無坐力炮2門、火箭筒5具。連長坦克被擊中。連長負重傷后送。駕駛員何相孟身負重傷,他以驚人的毅力下車堅持戰斗8小時,斃敵4名,繳獲機槍1挺、沖鋒槍1支,搶救了戰傷的坦克。戰后,中央軍委授予何相孟“戰斗英雄”稱號。</h3><h3> 連長坦克被擊中后,何相孟等人下車!有戰友架著負重傷的連長在與敵人激戰!何相孟下車時已是重傷,氣胸!喘不上氣!他從昏迷中醒來時,發現自已在涵洞里。聽到洞外有槍聲,他拿著血跡斑斑的槍,看著,敵人越沖越近……</h3> <h3>  17日天黑時,3連和1炮連搭乘坦克通過東溪西側小橋后,橋被壓斷,后續坦克及部隊被阻于橋東。團根據師前指示,即令2連協同坦克團,工兵連夜突擊搶修便道。于18日凌晨1時,用石塊在河中墊出了一條便道。部隊通過后迅速直奔4號公路,向高平前進。</h3><h3>嫩金山口與弄梅隧道,位于東溪西北六公里的四號公路上。山口兩側石山陡峭,灌木叢生,隧道長約20米,位居要沖,是通往高平的咽喉要道。越石安縣獨立營約1個連憑險據守,妄圖阻止我向高平進打擊。</h3> <h3>  17日20時,我團前衛3連和1炮連,搭乘坦克2營的坦克,在坦克三營引導下,進至嫩金山口和弄梅隧道附近,遇敵阻擊,我先頭坦克4輛被擊中(毀一傷三),前進受阻。此時,團主力仍被堵在東溪西側斷橋附近,故三連、一炮連與營、團聯系不上。3連2、3排搶占公路北側三座石山,1排在坦克團偵察排后。22時,1炮連以82迫擊炮對隧道附近火敵實施壓制射擊。3連2、3排在炮火掩護下,搭人梯、攀石壁向石山發起攻擊,炮連4門迫擊炮共發射了60發炮彈,有效地支援了步兵行動。戰斗至18日2時,3連攻占了石山,占領了嫩金山口。為下一步奪取弄梅隧道創造了有利條件。</h3> <h3>  博山位于高平市東南約7公里處,其東與526高地互為依托,4號公路從兩山中通過,構成4號公路的又一交通要沖。該山山大坡緩,海拔400余米,南北長約2公里,東西寬約700米,均為土山,山上樹希草密,視界開闊,山腳叢較多便于構筑工事、部署兵力和隱蔽配置反坦克火器,4號公路完全在其控制之下。越軍346師851團2營的1個連、1個反坦克火箭連及特工20營的部分兵力,配備有冰雹火箭、82無座力炮、火箭筒、M79擲彈筒等多種反坦克武器和輕、重機槍。其防御部署以主要兵力、兵器配置在博山及其北側無名高地,部分兵力配置在526高地,企圖控制4號公路,阻止我向高平進攻,構成高平外圍的一道屏障。</h3> <h3>  我打通弄梅隧道之后,前衛1營搭乘坦克沿公路快速前進。18日夜進至515高地附近時,公路多處被炸,坦克前進受阻。部隊下坦克,利用夜暗,沿公路徒步開進,急行軍16公里,于19日4時20分進至博山東南1公里的果岡,并展開占領了有利地形。但1營誤認為已到了離高平3公里的納菲。團主力也于19日3時30分,奉師指示改搭乘坦克為徒步開進。由于1營誤認果岡為納菲,故團令2營加快穿插速度,向1營靠攏。8時50分,2營4連前出至果岡北側,突然遭到博山及526高地越軍阻擊,傷亡較大,4連以勇猛動作占領了公路兩側無名高地,殲敵1個加強班,占領有利地形,掩護主力展開。</h3> <h3>  9時10分,團指到達果岡,了解了地形、敵情,指揮100迫擊炮連向博山進行壓制射擊,令2營迅速奪取博山。2營受領任務后,指揮4連沿公路西側攻擊,5連在博山南側攻擊,6連迂回到博山西南側,從翼側攻擊。由于2營展開過早,兵力分散,6連又走錯了路,較長時間到不了進攻出發陣地。為不誤戰機,14時,團決定1營加入戰斗,天黑前攻下博山。1營根據博山南北窄長的特點,決心先展開1個連,以3連為主攻,1、2連在后跟進,隨時準備加入戰斗。</h3> <h3>  B3連受令后,立即研究地形、敵情,部署了兵力。決定從一博山西南側攻擊,3排擔任主攻,2排為助攻,1排為預備隊。主攻排每班一名干部帶領。連長掌握2挺重機槍,2門無座力炮。16時30分,3連開始接敵運動,通過博山西南開闊地時,遭到村莊內敵4個火力點射擊,該連即組織60迫擊炮、重機槍壓制敵人,以無座力炮摧毀火力點。在火力掩護下,3排向博山守敵的翼側勇猛攻擊,戰斗發展順利。18時17分付連長帶領7班攻占了博山主峰。3連隨即沿山脊搜索前進。此戰,斃敵43名,摧毀敵火力點9個,繳獲冰雹反坦克火箭發射架1具,120迫擊炮兩門及武器彈藥一批。20日,部隊繼續攻擊前進,占領了博山的北側無名高地,夜間1營前衛向前推進至490高地東側無名高地,形成威逼高平的態勢。</h3> <h3>  21日15時30分,我軍總攻高平開始,我124師炮兵群對高平進行火力準備,我團以1營、3營沿4號公路兩側突擊,團指隨后,2營為預備隊,向敵發起猛攻,當3營和1營的1連進至納菲東南時,受到機械廠水塔、鍋爐房敵重機槍火力封鎖,490高地東北側無名高地之敵也向我猛烈射擊。團及時了解敵情,即令3營、1營迅速奪取該高地,8連由東南向西北。3連由東北向西南攻擊,2個連配合作戰,一舉攻占了490高地東北側無名高地。坦克2營以準確火力支援步兵戰斗,兩發炮彈將敵水塔摧毀。該坦克營在我步兵用曳光彈指示下,接連摧毀敵2個暗火力點,由于步坦協同較好,進攻發展順利。17時15分,我1、3營占領了納菲一線各要點。17時40分,接上級命令,我團停止攻擊,轉入防御,并搜索殘敵。</h3> <h3>  高平之戰。高平是越南一個省,是79年對越還擊戰的重頭戲。41軍122師從平孟方向攻擊朔江;41軍123師368團從靖西方向進攻茶靈;42軍125師從水口關方向進攻復和。三處都是正面進攻,大造聲勢。越軍忙著應付的時候,以北集團41軍121師、123師加強軍坦克繞過越軍346師防御正面,從西北面念井突破,向高平以西的班莊、扣屯方向實施穿插;以南集團42軍124、126師配屬大量坦克,裝甲車和自行火炮,搭載步兵從東南面突破,走牛車小路穿插東溪,打通高平以南的4號公路,與41軍主力南北對進直搗高平。43軍129師從15一18號界碑之間突破,殲滅靠矛山、班腮地區之敵,南下切斷4號公路,保障42軍側翼安全,再向七溪發起進攻。</h3> <h3>   23日,師前指指示我團以小分隊向前搜索前進。團即令3連采取小群多路、迂回包圍、交替掩護的靈活戰法,邊搜索邊前進,打垮了越軍有組織的防御,并很快地占領了高平城外舊法國兵營。</h3> <h3>  24日17時25分,我團1、3營奉命向高平推進。部隊邊搜索邊前進,肅清了城內殘敵,于23時30分和371團在城內會合,占領了城內各要點,控制了全城,25日10時,團指奉命進駐高平省府大樓。</h3> <h3>  高平是高平省省會,越北重鎮,主要敵軍是越南346師和地方部隊,解放軍分南集團,北集團。南集團又分為兩路,以42軍以124師和126師主攻,集中了此次對越作戰中最大規模的裝甲摩托化部隊(42軍坦克團和43軍坦克團欠一個營),從廣西布局關突破,走牛車小路向東溪穿插。43軍坦克團克服沿途地形障礙和敵軍阻擊,猛打猛沖,只用兩小時四十五分鐘趕到了東溪,比規定時間還早了十五分鐘,當地的越南人都沒有反應過來還以為是自己的坦克,是整個高平之戰中唯一一支提前完成任務的部隊,東溪也成為自衛反擊戰中解放軍攻克的第一座縣城,但是也出現很多意外,126師搭乘坦克的步兵為了在坦克高速突進時不被摔下,用保險繩、背包帶把自己和重武器鉤掛或捆綁在坦克上,每輛坦克搭載了20多名步兵,在遭敵突襲時因步兵一時解不開繩子下車戰斗,重武器也解不下來無法使用,造成了被動挨打,當場被殺傷80余人。43軍坦克團團長王修倫在所乘坦克被擊中后,畏敵怯戰,放棄指揮,后由負傷的政委吳步坤接替。126師副政委林鳳云被敵人擊中胸部,成為第一個犧牲的副師級干部。</h3> <h3>   124師利用126師打開的缺口,分成兩個梯隊進入突破口。越軍在班翁附近炸壩放水,形成水障,42軍坦克團和搭載步兵通過后,其它部隊徒步前進,當日19時趕到東溪,上4號公路向高平實施突擊,在嫩金山口弄梅隧道受阻,18日8時05分,控制了弄梅隧道。越軍沿路不斷破壞,我軍于19日晨趕到離高平南7公里處的博山,越軍調重兵在此設防,企圖憑借有利地形阻止我軍進攻。20日晨124師攻克博山,當日進抵高平外圍,21晚掃清高平外圍,長途奔襲了70多公里。因敵情錯誤,北集團又未抵達,以42軍124師加126師一部單獨發起攻擊沒有把握。所以部隊一直在高平外圍空等,直至24日,確定城內并無重兵,遂于當晚占領高平。</h3> <h3>  南集團另一路125師是佯動部隊,掩護主力走小路的企圖,從廣西水口關方向進攻,打通復和方向的3號公路。該部作戰很不順利,原先計劃5到6小時占領復合,374團在糖廠和大弄附近和敵人反復爭奪,373團當天甚至還退回到原進攻出發陣地,18日也沒有進到復合,因進展緩慢,受到許世友的批評。后師長率領375團在19日5時許攻占復合(離邊境12公里),但該師的戰斗仍然艱難。在進攻哥新過程中375團團指遭敵炮擊,又誤判被敵四面包圍,搞得部隊相當混亂。前去解救的坦克部隊遭敵重創,廣州軍區獨立坦克團長犧牲,后改讓該部向廣淵進攻,該部又錯誤上報了傷亡情況,軍區前指感到該師情況非常嚴重,只得同意該師停止向廣淵發展進攻,改為清剿后方殘敵并維護交通安全。同時調戰役預備隊—54軍162師接替125師攻打復和、廣淵的任務。125師的375團后來在2月26日以70分鐘戰斗攻占班占西側長形高地,斃敵236人,俘敵1人,創造了一個加強營殲敵一個營的成功戰例,多少挽回一些面子。125師出境戰斗28天,共殲敵1718人(其中擊斃1010人,傷敵625人,俘敵83 人),自己傷亡1617人,敵我交換比為1.06:1,屬于表現欠佳的一支部隊。</h3> <h3>  162師19日中午出境參戰。孤山,像一根釘子一樣釘在往來的交通要道上,嚴重威脅后續部隊開進,16名敢死隊員夜襲孤山,用炸藥將頑抗的越軍全部埋葬在山洞里,并且零傷亡,出戰告捷。2月21日,《解放軍報》在頭版登載了《神兵襲孤山》通訊。接著部隊20日凌晨偷渡平江成功,占領了對岸要點,至20日下午13時38分終于在平江上架起了一座可以通過坦克和重型車輛的浮橋,并一舉打通了水口經復和至東溪公路,21日上午與東溪地區的友軍第42軍126師取得了聯系。接著該部又參與了圍殲高平之戰,會攻克馬諾,一直打到高平西側扣屯附近。然而,此戰中該師484團3營在班姆南側高地遭敵阻擊時,營長驚慌失措、放棄指揮,不僅不積極組織部隊反擊敵人,反而丟棄部隊下令“各自突圍”,以至造成傷亡101人的嚴重后果。162師主動請戰,后又組織部隊連夜冒雨向廣淵急進,迅速襲占了廣淵,殲敵595人。隨后與從復和方向打過來的友軍125師部隊會合,打通了廣淵至復和的公路。3月11日部隊在撤退途中接廣州軍區前指又來急電,令162師協同20軍58師殲滅重慶(非中國重慶)地區之敵。162師再次不辱使命,一路攻關破寨,血戰班嘎,強渡巴望河,奪取班薩斗,配合友軍58師攻占了重慶。在會攻重慶的戰斗中,162師又殲敵300余人,為參加這次自衛還擊作戰圓滿收官。從2月19日水口出境到3月16日岳圩回國,其中僅大的任務變化就達9次,部隊忽南忽北、忽東忽西、機動頻繁、連續作戰,共轉戰400多公里,戰斗縱深80公里,足跡幾乎遍布整個高平以東地區。受到許世友表揚,并榮立三等功,是唯一一支榮立三等功的師級部隊。</h3> <h3>  配屬42軍作戰的43軍129師從布局關以南地域突破,向據守班腮、靠矛山、七溪之敵實施了幾次短促突擊,截斷4號公路,阻擊諒山方向的越軍對高平的北援,共殲敵875人。</h3> <h3>   諒山戰役。對越自衛還擊戰的廣西戰區,以拿下諒山為既定目標。自2月17日開戰以來,東線解放軍各部隊迭經苦戰,穿插東溪、會攻高平,纏斗同登,雖然付出了重大犧牲,但攻堅必克,至2月25日已形成威逼諒山之勢。</h3><h3> 主攻諒山的是55軍及附54軍162師,加強重炮集群另配43軍主力和50軍148師,以東面祿平方向協同進攻。2月27日清晨,諒山戰役開始。炮兵10分鐘火力急襲,然后55軍兵分三路,以163師487團猛攻扣馬山,488團進攻417高地,164師491團直取巴外山。各部隊像潮水般撲向各個高地。激戰至2月28日,諒山外圍防御要點已被全部掃清。中國軍隊從東、北、西三面直撲諒山市區。3月1日上午,55軍集中300余門火炮猛烈轟擊諒山,隨后,55軍分兵數路向市區推進,中午時分,55軍突入諒山市區。3月4日6時50分,55軍、43軍等部組成突擊集群,以猛烈炮火開路,搶渡奇窮河,越軍3師遭到毀滅性打擊,主力部隊基本被殲,諒山徹底陷落。</h3> <h3>  1979年2月17日對越自衛反擊戰是一場懲罰似的戰爭,因為越南當時侵犯了我們的主權,我們多次勸告無效,并且我們在越南抗法抗美戰爭中曾經大量援助過它糧食和武器,他卻拿著我們的東西來侵犯我們,這是“是可忍孰不能忍”的。既然警告無效那么我們不得不還擊,這次反擊是為了懲罰它對我們所做的一切,而不是侵略它。所以這也是當時我們打下諒山后,沒有繼續守著而撤兵的原因。</h3> <h3>  在諒山戰役之前,我們的軍隊一路過關斬將,順利打到諒山,諒山地址位置太重要了,我軍是肯定要拿下的。越南也知道它的重要性,所以他們動員了他們的精英部隊人民第三師,這支軍隊一直有“金星師”的稱號,經歷過獨立戰爭和越南戰爭??梢哉f它已經經歷了許多戰爭經驗豐富,而且他們十分囂張,想一路給我打回去。當然他們想多了,在戰爭開始后,第三師面對我軍54軍基本沒有還擊之力,而在這次戰役中,越軍為了反擊我們使用了一種化學武器,這可是國際上禁止使用的。</h3> <h3>  越軍的這一舉動可是激怒了許世友,立即下令轟炸這座山,我軍集中火力將300門大炮直瞄諒山一頓轟炸,諒山變得一片硝煙滾滾,基本建筑變成廢墟,凡事都講究個規則,戰場也一樣,對這種亂使用禁用武器的就應該得到應有的懲罰,所以山上的越軍遭殃了。</h3> <h3>  武元甲知道這件事之后,他大罵越軍是白癡。不用說是解放軍,使用這種武器后誰也不用再這了根本沒法住人了。在我軍撤退以后,黎筍視察諒山地區的時候,一直唉聲嘆氣,就是這個原因。</h3> <h3>  我中國人民解放軍摧毀諒山后向河內進攻越南殘軍一片痕跡。</h3> <h3>  攻克諒山后,3月5日,中國政府宣布:“中國邊防部隊自2月17日起,被迫自衛還擊,現已達到預期目的。自1979年3月5日起,中國邊防部隊開始全部撤回中國境內”。中央軍委下達了撤軍命令。3月6日起,解放軍交替掩護開始撤軍,炸毀了越方所有公路橋梁,在撤退路線上鋪設地雷,以火箭與長程炮火掩護撤軍,越軍無大規模追擊行動。云南西線部隊于1979年3月13日全部撤回國境內。廣西東線部隊于1979年3月16日全部撤回國境內。</h3> <h3>  抗日戰爭期間,我們打的異常困苦,最終的勝利是靠無數先輩的生命和熱血換來的,在建國后,周邊國際環境依舊不穩定,一些敵對勢力一直覬覦我國,對我國進行不斷的騷擾,不過我們早已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中國已經覺醒了,我們不懼任何威脅,之后我們打了兩次大勝仗,抗美援朝和對越自衛反擊戰。</h3> <h3>  對越自衛反擊戰,多數人對這次戰爭都有些了解,它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戰役,當年參加過這次戰爭的老兵還健在,參加這次戰爭的基本上都是新兵作為主力,而老一批的軍士基本上在那個時候已經退役了,新兵缺乏戰斗經驗,但他們勇往無前,不怕犧牲敢打敢拼。</h3> <h3>  在戰爭爆發前,我國出于多方因素考慮不想對越南用兵,我國是愛好和平的國家,能不動武最好,但我們并不懼怕任何勢力,對于越南的挑釁,在多次警告無果的情況下,我們最終派兵作戰,當時越南的戰斗力不差,而國際社會也認為越南會贏得勝利,不過事實上是,我軍僅用28天時間就將越南打敗。</h3> <h3>  充當馬前卒的越南多次挑釁我國邊界領土,解放軍在1979年2月17日在中越邊境線上,從廣西,云南兩個方向,投入多兵種50多萬的兵力,突襲越南境內,經過浴血奮戰,攻占高平,老街,諒山等越南重要城市,特別是在3月4日攻占越南首都門戶諒山,致使河內門戶洞開,無險可守。3月5日,中國方面在完成既定戰役目標后,撤軍。至3月26日,參戰部隊全部撤回中國境內。</h3> <h3>  回顧此次戰斗最令人心頭一震的當屬許世友將軍頒布的“十殺令”,這十條鐵的紀律也讓一度囂張無比的越南軍隊潰不成軍,我們知道在越南戰爭期間,美國人耗費數十年都未攻克越南,因此越南軍方在心理上有著先入為主的優越感,他們從未把解放軍放在眼里,叫囂著“打到南寧過春節?!?,理想是豐滿的,事實是殘酷的。短短數月解放軍就攻克諒山直取王都,嚇得當時的越南都計劃遷都了。</h3> <h3>  國際社會一片嘩然,不過我們也沒有將戰爭延續,選擇撤軍回。戰爭的時間雖短,但我們也付出不小的代價,打持久戰與我方不利,而且難以保證國際上其他勢力會橫插一手,不管怎樣我們的實力對越南都形成了強大的震懾,后來越南在也不敢發起挑釁。</h3> <h3>  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從2月17日至3月16日我軍約有7910名(包括失蹤955人,其中:云南方向11人,廣西方向944人失蹤)指戰員在越南犧牲,1,5萬人受傷,被俘238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擊斃越軍5.3萬人,俘虜越軍2173人,預計這場對越還擊戰越南總死亡人數超過80.000人。</h3><h3> 習近平主席說:“對一切為國家、為民族、為和平付出寶貴生命的人們,不管時代怎樣變化,我們都要永遠銘記他們的犧牲和奉獻”。對越自衛還擊戰是一座永恒的豐碑,是新時期振興中華民族精神的光輝站點和偉力之源。這些新時期最可愛的人,當年用血肉之軀捍衛了祖國的尊嚴,保衛了祖國領土的完整,他們是值得我崇尚和尊重的;無論是犧牲的烈士還是活著的英雄,他們是永遠立于共和國精神高地的英雄。在此,向為國犧牲的烈士和參戰老兵致敬!</h3> <h3>說明:1,部分圖片來自“121師”政治部干事黃雋戰地拍攝。2,部分照片來自網絡。3,由于編幅有限,參戰部隊無法全面表述,在此表示歉意。4、向圖片和視頻的原創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达县| 砀山县| 周口市| 大城县| 来宾市| 红桥区| 棋牌| 竹山县| 昌都县| 介休市| 阿城市| 辉县市| 桃江县| 西和县| 突泉县| 石屏县| 中宁县| 和田市| 兴义市| 福泉市| 澄迈县| 象州县| 永丰县| 靖江市| 阿荣旗| 时尚| 湟源县| 普兰县| 雅江县| 陆河县| 通山县| 胶南市| 准格尔旗| 伊吾县| 襄樊市| 南靖县| 辽宁省| 汽车| 都江堰市| 凤阳县| 邢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