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古詩詞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或淺吟低唱,溫柔婉轉(zhuǎn);
或大江東去,豪邁大氣。
其中描寫愛情、相思的詩詞更是精彩紛呈,經(jīng)久不衰,</h3><h3>甚至家喻戶曉,流傳千年。
本篇選取人們耳熟能詳?shù)氖坠旁娫~與十幅宋代繪畫,
讓古撲、含蓄、輕柔的山川人物、亭臺水榭與古韻經(jīng)典詩詞搭配,
輕叩詩詞的生命內(nèi)涵與價值。
<br></h3> <h3><font color="#b04fbb"><b>????1、鳳求凰
兩漢:司馬相如</b></font>
其一:
有美人兮,見之不忘。
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鳳飛翱翔兮,四海求凰。
無奈佳人兮,不在東墻。
將琴代語兮,聊寫衷腸。
何時見許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攜手相將。
不得於飛兮,使我淪亡。
其二:
鳳兮鳳兮歸故鄉(xiāng),遨游四海求其凰。</h3><h3>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艷淑女在閨房,室邇?nèi)隋诙疚夷c。
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從我棲,得托孳尾永為妃。
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余悲。<br></h3><h3><br></h3><h3><br></h3> <h3>卓文君,一個美麗聰明,精詩文,善彈琴的女子。可嘆的是十七歲年紀輕輕便在娘家守寡。某日席間,只因司馬相如一曲《鳳求凰》中多情而又大膽的表白,讓久慕司馬相如之才的卓文君,一聽傾心,一見鐘情。雖兩人的愛戀受其父強烈阻撓,文君憑著對愛情的憧憬,對追求幸福的堅定,以非凡的勇氣在漆黑之夜,逃出卓府與深愛的人私奔。后來當壚賣酒為生。</h3><h3><br></h3><h3><font color="#b04fbb"><b>這是一直流傳至今的愛情故事里最浪漫的夜奔之佳話。</b></font><br></h3> <h3>譯文:
有位俊秀的女子啊,我見了她的容貌,就此難以忘懷。一日不見她,心中牽念得像是要發(fā)狂一般。我就像那在空中回旋高飛的鳳鳥,在天下各處尋覓著凰鳥。可惜那美人啊不在東墻鄰近。我以琴聲替代心中情語,姑且描寫我內(nèi)心的情意。何時能允諾婚事,慰藉我往返徘徊?希望我的德行可以與你相配,攜手同在一起。不知如何是好的心情無法與你比翼偕飛、百年好合,這樣的傷情結(jié)果,令我淪陷於情愁而欲喪亡。</h3><h3><br></h3><h3> 鳳鳥啊鳳鳥,回到了家鄉(xiāng),我就像那在空中回旋高飛的鳳鳥,在天下各處尋覓著凰鳥。未遇凰鳥時啊,不知所往,怎能悟解今日登門后心中所感?有位美麗而嫻雅貞靜的女子在她的居室,這美麗女子卻離我很遠,思念之情,正殘虐著我的心腸。如何能夠得此良緣,結(jié)為夫婦,做那恩愛的交頸鴛鴦,但愿我這鳳鳥,能與你這凰鳥一同雙飛,天際游翔。凰鳥啊凰鳥愿你與我起居相依,哺育生子,永遠做我的配偶。情投意合,兩心和睦諧順。半夜里與我互相追隨,又有誰會知曉?展開雙翼遠走高飛,徒然為你感念相思而使我悲傷。<br></h3><h3><br></h3><h3>點評:</h3><h3>這兩首琴歌,言淺意深,音節(jié)流暢,象征著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志趣的默契和高尙。</h3><h3><b style="caret-color: rgb(176, 79, 187); color: rgb(176, 79, 187);">一日不見,思之如狂,這是怎樣的一份摯愛熱烈的情感啊!熱戀的感覺古今皆同沒有兩樣。</b><br></h3> <h3><font color="#b04fbb"><b>????2、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宋代:蘇軾</b></font>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h3><h3>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h3><h3>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h3><h3>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點評:
蘇東坡十九歲時,與年方十六的王弗結(jié)婚。王弗年輕美貌,且侍親甚孝,二人恩愛情深。可惜天命無常,王弗二十七歲就去世了。這對東坡是絕大的打擊,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不言而喻。
公元1075年(熙寧八年),東坡來到密州,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夢見愛妻王氏,便寫下了這首“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 ”且傳誦千古的悼亡佳作。其中"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更是無聲勝有聲悲痛到極致的絕妙寫照。</h3><h3><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十年的陰陽相隔,思念痛徹心扉,正所謂: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情綿綿無絕期。</b>
</h3><h3>
</h3><h3><br></h3> <h3><b><font color="#b04fbb">????3、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宋代:李清照</font></b>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h3><h3>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h3><h3>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點評:這是李清照寫給新婚未久即離家外出的丈夫趙明誠的。她訴說了自己獨居生活的孤獨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歸來的心情。<font color="#b04fbb"><b>用委婉別致的語句傾訴相思別離之苦是李清照詩詞的一貫風格。</b></font></h3><h3><br></h3> <h3><font color="#b04fbb"><b>????4、長相思·其一
唐代:李白</b></font>
長相思,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h3><h3><br></h3><h3>譯文及點評:</h3><h3>日日夜夜地思念啊,我思念的人在長安。
秋夜里紡織娘在井欄啼鳴,
微霜浸透了竹席分外清寒。
孤燈昏暗暗思情無限濃烈,
卷起窗簾望明月仰天長嘆。
親愛的人相隔在九天云端。
上面有長空一片渺渺茫茫,
下面有清水卷起萬丈波瀾。
天長地遠日夜跋涉多艱苦,
夢魂也難飛越這重重關山。
<font color="#b04fbb"><b>日日夜夜地思念啊,相思之情痛斷心肝。</b></font>
難怪后人有"李杜文章在、光芒萬丈長"的盛贊。</h3> <h3>??<font color="#b04fbb"><b>??5、望江南·梳洗罷
唐代:溫庭筠
</b></font>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h3><h3>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h3><h3>腸斷白蘋洲。
<br></h3><h3>點評:
這是一首寫閨怨的小令。此詞以江水、遠帆、斜陽為背景,截取倚樓顒望這一場景,以空靈疏蕩之筆塑造了一個望夫盼歸、凝愁含恨的思婦形象。全詞表現(xiàn)了<font color="#b04fbb"><b>女主人公從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腸斷”的感情,情真意切,語言精練含蓄而余意不盡。
</b></font>
</h3> <h3><font color="#b04fbb"><b>????6、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宋代:晏殊</b></font>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h3><h3>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h3><h3>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點評:</h3><h3>此詞寫深秋懷人,是宋詞的名篇之一,也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上片描寫苑中景物,運用移情于景的手法,注入主人公的感情,點出離恨;下片承離恨而來,通過高樓獨望生動地表現(xiàn)出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態(tài),蘊含著愁苦之情。</h3><h3><font color="#b04fbb"><b>全詞情致深婉而又寥闊高遠,深婉中見含蓄,廣遠中有蘊涵,很好地表達了離愁別恨的主題。</b></font><br></h3> <h3><font color="#b04fbb"><b>????7、清平樂·風鬟雨鬢
清代:納蘭性德</b></font>
風鬟雨鬢,偏是來無準。</h3><h3>倦倚玉蘭看月暈,容易語低香近。
軟風吹遍窗紗,心期便隔天涯。</h3><h3>從此傷春傷別,黃昏只對梨花。
<br></h3><h3>譯文
情人冒著風雨前來約會,因為是背著人偷偷跑出來的,所以常常不能如約而至。 和她一起倚在玉闌干上賞月,低聲細語傾衷情,還能聞到她身上的香氣。
然而相聚的時間畢竟是短暫的,轉(zhuǎn)眼之間(軟風即暮春之風)暮春之風吹過窗紗,與她一 別相隔天涯。從此每逢暮春時節(jié)便傷春、傷別,黃昏日落,只一人空對梨花悠悠地思念她。 </h3><h3><br></h3><h3>點評:</h3><h3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納蘭性德:(1655年-1685年),葉赫那拉氏,字容若,滿洲正黃旗人,當時權傾朝野的宰相納蘭明珠之子。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諱改名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納蘭又恢復本名納蘭成德。納蘭性德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經(jīng)史百家無所不窺,諳悉傳統(tǒng)學術文化,尤好填詞。康熙十五年(1676)進士,授乾清門三等侍衛(wèi),后循遷至一等。曾隨扈出巡南北。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僅三十一歲。 清詞三大家之一]</h3><h3><br></h3><h3>納蘭一個最需要愛情的男人。他的愛情曾隨著表妹的入宮一度低沉,隨著妻子盧氏的去世差點毀滅,甚至隨著沈宛的離去而消散殆盡。這首詞<font color="#b04fbb"><b>寫的是納蘭與妻子離別后,追憶將別時的情景,來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傷感和無力。</b></font></h3>
<h3><br></h3> <h3><b><font color="#b04fbb">????8、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宋代:柳永</font></b>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h3><h3>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h3><h3>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h3><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br></span></h3><h3>譯文:</h3><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我長時間倚靠在高樓的欄桿上,微風拂面一絲絲一細細,望不盡的春日離愁,沮喪憂愁從遙遠無邊的天際升起。碧綠的草色,飄忽繚繞的云靄霧氣掩映在落日余暉里,默默無言誰理解我靠在欄桿上的心情。</span><br></h3><h3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打算把放蕩不羈的心情給灌醉,舉杯高歌,勉強歡笑反而覺得毫無意味。我日漸消瘦下去卻始終不感到懊悔,寧愿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h3><h3><br></h3><h3>點評:</h3><h3><font color="#b04fbb"><b>作品巧妙地把飄泊異鄉(xiāng)的落魄感受,同懷戀意中人的纏綿情思融為一體,成功地刻畫了一個思念遠方親人的女性的形象。</b></font>
<br></h3> <h3><font color="#b04fbb"><b>????9、錦瑟
唐代:李商隱</b></font>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點評:</h3>《錦瑟》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代表作之一。詩題“錦瑟”,但并非詠物,不過是按古詩的慣例以篇首二字為題,實是借瑟以隱題的一首無題詩。此詩是李商隱最難索解的作品之一,詩家素有“一篇《錦瑟》解人難”的慨嘆。作者在詩中追憶了自己的青春年華,傷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憤懣的心情,大量借用莊生夢蝶、杜鵑啼血、滄海珠淚、良玉生煙等典故,采用比興手法,運用聯(lián)想與想象,把聽覺的感受,轉(zhuǎn)化為視覺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組合,創(chuàng)造朦朧的境界,從而借助可視可感的詩歌形象來傳達其真摯濃烈而又幽約深曲的深思。<div><h3><br></h3><div><h3><font color="#b04fbb"><b>全詩詞藻華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長,感人至深。</b></font></h3><h3><br></h3></div></div> <h3><font color="#b04fbb"><b>????10、相思</b></font></h3><h3><font color="#b04fbb"><b> 唐代.王維</b></font>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點評:</h3><h3><font color="#b04fbb"><b>全詩洋溢著少年的熱情,青春的氣息,滿腹情思始終未曾直接表白,借助于南國的紅豆把相思之情表達得入木三分。它“一氣呵成,亦須一氣讀下”,極為明快,卻又委婉含蓄。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話往往樸素無華,自然入妙。用撲素而典型的語言來表達深厚的思想感情是王維的特長。</b></font><br></h3><h3>《相思》也是梨園弟子愛唱的歌詞之一。據(jù)《云溪友議》載:安史亂時,唐宮樂師李龜年流落江南。一次于湘中采訪使筵上唱這首詩,滿座遙望玄宗所在的蜀中,泫然淚下。可見此詩在唐代當時傳誦的情況。隨著《唐詩三百首》流布的廣遠,影響之深刻,這首《相思》一直傳誦至今,幾近家喻戶曉。 <br></h3> <h3>本文部分資料來自網(wǎng)絡</h3><h3>圖文編輯:索菲亞</h3><h3>愿在浩瀚的古詩詞大海里挑選幾朵感動千年的美麗浪花與你分享。</h3><h3>謝謝你的關注來訪,請不吝賜教!????????????????????????</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山县|
西乌珠穆沁旗|
福泉市|
汶上县|
库车县|
丘北县|
滕州市|
开原市|
永年县|
丹寨县|
延寿县|
普安县|
南丹县|
固阳县|
镇坪县|
金华市|
巴中市|
北京市|
岳普湖县|
桐柏县|
天柱县|
同仁县|
宿迁市|
金堂县|
都安|
东宁县|
温宿县|
米泉市|
台安县|
黎川县|
洪江市|
靖远县|
登封市|
绿春县|
大埔县|
合阳县|
白沙|
精河县|
成都市|
浮梁县|
英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