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未列入今年行走計劃的肯尼亞,卻因為時間允許和機緣巧合,如夢般地使我<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踏上這片廣袤的土地,零距離感受這個神奇國度出人意料的自然百態。最近在整理照片的過程中,</span>一幅幅畫面依然回蕩在腦海,令人感慨萬千。</h3> <h3> 肯尼亞位于非洲東部,赤道橫貫中部,東非大裂谷縱貫南北。東鄰索馬里,南接坦桑尼亞,西連烏干達,北與埃塞俄比亞、蘇丹交界,東南瀕臨印度洋,海岸線長536公里。</h3><h3> </h3><h3> 非洲的野生動物種類繁多,各具特色,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非洲五霸”(BigFive),它們是當年歐洲人用槍捕獵時最不容易捕獲的五種動物,分別是:犀牛、大象、獅子、野牛和豹。這次出發肯尼亞,除了追尋野生動物之外,人文景觀的探訪也將是此行的重點。<br></h3> <h3> 飛機穿過云層,我的東非之行夢幻開場。<br></h3> <h3> 經上海至廣州、廣州至內羅畢輾轉二十多個小時安全落地肯尼亞機場,導游接機前往桑布魯地區,入住sarova shab lodge五星營地。<br></h3> <h3> 營地裝潢很有原始風味,內部裝修富有野趣但不失奢華,既有舒適的現代設施,又富有濃郁的非洲特色。這里一日三餐均為西式自助,牛排、烤魚、意大利面、蔬菜水果等各種食物應有盡有。<br></h3> <h3> 非洲路線最大的主題是safari。safari 源于斯瓦希里語里旅行一意,后來演變為以狩獵為目的旅行方式,只是如今的狩獵工具由獵槍變為捕捉影像的相機或錄影機。</h3><h3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span></h3><h3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營地吃好午餐,即帶好相機乘車直往Shaba National Reserve游獵。</span></h3> <h3> 桑布魯特有的五大動物已極其罕見,即:葛式細紋斑馬、東非劍羚、藍腿索馬里鴕鳥、網狀長頸鹿、長頸羚。<br></h3> <h3> Safari的交通工具一般都是由越野車或面包車改裝而成,頂棚可以敞開,方便游客站起來觀看動物的“陸地巡洋艦”。在肯尼亞的大部分時間,我們都是坐著或站在座椅上,頭頂著烈日一路顛簸尋找野生動物。<br></h3> <h3> 在非洲大草原,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哪種動物會闖進你的視線,這里滿足你對“探險”的一切幻想。 <br></h3> <h3> 世界上最高的動物,東非大草原上“移動的小天線”。<br></h3> <h3> 非洲擁有整個人類的起源,并且至今仍保留著大地千年前的蒼茫樣貌和原始部族,每個部落的風俗習慣和人文特征都各有差異。</h3><h3><br></h3><h3> 第二天早起走進桑布魯族(Samburu),他們常年以放牧為生,過著游牧民的生活。</h3> <h3> 我們隨身帶去了一些糖果和文具用品送給當地的小朋友,意外的是孩子們看到糖果時那種極度渴望的眼神令人吃驚。<br></h3> <h3> 孩子們圍坐在一起快樂地唱歌,看著他們一雙雙沒有鞋子的黑色小腳丫,涌進心頭的只有心疼。</h3> <h3> 臨走時跟孩子們道別說:I love you,他們不斷地熱情回應:I love you,too,使我深受感動!</h3><h3><br></h3><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這些孩子在如此困境中求生存,但他們的友好和微笑卻讓你充滿力量和希望!</span><br></h3> <h3> 下午,我們探訪非洲大草原更原始的桑布魯族,這里的男主打扮得花枝招展,裝飾的獨門絕技應有盡有,可謂手法精妙,所以又稱“<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花蝴蝶”部落。</span></h3> <h3> 鮮艷的色彩,高昂的音調,這些年輕人閃著青春的笑容,笑聲極具感染力。</h3> <h3> 第三天一早從桑布魯出發,前往納瓦沙。途經赤道,從南半球到北半球。在赤道線紀念牌附近,當地人會給你做演示:一個圓形容器,水中加一根火柴棒,底部中央一小孔。在北半球時,水流出時是順時針的;南半球時,是逆時針的;赤道線上時,垂直流下。<br></h3> <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中午到達裂谷高爾夫五星俱樂部,這家酒店屬度假型酒店,</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以歐洲標準來設計和建造,</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設施齊備,環境幽雅。</span></h3> <h3> 酒店客房為獨立別墅,前面是大片的草地,放好行李休息片刻,我們前往納瓦沙湖。<br></h3> <h3> 到納瓦沙湖已近傍晚,我們坐船游覽。這里是水鳥的天堂,是東非大裂谷海拔最高的湖,也是唯一的淡水湖,面積達200多平方公里,水天一色,風光迷人。</h3><h3><br></h3><h3> 除了能看到各種鳥類以外,還可近距離欣賞河馬,只可惜河馬身體的大部分藏在水里,因怕太陽,河馬為食草動物,所以晚上才出來覓食。<br></h3> <h3> 坐在船上,置身湖中,盡情享受這美妙的清幽景色。<br></h3> <h3> 除了美麗的自然景觀、形形色色的動物,非洲南部獨特的文化也十分吸引我們。馬賽人分布在肯尼亞南部和坦桑尼亞北部的草原地帶,如今他們一方面仍然堅持著傳統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更多地加入到了當地的旅游業中。<br></h3> <h3> 到馬賽村正好下雨,首先印入眼簾的便是一座座低矮狹小的用泥巴和茅草蓋成的房屋,一群年輕的馬賽人正在一旁化妝,準備表演歡迎儀式,向游客展示自己的彈跳力。皮膚黝黑、衣著艷麗,身材高大、牙齒稀疏是他們的共同特征,馬賽人生活原始卻安逸。<br></h3> <h3> 據說馬賽人穿紅的傳統來自于對野獸的震懾,同時也是荒野中的醒目標示。對于終日在野外生活的族人來說,火焰般的紅色是一種力量的象征。怕火的野獸同時也對穿著紅色的人懷有敬畏。<br></h3> <h3> 喜歡擁有超級大耳洞的馬賽人,就是肯尼亞南部至今還在維持部落制度的民族。馬賽人出生就會扎耳洞,起初是塞一個小飾物,隨著年齡的增長,塞入的飾物慢慢變大,最終使用木塞擴充,然后加重金屬飾物的重量,讓耳廓不斷長長,最終垂過肩頭。 </h3><h3><br></h3><h3> 對馬賽人來說,一個漂亮的大型耳洞,不但意味著地位和幸福,還有上天賜予他們努力生活下去的力量。<br></h3> <h3> 東非笑容溫暖、堅定、炯炯有神,讓人牽掛,但愿他們的笑容能更長久,更燦爛,就像我鏡頭中捕捉到的那樣,永不消散。</h3> <h3> 結束馬賽村的探訪,返回五星奢華狩獵營地tipilikwani camp。這次東非行的食宿條件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好很多。<br></h3> <h3> 酒店為自發電,晚上10時左右整個酒店會停電,為了給動物一個真實的黑暗世界。另外,我們也可早早入睡,明天凌晨即要到達此行最重要目的地——馬賽馬拉國家公園,并乘坐熱氣球。<br></h3> <h3> 夜色尚未褪盡,繁星掛在蒼穹。凌晨4:00多早起,在一片漆黑中乘坐四驅車深入保護區,到達<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全世界最貴的熱氣球搭乘點。</span></h3><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br></span></h3><h3> 在熱氣球點火上升的當兒,非洲草原慢慢蘇醒。太陽從大地邊緣慢慢升起,<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生機盎然而又浩瀚壯觀的非洲大草原一覽無余,</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令</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人驚嘆!</span></h3> <h3> 動物奔騰,成群的角馬隆隆奔過,斑馬們、羚羊們相互追逐,草原勃勃生機,從另一個視角看到這些動物,大家一下子興奮難抑,能坐在熱氣球像獵鷹一樣俯瞰眾生,實謂人生一大幸事,終身難忘!<br></h3> <h3> 乘坐熱氣球,以“上帝視角”俯瞰草原動物,堪稱是世界上最貴的熱氣球之旅,一小時飛行費用為450美元/人,雖然有點貴,但感覺值得。<br></h3> <h3> 身在高空俯視廣闊的非洲大草原,那種感覺不僅僅視覺的享受,更是心靈的震撼。<br></h3> <h3>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世界上很少能像這里一樣擁有如此高度集中的動物數量,如果不是親眼見證,你很難想象如此的壯觀與精彩。</h3> <h3> 熱氣球飛行之后是一頓浪漫豐盛的草原香檳早餐,酒杯中倒滿了香檳,架上的烤肉香氣四溢,穿黑衣白衫的黑人侍者端來了點心.......<br></h3> <h3> 馬賽馬拉國家公園在肯尼亞眾多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中,可以稱得上是"園中之冠"。這是個特殊的國家公園,因為它橫跨了肯尼亞和其鄰國坦桑尼亞兩個國家,總面積達到了4000平方公里。其中肯尼亞境內有1500平方公里,坦桑尼亞占地2500平方公里。<br></h3> <h3> 馬賽馬拉國家公園這座動物的天堂,由1672平方公里開闊的平原、林地和河岸森林組成。馬賽馬拉國家公園建于1961年,是世界最大的野生哺乳動物家園,擁有95種哺乳動物和450種鳥類,這自然的一切隔絕了同喧囂城市的聯系。</h3> <h3> 我們無法讓時間停滯,但可以使畫面定格。<br></h3> <h3> 這身上的衣服可是我自己的喲!</h3> <h3> 在非洲大草原上,無論是優雅的長頸鹿,性感的斑馬,悠閑的角馬、駝鳥和瞪羚,還有不捕食時溫柔的獅子和豹,都演繹著在這充滿活力的大自然天堂中神奇和諧的畫面。車輛駛過,他們極少驚慌,悠閑平淡的樣子,讓你也不由地安靜融入這奇妙之中。
</h3> <h3> 景區內野生動物和觀光車輛有序禮讓,極少發生動物傷人事件。根據肯尼亞所有國家公園的規定,越野車在同一地點停留不能超過15分鐘,<br></h3> <h3> 我們不遠萬里造訪于此,它們也靜靜地打量著我們,似乎在用眼神跟你交流。<br></h3> <h3> 沒多久就近距離看到正悠閑散步的獵豹,大家興奮莫名,舉起長槍短炮一陣猛拍。獵豹和花豹很像,只是獵豹的斑點是實心的,在眼睛下方有明顯的黑色淚斑,這是它們外觀上的區別。</h3> <h3> 雄獅作為草原之王,霸氣、高貴是它的代名詞,能入它法眼的也只有遠在他方的老虎了。<br></h3> <h3> 有雌獅在側的雄獅不參與捕獵,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巡視領地、睡覺和交配,捕獵是雌獅的工作,但雄獅有進食的絕對優先權,草原上看到母獅捕獵后守著獵物不吃不要奇怪噢!<br></h3> <h3> 動物是一種迷人的拍攝對象。當它們那不可預知的野性爆發出來時,你可捕捉到一些非常本質的東西。<br></h3> <h3> 記錄本能一刻,定格激情瞬間。<br></h3> <h3> 鬣狗,被稱草原“二哥”,意思為獅子家族第一,鬣狗家族第二,不過它們一直都不把雌性的獅子放在眼里。在動物界,除了雄性的獅子,其他動物都難逃它們的毒手。<br></h3> <h3> 進入馬賽馬拉公園,必須經過幾十公里的沙土路,汽車往來揚起的沙塵鋪天蓋地,我們戴著圍巾、脖套,游獵在真正的狂野,這種徹底融入大自然的感覺,令人一輩子都無法忘懷。</h3> <h3> 本次東非之行全程未見動物捕獵,一片和諧!雖然弱肉強食,這是自然規律,但與其說是遺憾,不如說是幸運,因為對于我來說,如果親自面對動物捕殺場面,真不知自己于心是否能忍?<br></h3> <h3> 人類不傷害,世界很和諧!每一類動物似乎都有自己的領地,互不干預,空氣中彌漫著舒適的味道。<br></h3> <h3> "動物大遷徙的馬拉河之渡",每年都在東非大草原上演,壯觀的自然景象吸引全世界的游客。但野生動物的行為永遠不可預見。safari的司機們都配有呼叫器,互通消息。
</h3> <h3> 聽說今天角馬已經聚集在河邊準備渡河,司機立刻驅車趕往馬拉河,途中看到大量角馬井然有序地聚集,正排隊趕往馬拉河邊。隨著角馬越來越多,最后看到整齊地排成一列列的大規模場面時,幾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們連連驚嘆!<br></h3> <h3> 中午時分,馬拉河邊已有很多越野車在此等候,但不見動靜,于是司機帶我們到合歡樹下,在真正的曠野里,讓大家吃上酒店早晨為我們打包的午餐,補充能量。</h3><h3>
吃罷,我們的車再次返回馬拉河邊。遠遠看到有角馬在嘗試渡河,然而大部隊不久之后又躊躇不前,開始反向行進,原路返回……<br></h3> <h3> 當大家以為今天希望要落空的時候,突然車上的對講機里傳出嘰哩呱啦的聲音,我們車的司機反應迅速加大油門的同時,隨著同車飛揚老師的一聲:GO!我才驚覺奇跡已發生,車輛快速沖向河邊見縫插針停下,雖然有點遠且被一些樹枝擋住了視線,但還是能很清楚地看到一群群義無反顧躍入河中的動物們,它們不畏艱辛,不懼危險,如濤濤奔流般勢不可擋,身后濺起滾滾塵囂,岸上、河中塵土飛揚,<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這個被譽為"人生50個必須見證的景觀之一"瞬間發生,當下的感動無法用語言來形容!</span></h3><h3>
兩岸的車輛全都處于瘋狂狀態,所有的游客都站了起來,各種相機咔嚓咔嚓地拍下,整個場面持續近二十多分鐘。
</h3><h3><br></h3><h3> 我們無比幸運,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興奮的笑容,成群的動物大遷徙讓我們大飽眼福,在遷徙旅途中,“千軍萬馬”過馬拉河的景象可謂是本次東非之行的一大亮點,并為之深深震撼!<br></h3> <h3> 下面兩張照片為蘇州環球麥游曹老師在另一輛車上攝下這驚心動魄的一刻,經其本人同意記入本篇,以彌補我雖已看到,但因樹枝遮擋未能定格畫面的小小遺憾。<br></h3> <h3>頓悟:盡管生命的終點不外乎是死亡,但是在生命的旅途中,卻不能因為懼怕這個終點而消極!<br></h3> <h3> 體驗了全天的狂野之旅,夕陽西下之前我們離開保護區。返程路上,依舊風吹草低現牛羊,一派祥和景象。</h3><h3>
夕陽下的草原變幻莫測,晚霞、火燒云、金合歡,組成一幅超美的畫卷。<br></h3> <h3>金合歡樹,每當看到它,總忍不住拿出相機記錄那蒼勁的美,它孤傲的氣質里生長出倔強與堅韌,強大的生命力震撼人心,它為烈日灼心的草原帶去一縷清涼,在草原上找到它,就是找到了最大的慰藉。<br></h3> <h3> 非洲特色住宿也是旅行體驗不可缺少的一環,生態與浪漫是這里的代名詞。五星奢華狩獵營地tipilikwani camp,重現跨世紀的浪漫,享受N對1的管家式服務,在非洲大陸找到精致的回歸。<br></h3> <h3> 營地溫馨靜謐同樣具有原始風味,而且天黑以后出門,每次都會有工作人員貼心陪同護送。<br></h3> <h3> 肯尼亞位于熱帶季風區,沿海地區濕熱、高原氣候溫和,全年最高氣溫為攝氏22-26℃,最低氣溫10-14℃。所以,去非洲避暑這件事情,是真的!<br></h3><h3><br></h3><h3> 營地晚上很冷,每個被窩里都放著紅色的熱水袋,真是暖心至極!<br></h3> <h3> 伴著令人激動的動物大遷徙,我們的馬塞馬拉國家公園之行已近尾聲,就要離開這片神奇的大草原了,我的心里交織著各種各樣的情感,贊嘆,慶幸,不舍……<br></h3> <h3> 返程途中,路經東非大裂谷 ,大裂谷寬幾十公里至 200 公里,深 1000 至2000 米,兩壁如刀削斧劈一般,這是世界上最長的裂谷,非常雄奇壯觀。
</h3> <h3> 到內羅畢市區的晚餐是非洲特色的“百獸宴”,內羅畢世界五十佳之一的烤肉餐廳,別具一格的用餐環境,穿著斑馬圍裙的服務員在我們身邊穿梭似地往返,除了牛、羊、雞肉外,還有不少沒吃過的肉,駝鳥肉、鹿肉、河馬肉、野雞肉、鱷魚肉……,這里經營野生動物肉經過政府特別批準。<br></h3> <h3> 此行共十三個人,大家雖不在同一城市,卻聊起了共同的話題,聊起自己養過的寵物。這不但引起了共鳴,也勾起我回憶曾與五只愛犬相處的所有過往,更觸動了我心底最柔軟的部分……<br></h3> <h3> 最后一天入住內羅畢五星洲際酒店</h3> <h3> 位于赤道上的肯尼亞,此行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有:<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沿途無論是哪里的洗手間,有的即便很簡陋,但都非常干凈整潔,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同時,</span>這里的人們有著非洲人獨有的浪漫與風情,可能是因為曾是英國殖民地的關系,他們也承襲了英國紳士的深沉內斂,還有東非草原帶給他們的純樸、真誠與善良。</h3> <h3> 行文至此,閉上眼睛回想在肯尼亞的一切,留存于心底的依然是對自然、對生命無限的敬畏和更深刻的解讀!本篇區區一百多幅照片,不過是記錄了這片神奇大陸上的一個小角,<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關于非洲大草原的故事,它似乎還遠沒有講完,</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愿上天護佑這片神奇的熱土,護佑所有可愛的生靈!</span></h3><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br></span></h3><h3> 時間無始無終,空間無邊無際,自由才是生命的靈魂。<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在未來行走的過程中,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繼續探索和體悟更多更廣的未知,無論春夏秋冬,旅行</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路上永遠進行時……</span></h3> <h3>致謝:蘇州環球麥游、無錫深海攝影俱樂部
攝影文字:金寶</h3><h3>部分后期:LYON夏君<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石县|
临清市|
新泰市|
隆林|
都匀市|
新疆|
遵化市|
孟州市|
会昌县|
襄城县|
梁平县|
万盛区|
灌云县|
从江县|
鄂尔多斯市|
扬州市|
花莲市|
永善县|
和顺县|
逊克县|
凤山县|
屏南县|
西充县|
呼伦贝尔市|
定边县|
溧水县|
武冈市|
芒康县|
手机|
启东市|
青浦区|
富锦市|
鹿邑县|
武威市|
津南区|
鸡东县|
济宁市|
万宁市|
镇平县|
吴川市|
五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