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游覽完赫爾辛基后,我們又坐上大巴,直奔圖爾庫。赫爾辛基到圖爾庫有170公里,車程兩個半小時,到圖爾庫已是傍晚,我們要在這里登船橫渡波羅的海去瑞典的斯德哥爾摩。</h3> <h3>圖爾庫始建于1229年,<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位于芬蘭西南奧拉約基河河口,波的尼亞灣畔,</span>是芬蘭最古老的城市。在瑞典人統治時期,它是芬蘭公國的首都。1809年俄國人統治后,也曾作過首都,直到1812年遷都到赫爾辛基。現在是芬蘭第二大海港和重要的工業基地。</h3><h3>作為有700年歷史的古都,名勝古跡自然是少不了的,如圖爾庫城堡和大教堂,但我們是過客,行程里沒有觀光的計劃,因此到圖爾庫后就直奔碼頭。</h3> <h3>去斯德哥爾摩的游輪早就在靜靜地等候我們了,它的名字很優雅,叫“波羅的海—公主號”。登上船后,才感覺此船非同尋常,它不僅有十層樓之高,而且豪華之極,原來是一艘五星級游輪。雅致的船艙設計,琳瑯滿目的免稅商場,大大小小的各式餐廳,豐盛可口的各式美味佳肴,還有電影院、舞廳、賭場、游戲廳、游泳池等等,只要你有精力、財力和興趣,你就可以盡情地去嘗試,去享受。</h3> <h3>連樓梯都是金光燦燦的。</h3> <h3>船漸漸離開碼頭,而沿途海島旖旎的風光也漸行漸來撲入眼簾。</h3> <h3>站在甲板上,任海風輕輕吹拂;望夕陽西下,任余暉灑在身上。黃昏時的大海,如此靜謐,又如此夢幻。那一刻,心無雜念,只感受到大海的壯美,世界的美好。</h3> <h3>經過整整一夜的航行,我們的游輪橫渡了波羅的海,第二天早上終于到達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此圖來自網絡)</h3> <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斯德哥爾摩位于瑞典東海岸,梅拉倫湖入海處。</span>是瑞典的首都和第一大城市,也是國家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和主要港口。斯德哥爾摩在英語里意為“木頭島”。城市始建于公元13世紀中葉。那時,當地居民常常遭到海盜侵擾,于是人們便在梅拉倫湖的入海處的一個小島上用巨木修建了一座城堡,并在水中設置木樁障礙,以便抵御海盜,因此這個島便得名為“木頭島”。當然,這個島還有很多本地人的傳說,都與木頭有關。<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又成為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最大的城市。而</span>斯德哥爾摩市區分布在14個島嶼和一個半島上,市內河道縱橫,有70多座橋梁將其連接起來,因而又有了“北方威尼斯”的美譽。</h3><h3>瑞典王國近兩百年來沒有什么戰爭,特別是在兩次世界大戰中保持中立,沒有遭到戰爭的破壞,因此像斯德哥爾摩這個城市中世紀的建筑保存完好,既有典雅、古香古色的風貌,又有現代化城市的繁榮。</h3><h3>斯德哥爾摩不僅風景秀麗,還盛產美女。葛麗泰·嘉寶、英格麗·褒曼和呂貝卡·弗格森均來自斯德哥爾摩,她們輕而易舉地征服了好萊塢。</h3> <h3>到斯德哥爾摩后,稍作休整,就開始了觀光游覽。第一站就是瑞典皇宮。皇宮位于老城區斯塔丹島上,梅拉倫湖畔,是一座方形小城堡。它建于17世紀,前后化了60多年才完工,耗費了三代建筑師的心血。據說房間很多,有609間,比英國白金漢宮還多4間。現在這里仍然是國王辦公和舉行慶典的地方。不過國王不住在這里,而是住在皇后島宮,現在是每天開車過來上班。</h3><h3><br></h3><h3><br></h3> <h3>我們沿著斜坡廣場參觀。這是瑞典皇宮一側,巴洛克建筑風格。宮殿的南正面朝向宮殿斜坡,裝飾豪華,有6根科林斯石柱和雕塑。僻靜的頂樓上,在與一樓同高的地方擺設著6個由士兵盔甲做成的銅制雕塑;在一樓壁龕的柱子之間是希臘神話中英雄的銅像。</h3> <h3>我們去得太早,皇宮沒有開門,只有衛兵正在站崗。</h3> <h3>衛兵穿著中世紀宮廷護衛的服裝,加上古色古香的宮殿,給人帶來一種仿佛在中世紀的感覺。衛兵對各國游客是司空見慣,所以對我們的到來以及好奇的神情視而不見,一絲不茍地履行著他的神圣職責。</h3><h3>據說每天十二點有一個中世紀衛兵換崗儀式表演,是參觀皇宮的一大亮點,可我們因為去得太早,也就無緣一見了。</h3> <h3>俄羅斯的旅行家19世紀就談到過斯德哥爾摩王宮的華麗。他們把它看成斯德哥爾摩最好的建筑,也是歐洲最好的建筑之一,因為它把嚴肅、華麗和優美結合起來,沒有任何削弱整體感的細節。<br></h3> <h3>皇宮外墻下的瀑布池。</h3> <h3>皇宮面對梅拉倫湖處是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的雕像。</h3> <h3>騎馬雕像是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他是瑞典歷史上最杰出的國王、統帥、軍事家。1632年在呂岑會戰中陣亡,年僅38歲。</h3> <h3>毗鄰皇宮的是斯德哥爾摩最古老的大教堂,哥特式建筑風格。教堂前的銅像叫佩特利,趕走丹麥人的古斯塔夫·瓦薩最親密的謀士。他還完成了《瑞典編年史》,這部編年史記錄了1520年以前的瑞典歷史。</h3> <h3>諾貝爾博物館,位于老城區中央廣場,2001年諾貝爾獎百年時建城。前身曾是瑞典古老的證券交易所。</h3> <h3>老城區中央廣場諾貝爾博物館前有一口老井,有幾百年的歷史了。當年附近的居民靠此井水生活,不過早已干涸了。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瑞典人在水井上壘了個“碉堡”,“碉堡”頂上造了個石頭獎杯,四周有幾個出水管口,這大概是瑞典人對老井的獎勵吧!</h3> <h3>老城區的大街小巷是值得一看的地方。由于近兩百年來沒有戰爭,整個老城區至今完整保存了那迷人的中世紀建筑群的古老風貌。大街小巷最寬處五六米,最窄處不足一米,時值清晨,路上行人稀少,店鋪也末開門,因而格外顯得靜謐。</h3> <h3>街道兩旁有許多古老店鋪,雖未營業,但櫥窗里工藝品等琳瑯滿目。路面都是采用石塊鋪成,這種石頭路面百年不壞,耐磨無比。</h3> <h3>老城區沒有現代建筑,看來看去,仿佛時光倒流幾百年。</h3> <h3>游罷老城區的大街小巷后,我們又來到了位于市中心以西的國王島上,這里有一座被瑞典人稱為最美的建筑——斯德哥爾摩市政廳。這是一座宏偉壯觀,設計新穎的建筑物。設計者是被稱為“怪才”的瑞典民族浪漫運動的啟蒙大師、著名建筑師拉格納爾·奧斯特伯格。1911年始建,12年后完成。其外墻用800萬塊紅磚砌成,高低錯落有致,虛實相間和諧,突出了北歐傳統古典建筑風格。</h3> <h3>它的右側有一座高106米、帶3個鍍金皇冠的尖塔,代表瑞典、丹麥、挪威三國人民親密合作。登塔頂部可覽整個城市風貌。<br></h3> <h3>墻上爬滿了爬山虎,紅墻綠葉相得益彰,更顯市政廳的古樸典雅。</h3> <h3>斯德哥爾摩市的小伙伴勾肩搭背去參觀市政廳。</h3> <h3>市政廳庭院外秀慧中。</h3> <h3>走進一樓就是市政廳藍廳,又名宴會廳。說是藍廳,但大廳并不藍,原是設計師初時的命名。原想建成藍廳,但在建造過程中,有一天設計師突然發現紅磚墻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十分漂亮,于是決定改變原計劃,放棄藍色,保留紅色,但大廳仍叫藍廳。說是宴會廳,是因為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日)瑞典國王和王后在斯德哥爾摩音樂廳頒完諾貝爾獎后,移師這里舉行盛大宴會,招待諾貝爾獎得主及各方貴賓。市政廳因諾貝尓獎成為全世界關注的中心。</h3> <h3>緊靠大廳天花板的長方形箱體是管風琴琴管。</h3> <h3>在大廳樓梯旁邊的是管風琴。當演奏家按下琴鍵演奏的時候,管風琴那渾厚濃郁的聲音就從天花板上的琴管里傳出來,縈繞在整個大廳里,給人以美的感受。琴體與琴管之間相距甚遠,但在演奏時又渾然一體,真是不可思議。</h3> <h3>大廳里的樓梯也有特殊意義,因為每年諾貝爾獎得主都會站在樓梯臺階上發表獲獎感言。我國的莫言和屠呦呦就曾站在這里顯示過他們的豐采。</h3> <h3>而這個樓梯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愛莎臺階”,是以設計師的妻子的名字命名的。傳說設計師為了樓梯臺階能讓女嘉賓穿著晚禮服和高跟鞋走樓梯不被絆倒,曾讓他妻子穿著長裙反復試驗而定下每個臺階的尺寸是高13公分,寬39公分。近80年來,女嘉賓們在樓梯上下來既保證了優雅的姿態,又保證了安全,因而世界聞名。</h3> <h3>宴會廳二樓走廊門頭上鑲嵌著市政廳設計大師拉格納爾·奧斯特伯格的雕塑頭像。</h3> <h3>市政廳內還有更為神圣的地方,就是婚姻登記廳。這個廳又稱“法國廳”。世界各地的情侶,只要提前預約,都可以在這里登記結婚。每到周六下午,總有一對對新人在這里履行他們對愛情的莊嚴承諾,攜手度過一生中最重要的幸福時刻。<br></h3> <h3>市政廳二樓金廳又是一大景觀。這座金廳縱深25米,墻面用1800萬塊約一厘米見方的金箔和許多彩色小玻璃鑲貼成一幅幅壁畫,有人戲稱這叫“三明治”工藝,在明亮的燈光照射下,這些壁畫金光燦燦,精妙絕倫,看得人目眩神迷,贊嘆不已。</h3><h3>左右兩邊的壁畫都以歷史為題,左壁敘事,右壁說人,分別表現瑞典歷史上海盜時代各個時期的重要人物。</h3> <h3>“金廳”正中墻上大幅壁畫,端坐著一位梅拉倫湖女神。女神腳下有兩組人物,右組是歐州人,左邊是亞州人,其中還有一位穿著清代服飾的中國人,但仔細看除了服飾,還真看不出是中國人。</h3><h3>據稱這幅鑲嵌畫象征著梅拉倫湖與波羅的海結合而誕生的斯德哥爾摩,是人類向往美好之地。這幅壁畫不僅是一幅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杰作,也是市政廳的“鎮廳之寶”。<br></h3> <h3>議會廳也是值得一看的地方。據介紹這個議會廳有101個座位,每個座位上都貼有議員的名字,座次固定,沒貼名字的說明這個議員任期到期,待選新的議員前來。這些議員來自瑞典7個政黨。更值得一提的是當議員開會時,老百姓可以坐在旁聽席上旁聽,只要你有興趣。這從一個方面表現了瑞典王國的民主和自由。</h3> <h3>旁聽席高高在上,呈階梯狀。</h3> <h3>議會廳的天花板很有意思,像一艘倒扣的船架,這跟藍廳的傳說類似。據說當初設計師并沒想要把天花板建成現在的樣子,但在即將完工時發現沒來得及鋪設天化板的屋頂像一艘倒扣的船架,這很符合北歐維京時代的建筑風格,于是設計師一改初衷,把天花板建成了類似維京人的船架,至于瑞典人是不是維京海盜的后代,由此而不忘祖先,就不得而知了。</h3> <h3>設計師又在屋頂上畫上日月星辰,以表示議會的光明正大,沒有見不得人的東西。</h3> <h3>市政廳大門前有一個廣場,廣場上有噴泉和雕塑,廣場前就是波光粼粼的梅拉倫湖,從市政廳眾多拱門看出去覺得景色分外漂亮迷人。</h3> <h3>告別了市政廳,我們又來到梅拉倫湖畔的瓦薩沉船博物館。如果你不經意的話,路過它單看外表,你不可能會確認它是博物館。</h3> <h3>這個博物館以一艘沉船的名字命名。據史料記載,1623年,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下令要建一艘巨型戰艦,召來當時最好的帆船設計師設計建造。1625年這艘豪華至極的巨艦終于建成,1628年8月10日在岸上人群的一片歡呼聲中正式揚帆起航,不料剛行駛數百米,被一陣微風吹翻,隨即瓦薩號連人帶船迅速沉入30多米深的波羅的海海底3個多世紀。究其原因,原來兩年多的建造過程間,國王多次改動方案,將單層改為雙層,放置太多大炮造成了重力問題,桅桿和船身的比例也有問題,結果造成 因" 頭重腳輕 "而翻船沉沒的悲劇。</h3><h3>1959年瑞典政府有關方面著手打撈,1961年沉睡333年的戰船終于重見天日。之后,又經過潛水人員和考古人員的艱苦努力,終于在沉船附近找到大量極為珍貴的文物。隨后政府募捐了大量錢財對船和文物進行修復,1964年建成博物館并正式對外開放。</h3> <h3>這艘戰艦瑰麗多彩,豪華威嚴。長60.97米,寬11.68米,主桅桿高52米。共有五層甲板,上面有64門大炮,船頭有代表權力與欲望的銅像、金獅,船艙里有精致的木雕、餐具,細細數下來有萬余件。光精雕細刻的雕塑品就有700多件,簡直可以和瑞典皇宮媲美。如今當我們細細端詳那些解說,參觀那一門門大炮、那些寄予了厚望的巴洛克風格裝飾,聽說沉船原因時,我的腦海中卻是一直在想著,這到底是戰艦還是游船?<br></h3> <h3>博物館除了沉船實物外,還有9個展覽室,陣列著從海底打撈上來的實物,其中有帆、炮、人體骨骼、水手服、工具、金幣、甚至還有羅姆酒等。而保存完整的戰船是一個巨大的藝術寶庫,也是瑞典人緬懷歷史的載體。它忠實地記錄了瑞典人的光榮與夢想,也記錄了瑞典人的失敗與教訓。</h3> <h3>這是戰艦模型。</h3> <h3>
斯德哥爾摩的小朋友很可愛,他們參觀博物館,還自己帶飯吃。</h3> <h3>斯德哥爾摩是梅拉倫湖與波羅的海的結晶,我們已經領略了波羅的海的壯美,也欣賞了斯德哥爾摩的精彩,也就沒有理由不去看看梅拉倫湖的秀麗(不在行程里,每人另加40歐)。斯德哥爾摩的一切都與梅拉倫湖有關。</h3><h3>梅拉倫湖是瑞典第三大湖,位于瑞典東部,東西走向全長120公里,最深處有64米,湖水由西向東經斯德哥爾摩緩緩流入波羅的海。</h3><h3>我們在美女導游(一個女孩子,十八歲就一個人到異國他鄉打拼,不容易)的帶領下,經王宮碼頭上了一艘很漂亮的二層暢篷游船。</h3><h3><br></h3><h3><br></h3><h3><br></h3> <h3>船緩緩駛離碼頭,而梅拉倫湖的旖旎風光也就一點一點地呈現在眼前。</h3><h3>但見藍天白云下,梅拉倫湖水面寬闊,碧波蕩漾,微風吹拂,湖面波光粼粼,輪船、游艇在湖邊呈一字排開。岸上綠樹掩映,各種建筑林立,有些就像棋盤式排列。高的、矮的、聯排的、獨立的,紅頂的、白頂的、綠頂的、圓頂、方頂的、尖頂的應有盡有,看得我眼花繚亂,應接不暇,也看得我心曠神怡,寵辱偕忘。</h3><h3>船上有講解員用漢語不停地介紹景點,可惜我和游客們既要看景,又要拍照,雖耳朵聽見,當時記住,但過后大多忘記。</h3> <h3>我曾游覽過巴黎的塞納河,兩岸的風光像流動的畫卷,兩岸的建筑氣勢恢宏,歷史氣息濃厚;我也曾坐過威尼斯的“貢多拉”,在古老的大街小巷里穿行,各種建筑臨水而立,近得就在眼前,伸手就能抓到;我也曾暢游過瑞士的盧塞恩,那美麗的琉森湖就是一個人間仙境。而這里與歐洲的一些城市有類似但也有不同。斯德哥爾摩被稱為“北方威尼斯”,這里湖面開闊,河道縱橫,橋梁眾多,每一座橋都是一個景觀。橋上汽車奔馳,橋下船只穿梭。天上云,湖中水;岸上房,水邊船;島上橋,水中鳥;湖邊樹,林中草。這一切都勾畫了一幅長長的濃郁而又美麗的北歐風情畫卷。<br></h3> <h3>現代大型游樂場在陽光下也熠熠生輝。</h3> <h3>白天鵝歡快地掠過水面,激起一陣陣漣漪。</h3> <h3>輕舟短棹,漫步湖上。<br></h3> <h3>長長的游船坐滿了觀光客,這些客人也都像我一樣沉醉其中吧!</h3> <h3>短短的一個多小時觀光結束,游船回到了碼頭,感謝船長的熱情服務,合個影吧,為了這次難忘的游覽!</h3> <h3>題后記:最近因瑞典警察粗暴對待中國游客而鬧得沸沸揚揚,我認為這是個案,不應該上升到政治層面上去,不應該影響到中瑞兩國的關系。作為中國游客出國旅游當然要自律,那種坐在地上呼天搶地的樣子確實令國人難堪,而瑞典警察粗暴執法也應受到譴責,此類事件但愿今后不要再發生。</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沙县|
达拉特旗|
云安县|
柏乡县|
陇川县|
乐至县|
柘荣县|
鄂托克前旗|
洛扎县|
万全县|
铜梁县|
西安市|
含山县|
阿勒泰市|
定安县|
乌拉特后旗|
安西县|
方正县|
大安市|
海阳市|
莒南县|
青州市|
那曲县|
腾冲县|
邹平县|
武胜县|
治多县|
卢龙县|
富顺县|
舟山市|
图木舒克市|
彝良县|
汪清县|
集贤县|
西城区|
绥芬河市|
黑河市|
巴彦淖尔市|
来凤县|
镇宁|
阿巴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