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穿越北關山

郭玉順

<h3> 之前,我們戶外群主跟大家商量想出去走一走,原先的計劃是十八缸或者是窟窿梯、調頭梯,但是一連十幾天的綿綿秋雨之后,考慮到懸崖絕壁上一定有苔蘚綠醭生出,就改變了計劃。</h3><h3> 當群主提出走紫霞關、將軍梯,上山后再從西寺胡同、女兒縫梯返回的路線時,大家立即紛紛響應。我們就分乘兩輛車子,將車停放在紫霞關洞口后,便開始上山了。</h3><h3> 上圖就是著名的紫霞關,原先沒有山洞的時候,這里就是翻越晉豫關卡的必經之路,是白陘古道的入山口,而且,古道遺跡清晰可見,關卡上還有石券門遺址。只可惜年久失修,坍塌的碎石流幾乎完全淤塞了古道,在下面看,完全看不到曾經的關隘要塞的。</h3> <h3> 這里修建了面積很大的停車場,每到周末,新鄉、鄭州的驢友總要有幾輛大巴停在這里的。</h3> <h3> 二道岸上有很多村子,十寨門、上午峪、對頭寺等等,將軍梯就在十寨門的旁邊,我們從路邊系著紅布條的驢標處,開始上山。這是一段登高后,對著來路拍到的照片。</h3> <h3> 平視拍攝對面的大山,紫霞關山洞就在半山腰,從那里穿過去,就是山西的陵川縣馬圪當鄉關爺坪、長三地等村子。</h3><h3> 大山巍峨疊翠,峰巒崢嶸競秀。</h3> <h3> 開始的山坡并不陡峭,一棵黃楝樹已經紅了果子。</h3> <h3> 在黃楝樹的映襯下,大山顯得格外瑰麗。</h3> <h3> 遙看我們的來路,但見盤上公路蜿蜒在南關山的山坡上,驚險無比。</h3><h3> 以紫霞關為界,關山被分割成南北關山,南關山一直到焦作地界,北關山一直到八里溝峽谷。</h3> <h3> 盡管已經是秋分時節,天氣轉涼了,但是一上山,大家還是汗流浹背的,就走一走歇一歇,我們不搞急行軍,只是信步由韁,隨心所欲。</h3> <h3> 將軍梯完全就是一個十分光滑陡峭的峽谷,因為朝陽,所以才比較干燥,要是背陰的話,縱使我們有憨膽,也是攀登不了的,因為前幾日的連綿秋雨會使絕壁十分光滑的。</h3> <h3> 走一陣子,感覺登山杖沒有了用處,就收起來了,大家開始手腳并用、四肢驅動,努力攀爬著將軍梯。對面的狹縫有多窄呢,從這里看過去,完全就是一個山縫。</h3> <h3> 上到半腰,需要平切一段崎嶇坎坷的山路。</h3> <h3> 仍有幾個人還在努力攀爬者。</h3> <h3> 我們沿著危險的絕壁小道,開始繞山。</h3> <h3> 半道上有很多未經探明的山洞,每一個山洞在雨季時都是噴水的泉源。這一帶有很多山洞,我聽說過的有藏寶洞、八寶洞、張良洞、皇姑洞等等。</h3> <h3> 半道上還有這種極窄的山縫,需要人側身才能擠過去。</h3> <h3> 我前邊的旅友們,迎著陽光,興高采烈的穿行在被叫做“一線天”的地質奇觀里,南太行有很多這樣的景觀。</h3> <h3> 當然,整個一線天并不是全都需要側身而過,只在某個地方才需側身的。</h3> <h3> 群主在給大家講解當年袁世凱在輝縣市購買了整個關山的歷史典故,</h3> <h3> 快到山頂時,巖石變成了頁巖。</h3><h3> 就在此處,有袁世凱刻寫在一塊石頭上的幾個大字,而這巖層,看起來像是一個神龕。</h3> <h3> 在南關山有“袁界”二字,而此處則有“福山界”三個字。</h3> <h3> 福山界前邊頭突兀出來的一塊巖石,旁邊盛開著淡紫色的山菊花,站在這塊巖石上,能拍出很有戶外特質的照片來,可惜巖石下面百草豐茂,郁郁蔥蔥的,凌空的感覺不大好找。</h3> <h3> 終于走到一個埡口,眼前豁然開朗,可以看得見紫霞關山洞另一面的關爺坪、長三地所在的山谷了。之后,就開始在林間小道里面平切。</h3> <h3> 上得一段陡峭的山路之后,仍舊還有這種在山谷里面的攀爬。</h3> <h3> 有時候還需要在峽谷里面盤旋回轉。</h3> <h3> 總之,從地形上看,快要達到山頂了。杏利便舉手遮望起來,斑駁的樹影印在俊俏的臉龐上,但仍遮不住青春和靚麗。</h3> <h3> 在一個拐彎處,大家席地而坐,找一塊干凈的大石塊、一塊毛茸茸的草鋪墊。盡可以坦然的、輕松的、放下裝備,把一身的疲憊,把之前心底的糾結、齷齪、煩惱、躁動等等所有的羈絆,全都釋放在這原始密林里面。</h3> <h3> 如果感覺乏味,還可以掏出手機,盡情的拍照,不用刻意去尋找角度、光線,只要輕輕按下快門,就是一幅好畫。</h3> <h3> 就是這種看似平淡、沒有一點詩意的灌木小樹林,也是極好的畫面呀!虬曲黑駿的枝干、蒼翠即將老去的樹葉、林間若游絲一樣的陽光,能完全把人融化掉,只剩下純潔的思維在漂游著……</h3> <h3> 停一陣子,就不緊不慢的繼續走著,走在山頂鋪滿陽光的小路上,還有鼻息里濃濃的花香、還有耳際中清脆的鳥鳴。</h3> <h3> 很多時候,因為久無人修,野葡萄什么的會攔住我們的去路,但是,橫柯上蔽、濃蔭蔽日的境地,不正是我們想要的〞走進大自然、尋覓美好環境〞所向往的秘境嗎?</h3> <h3> 走到一個三岔路口,眼前出現了可以走三輪車的山巔土路,群主跟我們解釋說,右手邊有一條直達山下的索道,是運送肥豬的專用索道。機動三輪呢,也是通過這索道拽上來的,山頂有一戶農家散養著很多土豬呢。</h3><h3> 我們便都笑著說,咱走的不是驢道,而是豬道!這是我們全部人馬的合影,城北中學和城北小學各有四名教師,輝高兩名,一共十人。</h3> <h3> 這就是下山運輸肥豬、通往索道的路,我們是從右邊過來的。為了展示一下此處是三岔路口,我特意走了走這條運輸豬道。</h3> <h3> 山巔還有這種石臼狀的巨石,據說是地球冰川時期的遺物,在南太行,大凡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頂,都有這種地質狀貌的巨石,有的被稱為石缸、石盆什么的,不是有個叫〞石缸嶺〞的地名嗎?</h3> <h3> 可以看到這里的大路十分寬敞,前邊的山峰很低很低,像一個小山包,其實是我們已經抵達了山頂。</h3> <h3> 時間已近正午,原本很安靜的養豬場,因為我們的到來而立即喧鬧起來,那些豬們肯定沒有一下子看到過這么多人,紛紛從睡夢中驚醒過來,哼哼唧唧的極不情愿的扭動著腰肢,去尋找另一個陰涼地。</h3> <h3> 因為是太行之巔,眼界一下子更為開闊起來,崔老師便揮舞著登山杖,指點著四處的山頭。</h3> <h3> 更有在山下見不到的各種植物,結滿了一樹的紅果。</h3> <h3> 大家誰也不知道這種植物叫做什么,有說是野山楂,叫做崆棘,也有說應該是海棠果,大家都恪守原則,絕不下口品嘗,只留下這一樹紅果自我招搖吧。</h3> <h3> 遠處的山坳里面很明顯有一個廢棄的小村子。博學多才的群主說,那個村子名叫石板窯。網傳黃水的龍水梯上面有個村子叫白云龕,說那是全新鄉市海拔最高的村子,而這個石板窯呢,明明就是海拔1500左右的一個村子呀,跟白云龕有得一比。</h3><h3> 而我們所走過的這一溜村子,分別叫東駝腰、小房、大水、后泉,都已經被廢棄了,但在谷歌地圖上卻還有標注。</h3> <h3> 蒼天流云、山脊巖層,是不是給人一種高遠空曠的感覺呀!</h3> <h3> 大家走一走、停一停,又議論一番,這里的遼闊天空,悠悠飛過的祥云,還有悄無聲息的民航飛機在天空中劃出一道道白線,無不讓人感覺長天遼遠,秋高氣爽。</h3> <h3> 頁巖很整齊的排列著,只要有興趣,甚至還可以輕輕翻動,就能扳起來一塊石頭。穆老師極有興趣的立在巖層上,迎著陽光,抒發著豪情。</h3> <h3> 側身照是不是要比上一張更好看一點呀!</h3><h3> 需要說明的是,所有照片全是使用手機拍攝的,而我一向認為,拍照的時候,最好還是把手機橫著拍攝,這樣拍出來的橫幅畫面,更符合人的審美情趣,人眼有兩只,兩只眼睛是橫著長的,不是嗎?家里的電視機不也都是橫幅的畫面么?豎幅的電視機我還沒有見到過,那畫面會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懶人拍照才不假思索的用豎幅。</h3> <h3> 還有,像這種照片,主題部分最好不要放在正中間,而應該放在后三分之一處,并且讓人的眼前空間大于身后空間,想象一下假如福秀轉身向右,是不是覺得很不舒服呀?</h3> <h3> 藍天白云、秋高氣爽,山巔蒼茫,空寂遼遠,崔老師便盡興展臂,擁抱整個世界!</h3> <h3> 而杏老師和華老師呢,只是較為放松的依著巨石,享受著大自然所贈予的這一切。</h3><h3> 清風拂面、陽光煦暖,當我們把工作中的所有煩惱拋開,走進這無比清新的世界里,心底該是怎樣的清凈和舒暢喲!</h3> <h3> 當然,還可以極目遠眺,把目光投向極遠的縹緲的空間,那里的天際里青山與藍天相接的地方,是可以安放心靈的所在——就這樣沐浴著祥和的光和溫馨的風吧!讓風滌蕩著心靈,讓光映照著魂魄……</h3> <h3> 大家還品判著豬們,黑的、白的、公的、母的,還有人專門到豬的正后方去,看豬們怎樣扭動著身腰,極不情愿的挪開位置,去尋找更加安適的去處。</h3><h3> 這豬委實太自由自在了,全部都是散養的。但是,自由的生命總是短暫而不太長久,安逸的生活總是顯得輕浮而不厚重。</h3> <h3> 這里有一棵巨大的小葉皂角樹,蔭蔽著樹下懶洋洋的豬們。我們的到來打亂了豬們安靜的休息。</h3> <h3> 不用刻意去驅趕豬們,他們很自覺的讓位給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h3> <h3> 豬們走了,我們便評論著它們的肥瘦,還有高挑與粗壯,還有大長腿支持下的模特步。您從豬屁股后面看過它們走路的姿勢嗎?美妙極了。</h3> <h3> 站在皂角樹下,看豬們滿足愜意的躺倒在另一片陰涼里。</h3> <h3> 沿著堤岸走不遠,眼尖的人忽然發現石岸上有很多山韭菜,他們幾個便采摘起韭菜來,不一會兒就是一塑料袋子,滿滿的有五斤多呢。</h3> <h3> 回望剛剛經過的這個小小的村落,這是我們所經過的唯一有人居住并在此養豬的地方。</h3> <h3> 又一棵不知名的植物。也是紅紅的綴滿了小果子。</h3> <h3> 野山菊很多很多,粉的、白的、黃的、紫的,單瓣的疊層的,有時候就是緊挨著的兩株小花,也不一定長得一模一樣,多彩的大自然在這人跡罕至的世界里,給我們呈現了太多太多的精彩。</h3> <h3> 在小山村逗留不久,便開始下山了。但是,就是在此處,我們走錯了路,本來該是翻山的路,走成了繞山的路,竟多走了一個小時。</h3> <h3> 等我們終于翻過了大山的時候,又發現了另一個小村子。</h3><h3> 群主一直說,有個村子里面有很大一棵蘋果樹的,等到我們終于找到這棵蘋果樹的時候,發現上面一只蘋果也沒有。莫不是群主在學曹操弄梅嗎?此時已經是正午一點多了。</h3> <h3> 廢棄的村子里,還有石碾盤。王老師撫摩著碾磙,感慨著,遙想著……</h3> <h3> 這里樹木高大,水源充足,完全可以養活好幾口人的。</h3> <h3> 一層層梯田昭示著曾經的過去。</h3> <h3> 也有死樹不肯倒下來,挺立在空空的房屋旁邊。</h3> <h3> 從一個縫隙里,可以望得見來時的盤山路了,也就是說,距離山下的對頭寺不遠了。而其實呢,對頭寺還在太行二棧上,大約海拔為一千米高。</h3> <h3> 他們立在絕壁的邊沿,指點著山下的村落、河流和道路。</h3> <h3> 這是對著左側的大山拍過去的照片。</h3> <h3> 絕壁邊沿的那條小道,就是太行二棧上俗稱為二道岸的山路,從紫霞關洞口向東走,可以一直走到關山的瀑布上面,凹陷處就是我們午餐的地點對頭寺村。</h3> <h3> 是不是有一種很蒼涼的感覺呀!</h3> <h3> 看樣子盡管人去樓空了,但是核桃還是有人來收獲的,我們遇見的每一刻核桃樹都是光光的。后來聽新鄉合河的旅友瑾瑜說,今年的南太行關山一帶,核桃樹上生了蟲子,絕收了。</h3> <h3> 平視這個小山村,石屋、石墻、石岸、石梯。</h3> <h3> 沿著很明顯的小路向右側走,不時的出現這種懸空危崖。</h3> <h3> 每遇到這種情況,大家便疾步而過,不敢高聲喧嘩,總害怕驚動了什么。</h3> <h3> 也有這種石臺階順勢而下,畢竟是下山的路,盡管大家都已經饑腸轆轆的,但仍然是興致不減。</h3> <h3> 這地方,當地人把它叫做西寺胡同,是針對于對頭寺而言的,山里人都把這種極為狹窄的峽谷叫做胡同,對頭寺西邊的叫西寺胡同,東邊的叫做東寺胡同。</h3> <h3> 從這幽深的峽谷里面,在荊棘灌木叢里、劈開蜘蛛網什么的,還得小心腳下的碎石。</h3> <h3> 當我們終于看到大片大片的楊樹、核桃樹林的時候,我們知道對頭寺就要到了。</h3> <h3> 一進村子,他們的腳步一個比一個快,我只能緊跟著他們的背影打聽著早就聯系好了的農家住址。</h3><h3> 像這種戶外活動,一般都要提前聯系農家的,不然,像今天這樣,我們是兩點來鐘才到達對頭寺的,農家早已經刷了鍋碗,誰還再給你做飯呀?</h3><h3> 給對頭寺的這戶農家做個廣告:135 2384 4724 飯菜好極了。還主動給我們省去了啤酒錢。后來聽說我們要從女兒縫梯下山,而兩位司機還需到紫霞關開車去,女莊主立即開車送了兩位司機。</h3> <h3> 飯后小憩之后,我們開始沿著女兒縫梯,從二道岸上下山,這是開鑿在萬丈懸崖上的女兒縫梯。</h3> <h3> 按說,女兒縫梯跟南太行其他石梯古道一樣,只要你不恐高,一般都是可以順利上下的。但是,這女兒縫梯卻是我最感緊張的一個石階梯,主要是因為是階梯上落滿了塵土石子,本來十分整齊的石臺階,變得溜光可怖,稍不小心,腳下一滑,可就是很危險的事兒。所以,我特意在石梯上面的小廟里,實實在在的磕了頭、捐了錢,希望山神爺能夠保佑我們一路平安!</h3> <h3> 他們走得快,我在最后邊壓陣收隊。您可以看看石臺階上積滿了土石。</h3> <h3> 太靠邊了也不行,每一塊石頭都是岌岌可危的。</h3> <h3> 轉過一個山梁,是一段更不好走的泥石流形成的大山坡。</h3><h3> 這里是山就是花崗巖和吸水石混雜的山體,吸水石里凝聚了大山的水分,從一個個窟窿里面噴涌出來,而整個山體由于常年有流水沖刷,便生長了很多苔蘚植物,而這些吸水石又常常坍塌流瀉,形成十分危險的峭壁。</h3><h3> 有人總愛好奇的詢問,為什么叫做女兒縫梯呀?那是因為此處被人稱之為女兒縫,多么浪漫的名字呀!其中的一個泉源還真的很像那么一回事兒。比如就這張照片的正中,原先是有一股水流噴涌而出的。</h3> <h3> 崖邊低垂著野花,野花映襯著懸崖。</h3> <h3> 看看這一張照片,就知道必須得小心翼翼才能安全下山。</h3> <h3> 整個山坡上有一股股溪水,群主文生害怕弄濕了鞋子,竟然干脆脫掉了鞋子,倒也更加把滑了。</h3> <h3> 野花妖妖,涌泉處處,絕壁上上到處是綠色的蒼苔。</h3> <h3> 每一個地方都是濕漉漉的無處下腳,更有那些看來不太起眼的小碎石,如果不小心的話,極有可能讓你的腳下一滑,可就是大事兒了。</h3> <h3> 原本,那一股水流是從畫面正中間的縫隙里流淌下來的,可能是這種石灰質的泥土淤積多了因而堵塞了某個管涌,水流便從右邊涌泄而出。但是,就是現在,照片正中的像不像某個器官呀?知道為什么這里被叫做女兒縫了吧?類似這樣子的涌泉還有很多呢!</h3> <h3> 下得女兒縫梯,開始在懸崖下、在野花叢中平切。</h3> <h3> 關山的山菊花呀,在萬花凋敝,萬木行將落葉的時刻,你卻開的如此潑辣,如此繁盛!</h3> <h3> 在絕壁的石縫里,在貧瘠的山石上,在暗無天日的懸崖下,你不畏危險、不懼干旱,哪怕有一絲的生的希望,也要開出燦爛的花朵來!這是從別人的照片中挪過來的一張。</h3><h3> 這野菊花,給人以生命的啟迪,給人以堅強的信念!從她們身邊走過時,都能充分感受到濃烈的生命氣息在感染著你!</h3> <h3> 舉頭仰望,但見懸崖峭壁上,一叢叢、一簇簇的山菊花,在極其險峻的地方彰顯著生命的的精彩。</h3> <h3> 此處的地勢也是十分驚險。</h3> <h3> 但卻是一個羊圈,地面上積滿了大量的羊糞,羊膻味太濃了,加快了我們的腳步!</h3> <h3> 走過懸崖下面的平切路段,仍需走一段宛若女兒縫一帶的極陡峭的下山小道,大家都格外小心。</h3> <h3> 回望我們曾經走過的女兒縫梯,就是絕壁上那條細細的斜線。</h3> <h3> 再來一張別人拍攝的女兒縫梯仰拍照片,我在最后邊收隊。</h3> <h3> 一直走到盤山公路邊,大家紛紛長長的舒了一口氣,總算下山了。光是這女兒縫梯,我們就走了差不多兩個小時呢。</h3><h3><br></h3><h3> 這次活動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活動,組織者是我們群主杜文生老師,開車的司機分別是輝高的王老師和城北的崔老師,午餐十二元,全部AA制。時值中秋佳前一天,當我們從紊亂冗繁的事務中脫身,走進純潔寧靜的大自然,我們每一個人都好像是得到一次洗浴一般。而我們再一次來到凡世人間的時候,自己感覺有一種超塵脫俗的感覺,我不知道其他的驢友們有沒有這種體驗。但我可以說,我從天上來,不帶一絲雜念,我把太行走遍……</h3> <h3> 全部行程20公里,拔高600米。</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水市| 满城县| 茂名市| 顺义区| 锦屏县| 揭东县| 呼图壁县| 和龙市| 易门县| 普陀区| 凌云县| 基隆市| 宝山区| 营口市| 英山县| 马山县| 清新县| 静宁县| 武义县| 泰安市| 怀集县| 宁津县| 东莞市| 利辛县| 资源县| 灵武市| 鹤庆县| 洛扎县| 潼关县| 瑞丽市| 沙洋县| 嘉禾县| 武城县| 阜城县| 碌曲县| 龙陵县| 长泰县| 左权县| 小金县| 开平市| 绩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