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各位晚上好。群主讓我講元曲,講啥呢?許多度娘都有。我不是文科出身,理論也不懂,沒系統學習。我想,講元曲的各種“對”。“對”是元曲的特點之一,也是我們寫作時必須面對的。<br></h3><h3><br></h3><h3>1.合璧對:對偶之一,與“鼎足對”、“連珠對”相對。由兩句對句組成的對偶。通常的對偶基本是這種形式。如:“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明楊繼盛詩)“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溫庭筠《商山早行》)<br></h3><h3><br></h3><h3>元曲的“對”有八種</h3><h3>合璧對,是最常見的</h3><h3>也是我們寫詩詞經常用的。</h3><h3>七律啥的對,在元曲里都是“合璧對”。</h3><h3><br></h3><h3>2.連壁對:四句連對。如無名氏《正宮?叨叨令》“黃塵萬古長安路,折碑三尺邙山墓,西風一葉烏江渡,夕陽十里邯鄲樹。老了人,也么哥,老了人,也么哥,英雄盡是傷心處。”這首感嘆人生的懷古曲開頭四句為“連壁對”,先后列出“長安路” 、“邙山墓”、“烏江渡”、“邯鄲樹”四腫意象,分別冠以“黃塵”“折碑”“西風”“夕陽”等修飾短語,使這四種意象蒙上一層蕭條、冷落的色彩。</h3><h3>四聯對元曲中常見的一種形式</h3><h3><br></h3><h3>3.鼎足對:就是指三個互為對偶的句子組成的對聯。第一句可對第二句,第二句可對第三句,第三句也可直接與第一句相對。<br></h3><h3>三足鼎立,三句聯,</h3><h3>如:“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這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馬致遠寫的一首廣為傳頌的小令《天凈沙?秋思》中的“鼎足對”。<br></h3><h3>類似的例子在元曲作品中隨處可見,如元散曲四大家之一的張可久詠宮苑風光的“山花紅雨鷓鴣啼,院柳黃云燕子飛,池萍綠水鴛鴦睡”。</h3><h3>鼎足對,元曲中常見,我寫的也有。</h3><h3>明代寧獻王朱權在《太和正音譜》中還給它取了名字叫:“燕逐飛花對”。</h3><h3>元曲確實有味道。</h3><h3><br></h3><h3>4.聯珠對:有個別名,大家肯定知道,就是“頂針聯”,又叫:“聯錦對”。是指對聯的前一個分句的句腳字,作為后一個分句的句頭字,使相鄰的兩個分句,收尾相連,一氣呵成,一般句多相對者是。</h3><h3>如“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水牛下水,水沒水牛腰。”</h3><h3>這個是連珠對</h3><h3><br></h3><h3>5.隔句對:元曲對仗的一種格式與詩中的扇面對相似,是在對偶句中間使用對仗。<br></h3><h3><br></h3><h3>《太和正音譜?對式》解釋說:“隔句對:長短句對者是。”例如無名氏小令《雁兒落過得勝令》嘆光陰似水流:“凝眸,堯舜殷湯紂;回頭,梁唐晉漢周。”兩聯之中,單句與單句為對,偶句與偶句為對,當然,還有其他間隔相對的形式。</h3><h3>這類的都是隔句對,這個是2.5對2.5</h3><h3>還有3.5.7對3.5.7的也是隔句對</h3><h3><br></h3><h3>6.扇面對:又稱“扇對”。近體詩對偶格式之一,即隔句對,如第一句對第三句,第二句對第四句。一首詩中前聯與后聯形成對仗,便是扇面對。<br></h3><h3>在詩詞中叫隔句對<br></h3><h3>別弄混淆了</h3><h3>如程景初散套《春情》:“小小亭軒,燕子來時簾未卷。深庭小院,杜鵑啼處月空圓。”燕子句與“杜鵑”句即為扇面對。也即是第二句與第四句隔句為對。</h3><h3>這個不一樣的是,四字句不須對。</h3><h3>如四字句也對,大家說叫啥對,</h3><h3>叫,隔句對。</h3><h3>比如,3.5對3.5是隔句對<br></h3><h3>3.5和3.5。3不對,5對,就是扇面對。</h3><h3><br></h3><h3>7.鸞鳳和鳴對:“鸞鳳和鳴”表達家庭美滿、夫妻恩愛的美好心愿。鸞鳳和鳴對就是曲中首尾相對。</h3><h3><br></h3><h3>8.救尾對:元曲特有的運用對仗的一種方式。即在曲的末尾三句設對。</h3><h3>這個對,只有元曲有。</h3><h3>救尾對是元曲套曲中常見的。</h3><h3>其目的在救結尾文句氣勢的卑弱,使文句氣勢增強,所以稱為“救尾對”。</h3><h3><br></h3><h3>例如張可久小令《山中》:“黃葉青煙丹灶,曲欄明月詩巢。綠波亭下小紅橋。老梅盤鶴膝,新柳舞彎腰,嫩茶舒風爪。”</h3><h3><br></h3><h3>又如,張可久《虎丘道上》:“船系誰家古岸?人歸何處青山;且將詩做畫圖看。雁聲蘆葉老,鷺影蓼花寒, 鶴巢松樹晚。”末三句都是對仗。<br></h3><h3><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川县|
德昌县|
南木林县|
会同县|
乐亭县|
高雄市|
武宁县|
嵩明县|
交口县|
吉安县|
都兰县|
丹东市|
梓潼县|
工布江达县|
黄梅县|
毕节市|
平安县|
右玉县|
铜山县|
海南省|
勃利县|
阳春市|
扶余县|
慈溪市|
漠河县|
阜新市|
阳城县|
江油市|
白山市|
故城县|
闽侯县|
达拉特旗|
南乐县|
河池市|
祁阳县|
光山县|
靖江市|
同江市|
灵台县|
香格里拉县|
工布江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