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時間:2018年9月10日至13日</h3><h3>拍攝:手機、相機</h3><h3><b><br></b></h3><h3> 時間關系,僅去郝堂村,文新茶村,南灣湖,雞公山,遺憾還有很多值得去的地方,需要靜下心來慢慢品味。</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郝堂村</b></h3><h3> 郝堂村。美麗宜居豫南小鄉村。雖然9月份是這里的淡季,有的是殘荷蕭然,但仍然擋不住她古樸,恬靜,溫婉的氣息。</h3><h3> 剛下過雨,村中小路濕漉漉的,偶遇雞鴨鵝。</h3> <h3>豫南風格建筑</h3> <h3>想起小時候,坐在門前曬太陽的情形。</h3> <h3> 曬那荷畔。</h3><h3> 有獨立小院,老板小夫妻外出打工,只留下母親照看小孫子,還不停地解釋說因淡季疏于打理。雖然院內雜草叢生,卻又有種返璞歸真的味道。室內可邊喝咖啡邊看書,主人養的多肉我非常喜歡。那么多不同的多肉器皿,可見下得一番功夫。</h3> <h3> 蓮花藝術中心</h3> <h3>村民兜售水果和山貨</h3> <h3> 岸芷軒。</h3><h3> 非常有味道的一家店,散發著文藝氣息。據說店老板是上過焦點訪談的。</h3> <h3>村中花橋流水</h3> <h3>村里的野花</h3> <h3>叫不上名。</h3> <h3>學習經書的地方,村里人說這里的人都是不正常的人,呵呵。瓶中插著彼岸花。</h3> <h3>去文新茶村的路上</h3> <h3> 文新茶村。</h3><h3> 文新茶葉是信陽毛尖最大品牌之一。</h3><h3> 清明前后是采茶最忙碌的季節。9月里也可見一兩個采茶的,此時的茶叫白露茶,品質會大打折扣。</h3> <h3> 信陽毛尖最好的茶就是清明茶,如果再早就是假的信陽毛尖,是南邊氣溫高早下來冒充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外地人會請信陽種茶的茶農帶去信陽的茶到南方去種植,但味道卻截然不同。即使同樣是信陽毛尖,拿到外地沏一壺,味道還是不一樣。</h3> <h3>海拔越高,采的茶品質越好。</h3> <h3>真正的信陽人,卻不愛喝純毛尖。信陽毛尖喝上幾杯后味便淡去,所以他們鐘愛一尖一葉,一個茶尖帶一片茶葉,茶香久久回蕩在舌尖。</h3> <h3>遇到采茶的婆婆 ,她告訴我怎么采,說這時采的茶是白露茶。(采四斤茶才可炒出一斤干茶)</h3> <h3>入茶農家品茶,主人分別沏泡清明茶,夏茶和秋茶,水最好在80℃左右,先洗茶,后再溜杯邊沏,水先是混濁,實是毛尖的毛,然后清澈,黃色為最佳,發綠色為次之。</h3> <h3>茶農家的泰迪,是個小賴皮,趴我腿上不下來,還屢次向我臉伸舌頭。</h3> <h3>炒茶的家伙式。炒茶也是一門技術,不是誰想炒就能炒的。</h3> <h3> 南灣湖</h3><h3> 不多作介紹,可百度。</h3><h3><br></h3> <h3>偶遇紅色彼岸花。</h3> <h3> 雞公山</h3><h3> 喜歡山上的“萬國建筑博物館”,清末民初所建幾百棟各國建筑,可惜沒得到足夠重視,能夠開放的還是少數。</h3> <h3>蔣介石為宋美齡建的舞廳</h3> <h3> 地鍋饃。</h3><h3> 我心心念念的,沒法捎回的美味,下次去必點的面食。又脆又香,那種面香,聞不見,是盤旋在胃里和心里的香。村里人說,這種面活起來要有勁,才好吃。</h3> <h3>意猶未盡,還會再去。時光需要慢下來品嘗,人生需要很多美好來填充,你好信陽。</h3> <h3>文新茶村</h3> <h3>曬那荷畔</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尼勒克县|
安图县|
治县。|
南昌市|
寻甸|
凤冈县|
化州市|
容城县|
浦县|
巍山|
延寿县|
临澧县|
奇台县|
济阳县|
安顺市|
祁连县|
当涂县|
中江县|
湟源县|
塔城市|
肃南|
南和县|
上犹县|
平安县|
酉阳|
太仆寺旗|
安龙县|
榆中县|
邯郸市|
庆安县|
彭泽县|
潢川县|
永顺县|
江津市|
龙里县|
奎屯市|
赤壁市|
玉门市|
乌恰县|
新竹市|
克拉玛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