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家鄉(xiāng)很少種植高粱,高粱面多半是不夠美味,記憶中僅吃過一次高粱面的饅頭,粗凜的直剌嗓子,真的不好下咽,所以我猜,莫言的《紅高粱》發(fā)生在高密東北鄉(xiāng),或許那時候大量種植,一是產(chǎn)量高可以養(yǎng)活更多的人口,畢竟高粱的產(chǎn)量比較高,二是為了釀酒。當然,釀酒是為了更為高級一些的享受了。
當人們的收入上剛剛能夠果腹的時候,拿土地種植高粱,再拿來釀酒,那簡直是暴殄天物,當然,暴殄的是土地。
所以從小到大,不見有多少鄉(xiāng)親們專門拿田地出來種植高粱,而一般會選擇在種植棉花或者花生,大豆田間地頭來種植十幾二十幾棵,收獲了的高粱米,多半用來喂家里的雞鴨鵝,人們想要利用的,是高粱的秸稈。<br></h3> <h3>說起高粱的秸稈,全身都是寶,每一處都與老百信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按功能劃分,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下部一節(jié)一節(jié)比較堅韌且粗壯的部分,一節(jié)一節(jié)的連起來,有將近兩米多高(我在東北和內(nèi)蒙見過當?shù)氐母吡唬喟胧菫榱酸劸贫l(fā)展出來的低植株,每一棵僅一米二三左右,長得很矮但果很壯實,是沒有那么多用途的。見圖二),這部分有兩個重要的功能,一是它的堅韌的皮可以拿來做墻圍,另一個是整根秸稈可以囫圇個的用麻繩一根一根的編織起來,做床席,因為鄉(xiāng)下的床多半是鏤空的僅有幾道木頭橫著支撐的木床,需要這些堅韌的床席做支撐,人睡在上面才不至于漏下去。
我曾經(jīng)有機會參與過數(shù)次織造床席的過程,有時候是跟著爺爺一起,有時候是跟著爸爸一起。首先需要把高粱的秸稈分類,按照粗細程度,將粗細大致一樣的秸稈放在一起,做起來看著齊整一些,有的人家沒有那么講究,把大小粗細很不一致的秸稈用麻繩草草的綁在一起,就像把高矮胖瘦很不一致的人編在一個一支隊伍里,雖然作用沒有任何削減,但是看著著實不美觀,每年夏天拿出來曬席的時候,都不好意思拿出來。
還好爺爺和爸爸在做席子的時候,從來不會如此草率,反而像是遵奉著某一種儀式一樣,將秸稈按照高矮胖瘦分成不同的序列,支上架子,然后用早已準備好的麻繩,一根一根的把這些分離的秸稈給鏈接起來,每一張席子都需要三股麻繩的固定,每一股的力道都需要均勻,確保席子的緊密程度,這樣做出來的席子才會美觀,不然緊致程度不一樣,席子很難做的漂亮。人們按照自己需要的寬度,決定編織席子的大小,最終完成后,用菜刀統(tǒng)一把兩邊多余的秸稈裁掉,整齊劃一的席子就這樣做好了,因為席子通風透氣的特征,家人會拿來晾曬棉花,或者晾曬紅薯干等,非常實用。
秸稈的另一個重要功能是,將秸稈頂部靠著中上的位置,家鄉(xiāng)人稱之為“葶子”,此處的秸稈與其他地方不同,比較細且均勻,沒有結(jié)節(jié),方便婦女們做一些日常用品,比如做饅頭時,放饅頭的工具,手更巧一些的老一輩奶奶們還會將其編織成筐子或者籃子,這些物件,是每家每戶都缺少不了的東西,用完直接清水一沖洗,放在陽光底下晾曬,自然干凈,不怕不講衛(wèi)生。
<br></h3> <h3>當然最后一部分也是非常的重要,便是高粱頭部的穗穗了,一般會靠近穗穗旁二三十厘米的地方,將其剪下來,把高粱米悉數(shù)勒下來后,便剩下一些干凈的穗子,婦女們將其用針線橫向串成一串,然后隨手一卷,便變成了刷鍋刷碗用的工具了,記憶中每年媽媽都要做上十幾二十幾把,自己用不完,左鄰右舍誰家缺少了,媽媽便很豪氣的送出去,用她的話講,又不是什么好物件,都是自己家田地里產(chǎn)的,大家共享一下吧,可見媽媽的共享還是比較前衛(wèi)的。這類穗子做的刷鍋工具,有把有穗,用起來極為方便,且刷的極為干凈。
上了歲數(shù)的老爺子們,自然也有自己利用秸稈的方式,他們將葶子和穗子結(jié)合起來利用,運用自己多年的工藝,把這些獨立的穗子捆綁起來,就做成了很好的掃帚,然后拿到集市上去買,賣的幾塊錢補貼家用。<br></h3> <h3>至于秸稈外面包裹著的葉子,老百姓也不會浪費掉的,會拿來編織成蒲團狀的坐墊,坐上去真的舒服至極。現(xiàn)在想想,人們把高粱真的用到了極致,全身上下毫無浪費的地方,這也是上千年來農(nóng)家生活的一種傳承吧,勤儉持家,不容浪費。
當記憶的碎片在頭腦中匯集,往事圖景便漸漸清晰。奶奶生病時的那年夏天,我時常會替代爸爸,用腳蹬三輪車,載著奶奶去七八公里外的另一個村子看病,騎行會經(jīng)過大片的高粱地,在家鄉(xiāng),一般只在離村莊比較遠的地方才會種植高粱,這些地方一般人煙稀少,尤其是中午當頭。
而每次帶著奶奶看完病,回家時總是趕上中午,夏日的陽光炫目,炙烤著大地能夠烤出油來,汗水就像蚯蚓一樣在全身蜿蜒,靜靜的高粱地,將小小的窄窄的路夾在中間,我和奶奶在其中穿行,有幾次我都害怕會從中竄出怪獸或者壞人來,所以每到高粱地,我都奮力的騎車,加快速度,一到了開闊地帶,全身立馬松弛下來,人也變得無力,騎車的速度便會慢很多,坐在三輪車里的奶奶好似看透了我的心思,為了緩解我的恐懼和緊張,每次經(jīng)過高粱地的時候,都會給我講她過去的故事,過了高粱地路過村子的時候還會專門讓我找一個清涼的地方,買一個冰棍,讓我休息一下,繼續(xù)前行。
現(xiàn)在想想,從小到大,那段時間,是我和奶奶交流最多也是最頻繁的一段期間,她為我打開了一扇通過過去的大門,我探頭探腦的進去,試圖從她的講述中,還原一幅幅與我來講很是陌生的畫面。
如今故鄉(xiāng)遠去,奶奶走了多年,這段在高粱地穿行的記憶仍舊深深的保留在我的腦海中,我想這一生,它都會陪伴我吧。<br></h3> <h3>故鄉(xiāng)帶給我的,永遠是暖暖的回憶,讓我慢慢的說,你來慢慢的聽。</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江市|
绵竹市|
长丰县|
舒城县|
长兴县|
海城市|
曲阳县|
林周县|
融水|
昌都县|
宿州市|
江孜县|
江西省|
墨玉县|
五莲县|
托克逊县|
广东省|
顺平县|
苏尼特右旗|
嵊州市|
蒙阴县|
子洲县|
衡水市|
苍溪县|
宣威市|
西丰县|
江口县|
嵩明县|
交城县|
光山县|
凤城市|
宁国市|
肇州县|
疏附县|
科技|
大石桥市|
沂源县|
筠连县|
琼中|
吉林市|
晋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