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紅墻青漫六十載,多少恩怨應風散
幾多少年失輕狂,只留沱江向南去
烏龜山上己塵土,內棉新村尚留名
——摘自網絡<br></h3> <h3>風動葉紛飛,
秋蟬匿影先。
黃葉已知冷,
歸根亦同眠!<br></h3> <h3>內江棉紡廠成立于1958年,是當時內江市第一大國企,鼎盛時期,內棉的職工人數高達8000多人,廠里有自己食堂,醫院和學校。提起紡織女工那真是城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下班后的女工成群結隊,引路人不時回頭張望,內棉無不讓人贊嘆和羨慕,能成為內棉廠里的職工是多少青年人的夢想。2008年,內棉廠轟然到閉,數千人突然失去了工作,漠然不知所措,若大廠房人去房空,秋風吹葉亂飛舞,廠區一片慘淡凄涼景像。 2018年9月12日,時過十年,早已步入中老年的原廠職工,似乎已忘掉老廠到閉帶來的痛苦和創傷,1600人從四面八方回到內江,齊聚老廠對岸,歡歌笑語縱情歌唱,為的是慶祝,一個還在那立著卻不屬于內棉人的"棉紡廠";一個對內棉人緊閉大門再也不開放的"棉紡廠";一個消失多年被內棉人過去自豪今日傷心的"棉紡廠"的-----60周年盛大慶典!
?<br></h3> 這里曾經車來車往人潮涌動<h3><br></h3> <h3>貌若天仙的紡織女工讓這座城市享譽"四川出美女,美女在內江"的稱號</h3> <h3>銀玲般的笑聲傳遍空曠的車間</h3> <h3>年輕的紡織姑娘邁著輕快步伐忙碌的工作<br></h3> <h3>工作方針和目標定格在2008年,墻上的數據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從今以后,車間再不會有機器聲,輝煌永遠過去,標語成為歷史文物。</h3> <h3>轉眼十年,內棉人相會。</h3> <h3>我們這一輩
和共和國同年歲
有父母老小
有兄弟姐妹
我們這一輩
和共和國同年歲
上山練過腿
下鄉練過背
我們這一輩
學會了忍耐
理解了后悔
酸甜苦辣釀的酒
不知喝了多少杯嘿喲
我們這一輩
和共和國同年歲
熬盡了苦心
交足了學費
我們這一輩
真正的嘗到了
做人的滋味
真正的嘗到了
做人的滋味
人生無悔<br></h3> <h3>廠慶紀念牌,紛紛拍照留影。</h3> <h3>意外相逢</h3> <h3>陽光溫熱,歲月靜好,你不來,我怎敢老。<br></h3> <h3>想你喲</h3> <h3>看不清了</h3> <h3>一個熱烈的擁抱,一聲親切的問候,一句溫馨的關心,一片真誠的祝福,<br></h3> <h3>會心一笑,收獲了人生的美麗<br></h3> <h3>白發與黑發</h3> <h3>心領神會</h3> 與親人團聚,幸福如此簡單。<h3><br></h3> <h3>美少女拉拉隊</h3> <h3>指揮是網絡紅人</h3> <h3>舞動青春</h3>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h3><br></h3> <h3>青春的韻律</h3> <h3>花樣年華</h3> <h3>讓心被快樂填滿,讓人生充滿笑臉,讓每一天都充滿歡聲笑語。<br></h3> <h3>沒有比快樂更能使人美麗的化妝品。<br></h3> <h3>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br></h3> <h3>焦點</h3> <h3>時光靜好,與君語;細水流年,與君同;繁華落盡,與君老。
</h3><h3><br></h3> 風韻猶存<h3><br></h3> <h3>高手在民間</h3> <h3>閨蜜,幾十年了。</h3> 相逢是首歌<h3><br></h3> <h3>攝技比拼</h3> <h3>兩手都要抓</h3> <h3>雙人照</h3> 集體照 空前絕后<h3><br></h3> <h3>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br></h3> <h3>廠沒了人還在 ,離散了情依然。 內棉人, 時光輾轉 美麗永遠!</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口县|
木兰县|
新营市|
崇明县|
巫溪县|
界首市|
浏阳市|
宿迁市|
昌黎县|
固安县|
临高县|
水富县|
卢龙县|
和政县|
太白县|
西乡县|
永昌县|
大荔县|
石渠县|
大新县|
临沂市|
吴江市|
河间市|
哈密市|
宾川县|
昆明市|
龙州县|
阿尔山市|
金塔县|
永平县|
乌兰浩特市|
巴马|
仁布县|
通河县|
宣汉县|
东阳市|
衡水市|
泰和县|
泽州县|
仪陇县|
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