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幺妹峰</h1> <h1>四姑娜錯</h1> <h1>三峰埡口</h1> <h1>大峰登頂</h1> <h1>二峰登頂</h1> <h1><font color="#ed2308">8月15日 寫于行前</font></h1><h1>四姑娘山的行程定妥了,自己去,9月11日出發。因為去年走的狼塔,所以沒和伙伴們去喀納斯,他們9月14日出發,近日聚會,互祝一路順風。</h1><h1>爬雪山,最大的顧慮是高反: 想想風雪交加的大五臺、無休無止的太白、領悟頗深的天格爾,這些山都在四千米左右,含氧量75%,勞累和輕度高反已經很折磨人了。四千米對于這趟行程只是起點高度,對我來說就像是海拔提升的接力賽,再拔升1000米,達到5355米,含氧量50%,呼吸困難,頭暈腦脹,可想而知。</h1><h1>看攻略做規劃是每次出行前必做的功課,“四姑娘山三峰攀登記” 受益匪淺。</h1><h1>四姑娘山距離城市近,補給容易,大峰和二峰線路成熟,是初級雪山愛好者的最佳訓練基地。</h1><h1>大峰5025米(入門級雪山)登頂概率90%</h1><h1>二峰5276米(入門級略有難度雪山)登頂概率50%</h1><h1>三峰5355米(初級技術型雪山)登頂概率30%</h1><h1>幺妹峰6280米(純技術型雪山)難度是珠峰的N倍,全世界21人登頂,國內12人登頂。嚴冬冬和周鵬在這里創造的“自由之舞”線路,迄今為止無人能及。 關注嚴冬冬,前途無量卻英年早逝,惋惜,他是精神上的強者,他的經歷給了我莫大的鼓舞,激勵著我去嘗試雪山。希望能登頂三峰,仰望幺妹,觀摩自由之舞,祭拜我敬佩的人。</h1><h1>這次計劃大、二、三峰連爬,登頂肯定不容易,特別是三峰,登頂概率只有30% 天氣,高反,意志,協作,裝備,諸多條件缺一不可,有些人沖頂多次都沒成功。 如果天氣允許就以三峰為主,全力以赴,一次不行休整一兩天再上。三峰是初級技術型雪山,靠自己是爬不上去的,準備跟雪山之巔的扎西走,一對一協作,喜式登山,登頂概率能高一些。</h1><h1>大峰二峰相對容易,不用繩索,打算自己上,阿式登山,但孤立無援和野生動物都是潛在的危險,帖子說海子溝經常有狗熊出沒,或者遇到受傷、嚴重高反就麻煩了。當年在跑馬梁就因為霧大,突然撞上了羚牛群,其他的大牛都跑了,一只小牛卻楞在原地,母牛攔在小牛和我們中間,都沒有十米遠,低伏著碩大無比的頭噴鼻撓蹄,來回瘋狂的跑, 這應該是嚴重的警告了,第一次遇到大型野生動物,沒有經驗,不知道該怎么辦,心里想: 不過是只白色的牛而已,我們人多,手里攥著登山杖,它不敢過來的,所以并沒有非常懼怕,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還拍了幾張照片。過后想想都后怕,那可是人家的地盤,再僵持或試圖驅趕會就完蛋了,幸虧是我們見勢不妙主動后退了,不管是人或牛,任何一方再激進一點,后果就不堪設想了。下山后聽當地人說: 落單的羚牛性情暴躁,是秦嶺地區攻擊人最多的野生動物。狼塔的路 “極其狹窄,危難重重”,所見所聞觸目驚心歷歷在目,“任何人都不想在哪里永存”–我的狼塔日記。人對于自然太渺小了,身處崇山峻嶺中有些危險是預料不到的。先把裝備帶齊,為獨立完成大峰和二峰做準備,日程和方式等三峰下來看情況再決定,確保安全才能有一顆繼續狂野的心。</h1><h1>這些天補充了幾樣針對低海拔雪山的裝備,每樣都是小驚喜,反復的琢磨熟悉,避免臨場手忙腳亂。加強鍛煉,特別是上肢力量,有些路段得手腳并用,接近登頂的幾百米是風化巖面,六七十度,得依靠上升器和下降器才能完成。玩過幾回速降和攀巖,對8字環和ATC不陌生,但上升器從來沒用過,還需要好好學習一下。</h1><h3></h3><h1><br></h1><h1>行程計劃表<br></h1><h1>9/11 鞍山10.45~雙流14.20</h1><h1>9/12 成都~日隆3100米</h1><h1><font color="#010101">9/13 長坪溝~ </font><font color="#010101">11公里,海拔上升1200米~三峰大本營4300米</font><span style="font-size: 17px;"></span></h1><h1><font color="#010101">9/14</font><font color="#167efb"> </font><font color="#010101">沖頂4.2公里,海拔上升1000米~三峰登頂5355米~日隆</font></h1><h1><font color="#010101">9/15 雙橋溝</font></h1><h1><font color="#010101">9/16 海子溝~14公里海拔上升1000米大峰大本營4200米~沖頂3公里,海拔上升825米~大峰登頂5025米<span style="font-size: 17px;"></span></font></h1><h1><font color="#010101">9/17 大峰大本營~三公里~二峰大本營4200米~沖頂7公里,海拔上升1000米~二峰登頂5276米~日隆</font></h1><h1><font color="#010101">9/18 預留一天</font></h1><h1><font color="#010101">9/19 日隆~成都</font></h1><h1><font color="#010101">9/20 雙流7.00~鞍山9.40</font></h1><h1><br></h1><h1>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要有詩和遠方”。這段話聽著很有道理又不能完全理解,整理一下。</h1><h1>茍且 為了眼前的名利、生存,而處在無奈的付出、屈從的狀態。高曉松說: 誰要覺得你眼前這點兒茍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這一生就完了。 所以還要有信仰和希望。</h1><h1>詩 不代表你非要寫出精彩絕倫的詩詞,詩是詩意,是對生活的思考和注解 。</h1><h1>遠方 是發自內心的自由、舒暢。只要你向往,能走多遠就走多遠。我認為這里包含了三種生活狀態: 茍且,詩,遠方,他們并不矛盾,互為因果,組合起來會讓生活更有滋味。</h1><h1>茍且時日,詩已寫好,雪山就在遠方。盡管預料到了困難也愿意為之拼搏,去嘗一嘗雪山的味道,這感覺就像一壺在心中發酵的老酒,喝著辛辣、回味甘醇。</h1><h1> 9月9日修改</h1> <h1><font color="#ed2308">8月17日 關于戶外軟件</font><br></h1><h1>每次出行前都下載軌跡,以防不時之需,在 “戶外助手”上查詢大峰二峰連登 ,出現了幾個讓我心動的軌跡,都是同一個人的作品: 爬上大峰不用返回營地,直接走山脊,把二峰三峰一氣呵成,粗略看軌跡像模像樣,很吸引人,打開細看才發現是由多條折線連接成的,沒有一段是曲線,數據欄也是空的。可以肯定這是用 “線路規劃” 功能做的。</h1><h1>這種做法讓人氣憤,太不負責任了,憑空想象的線路怎么能允許上傳呢!作為一款知名的戶外軟件應該屏蔽這樣的漏洞。</h1><h1>上傳軌跡的人缺少公德,家旁邊的公園你隨便畫畫也罷了,這可是三座五千多米的雪山,若是不熟悉軟件或粗心大意的人采用了你的方案,出現了后果你不自責嗎?</h1><h1>戶外處處存在風險,盡量規避吧。</h1> <h1><font color="#ed2308">9月10號 計劃變更</font><br></h1><h1>臨近出發,受到了家人的強烈反對,特別是父母,聽說我要去爬雪山,感覺危險性非常大,說啥都不讓去,我一再解釋這是條成熟線路,每年都不少人去玩,沒聽說誰出現危險了,再說我以前從珠峰大本營往絨布冰川走了一個多小時都沒事,五千米還是能適應的。看我的態度堅決,拗不過勉強同意了,但我也做出了妥協,不自己爬大峰和二峰了,掏出了帳篷,重裝包換成了日包,全程跟團隊走。<br></h1><h1><br></h1><h1><font color="#ed2308">9月11號 出發</font></h1><h1>鞍山機場太小,趕不上一般的火車站,好處是便捷。</h1> <h1>運氣好,分到靠前還靠窗的座位,川航的空姐不但漂亮,服務也好,不停地端茶倒水,看書給你開燈睡著了為你關上。開啟飛行模式可以使用手機,這點很人性化。伙食不錯,還有水果,就是量小點。快到成都時,很厚的云海,景色壯觀,飛機像靜止了一樣浮在上面,估計成都下雨了。</h1> <h1>笑語兄弟給訂的酒店。</h1><h1>明早八點從這里出發。</h1> <h1>劉三鮮火鍋</h1><h3></h3><h1>住進賓館,已是下午四點多,休息一會,感覺餓了,不知道吃點啥,身在天府之國,美食之都,這豈不是笑話,上網查,推薦 劉三鮮火鍋 ,都說沒吃過這家的火鍋等于沒來過成都,本地人都認他家, 合著以前都白來了?必須去嘗嘗。</h1><h1>落座后先上一杯蓋碗茶,龍井加茉莉花,這喝法還頭一回,龍井的清香茉莉的芬芳,不錯。</h1><h3></h3><h1>鍋底料做的絕,一條龍,隨著溫度變得香艷濃烈。</h1><h1>黑豆腐,黑豆磨成的豆腐。</h1> <h1>九尺鮮鵝腸,鮮,脆。</h1><h1>香菜、蒜末和香油,簡單的蘸料,用意就是要突出食材的新鮮。</h1><h1>沒有小鍋,我自己一個大鍋,浪費。</h1><h1>店鋪古香古色,賓朋滿座,成都人說話輕聲細語,這么多人都非常安靜,一招手服務員就過來,和北方喧鬧的場面比起來,我還真有點不適應。</h1> <h1>鮮毛肚 據說他家有屠宰廠,確保八小時以內上桌,每樣都非常鮮靈,口感絕佳。東西好自然不便宜,一個人花了274元。</h1><h1>吃過飯,小雨已停,街燈初上, 悠閑自在,走著回去消消食,大街小巷,人來人往,不奢華,不嘈雜,清新,安逸,厚重。成都的魅由內而外,成都的愁不能久留。</h1> <h1><font color="#ed2308">12號 四姑娘山鎮</font></h1><h1>8:20出發,9點天晴了。</h1><h1>成都海拔600米,一路攀升,山路崎嶇,經過著名的巴朗山隧道,洞口海拔3850米,長度8.8公里,開車需要好長時間,基建狂魔的稱號真不是白得的。一路躺在后排看電影,出了洞突然頭暈,氣壓與海拔的關系吧。</h1><h1>下午一點到四姑娘山鎮,海拔3100米,陰天,鎮子狹長,山清水秀。樓房,街道,甚至路燈都蘊含著藏族風情。海拔上升,氣溫下降,高反癥狀越發明顯,趕緊套上羽絨衣褲,暖和了,癥狀緩解不少。</h1> <h1>下午三點開始培訓。教練是澤郎倫布,就我一個學員,教的仔細,學的認真。打繩結,過繩結,做保護,上升下降器械的用法,各種注意事項,這堂課真過癮,沒聽夠。</h1> <h1>澤郎倫布講繩結,像 8字結,蝴蝶結,布林結,雙套結,意大利半扣 都是經常用到的。</h1> <h1>布林結,結中之王,容易拆開</h1><h3></h3><h1>蝴蝶結,中間結, 容易拆開</h1><h1>雙套結,非常穩定,容易拆開</h1><h1>8 字結,最穩固, 難以拆開</h1><h1>意大利半扣,救命結,萬不得已別用<br></h1> <h1>回到室內,檢測血糖值,看不懂,說我不錯,心率70多,初上高原能有這個數字已經很牛了。</h1> <h1>簽字畫押 這期三峰就我一個人,既是隊員又當領隊,有事自己兜著,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按了手印感覺悲壯</h1> <h1>澤郎倫布要來檢查我的登山裝備,擺了滿床。</h1><h1>晚上吃飯,同桌有三個剛從大峰下來的,山上下雪,沒能登頂。 我也擔心自己能不能上去。</h1><h3></h3><h1>明天去三峰大本營,估計發不出信息了,預祝14號出行喀納斯的朋友們玩的開心,一路順風,也祝在家的朋友們多多賺錢,事事順利。</h1> <h1>晚上查天氣預報,壞消息,超級臺風 山竹 來了,會不會影響我的行程。</h1><h3></h3> <h1><font color="#ed2308">13號 三峰大本營</font></h1><h1>昨晚好像是下雨了,早上八點,看到藍天白云,心情非常好。</h1> <h1>辦理登山手續</h1><h3></h3> <h1>車一直開到 長坪溝風景區 的 斯古拉寺。</h1> <h1>藏區的喇嘛廟奢華無比,大殿都是鎏金的。</h1> <h1>喇嘛在做早課,看門的小沙彌不讓進內殿,上過香,請了經幡,出發。</h1><h1></h1> <h1>開始上山</h1><h1>協作,阿迪爾,也叫金武。</h1><h1>這匹馬叫 瓜瓜仔。</h1> <h1>走到半山腰,有牧民房。</h1><h1>途中遇到兩隊下撤的人馬,雪大、高反,都沒登頂。</h1> <h1>婆渺峰,山形漂亮,若有積雪都可以和南迦巴瓦媲美了。</h1> <h1>和 婆繆峰 合影</h1> <h1>下午一點到達營地,海拔4300米,雖然是騎馬上來,頭也漲漲的,高反癥狀明顯,吃了兩片奧默攜氧,好很多。</h1><h1>這里是雪山之巔登山隊的固定營地,帳篷常年不拆,設施齊全。</h1> <h1>和旱獺做鄰居</h1><h1>聽說三峰大本營有很多巖羊,一只沒看著。</h1><h3></h3> <h1>終于在大本營遇到了登頂三峰的人,他的協作說“這個人好牛逼哦” 八點出發,下午一點就回來了。五個小時,正常需要七八個小時的。</h1><h1>一點半又下來三個登頂的,這伙稍微弱點,四點出發的,用了九個多小時,其中兩個嚴重高反,鉆進帳篷就睡,說啥也不走了,體力消耗盡了。</h1><h1>昨天在山下問過幾個人,連大峰都沒有登頂,我都有點灰心了,現在看到有四個人登頂了,信心增加不少。只要今晚不下雪,不高反,就有希望。</h1><h1>下午三點半,“楊二哥”又領上來四個人,借用我們的營地,明天有伴了。</h1><h1><br></h1><h1>“這個人好牛逼哦”<br></h1> <h1>下午三點,藍天白云,遠眺四姑娘山鎮。</h1> <h1>下午4:15,開始下毛毛雨。</h1><h1>5:30晚餐,出乎意料,在4300米海拔的營地,為我一個人做這么多菜,雞湯,青筍,白菜,木耳,居然還有花籃。有格調,我喜歡。</h1><h1>吃過飯跟協作聊天,說這里下雨山上就下雪,傍晚雨越下越大,高海拔的山就像小孩兒的臉,說變就變,哎!</h1> <h1><font color="#ed2308">9月14日 沖頂三峰</font></h1><h1>大雨打在帳篷上,嘩嘩的響,惱人的是一夜沒停,夜里頭疼發悶,起來抽煙喝水,好在睡袋厚實,一點不冷,兩點起床輕度高反,三點二十雨停了,出發,老天爺還給了點面子,可別再下了,山上不知道什么情況了。</h1><h1>周圍漆黑一片,頭燈在曠野中只能照亮腳下一小片,持續行走了一陣,高反越來越嚴重,吃了兩片藥。</h1><h1>隨著海拔升高地面越來越白,直至一層白雪。</h1> <h1>7點到達埡口,天微亮,雪已經很厚了,霧氣彌漫,海拔5100米,輕微高反,感覺還好,楊二哥的隊伍中有一個人高反嚴重,走不動了,沒爬上崖口,他外甥領著下撤了,其余的三名隊員狀態還不錯。</h1><h1>后面就是三峰的大巖面,過了這個巖面還有一段橫切就到頂了,只剩300米的海拔了,不過這段也是最難的。</h1> <h1>大家休息時,金武和楊二哥說三峰上不去了: 新雪,薄薄的一層太滑,錨點也不容易找到,這種情況下硬上太危險,如果下的厚能站住人也行。說 孫斌來那回也是這種情況,都下撤了。</h1><h1>我堅持要上,用盡各種辦法想說服他們,但在協作中肯勸導下無奈的放棄了。楊二哥是這條線路的開創者,金武是登山隊的隊長,經驗都非常豐富,藏族人信佛,誠實,聽從他們的評估肯定是正確的。</h1><h1>前些天是連續的晴天,或者等下大雪了再來,我卻偏偏選擇了這幾天,而且預報最近幾天都有雨,三峰的希望不大了。</h1> <h1>山后就是幺妹峰,無法切身體會 自由之魂 的雄壯,默默的向我敬仰的人致意。</h1><h3></h3> <h1>協作金武幫我掛 經幡。</h1><h3></h3> <h1>四姑娘是神山,盡我能力把經幡掛在最高處,希望佛光普照,惠及眾生。</h1><h1>為父母祈福: 扎西德勒彭松錯</h1><h1>為朋友祈福: 吉吉!索索!拉結羅</h1> <h1>下山途中下雪,隱約看到二峰</h1> <h1>遍地的 紅景天 </h1><h1>根部 晾干 泡水 藏族的老年人才服用</h1> <h1>快到營地了,山巒疊嶂,云霧升騰,壓抑的心情舒緩些。</h1> <h1>勞累,高反,心情失落。</h1><h3></h3> <h1>10點回到大本營,一路雨雪交加,唉,三峰這趟跑的不盡人意啊。</h1><h1>頭非常痛,坐一會緩解一點,喝些熱乎豆奶舒服多了,慢慢的收拾東西,不管好賴了胡亂的塞進馱包,好在我是騎馬下山,另一隊的四個人需要走下山,高反的那個不知得多難受了。</h1> <h1>到了山下,又經過 長坪溝,景色不錯,沒有霧這個角度能看到幺妹峰的,頭昏腦漲的也沒心思溜達,下午二點回到鎮上,高反癥狀消失,只是嘴唇干裂難受,臉色暗淡,身體疲乏,吃完飯倒頭便睡。</h1><h1>晚上和澤朗倫布探討能否再上三峰,他說高山天氣無法預測,到時候不能登頂又白跑一趟,大峰二峰受天氣的影響小,登頂概率能高些。聽了他的建議,我傾向大二峰連登,來一回不能一座山都上不去啊。但他不愿做主,于是給扎西打電話,讓我明天聽信。</h1> <h1><font color="#ed2308">15號 雙橋溝 </font></h1><h1>今天休整,九點,雙橋溝 景區大門</h1> <h1>坐車30公里到溝尾,雪山只露出一角</h1> <h1>紅杉林</h1> <h1>烤松茸,牦牛肉串,松茸蘿卜湯</h1> <h1>真正的 布達拉峰 沒看到,在霧中。</h1><h3></h3> <h1>佛塔和瑪尼堆</h1> <h1>唵嘛呢叭咪吽 , ōng、ma、nī、bēi、mēi、hòng,六字真言,藏區各地的發音都不一樣,讀的不準沒關系,心誠就有功德。</h1><h1><br></h1><h1>清凈心繞佛塔三圈。</h1> <h1>供奉喇嘛的佛塔</h1><h3></h3> <h1>四姑娜錯,就是四姑娘湖的意思。</h1><h1>頭午沒風,湖中的倒影非常漂亮。</h1><h3></h3> <h1>格桑花,藏族叫格桑梅朵</h1><h1>波斯菊和翠菊都可以叫格桑花。</h1> <h1>景區很大,主要溜達的四姑娜措和攆魚壩,類似九寨溝的海子。</h1><h1>霧氣太大,布達拉山,五色山,日月寶鏡,等著名山峰看不著。兩側山體上大大小小的瀑布,數不勝數,距離遠用手機拍不出效果。下午起風了,也累了,隆珠錯和人參果坪沒去看。</h1><h1>扎西 頭午就回信了,同意了我的想法,先爬大峰,感覺行就接著上二峰。斗志重燃,這回愛啥啥天氣,說什么我都要上去。</h1> <h1>瀑布</h1> <h1>攆魚壩</h1> <h1>晚上吃飯,同桌的法國人成功登頂二峰,長的帥,大使館工作,吃飯用筷子,漢語非常好,我和倫布開玩笑的俚語都聽得懂,他的兩個朋友走到大本營就高反了,提前下撤已回成都,留瓶紅酒為他慶祝,倫布喝了少許,因為明天還要上山我沒喝,他幾乎喝了一瓶,最后也喝不動了,可瓶塞起碎了,不舍得扔都干了。愛抽中國煙,一直抽到煙屁股,也夠節儉的。他說法國的小偷多,還是中國好,夜不閉戶。給我看他的小孩,說卷發隨他,面孔隨他媽,趴趴鼻子和他的大尖鼻子形成鮮明對比,我不由得暗笑他老婆是不是整容了。回宿舍才發現住對門,我正開鎖呢,他推門就進去了,他比我更相信中國。</h1> <h1><font color="#ed2308">9月16日 大峰</font></h1><h1>早8點,沿 海子溝 向大峰前進,騎馬上山,這次的協作是老幺。</h1><h1>11點20到大峰大本營,休息吃飯,12點10分開始登山,幾天來已經適應了海拔,這次上山輕松多了,調整呼吸、勻速不停,下午一點半到埡口,海拔4900米。</h1> <h1>看著前天失利的三峰,萬分無奈,一場雪攪碎了一個夢。</h1> <h1>從埡口開始坡度變陡,海拔高,體力下降,攀爬開始吃力,100多米的海拔休息好幾回才爬上去。</h1><h1>兩點二十六分登頂,登頂用時兩小時十分鐘,是平均用時的2/3,非常高興。</h1> <h1>和老幺在峰頂合影,感激,喜悅,溢于言表。</h1> <h1>登頂大峰5025米。</h1><h1>前天爬到三峰的崖口,海拔5100米。還有不到300米的高度沒完成。大峰雖然低,但完成了登頂,第一次站在5000米級雪山的峰頂,緩解了三峰失利的壓抑心情,證實了自己能夠站在雪山之巔的夢想。</h1><h1>都說國內登山者注重目的,外國人享受登山的過程,但只要條件允許,來這的每個人都有一個最大的愿望 登頂。</h1> <h1>回到埡口,休息,心情大好。</h1><h3></h3> <h1>在埡口看大峰大本營</h1> <h1>四點回到營地,好熱鬧,得有二十多人。碰巧又見金武,他領幾個外國人爬大峰, 閑聊三峰的事,我說當時的情況用冰鎬,冰爪,上升和下降增加保護繩,應該可以。他點頭默許卻強調危險,怪不得他,那個巖面得有二百米高, 這么做費時費力,我付的是初級登山的費用,和技術登山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寒暄一陣,老幺已備好馬,向二峰進發。</h1><h1><br></h1><h1>路過 五花海。</h1> <h1>馬鈴鐺一路叮了當了的響,走到跟前傻狍子都不跑,我們也停下來,五六米遠,對視了半天,長的像鹿,個頭小點,油黑的皮毛,大眼睛萌萌的,舉起相機害羞了,沒照清楚。</h1><h3></h3><h1>老幺說: 這里的野生動物多的很。翻過五花海對面的山有幾百只羚牛,熊就有好幾種。這荒山野嶺的說不準能碰到什么,沒自己走還是對的。</h1> <h1>晚六點到達二峰大本營,二峰埡口塌方了,不買票,名義上不允許登山,營地只有一個北京姑娘,雇了協作,徒步上來的,19公里,海拔上升1100米,厲害。飯后聊天,是個初級戶外愛好者,沒走過兩天以上的長線,裝備只認為貴的好,知道鰲太不知道狼塔,打算爬完山一個人長坪溝穿越畢棚溝,大伙趕緊給勸住了。不過精神可嘉,稱贊。<br></h1><h1>勇氣不是天生的,能力是靠積累的,邁不出第一步,山永遠在遠方。</h1> <h1><font color="#ed2308">9月17日 二峰</font></h1><h1>昨晚住石頭房子,2:30起床,3:30一起出發,我按自己的經驗起步很慢,小姑娘和她的協作等我兩回,我說你們按自己的節奏走吧,不用等我了。</h1><h1>攀登二峰的路最遠,軌跡單程7公里,實際來回二十公里,是三座山里最艱苦的線路,我依然采用慢而不停的方式前進,盡量保存體力,無奈從出發腦仁就痛,一片空白,一定要爬上去,是我唯一的想法。這種路習慣了悶頭走,即使天黑也不抬頭,攆上老幺我也不停歇,就這么堅持了兩個多小時,天蒙蒙亮時,坡度變陡達到了四五十度,體力迅速下降,出現了輕微眩暈,不得已停下來休息,老幺說前面的落石區前兩天又塌方了,非常危險,必須快速通過。咬咬牙起步,缺氧,乳酸強烈反抗自己,渾身酸痛,走不遠就得喘兩口,老幺再三告誡我不要停,等到了埡口再休息,看看滿坡鋸齒狼牙的碎石,再看看頭頂突兀而出的大巖塊,我怕了,點背一下扎成漿了,迸濺著也受傷無疑,石頭松散,蹬不穩拽不牢,嗓子冒煙,眼睛閃金星, 總想停下來休息,干著急, 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沒人能幫你,只能靠自己硬撐,鬼門關下過,不死扒層皮。嚇出一身白毛汗,累到虛脫,總算爬上埡口。</h1><h3></h3><h3></h3> <h1>到了埡口,正好趕上日出,剛從艱險中掙扎出來就送你一輪噴薄欲出的紅日,那種解脫,那種震撼,那種巨大的反差讓我瞬間石化,只覺臉頰濕潤不知是淚是汗。</h1> <h1>在埡口看見北京姑娘已到山腰,老幺說至少提前我們半個小時,好吧,這小姑娘太厲害,這么走都沒攆上,佩服。沒有力氣了,我要好好喘口氣,好好欣賞這來之不易的云海日出。</h1> <h1>日出,云海,大山</h1><h1>經幡讓自然有了靈魂</h1> <h1>埡口海拔5000米。</h1><h1>過埡口不遠就放下了登山杖,山體達到了五六十度,大塊大塊的巖石攔在路上,時不時就得爬著走,路更難走了,體力消耗殆盡,高反越來越嚴重,思想反倒輕松了,因為看得到峰頂,不到300米,天氣超好,慢慢走我一定能爬上去,時不時的停下來喘息,看看山,看看云,看看我心愛的幺妹峰。<br></h1><h1><br></h1><h1>金色的二峰,真美。</h1> <h1>奮斗了這么多天,第一次這么近,這么清晰的看到幺妹峰,好高興啊,越往上山尖露的越多。</h1> <h1>7:29二峰登頂,5276米。</h1><h1>我站了二峰之巔!山總會留一條路給攀登者,爬山是征服自己,站在山頂的是一顆永不放棄的心。</h1><h1></h1><h1>天氣陰晴不定,曾一度疑慮我與幺妹無緣了,此刻巨大的山體就橫亙在眼前,斷崖上的人面像都一清二楚。只隔一天又刷新了記錄,為這一小步而慶幸。</h1><h3></h3> <h1>幺妹峰 婆繆峰 佛光 云海</h1><h1>難以置信這樣的組合</h1><h1>是我見過的最瑰麗震撼的景像</h1><h1>此時此刻的雪山之巔算人間還是仙界</h1> <h1>就在我們休息時,三峰方向塌方了,只聽見轟隆隆的響,斷斷續續了幾分鐘。巖石風化產生裂隙,冰水交替愈發嚴重,溫度一高就容易垮塌。世上事皆是如此,困苦時相濡以沫,安逸了分崩離析。</h1> <h1>云海在腳下流動,站在藍天和白云之間欣賞幺妹的婀娜。</h1> <h1>佛光</h1> <h1>燒香進貢不如保持一顆善良的心</h1> <h1>一個心愿<br>期盼已久<br>凝望 遙望 仰望 你讓我一路神往<br>山那邊<br>云下面<br>尋找我夢中的姑娘<br>跟著風<br>跟著云<br>不知不覺來到天之邊 <br>三峰埡口<br>大峰之巔<br>惆悵迷茫糊住了我的雙眼<br>轉經桶<br>繞佛塔<br>可我真的悟不懂六字真言<br>拜度母<br>敬諸神<br>風雪再烈也要升起經幡<br>湮滅了祈求<br>拋卻了欲望<br>不避二峰的艱險也要匍匐向上<br>只是那<br>一瞬間<br><span style="font-size: 20px;">雪光</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霞光 佛光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全都印在</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的臉<br></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蒼穹碧<br></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山海浮<br></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悵寥廓心飛揚<br></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撫木聶<br></span>舞鍋莊<br>幺妹啊你是我心中醉美的歌<br>輕舞紗<br>舒羽翼<br>我愿永遠陪伴在你的身旁</h1><h3></h3><h1></h1><h3></h3><h1></h1><h3></h3><h3></h3><h3></h3><h3></h3><h3></h3><h3></h3><p style="margin: 0px !important; padding: 0px !important; outline: 0px !important;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important; box-sizing: border-box; user-select: auto; -webkit-appearance: none; font-weight: 400; line-height: 1.8 !important; vertical-align: baseline !important; font-size: 17px;"></h3><h3></h3> <h1>遠處的山尖是大峰</h1><h3></h3> <h1>峰頂拍照,觀景,一邊吃飯一邊聊“自由之魂、解放之路、珍珠項鏈、你好漂亮”,老幺把這些線路逐一的指給我看。聊到了古古,羅彪和扎西要去登貢嘎,真為他們捏一把汗。</h1><h1>在峰頂待了四十分鐘才下山,剛走沒多遠霧氣就上來了,世界瞬間又成混沌一片,太巧了,我若早來或晚到都會失之交臂。</h1><h1>三峰的雪是磨煉</h1><h1>大峰的霧是考驗</h1><h1>二峰的美是賞賜</h1><h1></h1> <h1>正規的戶外公司都注重環保,幾天來觀察協作,沒有一個亂丟垃圾的,他們的生活得靠這里的山這里的水。</h1><h1><br></h1><h1>二峰營地的水源<br></h1> <h1>下山難,下坡容易,一溜煙干到大本營,正好追上北京姑娘。</h1><h1>返程,騎馬走了一下午,再有個把小時就到家了,我跟老幺說實在是太累太困了。找塊背風的草地躺下來,陽光明媚,馬混熟了,在身邊啃著草,身心完全放松,這一睡的好香,老幺實在,等到我睡醒,反之亦然,對待好人我也不會吝嗇。</h1> <h1>晚上見到扎西,祝賀我“三個峰一次就干完了”,我說出來一趟不容易,盡力而為。過幾天他要帶隊去那瑪峰,也祝他扎西德勒。</h1><h1>像我這種一根筋的人容易鉆牛角尖,為了一個承諾一個愿望會不惜一切的去實現。也好“三個峰一次就干完了”</h1><h1><br></h1><h1>14號 三峰埡口 5100米 登高證書</h1><h1></h1> <h1>2018年9月16日第一次爬上五千米級的雪山,對我來說意義非凡。<br></h1><h1>16號 大峰登頂 5025米 登頂證書</h1><h3></h3> <h1></h1><h1>沒辦體育局的證書,想爬六千米的山再補。有機會研究一下 雀兒山。</h1><h1>17號 二峰登頂 5276米 登頂證書</h1> <h3></h3><h1><font color="#ed2308">9月18日</font><font color="#010101">回成都</font></h1><h1><font color="#ed2308">9</font><font color="#ed2308">月19日</font><font color="#010101">休息一天</font></h1><h1><font color="#ed2308">9月20日</font>早7點的飛機,9:50到鞍山</h1> <h1>人在錯綜復雜的社會中會感到迷茫,努力了也不一定成功,續而敷衍度日失去棱角。而戶外不同,面對一座山一條河,只需依靠自己依靠拼搏,在短時間內就能獲得成功。散心的同時也主動接受了其中的磨煉,這就越發的使你堅定從容,反過來再去應對生活中的茍且,寫更多的詩,去你想去的遠方。<br></h1><h1>四姑娘山是白的,海子是綠的,人心是透明的,愿她永遠美麗,神仙守護著嘉絨人們幸福安康,扎西秀。</h1><h3></h3><h5></h5><h3></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清市|
商丘市|
广宗县|
福贡县|
库车县|
呼和浩特市|
宜川县|
讷河市|
鸡泽县|
东海县|
龙川县|
陆良县|
怀安县|
柏乡县|
定襄县|
松原市|
平江县|
新邵县|
辉县市|
池州市|
建始县|
安溪县|
甘南县|
大邑县|
新干县|
扶余县|
思南县|
利川市|
宜兰市|
浮山县|
黄冈市|
上高县|
万载县|
崇州市|
广德县|
南充市|
高安市|
铜梁县|
南通市|
合阳县|
虞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