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3月11日,在北京鐵獅子胡同行轅,孫中山對夫人宋慶齡說:“我想要到地上躺一會兒。”<div>宋慶齡知道這是因為孫中山高燒不退,身體不舒服。但還是忍著心痛,告訴他地上涼,不能睡。孫中山看著夫人滿面哀切的樣子,忍著病痛寬慰她不要難過。<div>第二天上午9時30分,孫中山因為身患肝癌久治不愈而病逝,年壽59歲。</div><div>臨死之前,仍舊心系家國天下,號召“救中國”、“和平”。<br></div></div> 在孫中山的一生中,雖然是宋慶齡陪他度過了生命中最后的時光,但是他卻結過三次婚,曾經有五個女性陪伴在他身邊。 那么,她們是誰?命運如何? <h1><b>(一)盧慕貞</b></h1> 1866年,孫中山(名文,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出生于廣東省廣州府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因為兄長做生意賺錢的緣故,孫中山能夠上私塾接受教育。 小時候的孫中山聽說了太平天國的故事,便非常崇拜這些反清義士。后來到達香港、廣州等地接受過西方的教育,孫中山逐漸對積貧積弱的舊中國社會現狀感到不滿,他投身于革命,希望能夠救國。<div>1885年,孫中山18歲時和原配夫人盧慕貞結婚了,這是父母包辦的婚姻,孫家之所以急于給孫中山找一門婚事,也是為了讓“不安分”的孫中山收收心。<br></div> 盧慕貞是廣東省香山縣恭常都外坣村(今珠海市香洲區金鼎鎮外沙村)人,從小接受傳統教育的女人,甚至還裹小腳,比孫中山小一歲,揭開蓋頭的那一剎那,便愛上了這個氣宇軒昂的男子,可是孫中山到底愛不愛她,她心里沒底。<div>新婚后,她明顯的感受到自己和丈夫的格格不入,丈夫對清政府不滿,經常外出忙事業,她雖不懂,也在家做好賢妻良母,希望孫中山能夠無后顧之憂。<br>1888年,孫中山的父親病重,盧慕貞在塌前端藥侍奉,正在香港西醫書院讀書的孫中山回來后,看到了這一場景,心中對盧慕貞感動不已。</div><div>孫中山回到醫學院以當醫生為掩護,暗中秘密創建發展革命團體。</div> 1891年,孫中山和盧慕貞的第一個孩子孫科出生,夫妻二人的感情愈發恩愛。孫中山忙于革命事業,并不經常回家,可是一回家,便能穿上盧慕貞新為他縫制的鞋襪衣服。 1894年3月,孫中山和盧慕貞的第一個女兒孫娫出生了,同年,孫中山創立了興中會。<br>1895年,孫中山策劃廣州起義,但因準備倉促,最終這次起義失敗,而孫中山也遭到了清政府的通緝,無奈之下只能逃亡日本,清兵到處緝拿革命黨人及家眷。<div>幸虧清政府的書吏將孫中山老家的村莊名字寫錯了一個字,為盧慕貞帶著全家老少逃亡香港爭取了時間。逃到香港的盧慕貞發現自己的小腳已經在逃亡的路上磨得流血了,剛剛生產沒多久的她又因為此事做下了病根,可是她并沒有因此而責怪孫中山,她知道自己的丈夫在外面做大事。<br>逃到香港的盧慕貞在友人的幫助下,幾經輾轉,帶著全家來到了美國的檀香山找哥哥孫眉尋求庇護。</div> 自此,盧慕貞就一直和孩子們寄居在了丈夫兄長家中,孫中山只能偶爾才能偷著回來與他們見一面。<div>1896年11月12日,他們的次女孫婉出生時,孫中山剛剛從英國獄中獲釋,而這一天恰是孫中山的生日。</div><div>盧慕貞帶著三個子女在檀香山一住就是十幾年,孫中山忙于革命事業,一共就回家探望過她三次,總時長不超過一年半。</div><div>盧慕貞知道自己的丈夫在外面做大事,從來沒有埋怨過。</div><div>盧慕貞也知道孫中山在外面有了別的女人,有些難過,但是孫中山沒有將這些女人帶到家里來,她也當做什么都沒有發生過。<br></div> 后來,哥哥孫眉因全力支持弟弟革命事業,導致經營多年的農場破產了。無奈的孫眉只得在次年帶領全家到香港生活,因為孫科正在美國求學,盧慕貞只得忍痛讓兒子自己留在美國繼續學業。<br>1910年7月,盧慕貞抵不住對丈夫的思念,邁起小腳,追隨丈夫奔波在各個國家之間,只是慢慢的,她終于發現自己和丈夫的差距過大,而自己的小腳怎么都追不上丈夫的腳步。<div>歷盡千辛萬苦,辛亥革命終于取得了成功,清政府被推翻了。<br>1912年1月1日,孫中山被推選出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br></div> 得知消息的盧慕貞驚喜交加,與兩個女兒匆匆踏上了回國的旅程。一家在南京相聚了,在這里,她細心地照顧丈夫的起居,丈夫的同僚們對她都很尊重,把她譽為“民國國母”。 在與丈夫共處的這些天里,盧慕貞覺得丈夫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及,她終于知道丈夫拋家舍業忙活的“大業”是多么重要了,盧慕貞在為孫中山感到高興的同時,更深刻的認識到自己和他之間的差距。<br>隨著哥哥孫眉的過世,讓盧慕貞對人生更是有了新的感觸,她開始意識到:讓丈夫和大伯傾其所有的革命,是孫家最重要的事,讓一個能輔佐丈夫的女人來伴在丈夫左右,對丈夫、對丈夫視之為生命的革命事業都是最有益的。 1913年,孫中山再次因為革命失敗被人追殺,再次逃到了日本,有了經驗的盧慕貞迅速帶著孩子們逃到了澳門,同年,她的女兒孫蜒因為腎病而去世了。 1915年3月,48歲的盧慕貞收到了孫中山寄來的離婚信,看完信后,她詢問了一番宋慶齡的情況。她看了看自己的小腳,早就有心理準備的她不假思索提筆便寫下了一個字:可。<br>1915年9月,孫中山邀請盧慕貞前往日本東京,商談離婚事宜。<br>孫中山的離婚事件遭到了胡漢民等人的強烈反對。為了孫中山的名譽,在日本東京,當著眾人的面,盧慕貞站了出來告訴革命黨人,是自己主動想要和孫中山離婚的,因為厭倦了跟著孫中山顛沛流離的日子,只想要在老家安安靜靜的過日子。<div>其實,盧慕貞知道,自己是個小腳,難陪孫中山奔赴革命,又不會英文,無法幫助丈夫和別人溝通交際,也沒見過世面,不懂新的思想,難能輔佐丈夫成就事業,離婚是再為合適不過的選擇了。<br></div> 之后,盧慕貞和丈夫在密室進行詳談,兩人在密室談了很久,但至今也無人知道他們在密室談了什么。出密室后,盧慕貞與孫中山就辦理了協議離婚手續。<br>離婚之后,盧慕貞祝福孫中山:希望各自都能再覓良人。<div>盧慕貞回到了澳門,從此定居在澳門,與孫中山也始終保持著書信來往。</div> 1915年10月,孫中山便和宋慶齡結婚了,而盧慕貞再也沒有和別人成婚,在兒女的照料下,度過了晚年。 離婚后的盧慕貞開始了她的事業,她經常參與興辦學校、救濟窮人等活動,用自己的行動支持著孫中山的革命事業。<div>在孫中山逝世后,盧慕貞萬分悲痛,她請人為孫中山寫了悼文,以表達她對先生深切的悼念,在文中她贊譽孫中山有“偉大的精神,偉大的人格”,這個評價充分表達了她對孫中山的敬佩和懷念。</div> 1952年,這個偉大的女性在澳門病逝了,享年86歲。<br>盧慕貞這個舊社會的受害者,在丈夫偉大人格的指引下重生,她用自己的深明大義成全丈夫為之奮斗一生的事業,這是一位值得尊重的偉大女性,她用自己的行動贏得了世人的尊重,值得我們永遠去緬懷! <h1><b>(二)陳粹芬</b></h1> 嚴格來講,陳粹芬應該是妾室,她與孫中山在一起時,盧慕貞并沒有與孫中山離婚。<br>1892年,26歲的孫中山畢業于西醫學院,認識了小自己7歲的陳粹芬,彼時陳粹芬芳齡19歲。兩人在繁華的東方之城香港墜入愛河。<br><br> 陳粹芬,祖籍福建同安,出生于香港,沒有讀過書,這一點與盧慕貞無異,但她性情剛強,非常能夠理解孫中山的革命理想。<div>陳粹芬在1892年左右開始陪伴孫中山先生,曾隨其流亡日本。她接待革命同志,照顧孫中山和同志們的生活,印刷宣傳品、接船、洗襪子,任勞任怨。</div><div>許多革命黨人都受到過陳粹芬的接待。青年蔣介石也曾接受過陳粹芬精心的接待,感激地稱她“四姑”,直到晚年還曾提起。</div><div>難得的是,陳粹芬還積極參加了孫中山策劃的武裝暴動,特別是在惠州起義中,秘密運輸軍火武器,聯絡接洽、傳遞情報,幾乎都由她經辦。<br></div> 在孫中山領導推翻清王朝的革命生涯中,陳粹芬很多次都相伴左右,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既照顧孫中山的起居,又保護他的安全,孫中山的日本友人池亨吉說她"非常忙碌"、性格"剛毅",頗有"女中丈夫"的氣概。<br>1912年,民國建立后,為革命貢獻良多的陳粹芬功成隱退,過著平常人的生活。后因患肺病,返回香港療養。她始終都沒有和孫中山正式結婚。<div>離開孫中山后,陳粹芬從不提及早年革命經歷,更不曾向人提及與孫中山的關系。但孫氏家族沒有忘記她,不但把她列入族譜之中,孫中山原配盧慕貞夫人還視陳粹芬為姐妹,中華民國成立后,入住澳門孫家,后來往于廣州、河南、香港等地。</div> 1949年移居香港,1960年在香港病逝。<div>1980年墳墓由孫乾遷移到翠亨村孫家祖墳地。</div> <h1><b>(三)淺田春</b></h1> 1897年(明治三十年)11月,孫中山在倫敦被清廷公使館綁架獲釋后,又遠赴日本,結識志同道合者,以期擴大革命隊伍,宣傳革命思想。<div>日本是給國人留下傷痛最多的國家,但是日本又是中國當時的革命黨人向往的地方,和避風的港灣。</div><div>因為日本和中國都是一衣帶水的東亞國家,兩國人都是黃種人,日本通過明治維新步入先進國家行列,成為軍事政治強國,這讓孫中山等革命者心向往之,他們飄洋過海來到日本,為的是尋找救國良方。而日本朝野也確實有不少人,出于不同的目的,給革命黨人以大力支持和庇護。<br></div><div><div>到1924年11月離開,孫中山在日本流亡或者暫留時間長達9年,在孫中山先生40年的革命生涯中,占去了四分之一還多。<br></div><div><div>為了不拖累孫中山,陳粹芬并未與孫中山隨行。<br>在日本期間,孫中山最初住在橫濱,隨后則一直在橫濱和東京之間奔波,為中國革命奔走呼號。<br>橫濱對孫中山來說,就如同漫漫征途上的一個極其重要的驛站,他將近20次來到日本從事革命活動,幾乎每次都是先到橫濱,在那里稍作休整,開始革命工作。而發動辛亥革命的時候,孫中山就在橫濱。毫不夸張地說,橫濱是孫中山的福地。<br>當時,孫中山居住在橫濱華僑溫炳臣先生的家中為革命東奔西忙,急需一個幫手和生活秘書。在此情況下,15歲的淺田春來到了31歲的孫中山身邊擔任女傭。</div></div></div> 淺田春是日本靜岡縣清水町人,懂中文及英文,相貌甜美可愛。孫中山當時是單身,淺田春也是女兒身,兩人日久生情,成為情人。<br>五年間,淺田春將少女最珍貴的東西奉獻給了自己的偶像孫中山,也在孫中山身邊度過了自己的青春年華,留下了最美好的記憶。<br>1902年,病魔無情、粗暴地奪去了孫中山日本情人淺田春20歲的生命。 <h1><b>(四)大月薰</b></h1> 在日本期間,孫中山住在橫濱公寓里,交了不少朋友。<br>1898年他的日本朋友大月素堂家里發生一起火災,一下子就失去了住處,無奈之下只好寄住在孫中山寓所的二樓。<div>大月素堂有一個長得漂亮的女兒名叫大月薰,生于1888年,時年10歲。一日,大月薰不小心將自己屋中的花瓶打碎,因為水流到了孫中山的房里,大月薰下樓給孫中山道歉時,兩人第一次見面,那一年孫中山孫中山32歲。<br></div><div>1902年,孫中山的情人淺田春病逝。時年14歲的大月薰已長成一個美麗漂亮的大姑娘了,情感上孤獨的孫中山愛上了她。而情竇初開的大月薰也對這個壯志凌云的男子芳心暗許。<br></div> <div>孫中山通過友人溫炳臣向大月薰的父親大月素堂提親。當時孫中山已經36歲,而大月薰年方才14歲(當時日本與中國都視13歲女孩為適婚年齡)。</div><div>被大月素堂拒絕,理由是女兒才14歲,年齡還小,而真正的原因是孫中山同大月薰年齡差距太懸殊,男方已36歲,整整大女方22歲,總覺得把女兒嫁給他不妥。<br>但不久大月薰的父親卻又答應了孫中山的求婚,因為他女兒也愛上了孫中山,所以也算是成全了一對有緣之人。</div><div>一年后(1903年),孫中山與心愛的大月薰(年方16)在日本橫濱舉行了婚禮,大月薰成為孫中山的日籍夫人。</div><div>結婚時,大月薰是橫濱高等女子學校學生,上初中三年級。</div> 他倆的結合是20世紀中日婚姻中最早的一對,由此也算是拉開了20世紀華人與東洋人聯姻的序幕。<br>1905年,孫中山以興中會等革命團體為基礎,聯絡了志同道合的革命者,在日本建立了同盟會。<br>1906年,18歲的大月薰給孫中山生下一個混血兒女兒富美子。 不過,在女兒出生前,孫中山早在1905年便離開了日本,為革命經費而遠赴東南亞南洋一帶等多個國家。<div>后來,孫中山在進行反袁二次革命失敗后,再次流亡日本,卻并沒有再去看望大月薰母女倆。</div><div>生活窮困潦倒的大月薰,無法獨自撫養女兒,便將女兒交給了別人當養女,而自己則先后改嫁兩次。</div> 后來大月薰和孫中山仍舊有書信來往,1970年去世。 <h1><b>(五)宋慶齡</b></h1> 宋慶齡,1893年1月27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海南省文昌市 。<div>她的父親宋嘉樹是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摯友和同志,父親的愛國熱情和民主進步思想深深影響了少年時代的宋慶齡。<div>(宋嘉樹培養的六個子女,后來成為名震天下,權勢顯赫的名流:<br></div><div>長女宋藹齡嫁給國民政府財政大權的孔祥熙,善于積財,富甲天下;<br></div><div>次女宋慶齡嫁給國父宋中山,成為國母;</div><div>三女宋美齡嫁給總統蔣介石,成為第一夫人。<br>長子宋子文曾任郭明政府財政部長,中央銀行總裁,外交部長等職位;</div><div>二子宋子良曾任國貨銀行總經理和光都省財政廳廳長;</div><div>三子宋子安曾任中國建設銀行公司和香港廣東銀行董事長,在政治、經濟、外交等領域舉足輕重。)</div></div> 1894年,孫中山到宋慶齡的家中做客,這時,宋慶齡只是個1歲的娃娃,連孫中山自己都沒有想到,竟然日后會和這個女子成為了夫妻。<br>宋慶齡從小接受的是中西女塾的教育,她是聽著孫中山的故事長大的,15歲前往美國留學,勤奮好學,熱情開朗,是個新時代的女性,有著新思想。<br> 孫中山是宋慶齡從小到大都非常仰慕的人,她認為辛亥革命是本世紀最為偉大的事件。<br>1913年,宋慶齡在美國大學畢業,在歸國之前,特地去了趟日本,目的便是見見自己的偶像孫中山。這一次見面,宋慶齡便成為了孫中山的秘書,博學多識的宋慶齡給了孫中山很大的幫助,宋慶齡還會幫助孫中山用英文處理信件。 曾經有記者問宋慶齡:“你是什么時候愛上孫中山先生的?”宋慶齡卻表示,自己并不愛他,只是因為崇拜他、敬仰他,想要幫助他拯救中國,這應當屬于一種少女的浪漫想法。<br>1915年6月,宋慶齡回到了家中,告訴了父母自己和孫中山的戀愛關系,希望父母能夠同意這門婚事。可是,一向對女兒疼愛有加,對孫中山贊不絕口的宋父卻將孫中山大罵了一頓,并將女兒關在了家中,宋母苦口婆心的勸道:“他比你大那么多歲,還有妻子和兒女,你要想開些......”可是,宋慶齡卻鐵了心要和孫中山在一起。<br>孫中山的朋友也勸孫中山和宋慶齡分開,可是孫中山卻執拗要娶這個小了他27歲的女子。<br>1915年10月,在知道孫中山和盧慕貞離婚后,宋慶齡從家里爬窗戶逃了出來,在日本和孫中山舉行了婚禮。 在婚禮現場,來了一些日本賓客,中國的親朋好友寥寥無幾。<br>宋父追到了日本,看著木已成舟,女兒也執意不肯和自己回去,無奈之下,同意了這門親事,還跪在地上,給孫中山磕了三個頭,希望他能善待自己的女兒。<br>不久,宋慶齡收到了父母寄來的家具和綢緞,知道這是父母給自己的新婚賀禮,宋慶齡哭得泣不成聲。<br>結婚之后,夫妻二人琴瑟和鳴,為了共同的革命理想而奮斗,是夫妻,亦是事業上的伙伴。 1922年6月,因為陳炯明兵變,導致正在懷孕的宋慶齡受到了炮火的驚嚇,流產了,從此以后再也沒有過身孕。<br>1923年,宋慶齡陪同孫中山和軍閥作斗爭,陪同他和蘇俄的代表談判,身為機要秘書的宋慶齡,用英文為他辦理各種文件。 宋慶齡和孫中山的子女相處的都很好,盧慕貞告訴自己的子女,要尊敬宋慶齡,而孫科雖然比宋慶齡大兩歲,卻對宋慶齡十分尊敬。<br>1925年,孫中山病重,在這期間,宋慶齡一直在塌前耐心的照顧,看著越來越瘦弱的丈夫,她常常躲在一邊掩面哭泣。 在1925年3月孫中山去世后,宋慶齡沒有忘記孫中山的遺愿,堅持為救中國而努力奮斗。她堅持國共合作,積極參加國際上的反帝活動,積極為抗戰而奔走。 1949年3月,國民黨一敗再敗,蔣介石和孫科都曾經勸說她前往臺灣省發展,卻被她堅定的拒絕了。<br> 新中國成立后,宋慶齡選擇留在大陸,為婦女兒童的教育事業而奔走,在知道孫中山的女兒孫婉經濟有困難時,也會立刻資助。 晚年,孫中山子女的孩子都稱呼她為外祖母、祖母,經常過來探望她,一家人之間關系非常親密。 1981年5月29日20時18分宋慶齡因病在北京寓所逝世。 她是共產黨的親密戰友。遵照她的遺言,骨灰安葬在上海萬國公墓她父母陵墓的東側。<div>中國共產黨、全國人大、國務院為她立碑銘文以表紀念:</div><div>宋慶齡是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共產主義的偉大戰士。她為國家和人民所建樹的豐功偉績,將永載史冊!</div>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3bxb5kf5" target="_blank" data-link="create"><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百一夫美篇 · 總目錄(鏈接)</a></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什克腾旗|
山西省|
兴义市|
肇州县|
河池市|
泽州县|
太和县|
吉安市|
承德县|
益阳市|
景谷|
龙海市|
固始县|
揭阳市|
仁化县|
鲁甸县|
安康市|
运城市|
漾濞|
天峻县|
安塞县|
元谋县|
大方县|
岳阳县|
成武县|
孙吴县|
山阴县|
海口市|
京山县|
于都县|
肃宁县|
萨嘎县|
宁明县|
保德县|
青海省|
永川市|
齐河县|
扎赉特旗|
武定县|
肥东县|
金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