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音樂來自網絡</p> <h3> 盤秀山之美,上黨山峰之最。身處頂峰觀之,崇山峻嶺,松、喬、灌木疊翠,環狀山脈起伏連綿,波瀾壯闊,隨時節變化,浮云流動,群山在云海中更有了若隱若現之美。</h3> <h3> 南溝村位于屯留縣張店鎮西部山區,處于309國道旁七泉村以南,是盤秀山腳下一個美麗的小山村。<br></h3> <h3> 嶺東嶺西自然莊,<br></h3><h3> 村貌整潔磚瓦房。
柏油馬路穿林過,
國道連接小村莊。</h3> <h3> 境內有座亂石山,<br></h3><h3> 造型奇特很美觀。
萬石云集各有序,
好似祥云掛山澗。</h3> <h3> 這里多山地,但土地肥沃、山林茂密、資源豐富。</h3> <h3> 林中有莊莊連田,
層層梯田田連山。
人杰地靈山水好,
山雞野兔路上竄。
藍天溪水環境好,
引來八方四季鳥。</h3> <h3> 境內多處舊棄莊,<br></h3><h3> 依山傍水好風光。
若是有日能開發,
休閑康養好地方。</h3> <h3> 此地野生中藥材多達一百多種。要說有名數上黨參,產量最高則數連翹。還有各種野生菌菇產于山中,特別是被譽為黑靈芝的羊肚菌,一到春季生長季節,當地和外地的采菇人,不計其數,踏遍整個山域。其收購價格頗高,為當地農民增收不少,同時也為醫療行業做了一定的貢獻。</h3> <h3> 過度采挖產量降,<br></h3><h3> 藥材種植莫墾荒。
若有前來開發者,
生態種植鐮播上。</h3> <h3> 春:百花爭艷、萬木爭春、柔風細雨、春播忙。<br></h3><h3> 夏:小溪潺潺、鳥語蟬鳴、酷暑焱熱、百草香。
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秋高氣爽、五谷豐。
冬:銀裝素裹、林寒蕭瑟、四處奔波、增銀兩。</h3> <h3> 泉眼汩汩流淙淙,<br></h3><h3> 小溪彎彎水潺潺。
聆聽間息瀑布聲,
路水相伴入絳源。</h3><h3><br></h3><h3> 瀑布大小多八個,</h3><h3> 最高崖布五丈多。</h3><h3> </h3> <h3>生態農業養牛場,</h3><h3>規劃區域放牛羊。 </h3><h3>資源垃圾沼氣站,</h3><h3>有機產品緊跟上。</h3> <h3> 青山綠水天然氧,<br></h3><h3> 吟詩作畫來觀光。
環境優美能康養,
歡迎賓朋來觀賞。</h3> <h3> 文化娛樂有廣場,<br></h3><h3> 載歌載舞把歌唱。
黨的政策利人民,
頌歌獻給共產黨。</h3> <h3> 圖書娛樂衛生所,<br></h3><h3> 日間照料洗澡堂。
勤勞致富不忘本,
和諧共建奔小康。</h3> <h3> 該村古鄉土文化古跡的小寺嶺寺院和伏頭嶺清涼寺,早已不復存在,只能見到碎石瓦礫。據傳說很早以前因這幾處廟宇損壞嚴重,為了便于管理一并搬遷至七泉新建廟宇群。嶺西東南方向山溝里約500米處,有復修山神廟、龍王廟一處。此處現有天然石門景觀一處保存完好。</h3><h3> 據說伏頭嶺(也叫伏擊臺)這里在抗日戰爭期間,阻擊日寇我軍占領山頭高地與他們交火,場面非常激烈,因對方兵力居多雙方傷亡慘重。發生在哪年那月.什么部隊,誰指揮戰斗,無人知曉。前些年植樹造林時,山頭上環形的大戰壕見在,還有少數遷廟剩下的部分條石。偶爾抱出彈殼之類的戰場遺物,但己腐不能保存。</h3><h3> 老百姓口口相傳的伏擊臺山下一條溝,當地人稱殲擊溝(現西溝河村的磨盤腦),日本人手持三八大蓋,用當地百姓做實驗,結果一槍能穿透七、八個人體。日本人在中國的領土上,燒殺搶奪,慘無人道,犯下的罪行不可饒恕。寫入史冊,緬懷烈士,莫忘國恥。</h3> <h3> 距南溝村東南的2000多米處南坡小莊下有一瀑布水池,清澈的水面水深無底。傳說中的《大池借碗》和《硃砂洞》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待續)</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兴县|
城固县|
夏河县|
红原县|
宣汉县|
漯河市|
贵州省|
张家川|
天长市|
贡嘎县|
武乡县|
乐清市|
绥宁县|
布拖县|
称多县|
顺平县|
克山县|
利辛县|
鹤壁市|
茂名市|
蓝田县|
克拉玛依市|
南平市|
兖州市|
大连市|
德清县|
平阴县|
漳平市|
乡宁县|
长治市|
襄汾县|
秦安县|
晴隆县|
崇仁县|
金华市|
九龙城区|
堆龙德庆县|
韶山市|
定远县|
外汇|
福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