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告別了夏宮,我們又到了冬宮。冬宮,這個名詞最早是從電影《列寧在十月》里知道的,那十月革命一聲炮響,蘇維埃工人武裝沖進冬宮的情景歷歷在目,一直想親眼看看卻自以為是夢想,但今日夙愿得償,心中也頗有些感觸。這是我們那一代人的情結,很少會被現(xiàn)在的年輕人理解。</h3><h3>冬宮位于圣彼得堡市的中心廣場北側,涅瓦河南岸,建于1754—1762年,是一座白色和湖綠色相間的巴洛克風格的建筑。原是俄國沙皇的皇宮,后又成了葉卡捷琳娜二世的私人博物館。</h3> <h3>十月革命后冬宮被辟為圣彼得堡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的一部分。艾爾米塔什博物館與倫敦的大英博物館、法國盧浮宮博物館、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一起被稱為世界上四大博物館。</h3><h3>1764年,葉卡特琳娜二世從柏林購進倫勃朗、魯本斯等人的250幅繪畫存放在冬宮的艾爾米塔什(法語,意為“隱宮”),該館由此而得名。<br></h3> <h3>博物館占5座大樓,有從古到今270萬件藝術品,包括1.5萬幅繪畫、1.2萬件雕塑、60萬幅線條畫、100多萬枚硬幣、獎章和紀念章以及22.4萬件實用藝術品。囊括了遠東的文物和藝術品,中東公元前4000年以來的文物,西歐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素描、雕塑,古希臘和古羅馬的雕像、花瓶等。<br></h3><h3>博物館珍藏數量浩瀚,據說若想走盡埃爾米塔什博物館約353間開放的展廳,行程約計22公里之長。若想看完全部藏品,要化費27年時間。</h3> <h3>我們由面臨涅瓦河的冬宮入口處排隊進去,人實在太多,只能慢慢移動,在等候的過程中抬起頭欣賞冬宮外墻,只見墻表面由白色、淺綠色相間配合,窗口裝飾著金色的花飾,給人一種色彩鮮明生動,極其典雅高貴的感覺。<br></h3> <h3>進去之后,就看到了一條拱頂長廊,這是拉斯特雷利長廊,以冬宮的設計師拉斯特雷利的名字命名,是冬宮主要入口,通往宮殿主樓梯的長廊,用意大利式風格的雕塑作為裝飾。在門口大廳向深處望去,除覺華麗之外,重重拱門,更顯威嚴。</h3> <h3>在長廊中迎面看到一圓樽,碩大無比,卻很精美,不知是不是用傳說中的孔雀石做的,因為俄羅斯盛產孔雀石??!</h3> <h3>沿著長廊來到約旦樓梯,又稱“大使樓梯”。稱“約旦樓梯”,是每年1月9日沙皇一家由此樓梯下去,參加涅瓦河上為皇室準備的耶穌受洗節(jié)活動,因耶穌曾在約旦河受洗的典故,故稱為“約旦樓梯”,而這個樓梯還主要是讓各國使節(jié)由此上樓接受沙皇召見用的。</h3><h3>這個樓梯非常漂亮,它臺階寬闊,護攔是浮雕式的,與墻壁上的鏡子、天花板上的油畫融為一體,因而成為藝術品,看后驚呆。</h3> <h3>沿著“約旦樓梯”上去,仰望墻上的華麗裝飾,沒有哪一個人不目眩神迷,驚嘆不已。只見大理石人物浮雕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一扇扇窗戶配上金色的飾品精美絕倫,在燈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光彩奪目,紅毯、白墻、金飾、浮雕及壁燈等和諧地融為一體,就一個樓梯就如此奢華,不知接下來還怎樣驚人。<br></h3> <h3>從“約旦樓梯上來,就轉到了元帥廳。整座大廳以古典風格為基調,充滿著對稱的和諧。青銅大吊燈和兩側的小吊燈都都顯示著大廳的莊嚴性。元帥廳里掛有6幅俄軍元帥畫像。</h3> <h3>俄陸軍統(tǒng)帥庫圖佐夫,沙俄第一名將,一生戎馬生涯,參加戰(zhàn)斗無數。由于在一次戰(zhàn)斗中瞎了一只眼睛,故人稱“獨眼將軍”,1812年戰(zhàn)勝了不可一世的法國拿破侖,是俄羅斯民族英雄。油畫從一個側面表現(xiàn)他的形象,巧妙地避開了他獨眼的缺陷。</h3> <h3>蘇沃洛夫(1730—1800年),俄羅斯偉大的軍事家、戰(zhàn)略家、俄軍大元帥,俄羅斯歷史上的常勝將軍之一,著有軍事學名《制勝的科學》。據傳他是庫圖佐夫的老師。</h3> <h3>元帥廳旁是圣喬治廳,俗稱大金鑾殿。據說羅曼諾夫皇朝所有重要的會議、慶典都是在這里舉行。<br></h3><h3>大廳兩側都有窗戶,四周排列著一圈大理石柱,天花板上整齊的吊著兩排銅質吊燈,腳下是由各種名貴木材拼接的地板,圖案精美、無限奢華。產自意大利的大理石,把大廳塑造得特別莊嚴隆重、肅穆典雅。<br></h3> <h3>圣喬治廳里有安娜一世命令制作的沙皇寶座,上有雙頭鷹。</h3> <h3>彼得廳,俗稱小金鑾殿。</h3> <h3>彼得大帝廳里也有沙皇寶座,寶座后面的墻上掛著彼得大帝的巨幅畫像,站在他身邊的是古希臘神話中的榮譽女神。</h3> <h3><br></h3><h3> 油畫《波爾塔瓦會戰(zhàn)》。描繪了1709年6月沙皇彼得一世指揮俄軍與瑞典軍隊在烏克蘭東部的波爾塔瓦會戰(zhàn)的情景。這次會戰(zhàn)是大北方戰(zhàn)爭中最著名的戰(zhàn)役,俄軍最終的勝利終止了瑞典成為歐洲列強的時代。</h3> <h3>不知名的小展廳里象牙制品,個個都是精品。</h3> <h3>還有其他一些藝術精品,有的鎏金雕刻,還鑲嵌著寶石、翡翠等,價值不菲。</h3> <h3>軍事廳又稱戰(zhàn)爭長廊。廳里掛滿了沙俄時期的軍官肖像,據稱有332位之多。沒有肖像的是因為當時已戰(zhàn)死或病死,沒有來得及畫,因而只刻有他們的名字。</h3> <h3>亞歷山大一世</h3> <h3>沙皇亞歷山大一世騎像在軍事廳的最中央,是德國畫家弗蘭茨·克留格爾作品。</h3> <h3>徽章大廳,冬宮中最大的房間之一,面積超過1000 平方米。是俄國宣布法令的地方。整間大廳的設計和建筑體現(xiàn)了俄羅斯帝國的強盛,這里用于沙皇宴請各省的高級官員。金色欄桿、門飾及天花上的金色線腳及金色大吊燈與大廳中金色柱子相呼應。<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所有省份的徽章都被打造在中央青銅吊燈的小方板上。</span>從每個牌飾下生出一組枝形燈。<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站在這個大廳里,你只覺得是金光燦燦,富麗堂皇,氣勢恢宏,美輪美奐,讓人震撼。</span></h3><h3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不過二戰(zhàn)期間炸彈直接落到大廳,大廳遭到嚴重破壞,戰(zhàn)后修復到1946年才完工。</h3> <h3>鮮綠色的孔雀石制作的花瓶非常漂亮精致。</h3> <h3>深藍色的孔雀石花瓶同樣顯眼。</h3> <h3>伊里沙白女皇馬賽克像,一說是葉卡捷琳娜二世馬賽克像。</h3> <h3>許多大廳內部都是華麗的巴洛克風格,潔白的大理石柱上配上金色的裝飾雕花,有些浮雕甚至是用貝殼制作出來的,放眼望去整個大廳就只有白色、金色,那種奢華很難用語言表達出來。</h3> <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花園廳里也是金璧輝煌,而其中的金孔雀鐘尤其引人注目。金孔雀自鳴鐘是18世紀英國工匠耗費幾年時間制造的。1780年,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寵臣波將金公爵將它買回獻給葉卡捷琳娜二世女皇作為生日禮物。它最大的看點就是報整點時能孔雀開屏。</span>每年無數游客前來欣賞,如此巧奪天工的機械鐘真不多見??兹干系拿恳黄鹈枷袷钦娴囊粯?,一到時間,孔雀的尾巴會打開,公雞會打鳴,貓頭鷹會眨眼。<br></h3><h3>金孔雀鐘成為冬宮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h3> <h3>這些意大利作品有好多都是表現(xiàn)圣經里圣母圣子的故事的。</h3> <h3>意大利作品《五圣像》,邊框是純金的。</h3> <h3>瓷片畫,表現(xiàn)的也是圣經故事里的內容。</h3> <h3>來到達·芬奇廳。據說這里收藏的油畫從14世紀到20世紀達700年,其中有達·芬奇、拉斐爾等人的作品。達·芬奇,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先驅,“文藝復興三杰”之一。達·芬奇廳里的《圣母麗達》,是他在世界上留存的為數不多的真跡之一,冬宮博物館鎮(zhèn)宮之寶。(據傳達·芬奇的真跡在世界上不超過十幅)。這幅畫里的圣母慈祥的母愛光輝照亮了每個游客的心,令人感到溫暖無比。圣母懷中的耶穌的眼睛是最奇妙的,你無論站在什么角度,總感覺到他的眼睛在看著你。<br></h3> <h3>《圣母與圣嬰》,又名《柏諾瓦的圣母》,達芬奇畫,鎮(zhèn)宮之寶。畫家利用頂端的圓拱的窗戶,將觀賞者的注意力集中到坐在板凳上的圣母瑪利亞與圣嬰耶穌。圣母將沒穿衣服的圣嬰抱在懷里,用一只手拿著一朵花,而圣嬰右手探出想要拿花,另一只手抓住母親。玩弄花朵的動作構成了整幅畫的主題。</h3><h3>這幅畫表現(xiàn)的形象已經不再是神,母子之間的親密關系就像普通人那樣,母親的微笑高度概括了現(xiàn)實中年輕少婦面對自己孩子的幸福感,以更多的“人性”取代了“神性”。</h3> <h3>這幅畫叫《懺悔的抹大拉瑪麗亞》,是由達芬奇的學生喬瓦尼·彼得羅·里佐利(俗稱賈姆皮特里諾)畫的。</h3><h3>畫中的瑪利亞原是一個妓女,有一天在沐浴更衣后聆聽了基督的教誨后懺悔,基督接受了她的懺悔,從此瑪麗亞專心修道,成為有名的圣女之一。</h3><h3>這幅畫的有名之處是抹大拉的瑪麗亞蓬松飄垂的鬈曲長發(fā)與身體典線的形成,線與面、明與暗的對比,更體現(xiàn)出她的本質麗質,美麗的外貌與圣潔的精神世界相映,達到內容與形式一致的哲學境界。</h3> <h3>來到倫勃朗廳。倫勃朗(1606—1669年),17世紀荷蘭最偉大的畫家。他的《浪子回頭》,創(chuàng)作于去世前。畫的是一位老人的小兒子,爭家產不成,遠走他鄉(xiāng),放浪形骸,最終迷途知返回到家中,父子相遇的一刻。右邊的大兒子和隱藏的仆人則對小兒子的歸來表現(xiàn)得很冷漠,和《圣經》中所說相符。因為最后老人說:兒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的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復得的,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畫里有一個小細節(jié),父親撫在浪子肩頭的雙手大小不一,右手仿佛是母親的手才對。不過現(xiàn)在誰也沒法知道倫勃朗這么畫的真實想法了。<br></h3><h3>說到倫勃朗,后世的荷蘭偉大畫家梵高曾面對他的畫說過,“你知道嗎,我只要啃著硬面包在這幅畫的前面坐上兩個星期,那么即使少活十年也甘心。”<br></h3><h3>冬宮博物館以館藏此畫引以為榮,所以在他們的宣傳畫上,常常把此畫作為封面。</h3> <h3>倫勃朗的《丹奈爾》,又名《達娜厄》,取材于希臘神話,被稱為曠世之作。</h3><h3>故事講述的是阿爾戈斯王阿克里西俄斯占卜預示說他必死在外孫之手,這使他恐懼,為逃避不幸,阿爾戈斯王專門造了一座銅塔,把未出嫁的女兒達娜厄關在塔內與世隔絕,還指派一個老婦人監(jiān)護。但天神宙斯通過塔窗發(fā)現(xiàn)了美麗的達娜厄,一見傾心,常化作一道金光來與達娜厄相會,不久達娜厄懷孕生下了希臘神話中的英雄珀爾修斯,最后老國王仍然沒有逃過厄運,最終死于外孫之手。</h3><h3>在這件作品里,畫家用一束明亮的光照亮達娜厄的身體,象征宙斯要到來,少女望著窗外盼望奇跡發(fā)生,在達娜厄的上部有一個爰神的形象,為這幅畫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但這幅曠世之作在1985年遭受了厄運,一個“瘋子”參觀者往畫上潑了硫酸,還劃上兩刀,博物館請專家用了十二年時間修復才大致恢復原樣。</h3> <h3>《偷窺》,意大利著名畫家、建筑師朱里奧·羅馬諾畫,他是文藝復興三杰之一拉斐爾的得意門生。</h3><h3>《偷窺》取材于《羅密歐與朱麗葉》。描述的是一個老婦人竄到門邊偷窺一對在床上的男女,家狗立即撲上前去阻止,而家貓則躲在床下冷眼旁觀,寓意耐人尋味。</h3><h3>但這幅畫出名的不是故事,而是畫中的男子左腿角度不符比例,像是多出了一條腿,故又稱為“第三條腿”,正是這第三條腿,使觀眾絡繹不絕。</h3><h3>這幅畫的風頭蓋過了許多名家,這也算是繪畫史上的奇葩了。</h3> <h3>冬宮中有一條拉斐爾長廊,是葉卡二世參觀過梵蒂岡的拉斐爾作品后,在冬宮里復制了整個走廊。這條不長不寬的走廊,頂上是一個個連續(xù)的半穹頂,長廊的兩端、柱子上、頂、圓拱的端面、墻壁上,共復制了52幅圣經題材的繪畫作品,各圖案的周圍,建筑結構的邊緣多有黃金雕飾。<br></h3> <h3>意大利廳陳列著許多著名的油畫</h3> <h3>精美無比的馬賽克桌面</h3> <h3>意大利廳頂窗,特點是屋頂上有很大的玻璃窗便于釆光。頂窗兩邊都裝飾有鎏金花紋和燙金雕刻,精致細膩,極富藝術魅力。</h3> <h3>米開朗琪羅(1475—1564年),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他的雕塑作品《蜷縮成一團的小男孩》,是冬宮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作品描述了一個小男孩右腳受了傷后蹲下來用雙手緊握受傷處,臉部表情尚平靜,可背上肌肉高度緊張,其雕刻形象逼真,令人驚嘆。</h3> <h3>《威尼斯迎接法國大使》??{萊托(1697—1768)意大利著名風景畫家。</h3><h3>此畫最奇妙之處是具有魔術般的透視力。</h3> <h3>進入柱子大廳。石柱廳兩側擺滿了栩栩如生的雕塑。廳中央是兩排綠色的圓石柱,很密集;兩側各兩排方石柱。<br></h3> <h3>這些豎著的高大的柱子似把我們帶到了羅馬時代。</h3> <h3>科雷凡大花盤。它由俄國建筑師阿布拉姆·梅利尼科夫設計,由阿爾泰邊疆區(qū)的科雷萬工廠,用一整塊烏拉爾碧玉打磨而成,耗時12年。<br></h3><h3>這個大花盤,又有人稱孔雀石橢圓盤樽,高2.5米,長4.5米,寬3米,重19噸。據說當年為了把它搬進來把墻都拆了。<br></h3> <h3>東方藝術館擁有公元前4000年以來的展品16萬件。宮中有幾千件古埃及的文物,如石棺、木乃伊、浮雕、紙莎草紙文獻、祭祀用品和科普特人的紡織品,世界上最大的伊朗銀器,以及巴比倫、亞述、土耳其等國的文物。圖為希臘石棺雕刻,人物無不栩栩如生。</h3> <h3>木乃伊,幾千年了,保存完好。</h3> <h3>古埃及棺槨</h3> <h3>從議會階梯下來到一樓,冬宮博物館的參觀活動也就要結束了,短短兩個小時不到,走馬看花,浮光掠影,雖然所見不過一小部分,大概占三十五分之一吧,很多還沒有看懂,但卻覺得太震撼了,我去過盧浮宮,覺得與之相比并不遜色多少,冬宮完全可與之媲美。從皇宮到藝術圣殿,珍藏浩瀚,成為世界最長藝廊,其貢獻最大的是葉卡捷琳娜二世,這位從德國來的小公主到后來成為氣蓋天下的女沙皇將俄國帶到了歷史鼎盛時期,她曾說過:假如我能夠活到二百歲,全歐洲都將匍匐在我的腳下?!贝搜圆惶?,她確有才華,除統(tǒng)治才能外,還酷愛藝術,尊重文人,傳說她與伏爾泰長期保持聯(lián)系,通信一直到伏爾泰死。</h3> <h3>走出冬宮,見到俄羅斯藝人在冬宮廣場邊上的表演。</h3> <h3>畫像</h3> <h3>冬宮廣場是圣彼得堡市的中心廣場,圣彼得堡市凡有重大活動都在此舉行,當年俄國十月革命也是發(fā)生在這里。冬宮廣場的氣魄和規(guī)模令人驚嘆,它比莫斯科紅場還大,面積達50000平方米。廣場上的建筑群都建于沙俄時期,雖風格不同,但看上去卻是那么完美,那么和諧。</h3><h3><br></h3> <h3>下圖是舊總參謀部大樓,位于冬宮的南面。為了紀念1812年戰(zhàn)勝拿破侖,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下令建造了這座大樓,1819—1829年由著名建筑師羅斯、雕刻家皮緬諾夫和馬林諾夫斯基等共同設計建成。大樓中間的雙重凱旋門頂部是六匹戰(zhàn)馬拉著的羅馬戰(zhàn)車,上面站著戰(zhàn)無不勝的勝利女神,與莫斯科凱旋門類似。這個凱旋門將兩棟獨立的建筑連在一起形成了總參謀部主樓,現(xiàn)在成了俄羅斯西部軍區(qū)司令部,還有軍事部、外交部和財政部的辦公地。<br></h3> <h3>為紀念戰(zhàn)勝拿破侖,在廣場中心樹立了一根亞歷山大紀念柱,高47.5米,直徑4米,重600噸,不用任何支撐,只靠自身力量屹立在基石上,驚嘆!奇跡!它的頂尖上是手持十字架的天使,天使腳下踩著一條蛇,這是戰(zhàn)勝敵人的象征。</h3> <h3>廣場上的穿著中世紀服裝的藝人</h3> <h3>就要離開圣彼得堡了,在圣彼得堡短短兩天,所到之處雖是匆匆,但都令人贊嘆,圣彼得堡不愧是俄羅斯歷史文化的殿堂。有一位哲人曾經說過:“如果在圣彼得堡住上兩天,你會覺得自己知道了很多東西?!蔽矣X得確實如此。但他又說道:“如果住上兩個星期,你會覺得自己知道的并不多,如果住上兩年,你會發(fā)現(xiàn)你原來什么也不知道。”這太逗人了,但細思靜想,覺得這位哲人說得太對了,我們所看到的只是浮光掠影,要真正領悟還需時間,可惜,這次圣彼得堡之行還沒有去葉卡捷琳娜宮和皇村呢!</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庆县|
延津县|
托里县|
金阳县|
南皮县|
永和县|
金乡县|
昂仁县|
平谷区|
萝北县|
大田县|
四会市|
万山特区|
中西区|
黄平县|
浦县|
慈利县|
石门县|
长泰县|
永嘉县|
微博|
香港|
长兴县|
乌拉特前旗|
枣强县|
聂荣县|
隆子县|
青州市|
湘阴县|
蒙城县|
房产|
礼泉县|
安塞县|
永春县|
深水埗区|
定日县|
辉县市|
巩留县|
天门市|
奉贤区|
察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