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從2016年開始,南京市對外秦淮河沿岸環境進行整治提升工程,布置沿途四季看花、賞葉的景觀,通透沿岸景點,打造燈光秀,外秦淮河游船將再現“人在畫中游”的美景。這條安全、美麗、健康的城市景觀河,已成為南京市水環境建設成果對外展示的一張名片。</h3><h3>(以下圖片為手機拍攝鳳臺橋至三汊河段)</h3> <h3>傍晚,迎著習習微風沿秦淮河邊漫步,帶上你的知己一起慢慢變老,這是何等的爛漫。</h3> <h3>明朝城墻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磚頭壘起來的。明朝造磚頭很講究,用料精良,每塊磚上刻有造磚工匠的名字。秦淮河是南京的“母親河”,這條河流既承擔著防汛抗旱的重任,又是市民休閑、游憩的場所。古城墻和秦淮河,這樣的城市格局全國恐怕除了南京再找不到第二個了。</h3> <h3>從鳳臺橋沿秦淮河向北,很快你就可以看到賞心亭。</h3> <h3>賞心亭位于南京市秦淮區水西門廣場西側外,是一處歷史名勝,宋代的金陵勝跡,歷代文人均有登臨懷古。賞心亭始建于宋代,由丁謂所建,曾是南京水西門內一處名勝,曾數毀數建。陸游和辛棄疾等古代文學大家都曾登臨覽勝,賦詩填詞。<br></h3> <h3>水西門廣場。</h3> <h3>賞心亭在歷史考證和現場調查的基礎上,并經專家論證,并參照《營造法式》等宋代建筑書籍和現存宋代建筑的建造手法,在水西門西廣場復建賞心亭,建筑風格延續秦淮風光帶的明清建筑風格,采用宋代官式風格,八角歇山頂,灰筒瓦屋面。</h3> <h3>夜晚的賞心亭光彩奪目。</h3> <h3>晚霞映照賞心亭。</h3> <h3>水西門大橋。</h3> <h3>秦淮河道亮化工程,橋墩也不例外。</h3> <h3>南京這幾年的空氣越來越好,再現藍天白云。</h3> <h3>夕陽下,在城市中心有這么一處寧靜河道,令人心曠神怡。</h3> <h3>建業路大橋。</h3> <h3>作者:李白</h3><h3>昨玩西城月,青天垂玉鉤。 </h3><h3>朝沽金陵酒,歌吹孫楚樓。 </h3><h3>忽憶繡衣人,乘船往石頭。 </h3><h3>草裹烏紗巾,倒被紫綺裘。 </h3><h3>兩岸拍手笑,疑是王子猷。 </h3><h3>酒客十數公,崩騰醉中流。 </h3><h3>謔浪棹海客,喧呼傲陽侯。 </h3><h3>半道逢吳姬,卷簾出揶揄。 </h3><h3>我憶君到此,不知狂與羞。</h3> <h3></h3><h3>作者:劉禹錫</h3><h3>烏衣巷</h3><h3>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h3><h3>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h3> <h3>秦淮河道亮化工程,橋墩也不例外。</h3> <h3>清涼門大橋。</h3> <h3>江蘇南京廣播電視塔位于南京市鼓樓區石頭城118號。該塔建成于1995年,亦名紫金塔,高318.5米,占地4萬平方米,為全國第十、江蘇第一。</h3><h3>江蘇南京廣播電視塔塔肢呈三肢挺立,中間透空造型,雄偉中透出靈秀;居于空中的大、小塔樓,型似飛碟,塔座的登塔大廳、科學宮、群樓與廣場、草坪、綠化帶組成和諧的建筑群。江蘇南京廣播電視塔始建于1989年3月,1993年10月開始無線發射,著名書法家武中奇曾親筆題詞了“雄踞江蘇第一塔”。</h3> <h3>據說,秦淮河的黃昏夜景是最迷人的,夕陽映照的河面倒影,燈火璀璨的兩岸建筑,讓人流連忘返。</h3> <h3>寬闊的行人步道。</h3> <h3>下關大橋。</h3> <h3>三汊河口水閘出現在眼前。三汊河口水閘是秦淮河綜合整治工程的關鍵項目,主要承擔汛期泄洪、枯水期抬高秦淮河水位并引石臼湖水、長江水改善水質的功能,河口閘總寬97米,分兩孔,每孔凈寬40米,以彎月形橫臥河面之上,氣勢如貫長虹。</h3> <h3>渡江勝利紀念館新館由勝利廣場和主館區兩部分組成,該館總占地面積6582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9000平方米,展廳面積2400余平方米。在勝利紀念廣場上赫然矗立著6組49顆紅色五星組成的群雕,總高度為49.423米,寓意南京渡江戰役勝利紀念日,“千帆競渡過長江”的壯觀。</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舒城县|
万安县|
永州市|
普格县|
华阴市|
铜陵市|
印江|
佛山市|
叶城县|
阜阳市|
泽库县|
廊坊市|
镇江市|
临朐县|
龙门县|
通渭县|
河北区|
社旗县|
都匀市|
吐鲁番市|
丰县|
高邮市|
宁德市|
兴国县|
连州市|
鲁甸县|
洪江市|
莲花县|
牡丹江市|
通许县|
揭阳市|
鄢陵县|
新安县|
兴化市|
潞城市|
南宫市|
泽普县|
柳州市|
确山县|
南通市|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