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本文國畫作者:唐光前</h3> <h3>作者:唐光前<br></h3> <h3>從一個最基本最簡單的想法開始,抓住一點,無限放大,這就是一個好的創意開始!!</h3> <h3>作者:唐光前</h3><h3>尺寸:184×60</h3> <h3>作者:唐光前</h3><h3>尺寸:138㎝×68㎝</h3> <h3>作者:唐光前</h3><h3>尺寸:138×68㎝</h3> <h3>作者:唐光前</h3><h3>尺寸:183×98㎝</h3> <h3>..,,</h3> <h3> <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作者:唐光前</span></h3><h3><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尺寸:140㎝×60㎝</span> </h3><h3>中國畫,簡稱“國畫”。是我國傳統造型藝術之一。從美術史的角度講,民國前的都統稱為古畫。國畫在古代無確定名稱,一般稱之為丹青,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中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識。主要是用毛筆、軟筆或手指,用國畫顏色和墨在帛或宣紙上作畫的一種中國傳統的繪畫形式,是琴棋書畫四藝之一。</h3> <h3>中國畫大致可分為;人物,山水、界畫、花卉、瓜果、翎毛、走獸、蟲魚等畫科;有工筆、寫意、鉤勒、設色、水墨等技法形式,設色又可分為金碧、大小青綠,沒骨、潑彩、淡彩、淺絳等幾種。主要運用線條和墨色的變化,以鉤、皴、點、染,濃、淡、干、濕,陰、陽、向、背,虛、實、疏、密和留白等表現手法,來描繪物象與經營位置;取景布局,視野寬廣,不拘泥于焦點透視。有壁畫、屏幛、卷軸、冊頁、扇面等畫幅形式,輔以傳統的裝裱工藝裝璜之。人物畫從晚周至漢魏、六朝漸趨成熟。山水、花卉、鳥獸畫等至隋唐之際始獨立形成畫科。五代、兩宋流派競出,水墨畫隨之盛行,山水畫蔚成大科。文人畫在宋代已有發展,而至元代大興,畫風趨向寫意;明清和近代續有發展,日益側重達意暢神。在魏晉、南北朝、唐代和明清等時期,先后受到佛教藝術和西方繪畫藝術的影響。中國畫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筆先,畫盡意在”,強調融化物我,創制意境,達到以形寫神,形神兼備,氣韻生動。由于書畫同源,以及兩者在達意抒情上都和骨法用筆、線條運行有著緊密的聯結,因此繪畫同書法、篆刻相互影響,形成了顯著的藝術特征。作畫之工具材料為我國特制的筆、墨、紙、硯和絹素。近現代的中國畫在繼承傳統和吸收外來技法上,有所突破和發展。<br></h3> <h3>作者:唐光前</h3> <h3>在東周墓葬中出土過最早的畫作“祈禱的女人和夔龍”(亦稱龍鳳仕女圖),存世最早最完整的作品是南北朝時期顧愷之的“女史箴圖”。<br></h3> <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作者:唐光前</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尺寸:138㎝×68㎝</h3></h3> <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青山泉韻圖】</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尺寸:180×97㎝</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材質:安徽生宣</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h3><h3>國畫歷史悠久,宋朝以前繪圖在絹帛上,材料昂貴,因此國畫題材多以王宮貴族肖像或生活記錄等,直至宋元朝后,紙材改良,推廣與士大夫文人畫興起等,讓國畫題材技法多元,在畫作上題詩,為書畫同源之始。明朝之后,繪畫推廣到大眾,成為市民生活的一部份,風俗畫因此產生。清末,西風東漸,繪畫材料多元,加入了西畫元素,朝多方面發展。<br></h3> <h3>作者:唐光前<br></h3><h3>尺寸:138×70㎝</h3> <h3>國畫和西方繪畫的原則有許多不同的地方,其重在神似不重形似,強調觀察總結不強調現場臨摹,運用散點透視法不用焦點透視法,重視意境不重視場景。現代國畫的發展也開始吸收西方繪畫的一些技巧,如明暗光影的配置,人體解剖的準確等,也有畫家將國畫的意境用于油畫創作上。<br></h3> <h3>作者:唐光前<br></h3> <h3>作者:唐光前</h3> <h3>中國畫的特點
中國畫有著自己明顯的特征。傳統的中國畫,依南朝謝赫的古畫品錄評論:<br></h3> <h3>作者:唐光前<br></h3> <h3>* 講究“氣韻生動”,不拘泥于物體外表的肖似,而多強調抒發作者的主觀情趣。中國畫講求“以形寫神”,追求一種“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感覺<br></h3> <h3>作者:唐光前</h3> <h3>作者:唐光前</h3> <h3>作者:唐光前<br></h3> <h3>* 講究筆墨神韻,筆法要求:平、圓、留、重、變。墨法要求墨分五色,焦、濃、重、淡、清。<br></h3> <h3>作者:唐光前<br></h3> <h3>* 講究“骨法用筆”,不講究焦點透視,不強調環境對于物體的光色變化的影響
* 講究空白的布置和物體的“氣勢”。
可以說西洋畫是“再現”的藝術,中國畫是“表現”的藝術。
國畫是要表現“氣韻”、“境界”。<br></h3> <h3>作者:唐光前<br></h3> <h3>繪畫的工具
“筆墨紙硯”是中國古代文人不可缺少的工具,號稱“文房四寶”,其意義不止于書寫繪畫方面,中國文人對其給予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感情,歷代文人書畫大家和筆墨紙硯相關的故事舉不勝舉。<br></h3> <h3>作者:唐光前<br></h3> <h3>筆
毛筆是中國所創,并影響到朝鮮,日本,等亞洲廣泛地域的傳統書寫習慣。毛筆分硬毫,軟毫和兼毫,硬毫以狼毫(黃鼠狼尾)為代表,軟毫以羊毫(山羊須)為代表,根據寫字繪畫,種類,以及個人習慣的不同,用筆也不一樣,羊毫柔軟,狼毫剛健,兼毫柔中帶剛。中國的書法和繪畫,都是與毛筆的使用分不開的。尤其以湖州(今浙江善璉)之湖筆,宣州(今安徽涇縣)之宣筆,及江西進賢之筆為上。<br></h3> <h3>作者:唐光前<br></h3> <h3>墨
墨分“油煙”和“松煙”兩種,油煙墨用桐油或添燒煙加工制成;松煙墨用松枝燒煙加工制成。古代徽州所產之墨,歷來為文人所喜愛,徽墨有金不換之美稱。顏料有兩種,使用起來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其一種是植物質的,如花青、滕黃、胭脂、牡丹紅等,性能是透明、質細,但年久會褪色;另一種是礦物質的,如朱砂、朱漂、頭青至三青、頭綠至三綠、赭石、石黃、白粉等,性能是不透明,有覆蓋力,年久不褪色。<br></h3> <h3>作者:唐光前<br></h3> <h3>紙
中國畫用紙種類廣泛,如宣州所產宣紙,四川的皮紙,河南禹縣布紙、湖南來陽棉紙等等,推而廣之,不但是紙,綾,絹等織物都是繪畫的材料。但宣紙種類多,產量高,品質好,其特性將國畫要求的筆墨神韻能最好的發揮出來,且較絹等價格便宜,故現在宣紙幾乎已成為國畫用紙的代名詞。宣紙分生宣和熟宣兩種。熟宣是用礬水加工過的,水墨不容易滲透,在上面可以工整細致地描繪,反復地上色,因此像絹織物一樣,適合于畫工筆畫;生宣是沒有經過礬水加工的,水墨容易滲透,落筆為定,無從更改,而且滲透開來,能產生豐富的筆墨變化,所以寫意畫多用生宣。<br></h3> <h3>作者:唐光前<br></h3> <h3>硯
硯是磨墨用的。要求細膩滋潤,容易發墨,并且墨汁細勻無渣。硯以安徽歙縣之歙硯,廣東端溪的端硯,甘肅的洮硯、及山西的澄泥硯、最為名貴,號稱四大名硯。常有古人為求一方名硯,不惜傾其所有。<br></h3> <h3>作者:唐光前<br></h3> <h3>除文房四寶之外,印章、印泥、筆架、筆洗、筆筒、文鎮等相關繪畫用具還有很多,廣義的文房四寶也將以上所舉列入其中。<br></h3> <h3>作者:唐光前<br></h3> <h3>中國畫的形式
中堂
客廳中間墻壁適宜掛上一幅巨大字畫,稱為“中堂”。
條幅
條幅可橫可直,橫者與匾額相類。無論書法或國畫,可以設計為一個條幅或四個甚至多個條幅。常見的有春夏秋冬條幅。各繪四季花鳥或山水,四幅為一組。
</h3><h3><br></h3> <h3>作者:唐光前<br></h3> <h3>小品
就是指體積較細的字畫。可橫可直,裝裱之后,適宜懸掛較細墻壁或房間,十分精致。
鏡框
將字畫用木框或金屬裝框,上壓玻璃或膠片,就成為壓鏡。<br></h3> <h3>卷軸
是中國畫特有的,將字畫裝裱成條幅,下加圓木作軸,把字畫卷在軸外,以便收藏。
扇面
將折扇或圓扇的扇面上題字寫畫取來裝裱,可成壓鏡。由于圓形或扇形的形式美麗,所以有人將畫面剪成扇形才作畫,然后裝裱,別具風格。
冊頁
將字畫裝訂成冊。<br></h3> <h3>長卷
將畫裱成長軸一卷,成為長卷,多是橫看,其畫面連續不斷。
斗方
將小品裝裱成一方尺左右的字畫,成為斗方。可壓鏡,可平裱。
屏風
有單幅或折幅,坐立于地作屏風之用。<br></h3> <h3>中國畫的分類
按內容分:
* 花鳥畫
* 山水畫
* 人物畫
中國畫,簡稱"國畫",它是用毛筆、墨和中國畫顏料在特制地宣紙或絹上作畫,題材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鳥,技法可分工筆和寫意兩種,富于傳統特色。國畫可分為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三種。<br></h3> <h3>1 、人物畫
</h3><h3><br></h3><h3>(1)人物畫的歷史進程:
我國的人物畫,歷史悠久。據記載,商、周時期,已經有壁畫。東晉時的顧愷之專尚畫人物畫,在我國繪畫是上第一個明確提出"以形寫神"的主張。唐代閆立本也擅長人物畫。還有吳道子、韓斡等等。都為人物畫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唐以后畫人物畫的畫家就更多了,歷代都有。
(2)人物畫的畫法和表現方法:
要畫好人物畫,除了繼承傳統外,還必須了解和研究人體的基本形體、比例、解剖結構,以及人體運動的變化規律,方能準確的塑造和表現人物的形和神。 畫人物有幾種表現方法,各有所長,如:白描法,勾填法,潑墨法,勾染法。<br></h3> <h3>2 、山水畫
(1)山水畫的歷史進程:
山水畫(俗稱風景畫、風光畫),是專門的藝術學科,歷史悠久。自唐代以來,每一時期,都有著名畫家,專尚從事山水畫的創作。盡管他們的身世、素養、學派、方法等不同;但是,都能夠用過筆墨、色彩、技巧,靈活經營,認真描繪,是自然風光之美,欣然躍于紙上,其買相同,雄偉壯觀,氣韻清逸。<br></h3> <h3>(2)山水畫的組成:
山水畫的組成包括:山、水、石、樹、房、屋、樓臺、舟車、橋梁、風、雨、陰、晴,雪、日、云、霧及春、夏、秋、冬氣候特征等.<br></h3> <h3>(3)山水畫的畫法大致可分為二類:<br></h3><h3><br></h3><h3>(一)青綠山水;
(二)寫意山水;<br></h3><h3><br></h3><h3>青綠山水注重的是一些細節的東西,線條一定要自然,[9]而寫意山水更偏重于整體的大意,很少注重細節問題。寫意:顧名思義就是“把你內心想要表達的內在含意給寫畫出來”所以有人認為畫寫意山水的意境應該更高一層。不過,就中國傳統的審美,尤其是封建時代的審美來看,和科舉考試所要求的蠅頭小楷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青綠山水更受古代文人的追捧,在古代的地位也更加高,宮廷畫師也多是工筆畫家。<br></h3> <h3>3、 花鳥畫
(1)花鳥畫的介紹:
中國花鳥畫多姿多彩,引人入勝。它與山水、人物畫并列為中國繪畫藝術的專門學科。花鳥畫就廣義講,應包括花鳥、禽獸、昆蟲、魚介等。
(2)花鳥畫的畫法和表現主題:<br></h3> <h3>花鳥畫的畫法大致可分為二類:
(一)工筆花鳥;
(二)寫意花鳥<br></h3><h3>昆蟲亦有工、寫之分。表現的方法有:白描(又稱雙勾)、勾勒、勾填、沒骨、潑墨等等。他和山水一樣,有悠久的歷史。花鳥畫的學習步驟不外乎臨摹、寫生、創作。表現的主題有:竹、蘭、梅、菊、牡丹、荷花等;禽鳥有:雞、鵝、鴨、仙鶴、杜鵑、翠鳥、喜鵲、鷹;昆蟲有:鸚鵡、蝴蝶、蜂、蜻蜓、蟬,雜蟲有:蟈蟈、蟋蟀、螞蟻、蝸牛、蜘蛛等。<br></h3> <h3>按技法分:
* 工筆畫
* 寫意畫
- 小寫意畫
- 大寫意畫
* 重彩畫
* 水墨畫
* 白描畫<br></h3> <h3>* 敦煌壁畫
國畫的歷史
* 早期國畫
* 唐代繪畫
- 人物畫
* 宋代繪畫
- 山水畫
- 花鳥畫
* 元代繪畫
- 北派青綠山水
- 南派水墨山水
* 明代繪畫
- 文人畫
* 清代繪畫
- 揚州八怪
* 近代繪畫
* 現代國畫<br></h3> <h3>中國歷代畫家
魏晉南北朝時期
曹不興、顧愷之、 楊子華、張僧繇
隋唐
周昉、王維、陳閎、韓干、韓幌、 閻立本、張萱、李昭道、吳道子
五代
黃荃、石恪、顧闞中、 董源、巨然、 趙干、周文矩
</h3><h3><br></h3> <h3>宋代
* 北宋
王詵、宋徽宗、崔白、黃居彩、 文同、易元吉、 張擇端、陳用之、 范寬、高克明、勾龍爽、 郭熙、李成、米芾、喬仲、常屈鼎、許道寧、燕文貴、王希孟
</h3><h3><br></h3> <h3>*南宋
梁楷、趙伯駒、牧溪 、李迪、陳容、林椿、吳炳嘉、 李嵩、馬和之、 蘇漢臣、馬遠、李唐、劉松年、馬麟、米友仁、夏圭、蕭照、陳居中、張先
</h3><h3><br></h3> <h3>元代
李衎、倪瓚、王蒙、吳鎮、方從義、曹知白、黃公望、王冕、錢選、王振朋 、吳鎮 、顏輝、楊維楨、張渥、 趙雍、管道升、顧安、盛茂、朱德潤、柯九思、唐棣、王淵、趙孟頫<br></h3> <h3>明代
林良、王拔 、王守謙、謝環、李在、 徐賁、趙原、呂紀邊、文進、戴進、夏芷、陸治、朱端、張路、蔣嵩、沈周、唐寅、文征明[9]、 文伯仁、陳道復、謝時臣、錢轂、 仇英、周臣、杜堇、侯懋恭 、劉節、呂文英、盛茂燁、鄭元勛 、鐘禮、董其昌、李流芳、 沈士充、楊文驄、惲本初 、趙左、 鄒之麟、項德新、項圣謨、項元汴、藍濤 、藍瑛、 劉度、陳洪綬、崔子忠、丁云鵬、吳彬、顧天植、 李士達、米萬鐘、 文從簡、 孫克弘、鄭元勛 、陳 賢、 周之冕、張 風、 徐渭<br></h3> <h3>清代
清初期
* 清初六大家
王時敏、王鑒、王原祈、 王石谷、吳歷、惲壽平
* 四僧
八大山人、 石濤、弘仁、 髡殘
* 金陵八家
龔賢、樊圻、高岑、 鄒哲、吳宏、葉欣、胡糙 、謝遜
* 新安四大家
弘仁、 查士標、孫逸、汪之瑞
* 姑熟派
肖云從、 戴本孝、程邃<br></h3> <h3>清中期
* 文人畫派
鄭板橋、 金農、李鱓、 李方膺、黃慎、羅聘、汪士慎、高翔、蔡嘉、邊壽民、高鳳翰、華巖、閔貞
* 宮廷畫派
郎世寧、鄒一桂、禹之鼎、金廷標、關槐、焦秉貞、蔣廷錫、張宗蒼、陳枚、董邦達、王致誠、余省 、姚文瀚、余稚、 丁觀鵬、錢維城<br></h3> <h3>清晚期
* 海上畫派
任薰、任頤、胡公壽、張熊、朱熊、吳昌碩、蒲華、錢慧安、沙馥、 顧云、程璋、吳慶云、倪田、吳轂祥、 俞原、俞明、吳宗泰、虛谷、趙之謙
* 嶺南畫派
居巢、 居廉、 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
</h3><h3><br></h3> <h3>近現代
* 京津畫派
齊白石、李可染、潘潔滋、陳半丁、溥心畬 、于非闇、徐燕蓀、李苦禪、孫奇峰、劉奎齡、蔣兆和、王雪濤、郭味蕖、陳師曾、金城
* 海上畫派
潘天壽、林風眠、徐悲鴻、黃賓鴻、豐子愷、陸儼少、張大千、謝稚柳、程十發、朱宣咸、劉旦宅、方增先、戴敦邦、施大畏
* 嶺南畫派
高劍父 、何香凝、關山月、黎雄才、黃幻吾、高奇峰 、趙少昂、陳樹人、劉繼卣、吳冠中、賴少奇、張善孖、黃少強、方人定、楊善深
* 長安畫派
石魯、趙望云、黃胄、何海霞、方濟眾、徐庶之、劉文西、康師堯
* 新金陵畫派
傅抱石、錢松巖、宋文治、劉海粟、喻繼高<br></h3> <h3>現代
劉國松、呂壽琨、劉大為、胡志穎、何家英、白雪石、張東林、范增、史國良、李孝萱等<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安县|
徐闻县|
金乡县|
延吉市|
略阳县|
嘉禾县|
皮山县|
新津县|
正定县|
江都市|
长泰县|
武胜县|
通海县|
昭通市|
五指山市|
疏勒县|
金门县|
深州市|
布尔津县|
乡宁县|
彭山县|
句容市|
和平县|
德令哈市|
鸡西市|
乌拉特前旗|
安国市|
台南县|
贡嘎县|
太谷县|
高阳县|
新晃|
上高县|
邢台县|
连城县|
沂水县|
乐昌市|
边坝县|
缙云县|
赫章县|
吉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