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今年8月。有幸參加了游俠客組織的“湖北恩施行”,也算是又一次見識了聞名天下的長江三峽美景和恩施大峽谷的旖旎風光。</h3><h3> 游俠客需要交作業,看到許多團友已經上傳了精彩作品,因此只能試著發幾張本次拍攝的片子上來,請大家評頭論足,也算是完成任務了。</h3><h3> 好,閑話收住,開始上片子。</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b>一·宜昌,你是一座光榮而又美麗的城市</b></font></h3> <h3></h3><h3> 宜昌是湖北省的一個地級市,坐落在長江的中游。它是我們此行的第一站。</h3> <h3> 宜昌是一座風光秀麗的江濱城市。</h3> <h3> 它也是一座具有抗戰光榮歷史的城市。</h3> <h3> 1938年,南京失守后,國民黨政府遷都重慶,地處長江三峽的湖北宜昌,一時間成為了懸系中國命運的咽喉要道。</h3> <h3> 緊要關頭,民生公司的總經理盧作孚挺身而出,指揮員工們冒著日軍的炮火和飛機轟炸,日夜搶運戰時的物資和人員。</h3> <h3> 在整個大撤退運輸中,民生公司共損失輪船16艘,116名公司員工犧牲,61人受傷致殘。 </h3> <h3> 有關資料顯示,到宜昌淪陷前,民生公司運送部隊、傷兵、難民等各類人員總計150余萬,貨物100余萬噸,其中包括兩萬噸空軍器材和廣東炮廠的物資。</h3> <h3> 如今,宜昌大撤退紀念碑屹立在長江之濱。</h3> <h3> 它為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濃厚的英雄主義色彩。</h3> <h3> 為這座城市增添英雄主義色彩的,還有著名的“石牌保衛戰”。</h3> <h3> 石牌保衛戰是指1943年5月至6月間,發生在湖北宜昌的一場中國軍隊對日本軍隊以弱勝強、最終以較小的代價取得較大勝利的一次著名戰役。它被西方軍事家譽為“東方斯大林格勒保衛戰”。</h3> <h3> 這場決戰,日軍傷亡兵力25718人,損失飛機45架,汽車75輛,船艇122艘。而中國軍隊僅以傷亡一萬余人的代價,取得最終的勝利。</h3> <h3> 石牌保衛戰的勝利,挫敗了日軍入峽西進,攻打重慶的企圖,遏制了日軍肆意踐踏中華國土的鐵蹄。</h3> <h3> 如今硝煙散盡,先輩們誓死衛國的英雄壯舉,將獲得后人永遠的崇敬!</h3> <h3> 從石牌村向西,便是宜昌如今熱門的旅游景點:三峽人家了。</h3> <h3> 三峽人家主要由巴王寨和龍進溪兩個景點組成。</h3> <h3> 巴王寨古樸險峻,風格粗獷。</h3> <h3> 而龍進溪則顯得小橋流水,秀美溫柔。</h3><h3><br></h3><h3><b>巴王寨風光</b></h3> <h3></h3><h3><br></h3><h3><b>龍進溪風光</b></h3> <h3><b><font color="#ed2308">二·巴東,神農溪纖夫</font></b></h3><h3> 巴東神農溪的纖夫,是三峽古老文化的活化石,如今,他們正在漸漸地淡出人們的視野。</h3><h3> 神農溪的裸纖文化是在勞動過程中產生的;過去的纖夫,大多是家境貧寒之士,他們整天泡在江水中,如穿著衣服,汗浸鹽汲加上纖索的磨損,衣服就穿不了幾天,因此,天長日久便形成了裸體拉纖這種勞動的形式。</h3><h3> 勞動是美麗的,因此,裸纖這種載體也應該是美麗的。</h3> <h3></h3><h3><br></h3><b>巫峽日落及巴東縣城夜景</b> <h3> 有詩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h3> <h3> 落日余輝中的巫峽,顯得格外的壯美。</h3> <h3> 夜色中的巴東縣城,璀璨晶瑩。</h3> <h3><b><font color="#ed2308">三·氣象萬千的恩施大峽谷</font></b></h3><h3> 恩施大峽谷,位于湖北省恩施市境內,是一個被專家譽為能與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相媲美的國家5A級景區,它也是我們此行的主要目的地。</h3><h3> 壯美無比的恩施大峽谷空間宏偉開闊,景觀層次豐富,山體變化多端。峽谷中的百里絕壁、千丈瀑布、傲嘯獨峰、原始森林、遠古村寨等景點美不勝收。</h3><h3> 雖然天氣不算很好,但在景區我們還是拍到了一些不錯的片子,也了解學習到不少地理和人文知識。</h3><h3><br></h3><h3><b>梭布埡石林</b></h3> <h3> 梭布埡石林被稱為世界第一奧陶紀石林,是國家4A級景區.。</h3> <h3> 梭布埡石林擁有大小共100多個經典的自然景觀。</h3> <h3> 在這里,我們聽到了土家族的山歌對唱。</h3> <h3> 整個石林猶如一座海底迷宮,美輪美奐。</h3> <h3><br></h3><h3><b>七星寨景區</b><br></h3> <h3> 清晨,雖未拍到日出的美景,但拍到了火紅的霞光和奔騰的云海,也算是不枉此行了。</h3> <h3> 山里健碩的挑夫,他們不僅為游客減輕了負擔,而且還是很好的向導。</h3> <h3> “一炷香”,恩施大峽谷中的鎮谷之寶,高度150米、柱體底部直徑6米、最小直徑只有4米。其傲立于群峰之中千萬年,曾歷經多次大地震而仍然屹立不倒。</h3> <h3> “大地山川”,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人贊嘆不已。</h3> <h3> “母子情深”,好貼切地比喻。</h3> <h3> 白云繚繞,如入仙境。</h3> <h3><b><br></b></h3><h3><b>云龍河地縫</b></h3> <h3> 云龍河地縫曾是云龍河的伏流段,以暗河形式沉睡地下二、三千萬年,后因水流在地下強烈掏蝕,在地表不斷剝蝕、致使暗河頂部坍塌,地縫才得于面世,成為恩施大峽谷一大奇觀。</h3> <h3> 應該說,水是云龍河地縫中的最美景觀。</h3> <h3> 飛流直下的瀑布,煞為壯觀。</h3> <h3> 每一個水景處,都擠滿了拍照留影的游客。</h3> <h3><b><font color="#ed2308">四·濯水古鎮,風雨廊橋</font></b></h3><h3> 濯水古鎮位于重慶市黔江區濯水鎮境內。古鎮興起于唐代,興盛于宋朝,明清以后逐漸衰落。濯水是渝東南地區最富盛名的古鎮之一。</h3> <h3> 濯水古鎮街巷格局保留較為完整,具有濃郁的渝東南古鎮格局。</h3> <h3> 濯水古鎮的風雨橋橫跨于阿蓬江上,橋長303米、寬5米,據說是目前亞洲最長的木制廊橋。</h3> <h3> 廊橋夜景</h3> <h3> 古鎮風光秀麗,承載著巴文化、土家文化與漢文化的融合、傳承與創新。</h3> <h3><b><font color="#ed2308">五·恩施女兒城</font></b></h3><h3> 中國恩施土家女兒城,位于湖北省恩施市區七里坪,作為全國第八個人造古鎮,土家女兒城精心的謀劃了整體建筑風格,仿古與土家吊腳樓相結合,完美的體現了土家族的民風民俗。</h3> <h3> 我們來到女兒城的當天,正值“女兒會”期間。</h3> <h3> “女兒會”被譽為土家情人節,是土家族區域性的民族傳統節日之一。</h3> <h3> 大街上熱鬧非凡,充滿節日的氣氛。</h3> <h3> 穿著民族盛裝服飾的美少女,煞是養眼。</h3> <h3> 在民俗博物館內,我們見到了許多原生態的土家族生活和生產場景。</h3> <h3> 臘肉(熏肉)是這樣做成的。</h3> <h3> 土家族的婚房</h3> <h3> 節日期間,我們入住的客棧,也被裝點的如宮殿一般。</h3> <h3><b><font color="#ed2308">六·恩施土司城 </font></b></h3><h3> 恩施土司城,又稱墨衛樓。是恩施市的古跡與建筑類園林景觀民俗風景區,也是一處反映土家族歷史文化的工程。</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宾川县|
大宁县|
财经|
习水县|
宝鸡市|
安仁县|
全州县|
武清区|
建宁县|
关岭|
青川县|
翼城县|
大埔县|
白城市|
扶沟县|
九寨沟县|
濉溪县|
广饶县|
永寿县|
富蕴县|
博爱县|
阳春市|
北川|
沙洋县|
来安县|
蒙城县|
平武县|
新和县|
大石桥市|
光泽县|
屏边|
广水市|
丰县|
定结县|
化州市|
临漳县|
芜湖市|
同江市|
阳泉市|
开平市|
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