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1.8;">潮</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1.8;">州,位于廣東東部,東與福建省接壤,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潮州文化的重要發源地,素有“嶺海名邦”、“嶺東首邑”等美譽。作為一個泉州人,我對潮州有著特殊的感情:因為兩地有相近的口音,相似的文化,同為四大古橋所在地,陳三五娘的愛情傳說,更是將潮州和泉州緊密聯系在一起。由此,特游而記之。</span> <h3>利用周末,攜妻帶女,到潮州逛吃逛吃,享受古城悠閑的慢生活。潮汕動車站地處郊區,乘40分鐘的公交后,入住汽車總站附近的索頓酒店。酒店干凈整潔,服務周到,距離廣濟橋、牌坊街、開元寺等都在2公里范圍內,地理位置超棒!</h3> <h3>稍事休息,乘坐當地特色的三輪車,直奔慕名已久的廣濟橋。廣濟橋,又名湘子橋,位于潮州古城東門外,橫跨韓江,為古代廣東通向閩浙的交通要津。</h3> <h3>橋初建于宋代,集梁橋、浮橋、拱橋于一體,是我國古橋的孤例,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州”的獨特風格,與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并稱中國四大古橋。</h3> <h3>十八艘船只連成梭船段浮橋,晚上5:30后浮橋將收起,便于韓江上的船只通行,游客笑稱此為“過河拆橋”。</h3> <h3>站在浮橋上極目遠眺,碧水藍天交相融匯于遠方,讓人神清氣爽。可惜好景不長,沒過一會就傾盆大雨,游客只能四處躲藏。</h3> <h3>2003,政府開始全面維修廣濟橋,功能定位為旅游觀光步行橋,總體按明代風格,橋上修建二十四座樓臺,既可觀光又可躲雨。下圖為廣濟橋上唯一的牌坊“民不能忘”,寓意深刻。</h3> <h3>每晚八點,廣濟橋景區都有大型燈光秀,游客紛至沓來。夜幕下的廣濟橋在悠揚的歌曲聲中燈光炫舞,五彩繽紛。</h3> <h3>潮州古城有四座門城樓:下水門、廣濟門、竹木門、上水門,門城樓與周邊的仿古民居互相呼應、完美融合,形成一道靚麗的濱江風景長廊。</h3> <h3>在眾多的門城樓中,以廣濟門最為巍峨壯觀,現為潮州古城的標志性建筑。</h3> <h3>夜晚的門城樓流光溢彩、絢麗多姿,無怪乎最近的大熱劇《延禧攻略》也來此取景。</h3> <h3>潮州古城景點集中,從廣濟門到開元寺距離很近。公元738年,唐玄宗下詔以當時的年號“開元”為名,在全國十大州郡各建一座寺廟。潮州開元寺是全國僅有的四大開元寺之一(沒錯,泉州開元寺也是之一)</h3> <h3>整座寺廟既保留了唐代的布局,又凝結了宋元明清各代的建筑藝術,十分精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h3> <h3>天王殿是開元寺的主要建筑,至今仍保留宋代的建筑風格,也是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筑的杰作。</h3> <h3>觀音閣、地藏閣遙相呼應</h3> <h3>大紅燈籠高高掛,為這莊嚴肅穆之地平添一絲喜氣。</h3> <h3>潮州西湖自唐朝開辟以來,一直是潮州著名的風景區。</h3> <h3>西湖公園是潮州八景“西湖魚筏”所在地,現為全國三十六處西湖之一。</h3> <h3>山倚湖蒼翠,湖傍山青黛。綠水青山間,精美的亭臺樓榭點綴其中,千年古剎香煙裊裊,孱孱溪水飛流直下,令人賞心悅目。</h3> <h3>西湖山也稱葫蘆山,山上有樓名為鳳鳴樓,為景區最高點</h3> <h3>涵碧樓,因背倚葫蘆山青翠的山色,西臨西湖碧綠的湖光而得名。周恩來、周逸群等先烈曾住于此,現被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h3> <h3>湖心亭靜如處子,池中九品蓮花含苞待放,與靈動的游魚,紛揚的噴泉構成一幅動靜結合的園林美圖。</h3> <h3>景區內130多處的“摩崖石刻”盡顯名士風采</h3> <h3>牌坊街是潮州的著名人文景點。具有關史籍記載,歷史上潮州曾有牌坊91座,牌坊鱗次節比,氣勢非凡,后由于各種原因,這些牌坊被全部拆卸。近年來,潮州市修復沿街牌坊22座,按照舊例,修作橫跨路面的四柱三門。</h3> <h3>牌坊街的每一座牌坊都承載了一個故事,或表彰科考狀元,或贊揚忠孝節義,或歌頌功名。</h3> <h3>牌坊街兩側商鋪林立,有美食,美茶,美品,美器,琳瑯滿目,令人目不暇接。生動彰顯了潮州人豐富而精巧的生活方式,以及濃厚并具特色的文化底蘊。</h3> <h3>潮州竹編</h3> <h3>潮州刺繡</h3> <h3>潮州木雕</h3> <h3>潮州瓷器</h3> <h3><font color="#010101">銅器鐵器</font></h3> <h3>潮州三寶:老黃香、老藥桔、黃豆鼓(類似蜜餞),具有藥用價值,可直接吃,也可熱水沖泡,有消食開胃之功效。</h3> <h3>漫步在這個具有厚重歷史的老城之中,恍若穿越回那個古色古香的繁盛年代,這里的每處建筑都透著古樸的氣息。</h3> <h3>潮州古城保留著許多明清風格的街巷和古民居,而甲第巷又是其中之精華(泉州也有同名的古巷,是不是很神奇?)</h3> <h3>長約200米的甲第巷,集中了數十座大小不一的明清宅院,漫步其中,你可以感受到時光的倒流,觸摸古代潮州人生活的氣息。</h3> <h3>從牌坊街一路悠哉悠哉逛到西馬路。相比而言,西馬路更接地氣。路兩旁都是騎樓建筑,灰青的馬路和斑駁的墻體,反映出潮州最原始的一面,巷子里藏有不少美食。</h3> <h3>落日余暉下的西馬路</h3> <h3>說到潮州,當然不能忘了名聞天下的潮州美食。據不完全統計,潮州美食有230多種,用料講究,制作精良,鄉土風味濃厚,央視《舌尖上的中國》多次來潮州專題拍攝。本篇著重介紹幾種代表性的美食和網紅店。</h3> <h3>1.鴨母捻:一種有餡的糯米湯圓,因形似母鴨在水上游蕩浮沉而得名。配料有地瓜、銀耳、蓮子、百合、紅棗等,湯圓Q彈,糖水溫潤。</h3> <h3>網紅店:牌坊街百年老字號胡榮泉的鴨母捻最為正宗。</h3> <h3>2.糕粿,用蒸熟的米糕加入魚露咖喱粉等調料慢火煎,再打上雞蛋,撒上香蔥,往炒好的糕粿上淋上獨制的醬汁而成。口感外脆里嫩,香滑爽口。</h3> <h3>網紅店:牌坊街胡榮泉店向西馬路方向約50米的食府</h3> <h3>3.牛雜粿條:粿條加牛肉丸、牛筋、牛百葉、牛舌、牛心等,撒上芹菜葉和生姜末,加上一小碟沙茶辣椒醬,配上原汁牛骨湯,非常美味。</h3> <h3><font color="#010101">網紅店:西湖公園大門出來右拐50米的鎮記牛雜店</font></h3> <h3>4.咸水粿,米粿形狀像一個盛醬料的小碟,中間盛著加了少許辣椒醬的潮州特產菜脯粒,色澤潔白如豆腐,口感滑潤柔軟。</h3> <h3>網紅店:開元寺對面的路邊小攤(果然是高手在民間啊)</h3> <h3>5.糯米豬腸,豬腸中段包糯米,里面的餡有板栗、蓮子、花生、芋頭、香菇等。</h3> <h3>網紅店:西馬路161號蔡伯小食糯米豬腸</h3> <h3>6.腸粉,調料以雞蛋肉沫加白菜和豆芽,沙茶醬、芝麻醬等秘制而成,超香微甜,非常爽口。</h3> <h3>網紅店:西馬路中段潮味坊</h3> <h3>7.魚餃,用魚肉做皮的餃子,大小如餛飩。魚皮取自新鮮的無骨魚肉與面粉混合,餡用豬肉多次捶打,現做現賣,口感鮮爽彈牙。</h3> <h3>網紅店:西馬路十八曲老二魚餃店(第一天去大中午居然歇業)</h3> <h3>8.糖蔥薄餅,中空長條狀的糖蔥撒上芝麻、香菜,用一層圓形的薄餅皮裹住,外嫩里脆,香酥可口。</h3> <h3>網紅店:西馬路210號糖蔥薄餅店</h3> <h3>9.甘草水果,新鮮的水果用甘草糖漿熬制的汁浸泡而成,最常見的有楊桃、芒果、番石榴、圣女果,偌大一盆才15元。</h3> <h3>網紅店:西馬路247號甘草世家</h3> <h3>10.牛肉火鍋,壓箱底介紹的必須是火鍋嘛。潮州牛肉部位細分有近20種,不同部位的牛肉,脂肪、經脈分部不同,口感也完全不一樣。潮州牛肉最突出的特點是新鮮,一鍋牛骨熬制的清湯,最大限度地釋放牛肉的本真鮮味,絕對是味蕾的極佳享受。</h3> <h3>網紅店:牌坊街阿彬牛肉火鍋</h3> <h3>潮州美食各具特色,品類眾多,多到足矣讓你吃個幾天幾夜。可惜肚量有限,只好帶上幾款特色糕點回去好好品味品味。</h3> <h3>一次潮州行,賞古跡,走街巷,享美食,雖為驚鴻一瞥,但已能感受到,潮州文化絲絲縷縷滲透在市井間,在潮州人的社會生活中傳承延續,當地人對生活淡然自若、悠然自得的態度,質樸本真,妙極!</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惠市|
娄底市|
西宁市|
高安市|
绥德县|
姜堰市|
沂源县|
都安|
尤溪县|
富民县|
岚皋县|
清原|
凤山市|
互助|
察哈|
马尔康县|
延长县|
石屏县|
瓮安县|
三亚市|
米易县|
沅江市|
南丰县|
黄大仙区|
海原县|
嘉善县|
延庆县|
文水县|
斗六市|
巴塘县|
苍山县|
阿尔山市|
延寿县|
舟曲县|
宜州市|
石台县|
东乌|
禹城市|
尼玛县|
枝江市|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