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重回農場<br>依稀還有夢里的印象,卻又不似兒時期待的模樣。<br>曾經的德令哈農場,如今的柯魯柯風情小鎮。<br>道路拓寬了<br>沿路陳列的石雕,靜靜地向行人講述著那個光陰的故事,唯有從那個時代走來的人,才會站在雕像下心潮澎湃,久久難平。<br>商鋪林林總總<br>商鋪門頭的刻字,依然記錄著曾經的過往,唯有從這個地方走出去的人,才會淚眼相望,細細識別。<br>唯一沒變的是大禮堂和路旁的大樹,只有它們一直伴隨著農場的成長,記載著一個時代的特色,承載著兩代人集體的記憶,帶著時代的年輪,歷久而不磨滅。<br>農場已成為歷史,親歷者大都年逾花甲,不少人思念著,回憶著……<br>卻沒有機會重回故地<br>整理此篇,以示懷念。<br></h3> <h3>德令哈農場現更名——柯魯柯農墾文化風情小鎮</h3> <h3>機關大門 內部還在整修,據說修整后將變成農墾博物館。</h3> <p>陽光下面的影子,石子路上的腳印,公司的大禮堂,公路兩旁的楊樹,7.8月的碗豆角,柴火垛里的藏貓貓,這一切早已成為每個德農人心里永恒的情結。</p> <h3>晾曬枸杞</h3> <h3>農場的農貝</h3> <h3>懷頭他拉分場</h3> <h3>是啊,德令哈農場承載了多少人的故事?記憶的長河里永遠都是它美麗,生機盎然的樣子,它的鼎盛、衰敗與重生歷經多少磨難,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陪它一起走過的人才能體味到。我們青春的熱血流淌在這片土地上,我們的腳印,笑聲,哭聲……也都留在這片土地上。讓我們和后來者一起去見證它的再次繁榮吧! —— 王淑梅老師<br></h3> <h3>戈壁鐵路</h3> <h3>戈壁分場</h3> <h3>站在高處遠眺,除了幾株綠樹婆娑外,沒有找到二連 三連的蹤跡。</h3> <h3>列車在一望無際的荒涼的戈壁灘中飛快的穿行。<br></h3> <h3>戈壁托素湖往巴音河方向沿途風景</h3> <h3>在人跡罕至的戈壁灘,艷遇一種蒼涼的美麗。</h3> <h3>戈壁灘紅刺果</h3> <h3>戈壁灘黑刺果</h3> <h3>冬季德農五大隊 拍攝于2019年1月12日<br></h3> <h3> 拍攝地德農五大隊 2019年1月12日</h3> <h3>農場二大隊至三大隊公路</h3> <h3>農場二大隊麥地</h3> <h3>農場二大隊殘留監舍</h3> <h3>二大隊場部 徹底夷為平地</h3> <h3>那個年代的農具——石碾</h3> <h3>農場三大隊</h3> <h3>三大隊場部</h3> <h3>德令哈農場四大隊</h3> <h3>全景圖—點擊保存后手機橫屏觀賞更清晰</h3> <h3>尕海至海西州,上層鐵路橋,下層公路。</h3> <h3>今日尕海鎮大道</h3> <h3>尕海分場</h3> <h3>尕海分場全景圖—圖片保存后橫屏觀看</h3> <h3>尕海分場衛生所,橫屏觀看。</h3> <h3>這樣的天線,大家不陌生吧。</h3> <p>農場七大隊——原澤令溝</p> <p>原農場七大隊還算保存的不錯</p> <h3>年輕時感覺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現在你是我 想要回去的風景……</h3> <h3>老物件</h3> <h3> 德令哈農場,我們有著深刻的映像,童年的記憶,己深入到了我們的骨髓,有過悲情,有過苦悶,有過焦慮,更多的是,無奈與彷徨………不管怎樣,德令哈農場給我們帶來過歡樂與美好,還有通向知識殿堂的大道!那時,內地是文革災難的戰場,血與火讓我們的童年在此煎熬,而遠隔干山萬水的邊疆,成了我們的向往,德令哈成了我們避難的天堂,也寄予著我們的新的希望。為此,我們敬重德令哈,心系德令哈,更希望德令哈的明天更美好!而我們的父輩,確有過太多的悲傷,暴雪風沙,嚴寒冰凍除了催殘人的體魂,更多的孤獨寂寞和迷茫,數十年的寒苦風霜,奪走了他們的芳華,然而一腔熱血灑在了高原,確是一路芬芳。回頭望去,可以欣慰的說一句,高原的今天有我們的 苦勞,是我們堅實的腳步勤勞的雙手鋪就了今日輝煌。<br> 難以忘懷的德令哈農場!劉輝<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沟县|
黄山市|
特克斯县|
滕州市|
黄山市|
安徽省|
汶上县|
易门县|
万载县|
洱源县|
泾源县|
包头市|
济阳县|
德钦县|
鲜城|
三亚市|
永宁县|
河北区|
滦南县|
辽源市|
哈尔滨市|
铅山县|
金乡县|
自贡市|
泾阳县|
遵义县|
陆良县|
大渡口区|
息烽县|
永定县|
林甸县|
兴和县|
彩票|
威远县|
东平县|
昌图县|
连山|
福海县|
易门县|
淮北市|
张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