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難忘的“知青”歲月

秋華

<h3> 難忘的“知青”歲月</h3><h3> 康平縣山東屯公社前山大隊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h3><h3><br></h3><h3><br></h3><h3></h3><h3>1968年9月18日,為了響應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號召“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很有必要.....”的號召,我們二十中學全體在校同學分別下鄉到了:盤錦,康平和沈陽市郊的鄉村,當上了一名光榮的“知識青年”。</h3> <h3>二十中學校徽</h3> <h3>我所在的初二六班大部分同學被“分配”到康平縣山東屯公社前山大隊趙染房生產小隊。與我們班一同“分配”到同一個大隊的還有我們學校高二四班和初一六班的部分同學。</h3> <h3>第一排中間是貧下中農代表,其余為大隊文藝宣傳隊成員。</h3> <h3>農村生活是艱苦的。通過一年多與貧下中農相結合,我們從一個不懂事,不會干農活的孩子逐漸學會了很多在書本上學不到的事情。我們經歷了幾乎農村所有的活計:春耕,春播,夏除,看青,秋收,打柵,運糧,打場,送糧,積肥,刨糞,運肥等樣樣不落。</h3><h3>農村的生活也是枯燥無味的,每天除了干活就是扯閑磕。只要生產隊開會或集中學習,男女社員在一起的場合各種葷黃段子層出不窮,幾乎沒有健康的文藝生活。</h3> <h3>第一排左起張寶華、王彥、宗淑華、于秋華、朱江,第二排左起徐萍、余小林、李捍成、劉寶森,第三排左起馮樹順、隋軍、王新福。</h3> <h3>我們班的男同學下鄉時帶了不少的樂器,如:劉寶森的二胡,馬端仁的揚琴,龐書林的小提琴。男生們也經常在一起玩玩樂器,活躍農村沉悶無趣的枯燥生活。尤其劉寶森的二胡,晚間吃罷晚飯,劉寶森坐在青年點圍墻的土堆上拉起二胡。悠揚的胡琴聲在寂靜的鄉村傳的很遠很遠。二胡優美的曲調時常把我們這些還沒成年就遠離父母的孩子帶回父母的身旁,聽著二胡凄涼的曲調時常感動的我眼淚往下流。悠揚的曲調動聽極了。</h3> <h3>舞蹈《山東屯人民改天換地》,“不怕筋骨斷,不怕血流干,革命加拼命,大干三五年,血灑山東地,汗灌山東田.....”。</h3> <h3>由于從小就喜歡文藝,喜歡唱歌跳舞。在任何時候也擋不住我的愛美之心,喜愛藝術的心情。為了驅散農村枯燥無味的生活,在農閑時我和我們班的王彥同學經常在一起唱歌練聲,優美動聽的歌聲傳的很遠很遠。往往也吸引不少當地的男女老少,他們時常圍坐在我們青年點的周圍,聽著男生的樂器演奏和我們的女生二重唱。久而久之,我們青年點的樂器聲和歌聲也傳到了大隊,大隊也知道我們小隊的這群“知識青年”在文藝方面藏龍臥虎。</h3> <h3>革命樣板戲《紅燈記》折子戲中的道具。大隊革委會極為重視和支持,布景、道具、均為大隊木匠、婦女隊長制作。紅燈里面刷的紅漆,焊接了電源,點亮后與樣板戲中的紅燈極為相似。</h3> <h3>1969年在山東屯公社和前山大隊革委會的領導下,一個有貧下中農代表參加管理,從各生產小隊抽調部分沈陽下鄉“知識青年”和少數本地還鄉“知識青年”組成的不脫產文藝宣傳隊成立了。</h3><h3>9月1日我接到大隊革委會的通知,批準我參加大隊文藝宣傳隊,</h3><h3>并即刻到生產大隊報道。從此我成為了一位不脫產的大隊文藝宣傳隊員。</h3><h3>宣傳隊的宗旨是: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活躍農村貧瘠的文化生活,為廣大貧下中農服務,尤其是為我們大隊的貧下中農服務。</h3> <h3>1970年我與宗淑華在前山小隊為社員表演革命樣板戲【紅燈記】選段《痛說革命家史》。"紅燈高舉閃閃亮, 照我爹爹打豺狼.....打不盡豺狼決不下戰場"!我扮演李鐵梅,宗淑華扮演李奶奶。</h3> <h3>宣傳隊的領導權:歸生產大隊革委會統一管理。</h3><h3>宣傳隊的屬 性:不脫產,不領工資,排練一天按生產隊壯勞力記工分。</h3><h3>宣傳隊排練時間:農忙時基本停止活動或上午勞動,下午排練,晚上演出。農閑時排練時間可以適當延長。</h3><h3>宣傳隊成立后,第一場用什么樣的節目作為給鄉親們的見面禮呢?經過認真思考,細心規劃,我們只用了五天的時間創作和排練了一臺節目,隨后就進行了從第一場到一場接一場全大隊各小隊的巡回演出。</h3><h3><br></h3> <h3>在地頭為社員表演革命樣板戲【紅燈記】選段《都有一顆紅亮的心》等節目。</h3> <h3>第一場演出時,社員們早早拿著小板凳去占座,幾乎全小隊的社員全部到場,甚至其他小隊的社員也來到我們的演出地點。</h3><h3>看著下面黑壓壓的人群,第一次登臺的我們還真有點膽突突的,生怕演出不好砸了場子。沒想到在演出過程中,每當一個節目結束時總是掌聲雷動,叫好聲不斷,社員們群情激奮,高潮不斷,個別節目還連續的返場。</h3><h3>有了第一次的經驗,第二次再也不怯場了。有的社員在本小隊看完了節目,第二天又跟著我們到別的小隊再看一場。所到之處掌聲不斷,演出深受社員歡迎。由于我們的演出受到社員們普遍好評,紛紛要求增加演出場次。</h3> <h3>每場表演都少不了我們兩的女聲二重唱。這是我與王彥按劇裝化妝拍攝的照片。我穿的是藍底白點襯衫,在表演中是工農兵的農民服裝。</h3> <h3>隨著演出場次的增加,我們的舞臺演出經驗也趨于完善。但是鄉親們對我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他們不滿足現有的幾個節目,他們需要新的節目。</h3><h3>之后宣傳隊根據不同的需要,排練出多臺不同的節目。有:歌劇表演《李大娘痛說血淚史》;舞蹈《山東屯人民改天換地春耕忙》;革命樣板折子戲《痛說革命家史》;舞蹈《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等節目。</h3> <h3>我與初一六班朱江的合影。我倆經常在舞臺表演姊妹倆,你們看像嗎?</h3> <h3>在所有的節目中,我與王彥的女聲二重唱節目深受歡違。毫不夸張的說,我們二人音色和諧,在二個聲部的準確性方面都具有一定水平。我們先后唱過:《聽我們歌唱毛澤東》;《軍民魚水情》;《革命人永遠是年輕》等歌曲。</h3><h3>由于演出深受當地社員的歡迎,我們又增加了地頭演出活動。每當春耕,夏除,秋收農忙時,社員們都比較辛苦。就在社員每干完一壟地,在田間地頭休息時,我們文藝宣傳隊保證準時把涼白開遞到社員的手中。當社員團團圍坐在田間地頭休息聊天抽煙時,就是我們文藝宣傳隊開鑼之時。短小精悍的半個小時貼近當地生活的精彩演出,往往使社員忘記當時的勞累和辛苦。</h3> <h3>這幾組照片是我們文藝宣傳隊的部分沈陽知識青年回沈陽時在沈陽中山廣場和中山公園合影。這是在沈陽中山廣場留影。</h3> <h3>隨著我們文藝宣傳隊演出的增多,我們也時常去其他生產大隊匯報演出,漸漸地我們大隊文藝宣傳隊在縣里有了些小名氣。縣里經常抽調我們大隊文藝宣傳隊進縣城匯報演出,時間短任務急時就會派車接我們到縣里匯報演出。</h3><h3>那時無論那個單位基本都沒有汽車,就連縣政府也沒幾輛正經八百的車輛,能派車接我們,可見縣政府對我們的演出還是肯定的。</h3> <h3>在沈陽中山廣場合影。</h3> <h3>由于當時的車輛少,我們人員加道具比較多,所以來接我們的車輛經常是敞篷汽車。</h3><h3>一次去縣城演出,縣里派汽車接我們,我們都是站在汽車上面。當汽車到一處拐彎處時,由于汽車開的速度比較快,路邊的大樹枝從王彥同學的臉上刮過,頓時半側臉被刮的全是血道子。看著王彥美麗的臉蛋被刮成滿臉花的樣子,我們都感到鉆心的痛,當時的王彥是如何感受?事情還遠遠沒有結束,為了演出,我們還要化妝,演出結束后還要卸妝,真的不知道王彥是怎么忍痛熬過來的。</h3> <h3>劉巖等幾名男生在沈陽中山公園合影。</h3> <h3>更可笑的是有時為了縣里的臨時任務,縣政府還會派囚車來接我們去演出。囚車里四處空蕩蕩的,沒有扶手和椅子,我們只能倚靠囚車的車體站立。結果一個大的上坡或下坡,一個晃動,一個坑洼的顛簸或急剎車,就會把我們從車前邊甩到最后邊,或撞到前后車板上,疼痛難忍,或一下撞到男生身上,人擠人狼狽不堪,哭笑不得。</h3> <h3>在沈陽中山公園合影留念。</h3> <h3>1971年末冬天的一個晚上,生產大隊通知我去開會。由于天太黑,我真有點害怕。我們小隊的老貧農劉大爺說:你牽我家的大狗去吧,有狗的保護,你不用害怕。我高興的對劉大爺說:謝謝劉大爺,太好了。</h3><h3>到大隊后,我把狗栓在院子里的柱子上(可能沒拴結實)。一個多小時出來再找狗,狗沒了。我生怕狗丟了或被什么人偷走了,也顧不得害怕了,一口氣跑回趙染房劉大爺家。劉大爺迎出來說:媽了個巴子的,這條該死的狗先回來了,嚇著你了吧。我一看狗沒丟就放心了。其實我真是犯傻,狗是最認道的!</h3> <h3>在沈陽中山公園留影。</h3> <h3>在一次縣里舉辦,縣鄉各級領導參加的綜合匯報演出中,我們大隊文藝宣傳隊被縣革委會領導和武裝部領導相中,點名確定我們大隊文藝宣傳隊代表縣政府和縣武裝部,參加鐵嶺軍分區組織的“鐵嶺地區民兵連文藝匯報演出”單位之一。</h3> <h3>在沈陽中山公園留影。</h3> <h3>1971年3月4日,康平縣戰備辦寄給前山大隊一封信。信的內容是參加匯報演出的通知。當時的大隊革委會書記李信讓我看了這封信,我感到格外的高興,也替我們大隊文藝宣傳隊感到格外的光榮。這封信被我作為“文物”永久的保存了下來,真是太珍貴了!</h3><h3><br></h3> <h3>1971年3月4日,康平縣戰備辦寄給前山大隊的一封信。信的內容是通知我們大隊文藝宣傳隊準備參加地區民兵匯演。這封信我一直保留至今。</h3> <h3>以知青為主的文藝宣傳隊是一支活躍于鄉村文化陣地的骨干力量。遼寧康平縣山東屯公社前山大隊從1969開始至 1976年,先后從各青年點選調知青中的文藝骨干建立了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成為那個特殊年代活躍在鄉村舞臺的主要文化娛樂方式。宣傳題材集中在加強當地民兵建設、憶苦思甜、農業學大寨、戲曲和民歌,參加各重大節日調演等內容上。頗受當地村民、知青的歡迎和好評。知青農忙參加田間勞動,農閑排練送文化下鄉相得益彰,為貧瘠的土地,寂寞的田間地頭添寫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h3> <h3>這是那封信的信封,由大隊革委會書記李信交給了我,我一直把它當成“文物”收藏起來。</h3> <h3>知青的生活是苦澀的,每名知青在農村都經歷了不同的遭遇和感受。每一段不平凡的經歷和感受,都會引起對當時所發生事件的美好回憶,每一段不同的經歷也都值得我們現在認真地回憶。因為那是我們的青春年華!我們的芳華留給了康平!</h3><h3><br></h3><h3><br></h3><h3></h3><h3> </h3><h3>2018年8月31日 于秋華</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东| 泽库县| 林口县| 盐亭县| 伊宁县| 东台市| 元氏县| 延安市| 成都市| 衡阳县| 梨树县| 大厂| 紫金县| 诸城市| 嘉兴市| 湖州市| 鹤庆县| 余姚市| 唐海县| 柳州市| 葫芦岛市| 昭通市| 锡林郭勒盟| 石河子市| 临武县| 卓资县| 平武县| 同心县| 许昌市| 拜城县| 大余县| 子洲县| 辽源市| 南丰县| 治县。| 罗城| 宁国市| 英德市| 晴隆县| 印江| 桦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