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收腔打掛補回回,行腔表演靠樂隊;<br>樂隊若要伴奏好,基礎理論要記牢!</h3> <h3>《晉劇中路梆子伴奏基礎理論》是晉劇中路梆子音樂叢書的第六篇(舞臺與伴奏)。<br>本書共設十二章五十三節,其內容:<br>一、從音、音的產生、音樂概念、音樂與人的關系到戲曲音樂、晉劇中路梆子音樂,再到晉劇中路梆子伴奏;<br>二、從晉劇中路梆子伴奏器樂的組成、音域、性能再到器樂在伴奏中的地位與作用;<br>三、從伴奏過程中的操琴(器)身法(姿勢)、弓法、指(手)法、音法再到伴奏要領;<br>四、從板式唱腔、回掛種類、性質到各板式唱腔起、落、過、轉、承、繞、留(流)、垛、切、清等環節再到行腔中如何催、頓;<br>五、從司鼓底號要領、司鼓手法到程式語氣中鑼鼓的墊擊,再到武場(擊樂)家俱代音字(符)譜的說明;<br>六、從舞臺上文、武場面、演員扮角色三個方面的相互默契配合,到托腔保調、隨腔補掛、渲染氣氛再到如何通過音樂旋律的合理流動刻畫劇中的情感的伴奏理論。<br>以上從六個方面闡述了晉劇中路梆子的伴奏基礎理論。書中立論有基,出譜有據,內容豐富,資料翔實,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強,是從事晉劇中路梆子演奏和戲迷票友研究和學習晉劇中路梆子伴奏的必備資料。<br><br>編者一一郭立禎13835493383</h3> <h3>目錄1頁</h3> <h3>目錄2一3頁</h3> <h3>目錄4一5頁</h3> <h3>目錄6一7頁</h3> <h3>目錄8一9頁</h3> <h3>目錄1O一11頁</h3> <h3>目錄12一13頁</h3> <h3>目錄14一15頁</h3> <h3>目錄16一17頁.</h3> <h3>自然和諧</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龙县|
湘乡市|
兴仁县|
兴国县|
江永县|
黔西|
穆棱市|
新疆|
连平县|
绥棱县|
香格里拉县|
肃宁县|
连平县|
金昌市|
察雅县|
巴林右旗|
民县|
上犹县|
静海县|
历史|
志丹县|
阳信县|
西乌|
和顺县|
武乡县|
达日县|
宜州市|
隆安县|
嘉祥县|
湘西|
岗巴县|
衡南县|
宁安市|
盐亭县|
连江县|
故城县|
康乐县|
龙口市|
石家庄市|
邵武市|
余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