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西藏行——西藏高原的神壇圣殿

老楊頭

<h3>到中國應該到西藏一游,西藏高原上有著人們想看到的神壇圣殿。</h3><h3>本篇分為五節,首先請看第一節:《請隨鏡頭看布宮》</h3><h3>請看看吧,看一眼——世界上海拔最高,并且集宮殿、城堡、寺院于一體的宏偉建筑——布達拉宮。</h3> <h3>雄偉壯觀的布達拉宮,坐落于拉薩市區西北海拔3700米的瑪布日山(紅山)上,她在像世人表述著藏族同胞的聰明智慧和厚重的歷史。</h3> <h3>布達拉宮是一千三百年前的“白色宮殿”。相傳公元7世紀初,著名的吐蕃第三十三代贊普松贊干布在遷都拉薩后,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特別在紅山修建了一千間宮殿的三座九層樓宇,取名布達拉宮。那時布達拉宮的三大建筑,通體粉白,聳立在紅山上顯得圣潔而雄偉,藏民們都稱之為“白色的宮殿”。</h3> <h3>吐蕃王朝滅亡之后,古老的宮殿城堡大部分毀于戰火,今天看到的布宮面貌,主要是公元1645年五世達賴喇嘛時期重建的白宮及其圓寂后修建的紅宮。</h3> <h3>經過多年的建造堆積,直到公元1933年十三世達賴喇嘛圓寂后,才最終成就了今日我們所看到的布達拉宮。</h3> <h3>經過1300多年的修建,布達拉宮形成了現在的規模。整個建筑東西長360米,南北寬270米,占地面積36萬平方米,大小房間二千余間,主樓十三層,高達115.7米。</h3> <h3>布達拉宮現由紅宮和白宮組成,紅宮為宗教之地,白宮就是政務之所。白宮頂層為達賴喇嘛宮殿,分為東、西日光殿。西日光殿是五世達賴喇嘛于1645年重建布達拉宮時修建的,東日光殿由十三世達賴喇嘛于1922年新建。</h3> <h3>布達拉宮圍墻外有多處轉經筒和焚香爐。每年到布達拉宮的朝圣者不計其數。藏族同袍不遠千里帶著眾人的囑托,到布宮瞻仰、祈福。</h3> <h3>藏胞們推動著轉經筒,他們滿懷著一顆赤誠的心,在祈禱,在祝福,期盼著幸福、和諧、美滿的生活。</h3> <h3>藏胞把同胞們的一顆顆心帶到這神壇,把同胞的一份份心意帶到這圣殿。看著這熊熊燃燒的火焰??,他們得到了滿足!他們帶到的是虔誠的心愿,帶回的是幸福的滿足。</h3> <h3>300余年來,布達拉宮大量收藏和保存了極為豐富的歷史文物。其中有2500余平方米的壁畫、近千座佛塔、上萬尊塑像、上萬幅唐卡;還有貝葉經、甘珠爾經等珍貴經文典籍;西藏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關系的明清兩代皇帝封賜達賴喇嘛的金冊金印及大量珍玩。這些文物絢麗多彩、題材豐富。</h3> <h3>瞧!這是宮內的壁畫。這尊神圓瞪著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手中緊緊握著寶劍,他在忠心耿耿的守護著神圣的瑰寶。</h3> <h3>這是宮內的壁畫,瞧!這尊神,手中托著一尊佛塔,仿佛在告訴我們,這兒有多少奇珍異寶呢!</h3> <h3>布達拉宮依山壘砌,裙樓重疊,殿宇嵖峨,氣勢雄偉,大有橫空出世、氣貫蒼芎之勢!</h3> <h3>布達拉宮有堅實敦厚的花崗巖石墻體,</h3> <h3>有松茸平展的白瑪草墻領,金碧輝煌的金頂。</h3> <h3>布達拉宮可沒有電梯,不管是誰,都要一步步走來,讓我們沿著這歷史的通道,邊走邊看邊想邊記~~~~~~</h3> <h3>藍藍的天空之下,紅色、白色、黃色交相輝映形成鮮明的對比,分部和筑層層套接的建筑體型,體現出藏族建筑的迷人特色。</h3> <h3>位于白宮頂層的是東、西日光殿。西日光殿是早期修建的達賴喇嘛的起居宮,東日光殿是十三世紀達賴喇嘛晚年擴建的起居宮。</h3> <h3>現存布宮最古的建筑是法王洞。9世紀時,布宮因吐蕃內亂遭到破壞,僅存法王洞。洞內供著據傳為松贊干布生前所造的他和文成公主、尺尊公主等人并列的塑像。</h3> <h3>白宮因外墻為白色而得名。</h3> <h3>紅宮最主要的建筑是歷代達賴喇嘛的靈塔殿,共有五座,分別是五世、七世、八世、九世和十三世。</h3> <h3>這是紅宮外墻。在這巔峰之地,腳下的拉薩城和遠處冰雪未融的雪山盡收眼底。</h3> <h3>今天,人們眼中的布達拉宮,不論是她石木交錯的建筑方式,還是從宮殿本身所蘊藏的文化內涵看,都能感受到她的獨特性。她似乎總能讓到過這里的人留有深刻的印象。說她是一部珍貴的歷史畫卷毫不為過。</h3> <h3>布達拉宮,是勤勞勇敢的藏族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結晶,是研究藏傳佛教和藏文化的寶庫,是我國和世界認同的極其珍貴的文化遺產。</h3> <h3>經過幾天的奔波,九月的第一天終于來到了拉薩,當晚,我們就迫不及待的趕到布宮廣場,一飽布宮夜景的眼福。</h3> <h3>愿圣潔、宏偉的布達拉宮,給朋友們留下美好的印象。</h3> <h3>我們在這圣潔的神殿前祈福,祝愿朋友們幸福安康!</h3> <h3>請看第二節:《藏南神寺扎什倫布》</h3><h3>九月四日我們到了扎什倫布寺。扎什倫布寺的藏語意為“吉祥須彌山”,是西藏佛教格魯派在后藏最大的寺院,也是全國著名的六大黃教寺院之一。</h3> <h3>扎什倫布寺始建于明正統十二年(1447年),前后歷時12年建成,至今已經有560年歷史。位于日喀則市城西尼色日山坡上。很遠很遠望去,能看到扎什倫布寺的金頂在陽光下熠熠生輝。</h3> <h3>強巴佛殿(藏語是“強巴康”)是整個寺院最為引人注目的大殿。強巴佛殿建于1461年,高30米,分設5層殿堂。大彌勒殿供奉1914年九世班禪卻吉尼瑪主持鑄造的鎏金青銅強巴佛像,是世界上最大的銅佛坐像。坐像生動莊嚴的造型,反映了藏胞工匠技藝的高超和工藝的精湛。</h3> <h3>覺干夏殿中存有四世班禪的靈塔。四世班禪第一個被冊封班禪,是西藏歷史上非常有建樹的大活佛,是著名的五世達賴喇嘛的老師。他的靈塔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h3> <h3>扎什倫布寺全名為“扎什倫布白吉德欽曲唐結勒南巴杰瓦林”,為四世之后歷代班禪住錫之地。</h3> <h3>扎什倫布寺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周圍沿山勢蜿蜒迤邐筑有3000多米宮墻。寺內有經堂57間,房屋3600間。整個寺院依山而建,坐北向陽,依次遞接,疏密均衡,和諧對稱,金頂紅墻,雄偉深厚,金碧輝煌。1989年1月21日,十世班禪大師確吉堅贊在扎什倫布寺主持第五世至第九世班禪合葬靈塔祀殿——班禪東陵南捷開光典禮。</h3> <h3>1990年修建十世班禪靈塔禮殿,靈塔名“釋松南杰”。1993年8月30日十世班禪法體被迎往靈塔祀殿。靈塔寶瓶里裝藏了食物、珍寶、藥物、藏經、佛教經典著作、歷代班禪的經倫,佛龕內安放著十世班禪大師的法體、大師生前用過的衣物及宗教法器。</h3> <h3>班禪為藏語上師之意。班禪為無量光佛即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十世班禪圓寂距今已經二十多年,據說,他的胡須、指甲還在生長,每年有專人進靈塔為之修剪。真乃活佛也!</h3> <h3>展佛臺位于扎寺東北部,由一世達賴根敦珠巴為紀念釋迦摩尼誕生、成佛、涅槃而建,后經四世班禪洛桑曲吉進行了大的修建。</h3> <h3>在展佛臺,每年藏歷5月15日前后三天,都會舉行隆重的展佛活動,將過去佛(無量光佛)、現在佛(釋迦牟尼佛)、未來佛(強巴佛)這三幅刺繡佛像展掛在展佛臺上,僧眾等頂禮摩拜,敬獻哈達。扎什倫布寺的展佛臺是西藏黃教各大寺院絕無僅有的。</h3> <h3>扎什倫布寺分為宮殿(班禪拉仗)、堪布會議(后藏地方政府最高機關)、班禪靈塔殿、經學院4部分。經學院由措欽大殿、扎倫及下屬的康村組成。</h3> <h3>紅與白,一邊是佛界一邊是人間……</h3> <h3>藏傳佛教似乎都與蓮花相關,蓮花表示出淤泥而不染,也許西藏正是這種純凈與清澈的完美代表吧。</h3> <h3>一尊尊佛塔,神圣,莊嚴……</h3> <h3>神圣的大殿前,培育著嬌艷、美麗的鮮花,和殿前一排排一顆顆雕花門柱交相輝映,看上去是多么的生機盎然,又多么的溫馨和諧。</h3> <h3>這是僧人的居所了吧,很搶眼的是小小的院內,同樣培育著鮮艷的花,綠綠的樹……</h3> <h3>輕輕的拍一拍古老的門扣,隨著吱呀的扭動聲,靜靜地推開古老的院門,這古老的門洞,不知有多少人走進。小院內同樣是靜靜的,沒有絲毫聲響。干凈,整潔,拉起來的晾衣繩上掛滿洗凈的布衣。大概是僧人們起居的地方了吧。</h3> <h3>人們懷著虔誠的心,一路艱辛,洗凈風塵,走近這扇古老的門洞……</h3> <h3>人們深深的被眼前的一切所震撼,輕輕的按動著快門,生怕驚醒了誰……</h3> <h3>吉祥須彌寺,讓我們為家人為朋友們祈禱!祈福!一股暖流哽咽在喉嚨,真的有些喘不過氣來。視線模糊,淚水盈眶。走了這樣遠的路……</h3> <h3>扎什倫布寺是一顆閃爍著歷史與宗教光輝的明珠,給我留下深深的印象。</h3> <h3>請看第三節:《令人神往的大昭寺》</h3><h3>9月2日,我們終于到了令人神往的大昭寺。這里供奉著佛祖釋迦牟尼12歲時等身金像。是藏族同胞心中的圣地。</h3> <h3>大昭寺是眾多藏族同胞頂禮膜拜之處,他們主要膜拜的就是寺內佛祖釋迦牟尼12歲時等身金像。這尊金像是唐太宗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下嫁藏王松贊干布時的陪嫁。</h3> <h3>這尊金像,是從印度請來的。佛祖釋迦牟尼在世時,弟子們為使他的尊容傳之后世,特請工匠所造。建造時釋迦牟尼的奶母等人從旁指導,故造像與其本人酷肖。人們認為金像珍貴,不僅僅因為他的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最重要的是認為,見到這尊金佛就如同見到2500年前的佛祖而沒有區別。</h3> <h3>寺門外,廣場上,到處聚集著眾多藏族同胞。他們中不乏不遠千里三步一叩首磕長頭一路走來朝圣的信徒。每個虔誠的人心中,都有一個同樣的愿望,用自己的身軀,丈量朝圣之路。據說,磕長頭也不是誰都能磕的。全村人選出忠實、勤懇的人,帶著眾人的信托一路走來。不時看到有人拉著車一路跟隨,上面裝著吃、用、鍋灶等等一應用品,那是他們的給養車,拉給養車的人也是眾人選出來的優秀人員喲。</h3> <h3>寺內迎門案幾上排放著鍍金碗,金光閃閃。說是里面盛得是圣水。我問過了,上面漂浮的是木紅花。</h3> <h3>寺內不讓拍照,也無法拍照。燈昏暗,人擁擠,煙氣繚繞,人聲鼎沸。人們把我擠到了最前面,左手緊抓住護欄,右手扶著掛在胸前的5D3,無意識碰到快門。看!佛祖面前,眾僧人在虔誠的誦經祈福……</h3> <h3>人們從遠道而來,帶來眾人的信托,帶來眾人的祈福,帶來眾人的希望,同時在心底獻上自己的祝福和愿望。</h3> <h3>虔誠的人們在不斷的添加著香火,大昭寺廣場上煙霧繚繞。</h3> <h3>大昭寺始建于公元647年,經歷代修繕增建,形成現今龐大的建筑群。寺院建筑面積達25100余平方米。有20多個殿堂。主殿高4層,鎏金銅瓦頂。</h3> <h3>整個建筑金頂、斗拱為典型的漢族風格,碉樓、雕梁則是西藏樣式。</h3> <h3>主殿二、三層下排列成行的103個木浮雕獸和人面獅身,又呈現尼泊爾和印度的風格。</h3> <h3>據傳,佛祖神像,受諸天神迎請,上住天界100年;又由智慧空行母迎往西方烏仗那國住500年;又以神變升空,到印度金剛座500年。</h3> <h3>這些傳說,雖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從中也能說明這尊佛像的歷史變遷過程。</h3> <h3>但唐太宗時,因文成公主請求,作為陪嫁由長安到西藏并修建小昭寺主供金佛確實是真的。</h3> <h3>寺內至今存有近千米藏式壁畫《文成公主進藏圖》和《大昭寺修建圖》,還有兩幅明代刺繡的護法神唐卡,確實為難得的藝術珍品。</h3> <h3>佛祖金像在小昭寺供奉6年后,又經歷過藏身明鑒南門內約60年。公元710年唐中宗養女金城公主嫁到西藏后,談到了姑母的佛祖金像,這時才迎出金像,至今一直供奉在大昭寺中央。</h3> <h3>站在大昭寺,親眼目睹這一切,神往,令人神往。</h3> <h3>站在金頂旁邊,遙看著山巔上布達拉宮神圣的尊榮,令人感慨。</h3> <h3>大昭寺令人神往的神壇圣殿。</h3> <h3>我們沿著轉經道,隨著虔誠的人們,輕輕搏動著轉經輪,深深的表達著心中的祝愿……</h3> <h3>請看第四節:《走過拉薩八廓街》</h3><h3>在拉薩,八廓街(又稱八角街)是一定要去的。八廓街位于拉薩市中心,是拉薩最古老的街道,其歷史幾乎與大昭寺一樣久遠。自從修建了大昭寺,就形成了八廓街。八廓街早已經成為拉薩的城市標志。</h3> <h3>據說,在拉薩有三條轉經的圣道,第一圈圍大昭寺供奉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的大殿外的廊道,第二圈就是八廓街,稱“轉八廓”,第三圈就是繞拉薩市內的大圈,拉薩人稱“轉林廓”。</h3> <h3>來到八廓街,人們一眼便可以發現,街上的人們都在圍繞著大昭寺,以順時針的方向行走。我們這些遠方的人兒也情不自禁的隨著這股人流,按順時針方向走在八廓街上。</h3> <h3>八廓街是拉薩歷史上最早最繁華的街道,是著名的商業中心。八廓街較完整的保存了古城的傳統面貌和居住方式,隨著大昭寺的發展而建設起來,距今已經有1300多年歷史。</h3> <h3>按照佛教徒的說法,以大昭寺為中心,沿著街道繞一圈,表示向供奉在大昭寺內的釋迦牟尼佛朝拜。瞧!朝拜的人兒是多么的虔誠。</h3> <h3>無數的年輕人,時有白發蒼蒼的老僧人,也在沿著這古老的道路轉著,虔誠的向心中的佛祖朝拜。</h3> <h3>街心的兩座巨型香爐,晝夜香火彌漫,整個大昭寺廣場籠罩在一片濃濃的香火氣息中。</h3> <h3>虔誠的人們,不時往香爐中和香爐四周的火盤中,添加著遠道帶來的祭祀用品。</h3> <h3>人們在這濃濃的香火中虔誠的邊轉邊誦讀著經文。人們在這濃濃的香火中祈福,祈求我們的家園更加美好,我們的民族更加強盛,我們的祖國更加富饒,我們的人民永遠幸福安康!</h3> <h3>八廓街長三里,寬三丈,呈圓形,就想一個巨人合攏的長手臂,環繞捧托著大昭寺。</h3> <h3>鏡頭中出現了溫馨的一家藏胞,“來!媽媽累了,讓爸爸背背吧。”幸福的孩子,溫暖的一家。我要留下這美好的瞬間。孩子發現了。大叫著,爺爺在拍照!(他說的啥,我可沒聽懂。哈哈!)</h3> <h3>看!在路中心還能說悄悄話呢!</h3> <h3>真不好意思!讓熟人碰個正著!哈哈!</h3> <h3>人們舒心的生活在鮮花盛開的環境中,心中無比的踏實。走過八廓街,我留下了深深的一種奇特的印象。說不出來,神神秘秘的……</h3> <h3>請看第五節:《走進尋常藏家》</h3><h3>9月5日早上,我和朋友們走進日喀則年木鄉羅林村。村落四周是寂靜的山巒,路旁是恬靜的村莊。一片溫馨祥和。據說,這是過去的奴隸村,后改名奴林村,現在改為羅林村,說是諧音。村中家家都是獨門獨院,兩層小樓。我突然想到,這也是神壇圣殿吧!</h3> <h3>8點多了,晨光沐浴著村中的混凝土路面。藏民正紛紛走出家門,或趕著馬車,或扛著農具,到農田開始一天的勞作。(這兒比東部沿海大約晚兩個多小時,相當于我們當地6點吧)</h3> <h3>這位姑娘名字叫達瓦,聽說是村花。她請我們到家中做客。(我注意到門牌上還是標識著:奴林村25號)</h3> <h3>年長的藏民婦女或坐在家門口,或三幾成群聚在路邊,休閑的喝著酥油茶,聊著,笑著。我手捧著5D3,記錄著如詩如畫的一幕幕……。愿這祥和,幸福的美景永遠的繼續下去。</h3> <h3>哇塞!進得屋內,我被驚呆了!簡陋的房屋內卻是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四面的墻壁上都是精致的壁畫。室內有電視機、錄音機、收音機,還有雙開門的電冰箱。各種雜物用品一應俱全,陳設的井井有條。</h3> <h3>門口的墻壁上,也像大寺院的門口,畫著神獸的畫像。家中年長的老婦人,看到我們進屋,趕緊停下正在織布的工作,起身去燒水。說是要給我們打酥油茶。這是一臺老式的織布機,她們卻在繼續使用。看!織機旁放著已經織好的布,細膩又非常漂亮!</h3> <h3>村里家家戶戶都通了電,但老婦人還是用太陽能燒水。她說,這多節約呀!——就是呀!環保無污染,還節約能源!何樂而不為呢!</h3> <h3>一個車牌掛在門口,咦!這兒怎么堆著這么一大堆牛糞!原來,這是達瓦的嫁妝。達瓦已經二十歲出頭,有了一個三歲的兒子。這嫁妝還沒舍得用呢!(我想,現在可能用不著了吧。)</h3> <h3>這是達瓦的鄰居,奴林村17號。晨光沐浴著17號院,還是一片溫馨、祥和、幸福。這家看起來更富有,院落更大。好嗎!牛馬成群,大車小輛。女主人和小兒子在自來水龍頭洗漱,男主人已經發動拖拉機準備出門。我趕快閃開大門口。看著拖拉機突突突……揚長而去。</h3> <h3>房屋四角,插著藍、白、紅、綠、黃五色旗。藏民講,藍代表藍天,白代表白云,紅代表太陽,綠代表草原,黃代表土地。插在屋頂是在祈福。</h3> <h3>每家屋頂中央,高高飄揚著一面五星紅旗,看著看著,我的眼睛濕潤了,心中悠然升起一種發自內心的自豪!這不也是我們老百姓的神壇圣殿嗎!</h3> <h3>祝愿我們的祖國永遠繁榮富強,祝愿我們的人民永遠幸福安康!</h3> <h3>攝影:老楊頭</h3><h3>編輯:老楊頭</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偏关县| 凤阳县| 大埔县| 岚皋县| 华蓥市| 长岭县| 偃师市| 宁南县| 酒泉市| 三江| 嫩江县| 改则县| 马公市| 武清区| 吕梁市| 阿克| 墨江| 九龙城区| 高雄市| 钦州市| 新蔡县| 郸城县| 海城市| 广平县| 平安县| 永寿县| 惠州市| 镇赉县| 宾川县| 蓝山县| 克东县| 深泽县| 黔江区| 长丰县| 车险| 泸水县| 珲春市| 育儿| 洛川县| 依兰县| 东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