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主席像前留<font color="#ed2308">合影</font>,<font color="#39b54a">高中</font>教授新常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黨性鍛煉花明樓</font>,緬懷少奇心相同。</div></h3> <h3> 原計劃昨天開班典禮前進行<font color="#ed2308">合影留念</font>,由于下雨改在今天。</h3><h3> 清晨,岳麓山上的屏翠在藍天白云下顯得格外的美,盡管海拔高度不到400米,但秀麗風景有著濃郁的人文之絕。學員們飯后,8:20前往<font color="#b04fbb">湖南大學東方紅廣場</font>,在毛主席的塑像前整齊列隊,以飽滿的精神留下了培訓班集體合影。其實,從來到湖南大學的那天,學員們就在東方紅廣場下的車,也就在那天起,大家已與“毛主席”見了面。今天能夠在毛主席塑像前合影,相信大家有一股難以言表的激動在心里,或許就是一種敬仰崇敬的心情。</h3><h3><font color="#39b54a"> 湖南大學與毛主席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同時也是他曾經短暫工作和居住過的地方。</font>岳麓山下隨處能見到他的毛體書法和塑像。</h3> <h3> 培訓班集體合影后,學員們來到馬克思學院102教室,高中教授早在教室調試課件。大家對這位老師的名字<font color="#ff8a00"><b>“高中”</b></font>這兩個字,懷有猜測的興趣,只在私下議論,不敢當面詢問,大家感嘆中國的文字博大精深,每個字都有著非凡的意義。</h3><h3> 在期待中,高老師借助十八大以來的政治生態到十九大的政治新常態,<font color="#ed2308">利用一組組數據、一張張圖片、一個個案例</font>導入背景開始了主題講座。他<font color="#b04fbb">從思考問題的出發點,切實認識宏觀與微觀的關系,著重圍繞中國的國情、共產黨的實用主義、四個自信、五位一體、改革</font>等問題進行對比分析,用法的理念剖解新常態下對中國現在、將來走向的影響,非常鼓勵人心。</h3><h3> 作為一名中國公民、一名共產黨員、一名公務員或從事公務員管理者,我們堅定的不但要絕對服從黨的領導,更要在“<font color="#39b54a"><b>兩個維護</b></font>”上做表率,還要<font color="#1564fa">清醒地做新時代的政治上的明白人</font>,不左不右,一顆紅心永向黨。</h3> <h3> 劉少奇同志離開我們49年了,在我的記憶里他<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1939年7月在延安馬列學院作公開演講</span><font color="#ed2308"><b>《論共產黨員的修養》</b></font>論述的是共產黨員黨性鍛煉和修養的著作,這本書對我印象非常深刻。</h3><h3> 記得我當上干部后,單位要求自學就有這本書,當時因為閱歷淺、資歷短,被動的去學習和抄寫,并不知道深厚的背景和學以致用。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經歷的豐富,慢慢讀懂了這篇文章,并從中吸取了營養,明白了作為一名黨員加強黨性鍛煉和修養的重要性。</h3><h3> 今天,培訓班進行黨性教育現場教學赴湖南寧鄉市花明樓劉少奇故居、紀念館。從湖南大學東方紅廣場乘車13:20出發,于14:30到達。下車后,在講解員的引導下,沿著兩旁松柏蒼翠的臺階,一步步前往劉少奇銅塑瞻仰、緬懷,心中涌動的是無盡的追思。隨后,來到紀念館并趕上<font color="#ff8a00">《偉大的探索者、卓越的領導人,劉少奇生平業績展》</font>及<font color="#39b54a">參觀故居和花明樓</font>,聽白老師和講解員娓娓道來,劉少奇的光輝形象在心中變得更加高大起來,他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革命情懷,不斷激勵著中國共產黨人奮勇向前。</h3><h3> 在回程的路上,我一直在想,當代的中國共產黨需要什么樣的修養?劉少奇同志《論共產黨員的修養》是否過期了……事實證明,<font color="#1564fa">他的思想不會過期,但情況要結合實際,避免教條束縛,務必牢記初心使命。</font></h3> <h3> 今天原計劃去長沙縣開慧鄉開慧村板倉屋場<font color="#ed2308"><b>楊開慧故居</b></font>參觀,后臨時調整取消,但并不影響課后時間,個人前往了解。</h3><h3> 楊開慧是楊昌濟的獨女,12歲時舉家遷居長沙。當時毛主席來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學習和工作長達八個春秋,在去老師楊昌濟家中請教問題中與楊開慧相識,并在大革命和愛國運動中志同道合,相互愛慕終成眷屬。后因毛主席投入革命起義赴井岡山,倆人失聯。楊開慧為毛主席育有三男<font color="#ed2308"><b>(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龍)</b></font>,29歲時不幸被國民派捸捕,她堅貞不屈,在瀏陽門外識字嶺英勇就義。毛主席后得知消息后,不思茶飯,痛哭流涕,無限追思。直到1964年,仍念念不忘,于是就有了<font color="#39b54a">《蝶戀花·答李淑一》</font>這首廣為流傳的詩,抒發了他們之間的堅貞的愛情和革命情懷。</h3> <h3>(感謝部分圖片原創者,此美篇僅限內部交流)<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浏阳市|
永丰县|
山西省|
庄河市|
化州市|
西宁市|
霞浦县|
云阳县|
陕西省|
凉城县|
连平县|
平利县|
伊宁县|
江城|
新建县|
武汉市|
修文县|
凭祥市|
姚安县|
察雅县|
剑阁县|
久治县|
中卫市|
吉林省|
历史|
澄江县|
永善县|
洪江市|
双牌县|
分宜县|
古田县|
衡水市|
辽中县|
桃源县|
襄汾县|
河东区|
岚皋县|
阳信县|
敦化市|
凤城市|
九寨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