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西西里東南三鎮-米拉佐(Milazzo)、墨西拿(Messina)、陶爾米納(Taormina)

Mica

<h3>始自卡塔尼亞(Catania )的環島游,終于來到了與亞平寧半島相望的東南部。我們從這里將折返回到最初的原地點。島的東南角和西北角完全不同,山與海的交相輝映,令所到之處無不風光旖旎,風景迷人。米拉佐(Milazzo ),墨西拿(Mossina )和陶爾米納(Taormina )三個城鎮,雖然沒有在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依然不失其自身獨特的魅力,很值得前往。墨西拿是西西里島的門戶,經歷和見證了從古至今多少的是是非非。米拉佐小城,狹長如柄直伸入海,是天然的良港。陶爾米納的美麗古今聞名,早已是西西里形像的代表。三城相距不遠,各有各的不同之處,無論從南或北哪個方向走,都很順路。</h3><h3>我們從北向南,先到海港小城米拉佐。安頓好之后便急匆匆趕到山頂古城堡,卻已是日落西山,萬家燈火之時。如圖:兩面臨海的小城米拉佐。</h3> <h3>一側的海灣港口。</h3> <h3>另一側的沙灘和峭壁。</h3> <h3>米拉佐古城堡(Castello di Milazzo )。</h3><h3>這座位于城市之巔的中世紀古城堡,建在懸崖絕壁上,面朝大海。我們黃昏時分到這里,擔心是否仍然開門?途中遇到一位當地人便上前詢問,趕巧了他就是售票看門人。他不僅熱情地告訴方向路徑該怎么走,而且讓我們先進去參觀,出來時再交門票。這種待遇又讓我感動一回。</h3><h3>此時此刻,整個城堡里除我們之外別無他人,靜的出奇,暗的有點害怕。里面面積很大,一層層爬到城堡的最高平臺,整個米拉佐都在腳下,一覽無余。古城堡確切建于何時不甚明了。據說是9世紀阿拉伯人修的防御城堡,又經后來者不斷完善加固。城堡外圍的一圈城墻和六個半圓形堡壘,是西班牙人在15-16世紀修建的,圍在里面城堡保留了中世紀的原樣。</h3><h3><br></h3> <h3>19世紀末,城堡被改用做監獄,圖中一排排鐵門就是從前的監室,一直到1959年才關閉。關于他的歷史有詳細的展室可參觀,時間不允許便沒有細看。走出城門時看門人回來了,英語說的不錯,很健談。臨了送了我兩本關于米拉佐和城堡的書,一個熱情的西西里人。補交了門票5歐/人。</h3> <h3>米拉佐城伸進海里最細的尖端稱為"Cap di Milazzo"。在這里可以看清古城堡的全貌。如圖。</h3><h3>小城的歷史和整個西西里息息相關。古希臘,古羅馬,拜占庭,阿拉伯,諾曼,德意志,法國,西班牙人全都在這里留下過足跡。特殊的地理位置,少不了讓這里成為戰場。公元前36年,著名的羅馬"后三頭"爭奪天下的大戰,渥大維就是在這里徹底擊敗了小龐培,穩固了對意大利的統治權。1718年,西班牙和奧地利的海戰也是發生在米拉佐。歷史變遷,今天這里安靜多了。</h3> <h3>"Cap di Milazzo ”離市區較遠,也顯得冷清,更沒什么現代設施,可依然住滿了居民,老人居多。富人的別墅和平民住宅交叉可見。</h3> <h3>米拉佐的清晨非常有趣。沿著市內的海濱路很是熱鬧,海面上不少的漁船正在回港,他們都是4點多就出海捕魚的漁民,趕著能在早市上出售剛剛捕到的海產品。</h3> <h3>正在駛向碼頭的漁船。</h3> <h3>冬季市集不旺,仍舊有不少漁民出攤售貸。王老板買不了魚,只好體查民情。</h3> <h3>閑置在岸邊的船只。</h3> <h3>織補魚網的老人。</h3> <h3>逛魚市的基本上是老人,鄰里全認識,說笑著帶著特有的肢體語言。看的人多,也有買上一些海鮮為當日之需者。給我的感覺很親切,熟悉和溫暖,這一種久違了的生活狀態,我們從前也有過現在很少見了。</h3> <h3>夢想著待春暖花開,在這里多住些日子,面朝大海,吹吹海風逛逛早市煮煮海鮮。</h3> <h3>墨西拿(Messina)</h3><h3>從米拉佐至墨西拿不到40公里,開車30多分鐘就到。一路上還可以看山看海很愜意。墨西拿是省府所在地,大地方。更是西西里島的門戶,與意大利本土相望于狹長的墨西拿海峽,而且望的一清二楚。航運的重要自不必涚,走陸路都從這里渡海去意大利。和戰略軍事有關的事,從古至今沒人忘了衪。這地方自然災害頻繁,火山、地震、海嘯頻發。1908年12月28日的大地震和繼發的海嘯,幾乎將墨西拿移為平地,二戰時又被炸的一塌糊涂。可是墨西拿人沒有走,又重新將家園建了起來,發展成島中第三大城市。這里的重要性不言自明。</h3><h3><br></h3> <h3>墨西拿海峽(Stretto di Messina)</h3><h3>一條長長的海濱大道,沿著海峽的一側蜿蜒。對岸雷杰·卡拉布里亞(Reggio Calabria)的山巒清晰可見。墨西拿海峽最窄處只有16公里,最寬不過32公里,將第勒尼安海和愛奧尼亞海連通起來,長39公里。不幸的是,這里的地貌不安穩,加上離埃特納火山近,是地震海嘯的頻發地帶。</h3><h3>我很奇怪這么窄的海峽上為什么沒有橋?查詢后得知,由于地貌的特點加上意大利不好的經濟,這事爭了好多年。2006年終于決定開始建,至于是否完成通車不得而知。</h3> <h3>墨西拿事件</h3><h3>這座古城,建于泛希臘化時代。重要的地理位置,從古至今為兵家所親睞,在軍事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古代兩大強國羅馬和迦太基之間最著名的"迦太基戰爭"(也稱布匿戰爭),從公元前264年-公元前146年間的三次大戰,最初的導火索便是"墨西拿事件"。</h3><h3>公元前289年,敘拉古僭主時期。一批敘拉古意大利雇傭兵強占了墨西拿,自立門戶,殺人搶掠,甚至騷擾原雇主,要與敘拉古分庭抗禮。到了公元前264年,敘拉古僭主希倫二世派兵圍了墨西拿,決心收拾他們。這些意大利人為解除困境,分別向迦太基和羅馬求助。羅馬起初拒絕出兵相救,而迦太基則立即前往西西里占領了墨西拿。至此矛盾升級。羅馬不能容忍迦太基借機擴張而座大,逼迫敘拉古與之結盟共同對抗迦太基,第一次布匿戰爭就此爆發。這就是所謂的"墨西拿事件"。戰爭持續了23年,羅馬勝。迦太基被迫簽訂停戰協定,割地賠款,墨西拿和西西里一起成了羅馬帝國的行省。</h3><h3><br></h3> <h3>1908年的地震和二戰轟炸雖然摧毀了墨西拿古城,但重建時依然按照原樣復原了許多重要的建筑。圖中的墨西拿大教堂(Duomo di Messina )在地震和二戰中均遭到嚴重的破壞,眼前的這座雖是后來重建的,但完全忠實于原作。只是我們到墨西拿時正值中午,所有教堂都關門,沒有機會參觀內部。教堂鐘樓很有特色,據說是現存最大的天文鐘。1783年地震被毀,1930-1933年按原樣重建。</h3> <h3>鐘面很有趣,上鐘面顯示時間,下鐘面顯示的是年月日。</h3> <h3>準確地顯示2017年12月20日我們到達墨西拿。</h3> <h3>鐘樓旁的Orione 噴泉。為了紀念傳說中的墨西拿的創始人Orion。</h3> <h3>東南部多高山,山勢多險峻,城市大部份建在山地里,墨西拿也一樣。從海平面始一路爬坡到最高處,即有盤山路可開車也有完好級梯可步行。山頂一處教堂,開闊的平臺是觀賞海峽和市貌的好地方。雖然爬著挺費力,山頂的無限風光催人奔進。</h3><h3>我們在墨西拿只是匆匆過客,沒有更多的時間來認識這座城市,能否再見看緣分了。</h3> <h3>陶爾米納(Taormina )</h3><h3>山中小城陶爾米納應該是西西里最有名的渡假圣地,有著西西里名片的美譽。有種說法,如果來西西里只能去一個地方,陶爾米納是無疑的首選。我雖然并不完全認同此一說法,但確實漂亮。?落在群山中的小城,面朝愛奧尼亞海,毗鄰埃特納火山,彎彎的海岸線上長長的沙灘,上帝給予了陶爾米納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h3><h3>進城的路真有點險,因山體陡峭很多路段全是架起來的,一轉彎一個高度。入城后的路更窄小,路口基本是上下坡叉道,一走錯就丟了方向。停車很費勁基本是路邊泊車,空位難找完全看運氣。在城里跑景點,基本上靠兩條腿走,一動車就丟了位置。這是自駕的問題之一。</h3> <h3>陶爾米納最初也是希臘人的殖民地((BC734年)。2千多年來,不同種族和王朝的交替換位也在這里留下了痕跡。城中仍保留了很多中世紀的建筑,最著名的當屬古希臘-羅馬劇場,這大概是現存最出色的古代劇場了。</h3><h3>匆匆忙忙地游覽觀光,一天就夠了。除了城中主街和古劇場之外,個人更推薦那些徒步路線。因為觀景陶爾米納的山水畫卷才是來此的重頭戲。費些腳力爬山超級值得。</h3> <h3>四月九日廣場(Piazza lX Aprile )</h3><h3>城中主干道集中了歷史上留下的主要建筑物,尤其在兩個城門之間的路段。四月九日廣場是街上最開寬的地段。背山面海,觀海景和埃特納火山的絕佳場所。洛可可風格的圣朱賽佩教堂(Chiesa di San Giuseppe )和一側的Orogio 鐘樓增添不少古色古香的韻味。正值圣誕節期間,濃郁的節日氣息充滿在廣場的各個角落。四下里各色的餐廳酒吧裝飾的舒適漂亮。這個愜意的場所定會令你忘卻了很多的世間煩惱。</h3> <h3>陶爾米納大教堂(Duomo di Taormina) 和半人馬噴泉(Fontana di piazza Duomo)</h3><h3>位于主干道中心位置。因為最初是在13世紀圣尼古拉教堂的廢墟上建起來的,所以也叫圣尼古拉教堂(Cathedral of St.Nicolas)。教堂的外型有別于通常傳統的教堂風格,特別是頂端的齒狀孔,更像是座防御城堡,因此有時也叫堡壘大教堂(Fortress Cathedral )。整體上中世紀的味道很濃,第一感覺年代應該更久遠,實則在15世紀,16世紀和18世紀都有加建,挺讓我感到意外的。內部也十分樸素。</h3><h3>對著正門的噴泉,因為頂端半人半馬的雕塑而稱為半人馬噴泉。</h3> <h3>圣誕節期間,正好趕上當地一所中學在教堂舉行圣誕音樂晩會,便去親身體驗了一番。教堂里擠滿人,大多是學生家長親戚朋友也有部分游客。詩詞歌賦加演奏二個多小時,令我感觸良多。步出教堂我在想,在西西里島這么一個小山城里,一所中學的樂隊可以坐成一片初具規模,且編制還很齊全,特別是弦樂部分,這本身就讓人吃驚。孩子們藝術素養的培養并不僅僅限于某些人群,普及率可見一斑。比較下,即便是北京這種超級城市,普通的中學能做到嗎?此外,市政府能允許一所中學在主教堂里舉辦活動,也令我意外。這種紛圍對孩子們的影響,較之功利的教育是否要更加單純些呢?</h3> <h3>與主干道相聯接的是數不清的小巷子。有上山的也有下山的。大多被裝飾的很漂亮,隱藏著很多餐館和店家。<br></h3> <h3>很有特色的餐廳,看得出來嗎?</h3> <h3>自家開的小店出售本地商品,價格可不便宜。這是旅游城市的特點。</h3> <h3>夜晚的主干街道。</h3> <h3>莫拉城堡村(Castelmola ) 這個小村子所在的山頭大概是這一帶最高的。從陶爾米納步行上去需要1個多小時。有公共汽車來往于莫拉和陶爾米納之間。我們開車去,一路盤來盤去風光無限,路邊全有人住。最后的一段路只有小村居民可以開進去,外人只能靠雙腳上至最高點。心中有點不解,為什么人們會選擇住在這么高的山頂上?難道是為了安全? </h3><h3><br></h3> <h3>去莫拉城堡的盤山路。</h3> <h3>村子很小,山頂本來空間也不大。圖中是俯拍的中心廣場。這個角度可以看到遠處海邊的美麗島。</h3> <h3>古堡的殘跡仍在,這里是最高的頂點了。</h3> <h3>俯瞰莫拉古堡村,屋頂全是紅的。</h3> <h3>"無限風光在險峰"這一至理名言,從來都是登高的理由和動力。立足山頂,放眼望去,360度視線毫無阻礙,絕對是觀景養眼的上上之選。埃特納雪峰,愛奧尼亞海面,陶爾米納全貌,還有遠近起起伏伏的峰巒?,無一不可入畫。推薦,來陶爾米納一定要上來看看,別怕費些腳力。</h3><h3>下圖是從莫拉城堡看到的埃特納火山,火山口依然在冒著白煙。</h3> <h3>埃特納火山(Mont Etna),世界自然遺產,是歐洲最大的活火山,高3329米,火山面積1190平方公里,隨時都有可能噴發。卡塔尼亞和陶爾米納是離火山最近的兩個城市,從兩地都可以上山。大多會選擇從卡塔尼亞走。我們在卡塔尼亞兩天半,2次半試圖去火山口都沒能成行,留下點遺憾。去埃特納火山有好幾種途徑,上山的公交車每天只有一班,早上8:15從卡塔尼亞出發,下午4點返回。包車也可以。另外就是自駕。不管哪種方式都只能到達纜車站換乘點,海拔2900米處。纜車可上至3000米的高度,之后換雪地車再上至火山口,當然也可選擇徒步。套票65歐元/人,價格不菲。</h3><h3>我們自駕上山,一路上穿經很多密集的小村鎮,人口密集度很高。不明白為什么火山腳下會住著這么多人?路都很窄,還經常堵車 ,加之爬坡,速度上不去,從市內至纜車站大概需要1個半小時。最后一個村落基本上是緊鄰火山灰堆集的區域,隨處可見被燒毀房屋的殘跡。冬季,纜車和雪地車運行會依當天氣候的變化而定。我們2次上山,山頂氣溫都下降至-6度,加上風大所以都停運了。離開卡塔尼亞那天,還想去碰碰運氣,車至半程遇上鎮中主路嚴重堵車,只好作罷。</h3> <h3>在莫拉城堡山頂算是減去了些許遺憾。從這里眺望埃特納的雪峰,比在卡塔尼亞甚至火山纜車站清晰多了,火山上常常云霧繚繞,峰頂總是時隱時現。這樣的全景圖在火山區是很難看到的。</h3> <h3>圖中另一山頭上的防御堡壘,高度只有莫拉城堡的一半。那里是另一個山村,密密匝匝的民居蓋滿了整個山脊,生機盎然的樣子。我們離開莫拉城堡之后去了那個防御工事。山頂面積更小,有完整的城墻,堡壘卻只剩下了幾面墻。大門半倒在地上,院子里滿是荒草,感覺沒人管理。作為觀景臺卻很棒。</h3> <h3>這個山頭靠海比莫拉城堡近,從堡壘頂可以清楚俯看到建在海邊的古希臘-羅馬劇場。</h3> <h3>沿著這座山脊還有一條徒步路線,起點在陶爾米納,小徑沿山壁蜿蜒一直到堡壘下。靠山觀海景,層層如畫,只是我們沒時間去體驗了。</h3> <h3>修在山洞內的小堂位于徒步路線上,別有洞天,至今仍在使用。</h3> <h3>希臘劇場(Teatro Greco )</h3><h3>希臘人建于公元前三世紀,距今2千多年。衪不僅是陶爾米納的標志,也是西西里島的名片。各種宣傳廣告上都是衪的畫面。希臘人喜愛建劇場不足為怪,而且一般選點都在山上開闊之處。此行在其他城鎮也有見到,但陶爾米納的這座無疑是其中最漂亮的。劇場的位置絕佳,建在海邊懸崖絕壁之上,觀眾席面朝愛奧尼亞海,就是雅典帕特農神廟下的古劇場也要讓位幾分。公元二世紀,推測哈德良皇帝時代,羅馬人又在原來的基礎之上,加建了舞臺后面的"Scaenae Frous ",也就是后臺,使得整體造型從藝術上更為完美。這點也是羅馬劇場的特點,希臘人是不建后臺的。劇場規模僅次于錫拉庫薩考古公園的那座,是意大利半島第二大古希臘劇場。</h3> <h3>千年風霜雨雪已經損壞了很大一部看臺,這半圈全是用木板搭建的。估計劇場還在使用。古為今用在歐洲很多地方都可見到。古劇場舉辦各種音樂戲劇節或演出是最普遍的用法。<br></h3> <h3>我們很幸運,沒遇到絡繹不絕的旅行團,游客也很少。最貴的享受就是靜靜的坐著,什么都不去想。視線穿過后臺的殘柱望去,夕陽灑落的海面似升起一層薄薄的霧,飄著。山有些?朧,水面泛著光,看不透亮,不太真切。</h3> <h3>廻廊,殘垣。</h3> <h3>與歲月同框</h3><h3><br></h3> <h3>古跡和周邊環境的融合,處處都能成畫。海闊山青,在山水烘托下,殘垣斷壁似有了生命。這是陶爾米納這一希臘文化遺產獨有的地方。</h3> <h3>如彎月狀的海濱是陶爾米納另一面。與山里不同,沙灘,礁石,漁船,海濱大道更是休閑的好去處。冬季的沙灘沒了人潮,收了遮陽傘,卻也是一條徒步、健身的好路線。或者沿著彎彎的海岸邊慢步踱到月端,看海浪拍打礁石激起的浪花,聽濤聲的轟鳴。</h3> <h3>美麗島(Isola Bella)是點綴在彎彎海濱上的明珠,與海岸連結的海灘叫"心型海灘"。小島隨著海平面的升降與陸地即若即若離,當水漫過沙灘時便不再對公眾開放,我們運氣不好,遇到水位有點高。</h3><h3>1806年,國王費廸南三世(西西里那時歸西班牙管)將小島贈予陶爾米納。后來因為缺錢被多次賣掉。至到1998年,被世界自然基金會劃為自然保護區才安穩下來,隨后向公眾開放。</h3><h3>陶爾米納應該是西西里島最適合渡假的地方,休閑,徒步,日光浴,玩海,登山各取所需,也是發呆的好地方</h3> <h3>卡塔尼亞(Catania ),西西里第二大城市,南岸的老大。屬于諾托壁壘八城之一。我們的行程始于此也終于此。圖中右邊的橘黃色小樓便我們最初落腳的地方。在這里渡過了三天時間,也走遍了該去的地方,卻一直不喜歡這座城市,也無意記錄些什么。作為南海岸的交通樞紐還是首選無疑。</h3> <h3>離開意大利20多年后,終于完成了西西里環島旅行。這里人文和自然景觀并舉,令此行不虛。自駕也十分安全,完全沒必要擔心車輪被偷去的可能。西西里人熱情尤其是生活在小山城里的人們。當然還有誘人的海鮮美食。此行雖終結可埃特納火山這棵草還在心里種著,總有一天要來拔的。</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伦贝尔市| 泊头市| 郯城县| 饶河县| 探索| 定兴县| 株洲县| 友谊县| 米泉市| 景谷| 九台市| 科尔| 宜君县| 威海市| 雷山县| 大英县| 霍城县| 曲水县| 广丰县| 惠州市| 宣武区| 郸城县| 河北省| 富顺县| 郑州市| 萝北县| 宣汉县| 普格县| 邢台市| 凌源市| 镇平县| 安塞县| 织金县| 肃宁县| 汉源县| 清徐县| 定安县| 丰宁| 敦化市| 临西县| 仁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