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圖文/煙雨蒙蒙</h3></font></h3> <h3>?森林中的古堡,總是神秘夢幻,空靈虛渺,似久遠的童話,一直是心底的好奇。在柬埔寨這片熱帶雨林中,就隱藏著這樣一處,遺落千年的古跡。當19世紀法國博物學家亨利·穆奧在叢林中,無意間發現這座宏偉的古廟遺跡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如此的驚訝,他仿佛看到了夢一樣的景致,即使古希臘古羅馬的遺跡,在此面前都顯得黯然失色……四百余年后,隱藏在深林中的古堡,再次將吳哥的文明呈現在世人面前。</h3> <h3>于我而言,這樣的地方,更充滿著神秘,那古韻悠悠的氣息,一直是心底難以名狀的情素。終于,在這個熱帶雨季,踏著滴答的韻腳,追夢而來。<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吳哥寺,一場千年的穿越</b><br></h3> <h3>晨四時半,摸黑前行,只為一睹彩霞怒放時,千年古廟疊落水中的影子。眼前漆黑一片,密集的人流,將觀日出最好的位置占據。悶熱潮濕,蚊蟲于身邊纏繞,卻依然動搖不了一顆期盼的心。慢慢的,天空微藍,水面泛白,五座蓮花塔尖隱現在水面。<br></h3> <h3>眼睛目視著天邊,靜待炫爛的那一刻。天空漸漸張開了帷幕,飄過絲絲云霞,期待中的吳哥,帶著遠古的縹緲,如一座黑色的剪影,生動的呈現在你面前。未見紅日顯現,天邊卻已布上了彩霞,透過清澈的水面,夢幻般的驚艷。</h3> <h3>在熱帶雨季中,能遇見如此景色,已是我們的幸運。吳哥寺坐東朝西,一條正西往正東的長堤,橫穿護城河,直通寺廟圍墻西大門。<br></h3> <h3>沿著這條道行走,跨過道道門框,迂回在百米長廊,仿佛穿越在時光隧道。<br></h3> <h3>栩栩如生的雕刻,講述著一個個神話故事,涵蓋了宗教藝術,世俗禮儀和戰爭場面。<br></h3> <h3>仙女散落在墻邊角落,舞動著婀娜身姿。那柔情之美,娉婷之韻,將沉寂千百年的古廟,變得生動活潑。<br></h3> <h3>隨意靠在墻邊一隅,斑駁的臺基,蹬道,屋檐,門楣,這些錯綜復雜的建筑,在時光的沉淀里,覆滿了黑褐色包漿,透出歲月的滄桑,讓人有種時空錯亂的感覺。<br></h3> <h3>寺廟內,一個四周環繞的獨特圍池,和外界隔開,卻能一眼望到天際。靜坐石階,似乎能聽到遠古傳來的梵音。來往的人們,從這里經過,不時會看一眼小彌撒,念經祈愿的樣子。<br></h3> <h3>強烈的陽光,透過窗柱,螺旋般地散開,折射在臉龐,夾著千年的氣息撲面而來。<br></h3> <h3>一串串的窗柱,使這座廟宇,更增添藝術的美感。<br></h3> <h3>手持蠟燭,點亮階梯,如若墻壁上走來的“阿帕莎拉”,亦真亦幻。<br></h3> <h3>穿過二層回廊,寺廟山及其壯觀地呈現。</h3> <h3>靠在石臺邊,眺望聳立的五座寶塔,如此震撼著你的視覺。來自神袛的力量,無形中充斥在淺意識里。不由對這座十二世紀阇耶跋摩二世,平地興建的,規模宏偉的石窟寺廟,而由衷感嘆。<br></h3> <h3>它凝聚著帝王的智慧,傾透著勞動人民的辛勤汗水,耗用了巨大的財力物力人力,歷經三十五年,筑就了名揚千古的吳哥王朝。<br></h3> <h3>在塔的最高處,是印度教式的須彌山金字壇,眾神所居,代表了宇宙的中心。登上塔頂,須攀爬陡峭的天梯,手腳并用,并帶著虔誠的心,方能順利抵達。<br></h3> <h3>須彌山金剛壇的每一層都有回廊環繞,這是吳哥窟建筑的一大特色。回廊頂部,砂巖石塊層層堆壘,偶有工字形咬合或呈尖角狀,高深而結實,有一種厚重的感覺。<br></h3> <h3>熱帶的陽光,格外襲人,讓人無法躲避,環繞在寺廟周圍的碧綠草坪,卻傳遞出一縷生機和涼意。榕樹下,成了戀人傾訴的絕佳場地。那守望千年時光里的神塔,見證著他們許下的諾言。<br></h3> <h3>巨大的那伽七頭蛇在吳哥引橋頭昂首翹望,日夜守護在神袛的周邊。<br></h3> <h3>遠處的藏經閣,孤獨在寺廟一隅,如今,成為觀賞吳哥窟日落的一個看點。<br></h3> <h3>這座沁潤了千百年風雨的古寺,在護城河與綠樹蔥蘢的環繞中,滄桑里顯出古樸的美意。</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塔布倫寺,樹與寺的糾纏</b><br></h3> <h3>一只飛鳥,銜來一粒種子,遺落在寺廟的石縫里,并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寺和樹慢慢成為塔布蘢不可分割的一體。這座興建于1186年的寺院,是古真臘國王阇耶跋摩七世,為他母親所修建的廟堂。<br></h3> <h3>當十九世紀中葉法國人發現塔普倫寺后,即因整座寺廟已被樹根莖干糾纏盤結在一起而放棄整修,保持了原始模樣,由此形成了塔普倫寺獨特的景象。<br></h3> <h3>走進寺廟,隨處可見高大粗壯的枝根,樹木,亂石,仿若進入原始的部落。<br></h3> <h3>生命力及其頑強的卡波克樹,盤根錯節,歷經數百年的風雨侵襲,依然煥發出勃勃生機。一如神袛的翅膀,伸向天際。<br></h3> <h3>樹與寺的糾纏,彰顯著親密無間。亦有同生死,共患難的決心。他們彼此不相謙讓,各自頑強抵抗,誓有摧毀對方之決心。<br></h3> <h3>坍塌的墻壁,不知是樹的摧毀,還是歲月的風殘,躺在斑駁的滄桑里,覆滿了蒼綠的青苔。<br></h3> <h3>浮雕女神,搖曳曼妙,無處不在。這里,曾是“古墓麗影”的拍攝地,也是“花樣年華”愛情結束的地方。梁朝偉在這里選擇了一個樹穴,留下心中未曾傾訴過的秘密,也埋葬了一段刻骨的愛戀。<br></h3> <h3>如果在這里,能讓愛隨枝藤蔓延瘋長,恒古不變,那么,世間該有多少人,會追尋而來。一如這古墻壁上男歡女愛,陰陽和諧,人間煙火,世代延綿。這也是八方游客無論怎樣,都要到此,在古寺樹下,默許一份心愿,將一份情,一絲秘密,悄然留下。<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巴戎寺,神秘的微笑</b><br></h3> <h3>巴戎寺位于吳哥王城的中心,是神王阇耶跋摩七世留在世間最完美的微笑。巴戎寺的塔共計49座,中間最大一座,高約40多米,其余48座如眾星捧月般全部簇擁在它的周圍。49座塔頂,每一座分別有四個面,每一面,都有一個略帶微笑的佛頭像。<br></h3> <h3>高低錯落的佛像,不同角度,不同方位,笑容略有不同,寬厚的唇,微微上翹,或安詳,或微笑,或慈悲,或嘲諷。<br></h3> <h3>經過歲月的洗禮,這些佛像,在光的作用下,或白,或黑,掛在臉上的笑,似有若無。無論從哪個方向回望,眾神都在微笑的看著你,注視著你的一舉一動。這笑容,是歷經繁復后的淡然,是凌駕于生死之上的超脫。以微笑的震懾,透徹人的心經,帶著不可摧毀的力量,留給世間最深刻的啟迪。<br></h3> <h3>如金字塔形的巴戎寺,不僅呈現神佛最和善的微笑,亦有著市井人間煙火真實的寫照。那精工細琢的回廊壁畫,將吳哥王朝時代的戰爭,生活,如神話般傳述,讓后人冥思遐想。無論是否有過信仰,站在這里,都會為這一神圣的笑容而感動。<br></h3> <h3>在這里,你可以敞開心底的秘密,不必忌諱,向佛傾訴,讓慈善的微笑,化解心中的惆悵,釋懷不能放下的過往。人生中多少喜樂哀傷,只有放下,超脫,讓最后一縷微笑彌留在唇齒間,將是多么完美的結果。<br></h3> <h3>如果可以,我愿靜靜坐在這里,隔窗對望,讓這抹笑容,撥開迷茫,沁透心經。虔誠祈禱,靜修禪心,直到菩提花開,化作一縷清馨,從唇邊滑落。<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巴肯山,妖嬈的吳哥晚霞</b><br></h3> <h3>如果來吳哥,看不到精彩的日出和日落,將是多么遺憾的事情。帶著虔誠的心而來,也許會感動佛祖。老天真的開眼,給予我們無限恩賜,欣賞到不一樣的日出和晚霞。吳哥的日出是嬌羞的,它用光折射出的背影,一點點揭開了吳哥寺神秘的面紗。<br></h3> <h3>而在巴肯山日落的那一刻,卻全然敞開了胸襟,燃起了似火的激情。夕陽的余輝,將巴肯寺變得金光燦爛,耀眼奪目。讓這個最古老的寺廟,更有了穿越時光的痕跡。<br></h3> <h3>這座阇耶跋摩一世建造的第一座國廟,為后來吳哥建筑奠定了基礎。從中軸線上看巴肯寺,三十三座塔,分別代表了須彌山上的三十三位神祗。體現了高棉人對山的崇拜,和神的至高無上。<br></h3> <h3>當余暉從巴肯山收起,遠眺對面吳哥城,那一片火紅的云霞,化作吳哥城上空最美的幕布,變幻翻卷,妖嬈炫爛。<br></h3> <h3>這一刻,你會忘記今夕何夕,最美的瞬間,穿越了時空,留在記憶里。<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浏阳市|
读书|
玉树县|
盈江县|
英德市|
永丰县|
龙井市|
泰宁县|
华容县|
岳阳县|
屏东县|
东光县|
宜兰县|
迁西县|
中牟县|
丰台区|
长顺县|
仁布县|
正定县|
梓潼县|
出国|
保康县|
富川|
屯昌县|
高清|
新宁县|
东明县|
沾益县|
泗洪县|
称多县|
蒙城县|
萨嘎县|
永寿县|
巫山县|
垦利县|
堆龙德庆县|
金寨县|
巫溪县|
明光市|
桂阳县|
孟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