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第一章</font></h1><h3><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fDjjk5fYB8LBKfwF&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508462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一章收聽</a><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第 一 章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
無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萬 物 之 母 。
故 常 無 欲, 以 觀 其 妙 ﹔ 常 有 欲, 以 觀 其 徼 。
此 兩 者 , 同 出 而 異 名 , 同 謂 之 玄 。
玄 之 又 玄 , 眾 妙 之 門 。<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微信:li1065219854</font></h3> <h1><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第二章</font></h1><h3><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TSoo5kT3u_Ve0T7G&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508732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二章收聽</a><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二 章
天 下 皆 知 美 之 為 美 , 斯 惡 已 。
皆 知 善 之 為 善 , 斯 不 善 已 。故
有 無 相 生 , 難 易 相 成 , 長 短 相 形 ,高 下 相 傾, 音 聲 相 和 , 前 后 相 隨 。
是 以 圣 人 處 無 為 之 事 ,行 不 言 之 教 ﹔
萬 物 作焉 而 不為 始 ,生 而 不 有 , 為 而 不 恃 , 功 成 而 弗 居 。
夫 唯 弗 居 , 是 以 不 去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O77Vb-ImRv1T-_Y&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67683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三章收聽</a></h1><h3><font color="#ff8a00">
不 尚 賢 , 使 民 不 爭。
不 貴 難 得 之 貨 , 使 民 不 為 盜 ﹔
不 見 可 欲 , 使 民 心 不 亂 。
是 以 圣 人 之 治 ,
虛 其 心 ,實 其 腹 ,
弱 其 志 ,強 其 骨 。
常 使 民 無 知 無 欲 。
使 夫 智 者 不 敢 為 也 。
為 無 為 , 則 無 不 治 。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font></h3><h3><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fDjjk5fY0ycerfC8&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546378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五章收聽</a><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五 章</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天 地 不 仁 , 以 萬 物 為 芻 狗 ﹔
圣 人 不 仁 , 以 百 姓 為 芻 狗 。
天 地 之 間 , 其 猶 橐 龠 乎 。
虛 而 不 屈 , 動 而 愈 出 。
多 言 數 窮 , 不 如 守 中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第四章講座</font></h3><h3><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VRMM-iVgEZ3oLVgK&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545411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四章收聽</a><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四 章
道 沖 , 而 用 之 或 不 盈 。
淵 兮 , 似 萬 物 之 宗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湛 兮 , 似 或 存 。
吾 不 知 誰 之 子 , 象 帝 之 先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六~七章講座 </font></h3><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STqqAeSEgFXQnSR6&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5352693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六~七章收聽</a></h1><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六 章</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谷 神 不 死 , 是 謂 玄 牝 。
玄 牝 之 門 , 是 謂 天 地 根 。
綿 綿 若 存 , 用 之 不 勤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七 章</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天 長 地 久 。
天 地 所 以 能 長 且 久 者 ,
以 其 不 自 生 , 故 能 長 生 。
是 以 圣 人 后 其 身 而 身 先 ﹔ 外 其 身 而 身 存 。
非 以 其 無 私 邪 。故 能 成 其 私 。</font><br></h3> <h1><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第八~九講座 </font></h1><h3><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4LbbN74caPhjJ4wP&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586219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 第八~九章收聽</a><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八 章</font></h3><h3><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上 善 若 水 。
水 善 利 萬 物 而 不 爭 ,
處 眾 人 之 所 惡 , 故 幾 于 道 。
居 善 地 ,心 善 淵 ,
與 善 仁 ,言 善 信 ,
政 善 治 , 事 善 能 ,動 善 時 。
夫 唯 不 爭 , 故 無 尤 。
: 第 九 章:</font></h3><h3><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持 而 盈 之 , 不 如 其 已 ﹔
揣 而 銳 之 , 不 可 長 保 。
金 玉 滿 堂 , 莫 之 能 守 ﹔
富 貴 而 驕 , 自 遺 其 咎 。
功 遂 身 退 , 天 之 道 也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VRMM-iVgEZrxJVTN&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588629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十~十一章收聽</a></h1><h3><font color="#ff8a00">10.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為玄德。
11.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mHFFEsmA-HemGmSq&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589814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十二~十三章收聽</a><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
1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13.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h3><h1><br></h1>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font></h3><h3><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_FHHxW_KzFXL5__Q&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603198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十四章收聽</a><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14.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于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xt33_yxo2qoxdx-r&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603715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十五章收聽</a><br></h3><h3><font color="#ff8a00">
15.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TSoo5kT3uE-2YT--&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604213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十六章收聽</a><font color="#ff8a00">
16.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br></font></h3><h3><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UPll0uUpkW4FOULb&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627541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十七~十八章收聽</a><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17.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18.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ZGIIdcZ7ht6lcZ-X&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627954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十九章收聽</a><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十 九 章
絕 圣 棄 智 , 民 利 百 倍 ﹔
絕 仁 棄 義 , 民 復 孝 慈 ﹔
絕 巧 棄 利 , 盜 賊 無 有 。
此 三 者 以 為 文 , 不 足 ,故 令 有 所 屬 。
見 素 抱 樸 ,少 思 寡 欲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9c00lG9LjyH4F981&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630595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二十章收聽</a><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二 十 章 絕學無憂,
唯 之 與 阿 , 相 去 幾 何 。
善 之 與 惡 , 相 去 若 何 。
人 之 所 畏 , 不 可 不 畏 。
荒 兮 , 其 未 央 哉 。
眾 人 熙 熙 , 如 享 太 牢 , 如 春 登 臺 。
我 獨 泊 兮 , 其 未 兆 ﹔
如 嬰 兒 之 未 孩 ﹔
儽 儽 兮 , 若 無 所 歸 。
眾 人 皆 有 余 , 而 我 獨 若 遺 。 我 愚 人 之 心 也 哉!沌沌兮。
俗 人 昭 昭 , 我 獨 昏 昏 。
俗 人 察 察 , 我 獨 悶 悶 。淡兮其若海,望兮若無止。
眾 人 皆 有 以 , 而 我 獨 頑 且 鄙 。
</font></h3><h1><font color="#ff8a00">我 獨 異 于 人 , 而 貴 食 母 。</font></h1>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yJwwWxyXr9uAXyWS&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631248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二十一章收聽</a><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二 十 一 章
孔 德 之 容 , 惟 道 是 從 。
道 之 為 物 , 惟 恍 惟 惚 。
惚 兮 恍 兮 , 其 中 有 象 ﹔
恍 兮 惚 兮 , 其 中 有 物 。
窈 兮 冥 兮 , 其 中 有 精 ﹔
其 精 甚 真 , 其 中 有 信 。
自 今 及 古 , 其 名 不 去 , 以 閱 眾 甫 。
吾 何 以 知 眾 甫 之 狀 哉 。 以 此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qoSSh6qtd7Po4q1i&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631509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二十二章收聽</a></h1></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二 十 二 章
曲 則 全 , 枉 則 直 , 洼 則 盈 ,
敝 則 新 , 少 則 得 , 多 則 惑 。
是 以 圣 人 抱 一 為 天 下 式 。
不 自 見 , 故 明 ﹔
不 自 是 , 故 彰 ﹔
不 自 伐 , 故 有 功 ﹔
不 自 矜 , 故 長 。
夫 唯 不 爭 , 故 天 下 莫 能 與 之 爭 。
古 之 所 謂 「 曲 則 全 」 者 , 豈 虛 言 哉 。
誠 全 而 歸 之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lnUU9QlrXWoaBlli&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638116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二十三章收聽</a><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二 十 三 章
希 言 自 然 。
故 飄 風 不 終 朝 , 驟 雨 不 終 日 。
孰 為 此 者 。
天 地 。 天 地 尚 不 能 久 , 而 況 于 人 乎 。
故 從 事 于 道 者 , 同 于 道 ﹔
德 者 , 同 于 德 ﹔ 失 者 , 同 于 失 。
同 于 道 者 , 道 亦 樂 得 之 ﹔
同 于 德 者 , 德 亦 樂 得 之 ﹔
同 于 失 者 , 失 亦 樂 得 之 。
信 不 足 焉 , 有 不 信 焉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Nrii4MNnJ83ueNPB&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649309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二十四章收聽</a><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二 十 四 章
企 者 不 立 ﹔ 跨 者 不 行 ﹔
自 見 者 不 明 ﹔ 自 是 者 不 彰 ﹔
自 伐 者 無 功 ﹔ 自 矜 者 不 長 。
其 在 道 也 , 曰 : 余 食 贅 形 。
物 或 惡 之 , 故 有 道 者 不 處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j8ffXKjW9rIM5jWA&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649511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二十五章收聽</a><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二 十 五 章
有 物 混 成 , 先 天 地 生 。
寂 兮 寥 兮 , 獨 立 而 不 改 ,
周 行 而 不 殆 , 可 以 為 天 下 母 。
吾 不 知 其 名 , 字 之 曰 道 , 強 為 之 名 曰 大 。
大 曰 逝 , 逝 曰 遠 , 遠 曰 返。
故 道 大 , 天 大 , 地 大 , 人 亦 大 。
域 中 有 四 大 , 而 人 居 其 一 焉 。
人 法 地 , 地 法 天 , 天 法 道 , 道 法 自 然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Df88eADsCiSv1DUn&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649682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二十六章收聽</a></h1><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二 十 六 章
重 為 輕 根 , 靜 為 躁 君 。
是 以 君 子 終 日 行 不 離 輜 重 。
雖 有 榮 觀 , 燕 處 超 然 。
奈 何 萬 乘 之 主 , 而 以 身 輕 天 下 。
輕 則 失 根 , 躁 則 失 君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vwJJsEveiCmjUvBn&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650148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二十七章收聽</a><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二 十 七 章
善 行 無 轍 跡 , 善 言 無 瑕 謫 ﹔
善 數 不 用 籌 策 ﹔
善 閉 無 關 健 而 不 可 開 ,
善 結 無 繩 約 而 不 可 解 。
是 以 圣 人 常 善 救 人 , 故 無 棄 人 ﹔
常 善 救 物 , 故 無 棄 物 。
是 謂 襲 明 。
故 善 人 者 , 不 善 人 之 師 ﹔
不 善 人 者 , 善 人 之 資 。
不 貴 其 師 , 不 愛 其 資 ,
雖 智 大 迷 , 是 謂 要 妙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3ExxHw3TR1Ybg3KL&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650441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二十八章收聽</a><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二 十 八 章
知 其 雄 , 守 其 雌 , 為 天 下 溪 。
為 天 下 溪 , 常 德 不 離 , 復 歸 于 嬰 兒 。
知 其 白 , 守 其黑 , 為 天 下 式 。
為 天 下 式 , 常 德 不 忒 , 復 歸 于 無 極 。
知 其 榮,守 其 辱,為 天 下 谷。
為 天 下 谷,常 德 乃 足。
復 歸 于 樸,樸 散 則 為 器 。
圣 人 用 之 ,則 為 官 長 , 故 大 制 不 割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X6kkjoXyl9y7tXWz&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650776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二十九章收聽</a><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二 十 九 章
將 欲 取 天 下 而 為 之 , 吾 見 其 不 得 已 。
天 下 神 器 , 不 可 為 也 ,
為 者 敗 之 , 執 者 失 之 。
</font></h3><h3><font color="#ff8a00">夫 物 或 行 或 隨 ﹔ 或 噓 或 吹 ﹔
或 強 或 羸 ﹔ 或 挫 或 隳 。
是 以 圣 人 去 甚 , 去 奢 , 去 泰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hKAAq8hFZd5aUht_&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651365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三十章收聽</a><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三 十 章
以 道 佐 人 主 者 , 不 以 兵 強 天 下 。
其 事 好 還 。
師 之 所 處 , 荊 棘 生 焉 。
大 軍 之 后 , 必 有 兇 年 。
善 有 果 而 已 , 不敢 以 取 強 。
果 而 勿 矜 , 果 而 勿 伐 , 果 而 勿 驕 。
果 而 不 得 已 , 果 而 勿 強 。
物 壯 則 老 , 是 謂 不 道 , 不 道 早 已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_FHHxW_Kz2CJ7_K4&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651573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三十一章收聽</a><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三 十 一 章
夫 唯兵 者 , 不 祥 之 器 ,
物 或 惡 之 , 故 有 道 者 不 處 。
君 子 居 則 貴 左 , 用 兵 則 貴 右 。
兵 者 不 祥 之 器 , 非 君 子 之 器 ,
不 得 已 而 用 之 , 恬 淡 為 上 。
勝 而 不 美 , 而 美 之 者 , 是 樂 殺 人 。
夫 樂 殺 人 者 , 則 不 可 得 志 于 天 下 矣 。
吉 事 尚 左 , 兇 事 尚 右 。
偏 將 軍 居 左 , 上 將 軍 居 右 ,言 以 喪 禮 處 之 。
殺 人 之 眾 , 以 悲 哀 泣 之 , 戰 勝 以 喪 禮 處 之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2MRRzr2Qox4Hw2mv&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651872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三十二~三十三章講座</a><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三 十 二 章
道 常 無 名 。
樸 雖 小 , 天 下 莫 能 臣 也。
侯 王 若 能 守 之 , 萬 物 將 自 賓 。
天 地 相 合 , 以 降 甘 露 , 民 莫 之 令 而 自 均 。
始 制 有 名 , 名 亦 既 有 ,
夫 亦 將 知 止 , 知 止 可 以 不 殆 。
譬 道 之 在 天 下 , 猶 川 谷 之 于 江 海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font></h3><h3><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三 十 三 章
知 人 者 智 , 自 知 者 明 。
勝 人 者 有 力 ,
自 勝 者 強 ,知 足 者 富 。
強 行 者 有 志 。
不 失 其 所 者 久 。
死 而 不 亡 者 壽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STqqAeSEVgNSbSuk&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652401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三十四~三十五章收聽</a><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三 十 四 章
大 道 泛 兮 , 其 可 左 右 。
萬 物 恃 之 以 生 而 不 辭 , 功 成 而 不 名有 。
衣 養 萬 物 而 不 為 主 。常 無 欲 可 名 于 小 ﹔
萬 物 歸 焉 而 不 為 主 , 可 名 為 大 。
以 其 終 不 自 為 大 , 故 能 成 其 大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三 十 五 章
執 大 象 , 天 下 往 。
往 而 不 害 , 安 平 泰 。
樂 與 餌 , 過 客 止 。
道 之 出 口 , 淡 乎 其 無 味 ,
視 之 不 足 見 , 聽 之 不 足 聞 , 用 之 不 足 既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PUnnCgPieamGDPyc&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15502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三十六~三十七章收聽</a></h1><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三 十 六 章
將 欲 歙 之 , 必 故 張 之 ﹔
將 欲 弱 之 , 必 故 強 之 ﹔
將 欲 廢 之 , 必 故 興 之 ﹔
將 欲 取 之 , 必 故 與 之 。
是 謂 微 明 。
柔 弱 勝 剛 強 。
魚 不 可 脫 于 淵 , 國 之 利 器 不 可 以 示 人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三 十 七 章
道 常 無 為 而 無 不 為 。
侯 王 若 能 守 之 , 萬 物 將 自 化 。
化 而 欲 作 , 吾 將 鎮 之 以 無 名 之 樸 。
無 名 之 樸 , 夫 亦 將 無 欲 。
不 欲 以 靜 , 天 下 將 自 定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UPll0uUpkW5UnUeA&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15737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三十八章收聽</a></h1><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三 十 八 章
上 德 不 德 , 是 以 有 德 ﹔
下 德 不 失 德 , 是 以 無 德 。
上 德 無 為 而 無 以 為 ﹔
下 德 無 為 而 有 以 為 。
上 仁 為 之 而 無 以 為 ﹔
上 義 為 之 而 有 以 為 。
上 禮 為 之 而 莫 之以 應 ,
則 攘 臂 而 扔 之 。
故 失 道 而 后 德 , 失 德 而 后 仁 ,
失 仁 而 后 義 , 失 義 而 后 禮 。
夫 禮 者 , 忠 信 之 薄 , 而 亂 之 首 。
前 識 者 , 道 之 華 , 而 愚 之 始 。
是 以 大 丈 夫 處 其 厚 , 不 居 其 薄 ﹔
處 其 實 , 不 居 其 華 。 故 去 彼 取 此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j8ffXKjW9pQUTjNe&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15988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三十九章收聽</a><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三 十 九 章
昔 之 得 一 者 :
天 得 一 以 清 ﹔
地 得 一 以 寧 ﹔
神 得 一 以 靈 ﹔
谷 得 一 以 盈 ﹔萬物得一以生,
侯 王 得 一 以 為 天 下 貞 。
其 致 之 , 天 無 以 清 , 將 恐 裂 ﹔
地 無 以 寧 , 將 恐 廢 ﹔
神 無 以 靈 , 將 恐 歇 ﹔
谷 無 以 盈 , 將 恐 竭 ﹔
萬 物 無 以 生 , 將 恐 滅 ﹔
侯 王 無 以 貴高 , 將 恐 蹶 。
故 貴 以 賤 為 本 , 高 以 下 為 基 。
是 以 侯 王 自 稱 孤 、 寡 、 不 谷 。
此 非 以 賤 為 本 邪 。 非 乎 。 故 致數 譽 無 譽 。
不 欲 琭 琭 如 玉 , 珞 珞 如 石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JyvvatJ6NC7_EJet&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16261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四十~四十一章收聽</a></h1><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四 十 章
反 者 道 之 動 ﹔ 弱 者 道 之 用 。
天 下 萬 物 生 于 有 , 有 生 于 無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四 十 一 章
上 士 聞 道 , 勤 而 行 之 ﹔
中 士 聞 道 , 若 存 若 亡 ﹔
下 士 聞 道 , 大 笑 之 。
不 笑 不 足 以 為 道 。
故 建 言 有 之 :
明 道 若 昧 ﹔進 道 若 退 ﹔夷 道 若 類 ﹔
上 德 若 谷 ﹔大白若辱,廣 德 若 不 足 ﹔
建 德 若 偷 ﹔質 真 若 渝 ﹔
大 方 無 隅 ﹔
大 器 晚 成 ﹔大 音 希 聲 ﹔
大 象 無 形 ﹔道 隱 無 名 。
夫 唯 道 , 善 貸 且 成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ek66DSevP4MNgev0&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16655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四十二章收聽</a></h1></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四 十 二 章
道 生 一 , 一 生 二 , 二 生 三 , 三 生 萬 物 。
萬 物 負 陰 而 抱 陽 , 沖 氣 以 為 和 。
人 之 所 惡 , 唯 孤 、 寡 、 不 谷 , 而 王 公 以 為 稱 。
故 物 或 損 之 而 益 , 或 益 之 而 損 。
人 之 所 教 , 我 亦 教 之 。
強 梁 者 不 得 其 死 , 吾 將 以 為 教 父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ZGIIdcZ7hEss4Z_z&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17993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四十三章收聽</a></h1><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四 十 三 章
天 下 之 至 柔 , 馳 騁 天 下 之 至 堅 。
無 有 入 無 間 , 吾 是 以 知 無 為 之 有 益 。
不 言 之 教 , 無 為 之 益 , 天 下 希 極 之 。<br></font></h3><h3><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j8ffXKjW9p1ykjnW&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18249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四十四章收聽</a></h1><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四 十 四 章
名 與 身 孰 親 。 身 與 貨 孰 多 。 得 與 亡 孰 病 。是故
甚 愛 必 大 費 ﹔ 多 藏 必 厚 亡 。
知 足 不 辱 , 知 止 不 殆 , 可 以 長 久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JyvvatJ6NCdgXJr5&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18542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四十五~四十六章收聽</a></h1></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四 十 五 章
大 成 若 缺 , 其 用 不 弊 。
大 盈 若 沖 , 其 用 不 窮 。
大 直 若 屈 , 大 巧 若 拙 , 大 辯 若 訥 。
靜 勝 躁 , 寒 勝 熱 。 清 靜 為 天 下 正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四 十 六 章
天 下 有 道 , 卻 走 馬 以 糞 。
天 下 無 道 , 戎 馬 生 于 郊 。
禍 莫 大 于 不 知 足 ﹔ 咎 莫 大 于 欲 得 。
故 知 足 之 足 , 常 足 矣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hKAAq8hFZVwpChER&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20339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四十七章收聽</a></h1></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四 十 七 章
不 出 戶 , 知 天 下 ﹔ 不 窺 牖 , 見 天 道 。
其 出 彌 遠 , 其 知 彌 少 。
是 以 圣 人 不 行 而 知 , 不 見 而 明 , 不 為 而 成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四 十 八 章
為 學 日 益 , 為 道 日 損 。
損 之 又 損 , 以 至 于 無 為 。
無 為 而 無 不 為 。
取 天 下 常 以 無 事 , 及 其 有 事 , 不 足 以 取 天 下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guddIPgVSF0gLg_1&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20591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四十八章收聽</a></h1></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四 十 八 章
為 學 日 益 , 為 道 日 損 。
損 之 又 損 , 以 至 于 無 為 。
無 為 而 無 不 為 。
取 天 下 常 以 無 事 , 及 其 有 事 , 不 足 以 取 天 下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I1ZZgCI-AtbyzIHH&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20789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四十九章收聽</a></h1><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四 十 九 章
圣 人 無常 心 , 以 百 姓 心 為 心 。
善 者 , 吾 善 之 ﹔ 不 善 者 , 吾 亦 善 之 ﹔ 德 善 。
信 者 , 吾 信 之 ﹔ 不 信 者 , 吾 亦 信 之 ﹔ 德 信 。
圣 人 在 天 下 , 歙 歙 焉 , 為 天 下 渾 其 心 ,
百 姓 皆 注 其 耳 目 , 圣 人 皆 孩 之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QduuGlQ2oHp5yQ1F&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20950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五十章收聽</a></h1><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五 十 章
出 生 入 死 。
生 之 徒 , 十 有 三 ﹔
死 之 徒 , 十 有 三 ﹔
人 之 生 , 動 之 于 死 地 , 亦 十 有 三 。
夫 何 故 ,以 其 生 生之 厚 。
蓋 聞 善 攝 生 者 , 路 行 不 遇 兕 虎 , 入 軍 不 被 甲 兵 ﹔
兕 無 所 投 其 角 , 虎 無 所 用 其 爪 , 兵 無 所 容 其 刃 。
夫 何 故 ,以 其 無 死 地</font><br></h3> <h3>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_FHHxW_Kzuby5_KS&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35073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五十一章收聽</a></h1></h3><h3>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五 十 一 章
道 生 之 , 德 畜 之 ,
物 形 之 , 勢 成 之 。
是 以 萬 物 莫 不 尊 道 而 貴 德 。
道 之 尊 , 德 之 貴 , 夫 莫 之 命 而 常 自 然 。
故 道 生 之 , 德 畜 之 ﹔
長 之 育 之 ﹔亭之毒之。 養 之 覆 之 。
生 而 不 有 , 為 而 <font color="#ff8a00">不</font> 恃 ,
長 而 不 宰 。 是 謂 玄 德 。<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xt33_yxo21WhIxMi&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35507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五十二章收聽</a></h1><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五 十 二 章
天 下 有 始 , 以 為 天 下 母 。
既 得 其 母 , 以 知 其 子 ,既知其子,
復 守 其 母 , 沒 身 不 殆 。
塞 其 兌 , 閉 其 門 , 終 身 不 勤 。
開 其 兌 , 濟 其 事 , 終 身 不 救 。
見 小 曰 明 , 守 柔 曰 強 。
用 其 光 , 復 歸 其 明 ,
無 遺 身 殃 ﹔ 是 為 習 常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A5hhSDAmIdAt_Ahk&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35826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五十三章收聽</a></h1><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五 十 三 章
使 我 介 然 有 知 , 行 于 大 道 , 唯 施 是 畏 。
大 道 甚 夷 , 而 民 好 徑 。
朝 甚 除 , 田 甚 蕪 , 倉 甚 虛 ﹔
服 文 采 , 帶 利 劍 , 厭 飲 食 ,
財 貨 有 余 ﹔ 是 謂 盜 竽。
非 道 也 哉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X6kkjoXyl0XSNXyi&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36006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五十四章收聽</a></h1></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五 十 四 章
善 建 者 不 拔 ,
善 抱 者 不 脫 , 子 孫 以 祭 祀 不 輟 。
修 之 于 身 , 其 德 乃 真 ﹔
修 之 于 家 , 其 德 乃 余 ﹔
修 之 于 鄉 , 其 德 乃 長 ﹔
修 之 于 邦 , 其 德 乃 豐 ﹔
修 之 于 天 下 , 其 德 乃 普 。
故 以 身 觀 身 ,以 家 觀 家 ,以 鄉 觀 鄉 ,以 邦 觀 邦 , 以 天 下 觀 天 下 。
吾 何 以 知 天 下 然 哉 。 以 此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Kh55ojK_Gu5IhK7g&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36210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五十五章收聽</a></h1></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五 十 五 章
含 「 德 」 之 厚 , 比 于 赤 子 。
毒 蟲 不 螫 , 猛 獸 不 據 , 攫 鳥 不 搏 。
骨 弱 筋 柔 而 握 固 。
未 知 牝 牡 之 合 而 朘 作 , 精 之 至 也 。
終 日 號 而 不 嗄 , 和 之 至 也 。
知 和 曰 「 常 」 ,知 常 曰 「 明 」 。
益 生 曰 祥 。 心 使 氣 曰 強 。
物 壯 則 老 , 謂 之 不 道 , 不 道 早 已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6Xee8q6JnCXA66l9&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36423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五十六章收聽</a></h1><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五 十 六 章
知 者 不 言 , 言 者 不 知 。塞其兌,閉其門,
挫 其 銳 , 解 其 紛 。
和 其 光 ,同 其 塵 , 是 謂 「 玄 同 」 。
故 不 可 得 而 親 , 不 可 得 而 疏 ﹔
不 可 得 而 利 , 不 可 得 而 害 ﹔
不 可 得 而 貴 , 不 可 得 而 賤 。 故 為 天 下 貴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3ExxHw3TRzSho3xg&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36722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五十七章收聽</a></h1></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五 十 七 章
以 正 治 國 , 以 奇 用 兵 , 以 無 事 取 天 下 。
吾 何 以 知 其 然 哉 。 以 此 :
天 下 多 忌 諱 , 而 民 彌 貧 ﹔
民 多 利 器 , 國 家 滋 昏 ﹔
人 多 伎 巧 , 奇 物 滋 起 ﹔
法 令 滋 彰 , 盜 賊 多 有 。
故 圣 人 云 :
「 我 無 為 , 而 民 自 化 ﹔
我 好 靜 , 而 民 自 正 ﹔
我 無 事 , 而 民 自 富 ﹔
我 無 欲 , 而 民 自 樸 。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RV22OpRu3_gU-RFv&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36909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五十八章收聽</a></h1><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五 十 八 章
其 政 悶 悶 , 其 民 淳 淳 ﹔
其 政 察 察 , 其 民 缺 缺 。
禍 兮 福 之 所 倚 , 福 兮 禍 之 所 伏 。
孰 知 其 極 。 其 無 正 。
正 復 為 奇 , 善 復 為 妖 。
人 之 迷 , 其 日 固 久 。
是 以 圣 人 方 而 不 割 , 廉 而 不 劌 ,直 而 不 肆 , 光 而 不 耀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2MRRzr2QxHH-u22O&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37114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五十九章收聽</a></h1></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五 十 九 章
治 人, 事 天 莫 若 嗇 。
夫 唯 嗇 , 是 謂 早 服 ﹔
早 服 謂 之 重 積 德 ﹔ 重 積 德 則 無 不 克 ﹔
無 不 克 則 莫 知 其 極 ﹔ 莫 知 其 極 , 可 以 有 國 ﹔
有 國 之 母 , 可 以 長 久 ﹔
是 謂 深 根 固 柢 , 長 生 久 視 之 道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6Xee8q6JnCC_y60U&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37366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六十章收聽</a></h1></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六 十 章
治 大 國 , 若 烹 小 鮮 。
以 道 蒞 天 下 , 其 鬼 不 神 ﹔
非 其 鬼 不 神 , 其 神 不 傷 人 ﹔
非 其 神 不 傷 人 , 圣 人 亦 不 傷 人 。
夫 兩 不 相 傷 , 故 德 交 歸 焉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RV22OpRu3_5ISRSE&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37522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六十一章收聽</a></h1></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六 十 一 章
大 國 者 下 流 , 天 下 之 交 ,天 下 之 牝 。
牝 常 以 靜 勝 牡 , 以 靜 為 下 。
故 大 國 以 下 小 國 , 則 取 小 國﹔
小 國 以 下 大 國 , 則 取 大 國 。
故 或 下 以 取 , 或 下 而 取 。
大 國 不 過 欲 兼 畜 人 ,
小 國 不 過 欲 入 事 人 。
夫 兩 者 各 得 所 欲 , 大 者 宜 為 下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keXXfTkwU9OEvkj7&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37788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六十二章收聽</a></h1><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六 十 二 章
道 者, 萬 物 之 奧 。 善 人 之 寶 , 不 善 人 之 所 保 。
美 言 可 以 市 尊 , 美 行 可 以 加 人 。
人 之 不 善 , 何 棄 之 有 。
故 立 天 子 , 置 三 公 ,
雖 有 拱 璧 以 先 駟 馬 ,不 如 坐 進 此 道 。
古 之 所 以 貴 此 道 者 何 。
不 曰 : 求 以 得 , 有 罪 以 免 邪 。 故 為 天 下 貴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c9CCnZc48et-tcWx&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37965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六十三章收聽</a></h1></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六 十 三 章
為 無 為 , 事 無 事 , 味 無 味 。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圖 難 于 其 易 , 為 大 于 其 細 ﹔
天 下 難 事 , 必 作 于 易 ,
天 下 大 事 , 必 作 于 細 。
是 以 圣 人 終 不 為 大 , 故 能 成 其 大 。
夫 輕 諾 必 寡 信 , 多 易 必 多 難 。
是 以 圣 人 猶 難 之 , 故 終 無 難 矣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8jDD6h8acPdrB8sl&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38248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六十四章收聽</a></h1></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六 十 四 章
其 安 易 持 , 其 未 兆 易 謀 。
其 脆 易 泮 , 其 微 易 散 。
為 之 于 未 有 , 治 之 于 未 亂 。
合 抱 之 木 , 生 于 毫 末 ﹔
九 層 之 臺 , 起 于 累 土 ﹔
千 里 之 行 , 始 于 足 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民 之 從 事 , 常 于 幾 成 而 敗 之 。
慎 終 如 始 , 則 無 敗 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RV22OpRu3_YxHRtJ&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41522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六十五章收聽</a></h1></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六 十 五 章
古 之 善 為 道 者 , 非 以 明 民 , 將 以 愚 之 。
民 之 難 治 , 以 其 智 多 。
故 以 智 治 國 , 國 之 賊 ﹔
不 以 智 治 國 , 國 之 福 。
知 此 兩 者 亦 稽 式 。
常 知 稽 式 , 是 謂 「 玄 德 」 。
「 玄 德 」 深 矣 , 遠 矣 , 與 物 反 矣 , 然 后 乃 至 大 順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X6kkjoXyl0g7aXfQ&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45820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六十六章收聽</a></h1><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六 十 六 章
江 海 所 以 能 為 百 谷 王 者 ,
以 其 善 下 之 , 故 能 為 百 谷 王 。
是 以 圣 人 欲 上 民 , 必 以 言 下 之 ﹔
欲 先 民 , 必 以 身 后 之 。
是 以 圣 人 處 上 而 民 不 重 , 處 前 而 民 不 害 。
是 以 天 下 樂 推 而 不 厭 。
以 其 不 爭 , 故 天 下 莫 能 與 之 爭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Df88eADsCnSUNDUQ&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46731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六十七章收聽</a><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六 十 七 章
天 下 皆 謂 我 道 大 , 似 不 肖 。
夫 唯 大 , 故 似 不 肖 。
若 肖 , 久 矣 其 細 也 夫 。
我 有 三 寶 , 持 而 保 之 。
一 曰 慈 ,二 曰 儉 ,
三 曰 不 敢 為 天 下 先 。
慈 故 能 勇 ﹔ 儉 故 能 廣 ﹔
不 敢 為 天 下 先 , 故 能 成 器 長 。
今 舍 慈 且 勇 ﹔ 舍 儉 且 廣 ﹔
舍 后 且 先 ﹔ 死 矣 。
夫 慈 以 戰 則 勝 , 以 守 則 固 。
天 將 救 之 , 以 慈 衛 之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hKAAq8hFZg6nYhOp&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48178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六十八章收聽</a></h1><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六 十 八 章
善 為 士 者 , 不 武 ﹔
善 戰 者 , 不 怒 ﹔
善 勝 敵 者 , 不 與 ﹔
善 用 人 者 , 為 之 下 。
是 謂 不 爭 之 德 ,
是 謂 用 人 之 力 ,
是 謂 配 天, 古 之 極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3ExxHw3TRzftx3_e&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48368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六十九章收聽</a></h1><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六 十 九 章
用 兵 有 言 :
「 吾 不 敢 為 主 , 而 為 客 ﹔
不 敢 進 寸 , 而 退 尺 。 」
是 謂 行 無 行 ﹔ 攘 無 臂 ﹔
扔 無 敵 ﹔ 執 無 兵 。
禍 莫 大 于 輕 敵 , 輕 敵 幾 喪 吾 寶 。
故 抗 兵 相 若 , 哀 者 勝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0C99U10BfXRMe0JL&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48577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七十章講座</a></h1></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七 十 章
吾 言 甚 易 知 , 甚 易 行 。
天 下 莫 能 知 , 莫 能 行 。
言 有 宗 , 事 有 君 。
夫 唯 無 知 , 是 以 不 我 知 。
知 我 者 希 , 則 我 者 貴 。
是 以 圣 人 被 褐 而 懷 玉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O-zzRBO1HxrzaOFS&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48744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七十一章收聽</a></h1></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七 十 一 章
知 不 知 , 上。
不 知 知 , 病 。
夫 唯 病 病 , 是 以 不 病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9c00lG9LjyBh_9LW&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49043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七十二章收聽</a></h1></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七 十 二 章
民 不 畏 威 ,則 大 威 至 。
無 狎 其 所 居 ,無 厭 其 所 生 。
夫 唯 不 厭 ,是 以 不 厭 。
是 以 圣 人 自 知 不 自 見 ﹔
自 愛 不 自 貴 。故 去 彼 取 此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Kh55ojK_G2MZ_KZ9&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49196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七十三章收聽</a><font color="#ff8a00"><br></font></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七 十 三 章
勇 于 敢 則 殺 , 勇 于 不 敢 則 活 。
此 兩 者 , 或 利 或 害 。
天 之 所 惡 , 孰 知 其 故 。
天 之 道 ,不 爭 而 善 勝 , 不 言 而 善 應 ,不 召 而 自 來 , 繟 然 而 善 謀 。
天 網 恢 恢 , 疏 而 不 失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z7OO2LzG_otC7zzB&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49388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七十四章收聽</a></h1></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七 十 四 章
民 不 畏 死 , 奈 何 以 死 懼 之 。
若 使 民 常 畏 死 , 而 為 奇 者 ,
吾 得 執 而 殺 之 , 孰 敢 。
常 有 司 殺 者 殺 。
夫 代 司 殺 者 殺 , 是 謂 代 大 匠 斫 ,
夫 代 大 匠 斫 者 , 希 有 不 傷 其 手 矣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qoSSh6qtd7o5oqzY&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49599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七十五章收聽</a></h1></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七 十 五 章
民 之 饑 , 以 其 上 食 稅 之 多 , 是 以 饑 。
民 之 難 治 , 以 其 上 之 有 為 , 是 以 難 治 。
民 之 輕 死 , 以 其 上 求 生 之 厚 , 是 以 輕 死 。
夫 唯 無 以 生 為 者 , 是 賢 于 貴 生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ZGIIdcZ7htGsJZ5p&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49796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七十六章收聽</a></h1></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七 十 六 章
人 之 生 也 柔 弱 , 其 死 也 堅 強 。
草 木 之 生 也 柔 脆 , 其 死 也 枯 槁 。
故 堅 強 者 死 之 徒 , 柔 弱 者 生 之 徒 。
是 以 兵 強 則 滅 , 木 強 則 折 。
強 大 處 下 , 柔 弱 處 上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rNppL2rlyjNG8r06&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49951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七十七章收聽</a></h1><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七 十 七 章
天 之 道 , 其 猶 張 弓 。
高 者 抑 之 , 下 者 舉 之 ﹔
有 余 者 損 之 , 不 足 者 補 之 。
天 之 道 , 損 有 余 而 補 不 足 。
人 之 道 , 則 不 然 , 損 不 足 以 奉 有 余 。
孰 能 有 余 以 奉 天 下 , 唯 有 道 者 。
是 以 圣 人 為 而 不 恃 , 功 成 而 不 處 , 其 不 欲 見 賢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vwJJsEveiCkxcvJd&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50088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font color="#ff8a00"><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七十八章收聽</font></a></h1><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七 十 八 章
天 下 莫 柔 弱 于 水 , 而 攻 堅 強 者 莫 之 能 勝 , 以 其 無 以 易 之 。
弱 之 勝 強 , 柔 之 勝 剛 ,
天 下 莫 不 知 , 莫 能 行 。
是 以 圣 人 云 :
「 受 國 之 垢 , 是 謂 社 稷 主 ﹔
受 國 不 祥 , 是 為 天 下 王 。 」
正 言 若 反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mHFFEsmA-g7ZSmFO&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50411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七十九章收聽</a></h1><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七 十 九 章
和 大 怨 , 必 有 余 怨 ﹔
安 可 以 為 善 。
是 以 圣 人 執 左 契 , 而 不 責 于 人 。
有 德 司 契 , 無 德 司 徹 。
天 道 無 親 , 常 與 善 人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STqqAeSEg-dwjSAm&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50586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八十章收聽</a></h1></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道 德 經」 : 第 八 十 章
小 國 寡 民 。
使 有 什 伯 之 器 而 不 用 ﹔
使 民 重 死 而 不 遠 徙 。
雖 有 舟 輿 , 無 所 乘 之 ,
雖 有 甲 兵 , 無 所 陳 之 。
使 民 復 結 繩 而 用 之 。
甘 其 食 , 美 其 服 , 安 其 居 , 樂 其 俗 。
鄰 國 相 望 , 雞 犬 之 聲 相 聞 ,
民 至 老 死 , 不 相 往 來 。</font><br></h3> <h3><font color="#ff8a00">道德經講座 李合山</font></h3><h3><h1><a href="https://node.kg.qq.com/play?s=6Xee8q6Jn47LL6r6&shareuid=619d9f80272e368330&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302523184_l1_t1534750758__"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第八十一章收聽</a></h1></h3><h3><font color="#ff8a00">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八 十 一 章
信 言 不 美 , 美 言 不 信 。
善 者 不 辯 , 辯 者 不 善 。
知 者 不 博 , 博 者 不 知 。
圣 人 不 積 , 既 以 為 人 己 愈 有 ,
既 以 與 人 己 愈 多 。
天 之 道 , 利 而 不 害 ﹔
圣 人 之 道 , 為 而 不 爭 。</font><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密市|
琼结县|
英德市|
鄂伦春自治旗|
涟源市|
阳山县|
阿勒泰市|
雷波县|
昌平区|
达日县|
志丹县|
武强县|
普陀区|
耿马|
徐汇区|
蒙阴县|
云安县|
项城市|
沅陵县|
疏勒县|
乌鲁木齐市|
巢湖市|
烟台市|
建宁县|
福建省|
浙江省|
长治市|
望都县|
出国|
南郑县|
南阳市|
通州市|
长宁区|
通渭县|
峨眉山市|
略阳县|
肇州县|
东辽县|
航空|
江门市|
内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