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吳 城 印 象》<br></h3><h3><br></h3> <h3>
我游覽了西歐六國,新,馬,泰,卻找不出一個地方能和兒時記憶中的吳城媲美。實在是荒唐,難以置信。
江西四大名鎮(zhèn)之首的吳城,在我幼小的心靈中印刻了太深的美好記憶。
打自昌邑山社林周家后山背的郝家山,茅草棚中下地,方圓五里外沒出去過。和其它農(nóng)村孩子一樣,放牛,打柴,玩泥巴,跳房子,踢毽子,打幾只蒼蠅引螞蟻出洞,在月光下"躲盤"(捉迷藏),鉆在禾草堆里,滿頭大汗,媽媽拿著梢俚(樹枝)才被趕回家。農(nóng)村的孩子自有一番玩耍的游戲。
偶爾隨父母去趟吳城街,那便是大開眼界的花花世界。雖說只三十里之距,卻有百里之遙的感覺。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倆人劃槳的小木船,要么靠兩條腿走路。自贛江而下,也須花上大半天,去次談何容易,要不是爺爺家在那,恐怕沒理由去逛那熱鬧,繁華的吳城街了。吳城地處贛江和修河流入鄱陽湖的交匯口,三面環(huán)水,前河臨贛江,后河便是修河。每年大水季節(jié),它就成了湖中半島,水淹到了岸邊,遠遠望去,街鋪和水面連成一片,天主堂的鐘樓是全街最高建筑,顯得尤為突出。每隔一個時辰,清脆的噹,噹鐘聲從水面?zhèn)鞒觯麄€吳城街都能聽見,人們起居作息,習慣以它為準。<br></h3> <p>爺爺?shù)?quot;同裕木行”,座落在后河邊,是一幢三重進的磚木樓房,造型古樸,琉璃綠瓦,屋角龍鳳呈祥,座南朝北,一對石刻雄獅伏臥大門兩側(cè),碩大的廳堂,大紅木柱,雕龍畫虎,裝飾考究。大廳人頭鉆動,接擠不瑕,南北客人,進出匆匆,木行經(jīng)營由修河上游武寧,修水一帶水運下來的小木排,在后河碼頭扎成大木排,由小氣輪拖至湖口往長江下游,生意興隆,在同行業(yè)中首屈一指。伙計們川流不息,各自忙碌,奶奶惦著"三寸金蓮",搖著蒲扇,爺爺在廂房里和商賈砌茶議事,不時發(fā)出陣陣笑聲。</p><p> 大門外靠近碼頭,河邊堆積如山的木材,水中飄浮剛扎好的大木排。江上沒有任何機械設(shè)備,全由工人繁重的體力勞動。粗大的木材,沉重的雙肩,必須要有眾多的工人齊心協(xié)力完成。勞動號子便成了工人協(xié)調(diào)一致的號令,領(lǐng)號的"頭領(lǐng)“,隨機應(yīng)變,遇到起步,過溝,上坡,下坡都會變換不同的言詞,眾人用嗨喲,嗬喲來統(tǒng)一步伐。有時領(lǐng)號的吆喝一些風趣,恢諧的詞語,甚至有些是"不雅"的話,引起一遍笑聲,以緩解疲勞,減少體力消耗,起到鼓勁,放松的作用。扎排工,搬運工,裝卸工,各種高亢的號子此起彼復(fù),響徹碼頭上空。嘿,,,喲荷,,嘿喲,,嗨嗨喲,,,,組成了一部熱情的交響曲。汽輪穿梭而過,掀起陣陣波浪。河岸,水中一派忙碌景象。</p> <p>清晨,天剛蒙蒙亮,眼睛還設(shè)睜開,街上的各種叫賣聲不絕于耳。肩挑擔孑的各種蔬菜瓜果,手推的裝滿魚肉的獨輪車,挎著小木桶,毛巾蓋著還冐熱氣的紅薯,剛出鍋的油香,二來子油條,大肉包子,茶蛋,走街串巷呌賣。有的唱,有的喊,還有的編成快板。都有自巳獨特的音調(diào),旋律</p><p>委婉,十分動聽!充斥滿街的各式叫賣,源源不斷,人們?nèi)粘3缘模玫模┑亩紩袚犹羯祥T來,就是日常用水,也有專門人到河里挑水賣,只要打個招呼,花點小錢,水直接送到你家水缸里。五花八門的叫賣聲形成了吳城的獨特風景。</p><p>吳城的街道不寬,全是用石板鋪成,路中間是用二,三米長的麻石條橫向鋪成的,底下是湍流的下水道,路過的手推車不時會發(fā)出咚咚的響聲,人來人往,熙熙攘攘。街道彎彎曲曲,高低不平,兩邊店鋪都有石扳臺階,通常二三層,只有各地修建的會館,牌樓造得氣魄,高聳,看不到機動車,也沒寬敞的大馬路,貨物的搬運,全靠人力肩挑,背扛。南扎北貨的店鋪,琳瑯滿目,裝燈結(jié)彩 ,五顏六色的廣告,糕點,糖果店,滿街飄香。伙計們站在店鋪門口招攬生意,熱情為路過客人介紹商品,川流不息的人群,擁擠的街道,繁華的店鋪,來自各地的商人,操著不同的方言,(那時還沒有普通話),過著各自的世俗節(jié)日,據(jù)史料記載,光各地在吳城的商會就有48所,東,南,西,北的商品應(yīng)有盡有,南扎,北貨豐富。號稱"裝不完的吳城,卸不盡的漢口“。可見當時商業(yè)的發(fā)達程度。</p><p>太陽還沒下山,店里的伙計們早早把汽燈點亮,這種燒煤油的汽燈光亮熾白,打足氣后,會發(fā)出荷荷的響聲,一家店點一二盞,全街全鎮(zhèn)的鋪面都點亮了,哪是一番什么景象?滿街亮如白晝,針掉在地上都能看見。全鎮(zhèn)一片汽燈荷荷聲,其夜色之美,唯吳城才有!</p> <h3> 享譽商埠重鎮(zhèn),得益于身處兩江一湖的水運樞紐中心位置。地理環(huán)境優(yōu)越,本身和周邊雖無拳頭產(chǎn)業(yè),但水運卻成為集各地物產(chǎn)流通,交換的中心。
推動了商業(yè)的發(fā)達,興旺。促進了吳城的經(jīng)濟繁榮,昌盛。據(jù)有關(guān)資料記載,吳城從嘉慶至咸豐為鼎盛時期,至日寇轟炸,持續(xù)了數(shù)百年的繁榮。
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文化,宗教隨之而耒,祠堂,廟宇,教堂,道觀,清真寺。信徒教友,發(fā)展迅速,其中天主教影響頗大。吳城天主堂座落街中心,地勢略高,出大門的右側(cè)是一條坡度很大的石頭巷,正對門是教堂的"女學堂“,左手一條小道直通街上,紫紅色的大門,兩米多高的圍墻,院中蒼松翠柏,特大的青花瓷缸:,栽種了多種果樹花卉,板栗,桂花,蜜桔,開花季節(jié),香氣迷人。大門左側(cè)是橦古羅馬風格的經(jīng)堂,它是教堂的主體建築,進行宗教議式的場所。西式尖頂鐘樓上裝有十字架,並懸掛銅合金大鐘一口,一根粗長的麻繩從圓洞口穿出,系在鐵環(huán)上。經(jīng)堂扇形大門兩邊各栽一株百年月季花,粗壯的花籐經(jīng)過修剪,長得和大門一樣的形狀,洽似一道彩門。每月花開時,一遍清香撲鼻,醉人沁肺。經(jīng)堂上吊有十多盞深色木制宮燈,加上墻壁,木柱,長長短短的白焟燭,一片肅穆。屋頂和四周,巨幅耶穌,約瑟,圣母瑪利亞的肖像和長著翅膀的小天使,閃閃發(fā)光。星期日的早上,教堂鐘聲響過后,做禮拜的教徒從四面八方陸續(xù)趕耒,跪在長條椅上,合掌祈禱以求"世態(tài)安康"。神父徐庚和在兩位舉著十字架,著白褂的小天使簇擁下,慢步走上神臺,點亮神燈,然后走下,向每位教徒嘴中施一塊餅干,或糖菓,以取得天主的恩典與寬容。徐庚和神父,藍眼睛,白皮膚,大胡子,荷蘭國人,比利時神學院畢業(yè),26歲偕同其弟來中國青島傳教,同年來江西九江天主堂,主事五年,購置了煙水亭邊上的庚和里房產(chǎn),創(chuàng)辦育嬰堂,(原歌午團院內(nèi)木板摟)。31歲任吳城天主堂神父,主事教堂事務(wù),直至52年回國,在吳城4l年。據(jù)老一輩教友回憶,他在吳城創(chuàng)辦了孤兒院,育嬰堂,養(yǎng)老院,教會醫(yī)院。收養(yǎng)遺棄嬰兒,孤寡老人。免費為瘌痢,冬瓜腳,大肚子病治療。興辦《崇文學堂》為吳城百姓做了很多救弱濟貧,賑災(zāi)治病的善事,人們無不為之傳頌。<br></h3> <h3> 39年日軍大肆轟炸吳城,一遍火海,天主堂鐘樓飄有荷蘭國旗和十字架,(荷蘭為中立國),教堂及周邊才幸免未炸,數(shù)千難民擁進教堂,徐神夫令大門暢開,院內(nèi)擠滿百姓,教堂還散發(fā)食品,提供飲水。難民免于戰(zhàn)火涂炭,保住了性命。徐庚和神夫在吳城四十余年,為百姓疾苦,避免戰(zhàn)火做了許多有益的善事。
52年回國,不少群眾自發(fā)在碼頭送行,感恩這位外國友人。我的祖輩,父輩均為虔誠的天主教徒,大家庭人口眾多,祖父和神夫私交甚好,姨婆從年輕起就協(xié)助神夫主政教務(wù),終身未嫁,資助幾位叔叔,姑姑學醫(yī),外語,多人就職于教堂事務(wù)。隨母親做禮拜,有機會與神夫接觸,他是我見到的第一位外國"高鼻子,蘭眼睛"的洋人,起初有些膽怯,他卻非常熱情的用生硬的中文說,"格肋孟德,主教"!只要一見到他,就會摸摸我的頭,不停的用男低音叫我"主教,主教"!我也敢和他接近了。值逢他的生日,媽媽牽著我去看望他,廳堂擺了好些水果,糕點,不要說沒吃過,連見都沒見過。神夫直往我兜里放。房子里一股特別的香味。幾十年后,聞到別人抽雪茄,即刻勾起了小時的記憶,才知神夫房里是雪茄的香味。天地更迭,蒼桑巨變,隨著修河木材陸路運輸,南潯鐵路的升級,吳城的中轉(zhuǎn)碼頭功能消失,城鎮(zhèn)規(guī)模逐漸衰退,云集的商鋪陸續(xù)外遷,常住人口急劇下降。往日的景象巳不復(fù)存在,熱鬧非凡的吳城街巳無蹤影,碼頭的勞動號孑,滿街的叫賣聲,耀眼的汽燈都巳消失,蕩然無存。繁華的吳城街已成過去,美麗的光環(huán)亦成為歷史。"當年豪杰何處去,留待荒草冢一堆”。我站在爺爺?shù)摹巴D拘小迸f址上,眼前一遍廢墟。野草替代了昔日的紅磚綠瓦,心中感慨,淚花炯炯,,,,,,吳城,這個曾經(jīng)叫吳山的地方,只是千傾鄱湖的一小角,它憑借兩江交匯的地理優(yōu)勢而興起,繁榮,但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只是一瞬間,或許原本就是屬于"候鳥王國"的棲息地,人們"霸占"了數(shù)百年,無任你吳城如何變遷,南飛越冬的候鳥途徑從未改變,大千世界又將吳城歸還給了"吳山“,如今,"聯(lián)合國世界候鳥保護棲息地"名揚海內(nèi)外,"四大名鎮(zhèn)“悄然失色,無須嘆息,無須懊傷,奉還給候鳥王國是自然規(guī)律,歷史的選擇,人們無法違抗,改變的是另一種生態(tài)的繁榮。如今的人們只能從它為數(shù)不多的文字中回顧這塊寶地曾經(jīng)的輝煌!<br></h3> <h3> 與《清明上河圖》如出一轍的呉城,別了!大自然就是這樣變幻莫側(cè)!
</h3> <h3>撰稿:羅偉 攝影:王小龍<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木萨尔县|
涞水县|
广元市|
潞西市|
湘潭市|
黄梅县|
苗栗县|
晋城|
东乡县|
兰坪|
辽源市|
沂水县|
四平市|
文昌市|
建水县|
新竹县|
屯留县|
新巴尔虎右旗|
巴马|
同德县|
额敏县|
丰台区|
石家庄市|
惠安县|
哈尔滨市|
镇江市|
晋城|
台中市|
墨玉县|
保亭|
清水县|
呼伦贝尔市|
康马县|
二手房|
民勤县|
全南县|
盘山县|
雅江县|
德安县|
四平市|
凤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