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是國家和民族的象征。其對稱的圓錐形輪廓與優美的環境相映襯,吸引著無數旅游者。作為騎行愛好者,見了就有一種要去騎行的沖動。</h3> <h3>D1 2018.08.13</h3><h3>東京大田區-川崎市-相模原市-大月市-富士吉田市</h3><h3><br></h3><h3>在朝陽中,我登上多摩川堤壩,開始了騎行旅程。</h3><h3><br></h3><h3>大堤只允許步行或騎行,一路暢通無阻。</h3> <h3>東京都市圈路網密集且復雜,好在有了Japan Travellers SIM導航,可少走冤枉路。</h3> <h3>約騎行了50km,來到津久井湖才離開市區街道,進入了山區公路。</h3><h3><br></h3><h3>津久井湖和上游的相模湖都是在上個世紀上半葉在山谷里筑壩形成的人工湖,除了發電和水利功能,還是著名的風景區。</h3><h3><br></h3><h3>沿著河谷不斷爬升,嚴重消耗體力。我有兩個月沒爬坡騎行了,這次爬坡讓我腿抽筋。</h3><h3><br></h3> <h3>山區氣候多變,午后從陽光曝曬變為雷雨交加。我只好隨著雨水大小走走停停。</h3><h3><br></h3><h3>雨歇時的山區景色,與我所在的福建省山區頗為相似,只是房屋風格迥異。</h3> <h3>到了傍晚時分,雨還在下,但已經可以望到富士山了。不過,這時距離富士吉田市還有20多km。</h3><h3><br></h3><h3>天不作美,而且運氣也不好,居然扎胎了。只好找個避雨的地方,在昏暗中摸索著換上備胎。</h3> <h3>總算找到預訂的旅社。入住且洗漱完畢后,就到一樓酒吧里吃晚餐。</h3><h3><br></h3><h3>旅社和酒吧都是同一個老板,美國人,在此經營20年。我問他為什么會在日本經營,他告訴我,他的太太是日本人。</h3><h3><br></h3><h3><br></h3> <h3>與我同住一個房間的小熊先生來自神戶,也在酒吧里喝酒,他還會說英語和漢語。小熊告訴我,在這里喝酒的除了游客還有當地人,其中有大學生,等。</h3><h3><br></h3><h3>坐在我身邊的是一位本地人,是這里的???,喜歡喝美國的威士忌。他請我品嘗他的BLANTON'S。</h3> <h3>這位先生還拿出存在酒吧里的3瓶Jack Daniel's 讓我品嘗。小熊告訴我,這些是產自田納西州的不同年份的威士忌。我不好意思再喝了,而且也不懂酒,就推說已經感到頭暈了。老板教我用日語說"頭暈",大家哈哈大笑。最后,我還是沒記住怎么說。</h3> <h3>D2 2018.08.14</h3><h3>市區-富士山-河口湖-市區</h3><h3><br></h3><h3>早上,我要去騎行了,小熊先生在旅館前送別我。我應該感謝小熊幫我更多地體驗日本人的生活。</h3> <h3>見到當街一座大鳥居正對著富士山,就朝著這方向騎去。</h3> <h3>進景區買門票天經地義。在景區登山路收費站花200元“買路錢”。200日元哦!小汽車1060日元,此后沒有其它收費。</h3><h3><br></h3><h3>與中國遭詬病的景區收費相比,更能解釋資源共享的理念。</h3> <h3>沿途設有若干驛站或停車場,都有寫明標高,有的設有瞭望臺,有的設有飲料自動售賣機。</h3> <h3>在樹海臺停車場還能望到山下的市區和河口湖。再往高處就容易受到云層遮擋,看不到山下。</h3> <h3>來富士山騎行的日本車友很多,大部分都是騎公路車,個別用山地車??粗粋€個車友從我身邊秒過,真羨慕他們的體能。</h3><h3><br></h3><h3>到了第四驛站,看到標高2020m,再爬高300m就達終點第五驛站的標高,這給了我信心。</h3> <h3>從第四驛站展望臺往下看,我已是在云層上方。</h3><h3><br></h3><h3>登山公路是雙向2車道,并不寬闊,而且彎道多。車輛和騎友都很文明行駛,沒聽到一聲汽車鳴笛。</h3><h3><br></h3><h3>里程碑上除了標明到第五驛站的距離外,還標有該段坡度,最陡為6.5%,多在5-6%。</h3> <h3>在這里,我看到唯一的一塊被毀林地。驛站櫥窗里的圖文介紹,這是一場嚴重雪崩造成的。</h3><h3><br></h3><h3>看得出來,當地人不打算用人工造林的方法恢復植被,而是等待自然界的自我修復功能來恢復。</h3> <h3>終于到達第五驛站!</h3><h3>這里是登山公路的最高點!</h3><h3>完成了我騎行富士山的心愿!</h3> <h3>廣場上中國游客真多,到處都可聽到中國話。<br></h3> <h3>這么高的位置還有神社,體現人們自古對山神的崇拜與敬畏。</h3> <h3>這里標高2305m,針葉喬木只能生長到這個高度。回望3776m標高的山頂仍舊云霧繚繞,神秘莫測,但是仍有勇敢的登山背包客帶著露營裝備,踏著小道徒步登頂。</h3><h3><br></h3><h3><br></h3> <h3>看看我騎行的軌跡,給想來騎行的朋友作為參考吧。對福州的騎友來說,難度與騎行到雪峰寺相當。</h3> <h3>心滿意足了,放坡下山直奔河口湖。</h3><h3><br></h3><h3>在穿越半山云層時,還遇到降雨,氣溫驟降。不過,很快就穿出云層,氣溫逐步回升。</h3><h3><br></h3><h3>在河口湖畔遙望富士山,那種美的感覺是以我的文筆難以寫成的。我信服富士山無愧是世界遺產。</h3> <h3>D3 2018.08.15</h3><h3>富士吉田市-山中湖-御殿場市-小田原市-東京</h3><h3><br></h3><h3>上午離開富士吉田市,向山中湖騎去。</h3><h3><br></h3><h3>日本很多公路都有標出騎行道,給騎行者以方便。</h3> <h3>山中湖與河口湖一樣,都是因富士山火山噴發形成的堰塞湖,也都是旅游勝地。</h3> <h3>游覽中遇到陣雨,我就進一家咖啡屋喝咖啡,賞風景。</h3><h3><br></h3><h3>老板是一對年青夫婦,兼營自行車出租生意,請他幫忙給車打足氣。</h3> <h3>今天的路程仍是爬坡,不同于昨天的一個長坡,而是爬3個坡。從御殿場市到箱根的坡最陡。</h3><h3><br></h3><h3>已經騎了30多公里,回望富士山??,雖然沒有湖面映襯,仍是那么美。</h3><h3><br></h3> <h3>終于爬到坡頂,隘口吹來山風,使人精神為之一爽。</h3><h3><br></h3><h3>原來這里是一個景點,有一定的旅游設施。</h3><h3><br></h3><h3>一尊銅雕塑吸引眼球,標牌上寫著“熊と金太郎”。看不懂日文說明,回來查看了才知道,金太郎是日本傳說故事。</h3><h3><br></h3><h3>金太郎的屁股被游人摸得錚亮。我也摸一把。</h3><h3><br></h3><h3>測得這里標高837m,直到海邊小田原應該可以滑行20km。</h3> <h3>在翠綠的山谷中滑行下山是很愜意的,但是路窄彎急車多,要特別小心。</h3><h3><br></h3><h3>滑行了很久,在這綠色掩映的盤山公路旁冒出個美術館——箱根玻璃之森美術館。這完全顛覆了我對美術館的觀念。我原以為藝術場館都應該在人口密集的都市里。<br></h3> <h3>騎行者都說美景在路上,在日本更能體會到這一點。</h3><h3><br></h3><h3>箱根山谷里的植被那么美,可以想見到了秋天又是另一種意境美景。日本的人口密度之大,其自然卻保護得那么好,那么美,美得那么自然。</h3><h3><br></h3><h3>我所生活的福建省是全國森林覆蓋率最高的省,還是到處可見“青山掛白”,其中不少是人為的。</h3><h3><br></h3><h3>騎到小田原已是傍晚。這里是沿海地區,人口密度大,該結束這趟山區騎行了。</h3><h3><br></h3><h3>我把自行車折疊好,帶上電車,回到東京。</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丰县|
淮阳县|
平武县|
深水埗区|
四平市|
凌海市|
隆化县|
恩施市|
盖州市|
阳高县|
山东省|
云浮市|
宿松县|
梓潼县|
津市市|
子洲县|
沧州市|
格尔木市|
成安县|
同江市|
安庆市|
南阳市|
潮安县|
万盛区|
越西县|
昌宁县|
理塘县|
剑川县|
工布江达县|
宁海县|
德惠市|
常德市|
松滋市|
双城市|
凤冈县|
淳安县|
永顺县|
萝北县|
临邑县|
天峨县|
泰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