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天堂雨崩--雪山朝圣</h3><h3>梅里轉山,延續了七百年的雪山朝圣之路。</h3><h3>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h3><h3>不為修來世, 只為途中與你相見。<br></h3> <h3>7月中旬,馬龍戶外一行14人中的最后一批6人也踏上了朝圣之路,由于航班的臨時取消,打亂了原定的計劃,輾轉4趟列車,上饒出發,中轉貴陽站、貴陽北站、昆明南站、昆明站,歷時33個小時,終于到達麗江與先鋒部隊會合,開啟了開(虐)心(身)快(虐)樂(心)的轉山之路。<br></h3> <h3>姐妹仨:四月、五月和昭昭</h3> <h3>No:1,麗江古城--長江第一灣--小中甸草原--月亮灣--白馬雪山--德欽--飛來寺。</h3><h3>下了火車后,直奔古城,稍作休整后,8點整麗江出發,40分鐘左右達到長江第一灣,也稱“三江并流”,萬里長江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騰而下,經巴塘縣城境內進入云南,與瀾滄江、怒江一起在橫斷山脈的高山深谷中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公里, 形成世界上罕見的“江水并流而不交匯”的“三江并流”的壯麗景觀。到了麗江市玉龍縣石鼓鎮,突然來了個100多度的急轉彎,轉向東北,形成了罕見的“V”字形大彎,“江流到此成逆轉,奔入中原壯大觀”,人們稱這天下奇觀為“長江第一灣”。<br></h3> <h3>打卡照</h3> <h3>在長江第一灣簡單吃完早飯后繼續前行,到達小中甸草原,每月5月下旬到6月中旬,小中甸就是花的海洋,多彩絢爛的杜鵑花、狼毒花、格桑花,還有各種不知名的小花小草,而到了9、10月份的秋天,這里就成了狼毒花的天下,大朵大朵火紅的狼毒花,異常絢麗。現在的季節草原上盛開的花跟狼毒花很像,司機師傅說那個也是有毒的,我們連碰都不敢碰。<br></h3> <h3>五月,練得什么功?這么厲害,隔?打?</h3> <h3>小中甸草原上的牦牛看著挺嚇人的,可是見到根緣,逃得飛快,唉,連牦牛都知道不能招惹他。<br></h3> <h3>10點車子越過金沙灣大橋,就進入香格里拉城區,中午在奔子欄鎮午餐,一江兩省,這邊是云南的香格里拉,對面就是四川的甘孜。<br></h3> <h3>下午來到了“金沙江大灣”,也叫“月亮灣”或者“Ω灣”,看一眼金沙江大灣需要50元,穿山越谷而來的金沙江,在即將離開四川時,突然圍繞著金字塔般的日錐峰返身回顧,瀟灑地畫上了一個“Ω”形大彎,在大地上勾勒出一條優美的曲線,被稱為“金沙江大灣”,是國內四十大景觀之一,從山頂俯瞰全景,不能不驚嘆自然造化的神奇!每年的四月末大量的雪山融水匯入江河,江底泥沙翻涌將原本泛藍江水染成黃色。這種色彩直到九月初前后雨季結束時褪去。所以四月初看到的是藍色的江水,而我們看到的則是黃色的江水。<br></h3> <h3>乘車翻越白馬雪山(原名白茫雪山,海拔5430米),白馬雪山埡口已開通了隧道,但是我們想到4292埡口(滇藏線上海拔最高的地方)上去飛,和司機師傅商量,最后走了老214國道,顛不顛不地如愿上了4292埡口,人品真是好的沒得說,剛剛得瑟完,埡口就被濃霧掩映了,這才幾分鐘啊<br></h3> <h3>過了白馬雪山埡口,經過霧濃頂(迎賓臺)十三佛塔,就到了德欽縣的政府駐地升平鎮,升平鎮坐落在雪嶺深谷之中,它三面環山,一面臨著瀾滄江河谷,深谷遠處,就是著名的梅里雪山,是名副其實的"雪山之城"。海拔3400米,是云南省海拔最高的城鎮。<br></h3> <h3>今天的最后一站是距離升平鎮8公里的飛來寺(也叫南卡扎西寺),位于飛來寺正下方的曲登閣是傳統內轉山的起點。飛來寺觀景臺是觀看梅里雪山視野相對較佳的地方,霧濃頂的白塔迎賓臺觀梅里雪山的角度是正正的,飛來寺觀雪山的位置略有一點點歪斜,但住宿吃飯是飛來寺更方便選擇也更多。朝圣的人們轉天一早都可以有機會看到著名的“日照金山”,這可是梅里最壯觀的一幕。飛來寺正對卡瓦格博峰,上建有"中日梅里雪山登山勇士殉難"紀念碑和一座佛塔,紀念碑是為紀念1991年1月4日梅里雪山中日聯合登山隊的17名遇難登山隊員而立的。佛塔則是為了紀念十世班禪視察德欽所建。<br></h3> <h3>雪山前虔誠的祈愿</h3> <h3>酷酷的領隊馬龍馬大大,帶著我們天南地北去浪,南太行、318川青藏、漠河、波浪谷、呼倫貝爾、恩施。。。。。。</h3> <h3>我們的運氣不錯,雖未見著傳說中的日照金山,卻邂逅了彩虹映襯下的神山。<br></h3> <h3>No:2,飛來寺--西當村--南宗埡口--雨崩上村。</h3><h3>早上8點出發,冒著綿綿細雨別過飛來寺乘車沿瀾滄江前行。車行瀾滄江邊,兩年前西藏之行國道318的兇險浮現眼前,顛簸的山間道路、極易滑坡的山體、沿途防護網中的石塊、峽谷中咆哮的江水,都在警示著危險危險。瀾滄江大橋邊,師傅停車讓我們近距離地感受了一下瀾滄江的壯觀,雖然這與幾天后的虎跳峽是完全不能比的,但還是讓我們很震撼。<br></h3> <h3>重溫童年的游戲</h3> <h3>10點到達西當村,雨崩徒步的登山起點。今天的徒步線路是從海拔2234米的西當村,翻越3753米的南宗埡口,再到3228米的雨崩上村,全程12公里。<br></h3> <h3>雨崩,藏語為“經書”的意思,藏傳佛教創始人蓮花生大師曾經把一本經書放在這個地方,自此就被稱為“雨崩”。</h3><h3>雨崩村位于云南梅里雪山東麓德欽縣云嶺鄉境內,四面群山簇擁,海拔3200米,僅通過驛道與外界相通。雨崩村分上下村,上村可以通往攀登卡瓦格博的中日聯合登山大本營和冰湖,而下村通往雨崩神瀑和神湖。<br></h3> <h3>因目前無公路可通,只能徒步或騎騾子。進入雨崩有西當方向和尼農方向兩條驛道,西當驛道相對安全些,我們的行程是西當進尼龍出,西當驛道沿途共有150根電線桿,為方便驢友,全部都有明顯的數字標記,43號是第一個體息點,在此放松一下喝了碗酥油茶(5元),老板很憨厚的。79號是八一茶館,可在此吃中飯,不過只有蛋炒飯和泡面,都是20元,味道不咋的(此處的別稱也叫泡面屋,木頭圍欄邊疊著一排排的空泡面碗)。102號到達最高點:3753米的南宗埡口,拔高結束,開始下坡,至150號到達雨崩上村。途中不時看到有其它隊的驢友選擇騎騾子進雨崩,費用是:西當到埡口205元,到雨崩村325元,體重超過170斤收雙倍。以南宗埡口為界,兩邊的費用分別歸各自的村民,所以如果是全程的話,中途需要更換成當地村民的騾子前進。<br></h3> <h3>43號休息點,純樸的店老板跟煉丹諒熊,喝著酥油茶,稱兄道弟哥倆好。</h3> <h3>79號泡面屋,炒飯泡面的水是到挺遠的地方打來的山泉水,很金貴,店老板用得很節省,但還是很慷慨地把我們的水杯全部都裝上了開水,沿途遇上的都是善良的人們</h3> <h3>高海拔的徒步走的還是比較艱難的。坡度很陡時,走個幾十步就要停下來歇會,距離埡口越來越近時,有的隊員出現了輕微的高反,幸好衛云備了氧氣,幾次吸氧后,高反稍稍有所緩解,堅持著繼續拔高,下午3點到達埡口。知道后續的全是下坡路,大家瞬時滿血復活,在3700多米的南宗埡口蹦跳歌舞。<br></h3> <h3>衛云,為啥你跟大家伙不一樣呢</h3> <h3>四月,終于戰勝了自己,站在了南宗埡口上,笑意盈面</h3> <h3>接下來的行程就比較簡單了,只是天氣不是太給力,時不時的飄些小雨,幾處觀景臺的雪山、冰川都是若隱若現。西當驛道原始森林的植被很好猴頭杜鵑開得正艷,松蘿隨處可見。下午6點終于到了雨崩上村,雨崩村分上下村,上村可以通往攀登卡瓦格博的中日聯合登山大本營和冰湖,而下村通往雨崩神瀑。雨崩村2015年官方數據是35戶170人,現在已增加至40+戶了。絕大多數都開了客棧,或將房屋出租給外地人開客棧,價格不算低,150~1000+的都有,但是景觀很美,推開窗就是將軍峰與神女峰,遙望雪山冰川,仿若置身世外桃源。<br></h3> <h3>近在咫尺的雨崩神瀑</h3> <h3>我們入住的是“守望香巴拉”客棧,還未進房間,無意間發現客棧后面的山坡一片青稞地,想到紅裙在青稞地飛揚的畫面,什么都顧不上了,換裝拍片片<br></h3> <h3>晚餐很豐盛:松茸燉雞、牦牛肉。。。,當然還有酒,酒足飯飽,圍著火爐發朋友圈<br></h3> <h3>No:3,雨崩上村--原始森林--笑農埡口--笑農大本營--冰湖--原路返回雨崩上村</h3><h3>冰湖乃欽拉措——卡瓦格博神的命魂湖雨崩上村往返冰湖的路程為14公里,海拔由3228米上升至3864米,再原路返回,海拔只升高600多米,所以難度不大。</h3> <h3>早起在客棧吃的早飯,20元每人(雞蛋1個+粥和青稞餅管飽,單買的話雞蛋5元、青稞餅20元),味道還不錯。8點半從村子出發,白塔邊合影,就進入了林邊沼澤地帶,一條狹長的落滿騾子糞便的爛泥道,有時我們也會左右竄下,走到樹林中,盡量避開太過泥濘的路,20分鐘后進入了原始森林,開始翻山穿越,高大的樹木遮天蔽日,空氣清爽,堪稱天然氧吧。<br></h3> <h3>隨時互坑的煉丹和根緣</h3> <h3>出村的道路很泥濘,請叫我們翻墻姐妹吧</h3> <h3>原始森林中,朽木都帶著歲月的蒼桑</h3> <h3>10點鐘到了3623米笑農埡口,翻越笑農埡口時,雖被再三提醒不能高聲喊叫,以避免引起雪崩,但當雪山猝不及防地印入眼簾時,所有人還是情不自禁地發出短暫的歡呼。</h3><h3><br></h3> <h3>煉丹,將軍峰下自有將軍氣勢,天兵神將任你指揮</h3> <h3>渡過笑隆曲河,就是3608米的笑農大本營,笑農是梅里太子十三峰主峰卡瓦格博下的一片平地,“笑農”在藏語中意為“一千萬兵馬集合地”。笑農大本營是91山難(世界第二大山難)登山活動的大本營,91年中日聯合登山隊攀登卡瓦格博,最終四個營地被雪崩一次摧毀,十七名中日登山隊員全部長眠于梅里雪山。卡瓦格博這座因信仰和文化而被尊重的山也成為中國地方政府首次以地方法規的形式禁止任何組織和個人攀登的雪峰。笑農大本營也是去冰湖的唯一補給點,牦牛奶(15元)、酥油茶(5元)、蛋炒飯(20元),牦牛奶口感很好,到這里的驢友幾乎都會來上一碗,蛋炒飯比西當驛道的味道好,這里還可以住宿,但看著殘破不堪的屋子,誰都提不起興致去看看30元一人的住宿條件到底是怎么樣的。大本營和沿途長滿了兩種植物:接骨草和商陸,大片大片的,很是壯觀。</h3><h3><br></h3> <h3>接骨草</h3> <h3>笑農大本營里的畢業生</h3> <h3>這么可愛的精靈,童心未泯的諒熊都被萌到了</h3> <h3>到得冰湖的埡口時已是下午1點了,冰湖的三面都是雪山,冰川融化后匯入冰湖,這個季節的冰湖并不是最漂亮的,但是這會天氣很好,站在埡口遠遠望去是晶瑩剔透的水藍,靜靜注視著它安詳寧靜的神態。高原雪山的天氣變臉太快,10分鐘后到得湖邊時,卻開始下雨了,湖水也慢慢變得渾濁。<br></h3> <h3>冰川之前,冰湖之上,山高人為峰的山峰大哥</h3> <h3>獨立冰湖邊,感受著雪山冰川的博大、人類在大自然前的渺小,體會著從未有過的平和寧靜。</h3><h3><br></h3> <h3>No:4,雨崩上村--雨崩下村--神瀑--原路返回雨崩上村</h3><h3><br></h3><h3>翻山越嶺只為遇見你!神瀑很美很壯觀,在它面前,再次感受著人的渺小,就像一粒塵埃。雨崩上村往返神瀑需要經過雨崩下村再向上。路程為12公里,海拔由3228米上升至3657米,再原路返回。<br></h3> <h3>一早出客棧門,遇見轉瞬即逝的疑似日照金山,歡呼之聲不絕于耳</h3> <h3>從上村到下村之間,有一座橋,橋不大但來頭很大,以前是木頭的,現在修成了水泥橋。這座橋的名字叫寒冰地獄橋。據說朝圣者經過這座橋時,只要一心發愿,就能化解亡魂墮入寒冰地獄的種種痛苦。橋西有一段坡路上行,這段路叫西孫西米拉,意即生死界坡。人們認為到神瀑朝圣功德很大,所以朝圣者祖先親人的亡靈也會跟隨著來沾光,過了下面的寒冰地獄橋,亡靈一般都會得到解脫,找到光明的往生之路,不再跟著朝圣者上這道坡了,所以這里叫做生死界坡。過了生死界坡就到了雨崩下村,些里崩、嘎崩、曲赤高頂都在下村,下村相對更靜逸,客棧的院子也是充滿著詩情畫意,一派悠閑。<br></h3> <h3>去往神瀑的驛道是沿著雨崩河右側一路向上的,五樹同根、噶瑪巴二世腳印、蓮花生泉水、空行母圣地、觀世音圣水、文殊菩薩圣水、金剛手圣水、白瑪珠普、康珠瑪稱沓、加信崩、蓮花生大師像。。。。。。對我們來說太遙遠了。</h3> <h3>神瀑是雨崩徒步中最簡單輕松的一條線,但神瀑歷來是藏傳佛教朝拜圣地和梅里轉山的終點,可以說是意義非凡的。美麗的朝圣之路,沿著經幡一路向上。聽說藏傳佛教信徒朝拜梅里雪山,必定沐浴雨崩神瀑,自千米之高的雪山冰川融水飛流而下的瀑布,據說是卡瓦博格神從上天取回的圣水,能占卜人得命運,還能消災免難,恩賜眾生,只有有福有德之人才會被神瀑淋濕。<br></h3> <h3>神瀑是藏民轉山必到的地方,這是一個充滿著信仰與神奇的地方。若論漂亮與壯觀有很多瀑布都比神瀑要好,但是其宗教意義是其他所不能比擬的。神瀑代表了很多,是神山上的瀑布,也是藏族人跟神山的一個橋梁。神瀑的水來自卡瓦格博神山的雪水,虔誠的藏族人會先在神瀑前面的燒香處點燃松枝,松煙會從煙囪飄出來,然后將青稞和大米撒進去,口中誦經,進行祈禱。之后將經幡在松煙上繞一繞掛在神瀑前,最后在神瀑下用雪水沖刷自己的肉身從而獲得神山的祝福。去往神瀑的最后一段山路比較崎嶇,爬上之后,就能看到兩條飛流直下的瀑布,還沒走近神瀑底下就已經感受到其寒意,周圍的溫度陡然下降了很多。藏族人以到神瀑下沐浴和轉瀑(順時針轉三圈)作為一種純凈心靈的修煉。<br></h3> <h3>仰望神瀑,敬畏之心由然而生</h3> <h3>神女峰前心情與絲巾一并放飛</h3> <h3>虔誠的朝圣藏民</h3> <h3>經幡與歲月一起隨風飄揚</h3> <h3>神瀑的神圣超出了我的想象,一路的經幡,一路虔誠的藏民,一路縈繞耳旁的扎西德勒,所有的一切讓人心靈震撼,去神瀑底下接受圣水的洗禮吧。<br></h3> <h3>神瀑下的冰川,衛云只身前去探險</h3> <h3>偌大冰川雪洞里,無人陪伴,只能自拍</h3> <h3>帥帥的山峰歐巴</h3> <h3>回到下村時,路過米其赤里的家,靦腆的小伙子很熱情地招待我們做客,阿媽親自熬酥油茶和點心。赤里是云南大學的大一學生,暑假沒有和同學出去游玩,而是回到家里幫助父母打理生活,赤里的夢想是學成后回到家鄉開自己的客棧,讓前來雨崩的朋友有更好的體驗與感受,祝愿赤里早日實現人生的夢想。<br></h3> <h3>微塵卓瑪,在等情郎嗎?</h3> <h3>五月在采訪衛云,請他談談對雨崩徒步的感受,答案很接地氣</h3> <h3>雨崩村的日落與卡瓦格博的星空<br></h3> <h3>No:5,雨崩村--尼農大峽谷--尼龍村--德欽縣城--白馬雪山--納帕海--香格里拉;</h3><h3>早起難得的晴天,6點就起床,直奔最近的觀景臺,盼著一睹雪山的豐姿,陽光終未能沖破層層迷霧照耀雪山,雖未得見網傳版的日照金山,但坐看雪山之巔的云起云涌,也是別樣的景致。<br></h3> <h3>今天將沿著尼龍大峽谷走出雨崩,經尼龍村返回香格里拉,徒步4小時20公里+車行4小時。<br></h3> <h3>尼龍大峽谷是雨崩村與外界的另一條驛道,峽谷全長18公里,落差1100米,寬度僅有0.8~1米,全部為土路,風景絕美、依山伴澗、絕壁與懸崖、泥濘和碎石,若遇雨雪天氣極其危險,是絕對不能行走的。<br></h3> <h3>與尼龍大峽谷相依相伴的是雨崩河,雨崩河的主源頭就在冰湖。湖水出湖后,稱為笑隆曲河,河水穿過狹窄的石門之后,以大落差的方式奔向雨崩上村和下村,在下雨崩村接納了神瀑下來的雨崩河,以下便全部稱為雨崩河,最后向東在尼農村匯入褐紅色的瀾滄江中。<br></h3> <h3>雪山圣水,洶涌澎湃奔騰不息<br></h3> <h3>雪域姐妹又開始可勁地作了</h3> <h3>靠近些,再靠近些</h3> <h3>深情對望</h3> <h3>11點到達午餐點:秘境客棧。路遇運送物資的騾隊,雨崩村的所有物資全靠騾子運送進去,雨崩村的消費貴的也是有道理的。下午1點,到達尼龍村,雨崩徒步完美收關,4天行程22小時56公里,海拔上升下降各3000米。<br></h3> <h3>納帕海</h3> <h3>這造型真受罪,衛云辛苦了</h3> <h3>香格里拉--心中的日月<br></h3> <h3>卡瓦格博--圣潔的雪山<br></h3> <h3>那一天,閉目在經殿香霧中,</h3><h3>驀然聽見,你誦經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h3><h3>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h3><h3>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h3><h3>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那一刻,我升起風馬,</h3><h3>不為祈福,只為守候你的到來;那一瞬,我飄然成仙,</h3><h3>不為求長生,只愿保佑你平安的笑顏;那一夜,我聽了一宿梵歌,</h3><h3>不為參悟,只為尋你的一絲氣息;那一日,我壘起瑪尼堆,</h3><h3>不為修德,只為投下心湖的石子;那一世,我翻遍十萬大山,</h3><h3>不為修來世,只為路中能與你相遇<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登市|
包头市|
徐闻县|
景洪市|
九台市|
灵武市|
义乌市|
若尔盖县|
九龙城区|
萨迦县|
黄冈市|
台湾省|
乐都县|
武冈市|
太仆寺旗|
阳东县|
海林市|
万山特区|
梧州市|
翼城县|
容城县|
双柏县|
宁陵县|
乌海市|
安庆市|
察雅县|
怀宁县|
于都县|
青龙|
公安县|
花莲市|
吉水县|
邢台县|
滦南县|
大荔县|
泰顺县|
石阡县|
肇源县|
渝中区|
宿州市|
芦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