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如果有人對你說,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那多半是炫耀或是賣弄。可如果對你說這話的是紹興人,那就要另當別論了,因為紹興的橋實在太多了,數不勝數,真的有這個可能。<br></h3> <h3>其實,江浙滬一帶古橋到處都有,單我造訪過的就有:浙江泰順的古橋別具特色,橋鄉金澤的古橋多姿多彩,江蘇周莊的古橋聞名于世,青浦朱家角的古橋氣勢如虹,可這一切與紹興的古橋相比,卻似小巫見大巫,很難相提并論。<br></h3> <h3>據1993年底統計,紹興全市有橋10610座,被譽為“萬橋市”,其中清代以前的古橋就有604座。<br></h3> <h3>而且紹興古橋的材質、種類齊全,有木梁橋、木拱橋,浮橋、石梁橋、多邊形橋、各種形狀的石拱橋、棧橋、廊橋,構成了一個極完整的古橋系列,堪稱中國的“古橋博物館”。<br></h3> <h3>紹興的橋五花八門,紹興的橋千姿百態,紹興的橋歷史悠久,紹興的橋美不勝收!這里所列的是我親眼所見的紹興橋,在紹興古橋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這部分已足以讓我這個紹興人感到自豪的了。<br></h3> <h3>古纖道,紹興縣境內浙東遠河紹興至蕭山段,為唐元和十年(815年)所建,明弘治年間、清康熙年間均曾重修,1983年與1989年再行重修,又名官塘、運道塘。古纖道連綿百余里,所用材料皆為青條石、青石板,故有“白玉長堤”之稱。</h3> <h3>紹興柯巖的橋</h3> <h3>紹興蘭亭的橋</h3> <h3>安昌古鎮的橋</h3> <h3>書圣故里的題扇橋,位于紹興城區蕺山街。因王羲之在此為老嫗題扇而得名,說明東晉時此處已建橋。據史載,現橋始建于宋朝嘉泰以前,清代道光八年重修。</h3> <h3>八字橋。位于紹興城區八字橋直街東端。據載,八字橋始建于南宋嘉泰年間(1201-1204),因“兩橋相對而斜,狀如八字,故得名”,為石壁石柱墩式石粱橋,也被稱為我國最早的“立交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h3> <h3>廣寧橋。位于紹興市區廣寧橋直街東端,單孔拱形石橋、橫跨漕河。廣寧橋始建于南宋高宗以前,至明萬歷年重修。相傳此處本無橋。鄉人集資建橋,來往百姓,廣受其惠,故名廣寧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h3> <h3>寶珠橋,在城西龍山后街,倉橋直街與原光明路交界處,為紹興現存橋拱最高七折邊形單孔石拱橋。橋拱上的石料風化程度已有千年以上,與八字橋等古橋的石料風化程度類似,可定為宋朝以前的古橋。<br></h3> <h3>魯迅故里的橋</h3> <h3>故鄉老家的橋</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城口县|
东阳市|
珲春市|
SHOW|
阜新市|
龙游县|
江达县|
伽师县|
江北区|
普兰县|
甘孜县|
徐闻县|
东乌珠穆沁旗|
温泉县|
铜山县|
西和县|
和龙市|
乐昌市|
江孜县|
栾城县|
如东县|
包头市|
汶上县|
宜宾县|
顺义区|
龙江县|
洛阳市|
忻城县|
墨竹工卡县|
广灵县|
于都县|
沂南县|
仙游县|
青川县|
澄迈县|
广州市|
玉林市|
罗甸县|
陇川县|
榕江县|
佛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