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重訪維也納

阿鳴

<h3>維也納值得一去再去。</h3><h3>2000年秋第一次去維也納。那時女兒還不到四歲,因考慮幼童除了老城主要街區,皇家公園以及那個奧地利畫家百水老人畫展外沒去看任何博物館。一直說要再去,總是被更心愛的意大利占去了有限的假期。一眨眼十八年過去了。年初下定決心怎么也要再去次維也納補課,否則是白在歐洲一場。說這么嚴重是為了給自己打氣,找理由,不再拖延。那個以維也納為首府的哈布斯堡王朝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是歐洲王朝中僅次于拜占庭王朝壽命最長的。它也是歐洲中世紀至近代羅馬神圣帝國最重要的家族,從中產生出了二十多位神圣羅馬帝國的皇帝。這個王朝的勢力范圍以維也納為中心曾伸展到荷蘭、比利時、西班牙、意大利北部和中南美洲…今天的匈牙利、捷克、波蘭的一部分也都是它的。說它擁有過半個歐洲并不夸張。而如今它只是一個七百萬人口的,不起眼的小國家了,沒有出海口,在歐洲政治舞臺上早已不唱主角。也許只有在許許多多的博物館里還能讓人感受到這個王朝曾經有過的的光榮與驕傲。</h3><h3>來去路上花了兩天,在維也納只呆了五天。沒有去霍夫堡皇宮內府,皇家珍寶館和茜茜公主展之類的地方。也沒有去坐馬車兜風。因為前者不過是迎合世俗的刻奇,后者亦是刻奇而且還貴。歐洲的皇室在生活起居上差不多,相互攀比,說不清是誰模仿誰,無非是巴洛克的金碧輝煌,重疊繁瑣罷了。我更想看這個城市所擁有的獨一無二的東西。那是什么呢?應該是音樂和藝術。但太多了!古典音樂的圣地維也納只好先放一放,待手頭錢多時再專攻吧,這次先將重點放在建筑與繪畫藝術上,因為看這些比較便宜。</h3><h3>第一天轉了維也納市中心,也是這個城市的起源地,從羅馬時代的兵營,養馬場,到后來哈布斯堡的建都發展繁華。第二天去看了Leopold 博物館的席勒畫展。這是向往已久的,太喜歡席勒了。第三天朝拜了維也納新藝術運動的神殿并坐船游了一段多瑙河。第四天參觀了著名的維也納中心墓地和喪葬博物館。領略了傳說中的維也納死亡文化。最后一天泡在那個這次去維也納的主要目的地:歷史藝術博物館。因為只有星期四這天開放到晚上九點,比平時多三小時。呵,果然是一場美的盛宴,難忘,難忘。</h3><h3>五天時間對維也納這樣的城市來說太少了,但再呆長也吃不消了。太多的信息難以消化會產生審美疲勞。</h3><h3>維也納可以一去再去,至少得去三次。下一次是什么時候呢?不知道,但肯定不會又拖一個十八年吧。</h3> <h3>十八年前第一次訪問維也納時攝于圣史蒂芬大教堂鐘樓上。身后是大教堂屋頂上琉璃磚砌出幾何圖形,非常漂亮獨特。圣斯蒂芬教堂是維也納最大的教堂和城市坐標。它建于十四世紀初,到十六世紀才建成完工。</h3> <h3>十八年前的維也納老城中心與今天一樣踢踏著哈布斯堡時代的馬車。當年好像是六、七百先令(約四十多歐元)兜一個小時,現在是八十歐元。</h3> <h3>秋天的美泉宮花園</h3> <h3>百水先生的畫色彩斑斕,對四歲孩子也有吸引力。</h3> <h3>百水先生設計的社會福利屋也是維也納一個景點,前去瞻仰的人絡繹不絕。這位畫家是積極的環保運動參與者,他在這幢樓房里設計了立體種植的250棵樹和灌木。據說剛造好住人時對外開放,人們可隨意進樓參觀,后去的人太多,使居民深厭其煩就關閉了大門。游人現在只能站在馬路上看看樓房外觀。</h3> <h3>這是今年五月下旬,圣史蒂芬大教堂附近。十八年的歲月對個人來說非常漫長,可改變人的容顏和心態。但十八年對維也納是微不足道的,它沒有絲毫變化。那個哥特式圣史蒂芬大教堂已矗立在那里七百年了,但在歐洲它算不上是一個古老的教堂。</h3> <h3>維也納老城步行街。前方街中央豎立著十七世紀末建造的鼠疫紀念碑, 紀念1679年維也納遭受的最后一次鼠疫災難。兩千年前這兒是一條羅馬人修建的防衛壕溝。現在的步行街完全依循著古代壕溝的走向。今天維也納人依然沿用壕溝(Graben)一詞作為街名,哪怕聽上去有點粗糙,與這條馬路華麗精致的風格不配。</h3><h3>維也納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一世紀、它曾作為西羅馬帝國東部的駐軍點和養馬場。五世紀時在東部過來的游牧民族掃蕩沖擊下消失。之后有兩百年兵荒馬亂,此地荒無人煙。在卡爾大帝建立神圣羅馬帝國的九世紀,維也納位于帝國東部邊界。因為靠著多瑙河的便利,那里逐漸發展成一個商業交易中心。它真正擴大繁榮形成規模是十三世紀末哈布斯堡家族在此扎營后開始的。</h3> <h3>維也納老城的大部分有觀賞價值的建筑都建于十八和十九世紀,展示了濃郁的巴洛克風格。就連步行街一家H&amp;M的門面也很巴洛克。</h3> <h3>維也納除了非常的巴洛克外它還是十九世紀末德語區新藝術運動的重要據點,產生了以克利姆為代表的一批畫家,建筑設計師。這個位于老城霍赫廣場上的新藝術派銅鐘制作于1911年,每到整點以維也納歷史人物作的指針就向前走一步。十二個人物十二個小時一圈走完。</h3> <h3>富有濃重新藝術派特征的維也納藝術論壇</h3> <h3>街頭一景</h3> <h3>這是維也納的猶太教堂Stadttempel, 建于1826年。它鑲嵌在一排新古典主義風格的樓房墻面之內,只有入口處的希伯來文標示著這兒是一個猶太教堂。在1938年11月德語地區迫害猶太人浪潮中它是維也納130多座猶太教堂中唯一未被燒毀的,因為兩邊緊靠著其他的"雅利安"人建筑,無法單獨將它剔除。</h3> <h3>這照片中的建筑在維也納市中心很多,但這幢曾是奧地利著名精神病醫生,心理分析學說的創立者弗洛伊德的住所和診所。他在那里度過了將近半個世紀。1938年因納粹對猶太人的迫害逼使他離開維也納流亡倫敦,一年后去世。現在那幢房子被改建為弗洛伊德博物館,可惜時間不夠沒有來得及參觀。作為下次再去維也納的理由吧。</h3> <h3>維也納大學數學系的大門。如此漂亮的門應該屬于藝術系或文學系才對。</h3> <h3>維也納第二大教堂還愿教堂,<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教堂建于十九世紀中葉,號稱世界</span>最著名的新哥特式風格教堂。該教堂的修建緣起一刺殺國王未遂事件。為感謝上帝的庇護,在整個哈布斯堡王朝地區募捐,在全歐洲招標設計方案。最后一位年僅二十六歲的年輕設計師中標。教堂建造歷時二十多年。</h3> <h3>一個十七世紀上半葉建造的,巴洛克風格的教堂。教堂前有橢圓形池塘,水中倒影使教堂原本的凝重中添加了一抹靈秀。</h3> <h3>馬車駛過維也納最著名的中央咖啡館,一個意大利威尼斯風格的建筑。十九世紀這兒是維也納社會名流的聚集之地。如今是世界各地游客光顧之景點。</h3> <h3>維也納最古老的教堂,建于公元八世紀中。</h3> <h3>圖中白色正方形建筑物是Leopodmuseum。</h3><h3>Leopold是維也納的一名醫生,收藏家。奧地利著名表現主義畫家席勒的作品大都收藏在這兒。除此之外博物館中還有一個高質量的私人名畫收藏展。</h3> <h3>Leopold博物館前廣場。后方左側的黑色方塊形建筑是現代藝術博物館。不遠處還有藝術歷史博物館和自然歷史博物館。</h3> <h3>席勒館。席勒是奧地利最著名的表現主義畫家,新藝術派創始人克利姆的學生,以離經叛道的性感畫而出名。其畫風突兀標新,充滿力量和激情。極富天才的他英年夭折,死于西班牙流感,年僅二十八歲。</h3> <h3>席勒自畫像</h3> <h3>自畫裸體。原有一組八幅,這是僅存的一幅。畫評家稱這幅畫里積蓄的緊張像火山爆發前的一霎那。</h3> <h3>博物館中還藏有其他藝術家作品。如這幅克利姆的作品。死神與生命的對峙。這個死神蠻可愛的,在一邊覬覦著生命,有點羨慕,有點嫉妒。死神打扮得很酷。</h3> <h3>畢加索的作品</h3> <h3>馬蒂斯的作品</h3> <h3>培根的作品</h3> <h3>夏加爾的作品</h3> <h3>奧地利著名建筑師奧托·瓦格納設計的,具有濃郁新藝術風格的老火車站。面對面兩個對稱的完全一模一樣。現在一個作為小型展覽會,介紹瓦格納的生平和作品,另一個內設一家咖啡館。</h3> <h3>維也納分離派會址。上世紀初這里是新藝術派的活動中心。會館內有克利姆特以貝多芬第九交響樂為主題的著名壁畫長卷。</h3> <h3>同上,大門入口,鮮明濃郁的新藝術派裝飾風格。</h3> <h3>該館內的貝多芬長卷。圖為長卷第一部分。壁畫原本是為1902年新藝術展覽會的墻壁裝飾所畫。展覽會結束后被一收藏家買去,后又轉賣給了一位猶太工業家。納粹時期猶太工業家逃亡美國,其收藏被納粹沒收。二戰結束后猶太工業家要求退還此壁畫,奧地利政府以文化遺產不得運出國外的法律規定為由拒絕,但承認作品的所屬權是那位猶太人。經過二十多年談判商榷,最后物主同意以1600萬奧地利先林(約一百萬歐元)的價格將壁畫所屬權轉讓給奧地利。在今天的藝術品市場上不知這幅作品會標價多少,無疑是個天文數字。</h3><h3>奧地利政府利用這條文物不離境之法廉價獲得了許多珍貴藝術品的所有權。</h3> <h3>貝多芬長卷壁畫中部。此處是象征邪惡勢力的巨魔提斯和蛇發女妖,還有代表著肉欲,背叛和放縱的象征藝術形體。</h3> <h3>長卷壁畫最后部分:歡樂頌和世界之吻。</h3> <h3>曾看過羅馬尼亞電影《多瑙河之波》,故事情節完全忘了,但那優美的音樂和湛藍的波濤仍在記憶中。為此故特地花了二十多歐元去坐了次多瑙河游船。坐下來感覺不值。維也納附近的多瑙河兩岸景色平平,幾乎沒有入眼的建筑,也沒有什么維也納森林,而且河水一點不藍。</h3> <h3>霍夫堡皇宮一角。這兒是六百年哈布斯堡王朝之心臟。從十三世紀起皇宮不斷擴建,逐步成為龐大復雜,看不清理還亂的建筑群。如今這兒也是奧地利的政治中心。總統府,總理府等重要政府部門都設在這里。</h3><h3>沒去看任何一個供參觀的展覽或房間,不特別喜歡千篇一律的巴洛克皇宮建筑,對皇室日常起居之繁復華麗亦不怎么感興趣。</h3> <h3>同上</h3> <h3>奧格斯汀教堂。原是哈布斯堡皇室專用教堂。</h3> <h3>奧地利國家圖書館。原哈布斯堡皇家圖書館,建立與十八世紀初,現在是世界上藏書和文物收集最豐富的大學圖書館之一。它同時又從屬于奧地利博物館聯盟,下有紙莎草博物館,古地球儀博物館,文學館,世界語館。</h3> <h3>紙莎草文獻博物館。這是世界上收藏紙莎草最豐富的博物館之一,共有藏品十八萬件,包括了從古埃及,古希臘到拜占庭,阿拉伯不同歷史階段和語言文字之記錄。其中七萬五千件阿拉伯文獻屬于世界上此類收藏中規模最大的。現展出的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有代表性的文獻。這個紙莎草收藏在200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h3> <h3>國家圖書館所屬的地球儀博物館。該館收藏了六百多只具有歷史價值,制作精美的地球儀及天象儀。其中最古老的是十六世紀初荷蘭醫生,天文學家費力希思制作的地球儀。</h3> <h3>地球儀博物館據稱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館中還詳細介紹了地球儀制作的歷史,圖文并茂,非常有意思。</h3> <h3>花了大半天時間去參觀了著名的維也納中央公墓。圖為中央公墓的主干道,正前方的建筑物是公墓教堂。維也納中央公墓是歐洲第二大公墓,建于1870年,占地250萬平方米,大樹參天,綠草如茵,鳥語花香。約三百萬人長眠于此,其中有許多世界名人。</h3> <h3>貝多芬墓地。貝多芬二十二歲離開波恩一直到逝世在維也納度過了三十五個春秋,他視維也納為第二故鄉。無法想象沒有維也納會有貝多芬。該墓碑是作曲家舒伯特的哥哥所設計。墓碑呈埃及方尖碑型,正面中間有象征著詩與藝術的古希臘七弦琴鍍金浮雕,頂端是源起古埃及的,象征著永恒的蛇頭咬尾圈,圈內的蜜蜂在古代卡爾特文化中是聯絡此岸與彼岸陰陽兩界的使者,而在基督教文化里則意味著勤奮,秩序,圣潔,智慧和永生。</h3> <h3>著名作曲家舒伯特墓地</h3> <h3>著名作曲家小斯特勞斯墓地</h3> <h3>莫扎特墓地。其實這里只是一個紀念碑,因為莫扎特棺柩與遺骸一直沒有真正找到過,至今依然是個不解的謎。奧斯卡電影《莫扎特》里的情節與史實并不符合。莫扎特不是因貧困被馬車運出城外扔進“萬人坑”的。史料記載<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莫扎特經濟雖不富裕,但在他這個階層中算富裕的。只是他平時大手大腳,故時常入不敷出。他突然病逝后的第二天在圣斯蒂芬大教堂舉行了正常的哀悼儀式。但令人難以理解的是,儀式完畢后沒有一個人跟隨靈柩去墓地,下葬全過程由公墓掘墓人辦理,且墓地沒有立墓碑。這聽上去太不可思議了!但若了解一下當時歷史又變得</span>可信了。當時正值哈布斯堡<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皇帝約瑟夫二世推行社會全面改革。他對維也納人傳統奢華鋪張的喪葬習俗很不滿,決心用皇權強行改變,如規定死者只有葬禮上可躺入棺材,下葬時則只用白布包裹入土,如一個墓穴中要和葬滿五人,十五年后墓穴可清理再葬他人。這一驚世駭俗的規定遭到社會強烈抵觸反對,故沒多久又被取消了。</span>莫扎特逝世的那年或許還在這一規定的實施期間?但墓地怎么會不立墓碑呢?是墓地管理人員的失誤?但更匪夷所思的是,在莫扎特下葬之后竟沒有一個去過墓地祭奠!否則馬上就會發現這個過失去而查詢,也就不會有后世人的瞠目結舌。據記載,直到莫扎特死后十七年,他夫人才第一次想起來去掃墓,卻不知道他葬在哪里。整個維也納沒有一個人知道莫扎特的墓地在哪里!而當年掘墓人已去世故無從查起。</h3><h3>不過話說回來,莫扎特還需要墓地嗎?他不朽的音樂不就是最好的紀念碑嗎?</h3> <h3>著名作曲家大斯特勞斯(小斯特勞斯之父)的墓地</h3> <h3>著名作曲家勃朗姆斯的墓地</h3> <h3>一處很富詩意的墓地。一本翻開的書作為墓碑,陪伴的是一位古希臘女神雕塑,雅典娜?這兒可能長眠著一位文人墨客。</h3> <h3>又一處詩情畫意之墓地。墓碑前的雕塑是一身著傳統農婦服裝的年輕女子,她斜靠在墓碑上,好像是悲痛使她無力。她右手支撐著額頭,雙目低垂,表情哀傷,左臂伸開扶住墓碑,腕上掛著念珠,指間夾著一支玫瑰。整個雕塑呈不對稱性動態狀,深淺分明,剛柔相濟,極為生動。設計得太好了!細看墓碑,死者是一位五十歲的男人。那個雕塑是表達嬌妻對亡夫的不舍,還是女兒對慈父的哀思?</h3> <h3>遠距離注視,大樹挺拔,鮮花嫵媚,安詳寧靜。時間停止了,死亡已不再恐怖,悲哀已淡化為哲理…… 這是我在維也納中央公墓里看到的最優美墓地之一。</h3> <h3>穿過市區的多瑙河支流,河水依然毫無藍意。柔和的淺松石綠,緩緩流淌著似亦有一份溫情。傍晚時分,河邊的咖啡館已熙熙攘攘,有情侶在河邊休閑。</h3> <h3>建于十九世紀末的奧地利藝術史博物館。其藏品極為豐富,質量之高可與倫敦大英,巴黎盧浮,紐約大都會以及意大利的梵蒂岡,烏菲茲并駕齊驅。從古埃及,古希臘羅馬的收藏可看到哈布斯堡王朝曾經的擴張和強勢。世界上最大最好的博物館述說的大都是征服世界,搶劫珍寶財富的故事。</h3><h3>這兒挑選一些寶貝,僅是滄海一粟也,</h3> <h3>藝術博物館的入口大廳,富麗堂皇的巴洛克風格。</h3> <h3>埃及館。這里收藏的古埃及文物質量不亞于大英和盧浮。</h3> <h3>一套古埃及法老佩戴的頭飾、頸飾和手鏈</h3> <h3>三千五百年前的草編涼鞋,圖案漂亮,編織精致,保存得如此完好讓人驚嘆。</h3> <h3>埃及浮雕</h3> <h3>古埃及的各種日常器皿用品</h3> <h3>古希臘古羅馬的藏品極為豐富。圖中為古羅馬的馬賽克地磚裝飾</h3> <h3>羅馬時代的玉石雕刻,十五公分見方上雕刻了近二十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工藝非常精湛。</h3><h3><br></h3><h3><br></h3> <h3>古羅馬時期的玻璃酒杯,連著玻璃網絡裝飾,非常精美。制作于公元四到五世紀。</h3> <h3>博物館的藏畫也是一流的。</h3><h3>這是拉斐爾最著名的一幅圣母像</h3><h3><br></h3> <h3>據稱是德國畫家丟勒畫得最好的一幅圣母像。</h3> <h3>克利姆特的代表作,新藝術運動的宣言書</h3><h3>《Nuda Veritas》(<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赤裸的真相)該</span>作品被第一次陳列在古希臘館是希望給參觀者提供全新的審美體驗。</h3> <h3>博物館建造期間,以克利姆特為主的三位畫家為裝飾主樓大廳畫了各時期藝術風格史壁畫。它們繞墻一周,流光溢彩,美不勝收。圖為古埃及藝術風格壁畫。</h3> <h3>這些壁畫是畫在主樓樓梯口大廳柱子之間。平時參觀者必須抬頭瞻仰,因距離較遠畫細部看不清楚。今年是克利姆特逝世一百周年紀念,博物館搭了十多米高的觀畫樓臺,于是人們可就近欣賞這些夢幻般美麗的佳作。</h3> <h3>壁畫之一:哥特式藝術風格</h3> <h3>從克利姆特觀畫臺上看下面</h3> <h3>比利時畫家魯本斯的歷史題材作品</h3> <h3>藝術史博物館收藏著大量高質量的荷蘭畫家作品。比盧浮宮多得多。想到荷蘭與比利時都曾經屬于哈布斯堡王朝,有這么多佳作流到奧地利也就很能理解了。眾多名作中最耀眼的無疑是維米爾的《繪畫藝術》。原想它也許在一個獨立的小空間里,或者至少占著一個顯要的位子。哪想到快走完荷蘭畫家展廳時才看到它,在并不起眼的一個墻面,很普通,很低調地與其他畫在一起。</h3> <h3>維米爾一生只留下了三十七幅畫,分散珍藏在全世界的博物館里。這幅《繪畫藝術》是他所有作品中尺寸最大的,也是他自己最看重的,既不是為誰畫的,也不賣給任何人,走到哪都帶在身邊。藝術史家將這幅畫歸作為寓意畫,稱其是維米爾藝術造詣上達到頂峰的作品。</h3><h3>此畫真的非常耐看。畫中的畫室很可能是維米爾自己的畫室,那個背對著觀眾的畫家就是他自己。模特兒的頭飾和道具都有著象征色彩,畫布上展現的又是桂冠,這一切在寓言著繪畫藝術的神圣性。維米爾式的光影效果和細膩的筆觸,使畫室空間延伸擴展,讓人感到有空氣在流動,各種織物的質感像是可以撫摸似的。在一間當時普通的荷蘭市民住宅里,正表演著舞臺上的景象。而這出戲既世俗又神秘,既形象又抽象,既讓你看到實物的真切具體,又傳傳遞給你看不見的,無窮無盡的意味。維米爾確實是一位高手啊!</h3> <h3>藝術史博物館外的廣場中央矗立著哈布斯堡皇后瑪麗亞.特蕊莎(Maria Theresia)紀念碑。總高度有二十米,寶座上的皇后就有六米高,下面一周圍繞著各方精英,分為智囊團,軍事家,政界要人,科學家和藝術家四組。在最后那個組雕群里有海頓和莫扎特。對角四個騎馬雕像是著名元帥和將軍。紀念碑在2008年經過全面修葺保護后更加煥發了光彩。它象征著奧地利歷史上輝煌的一頁。</h3><h3>我對這個紀念碑行注目禮。尊敬的哈布斯堡王朝,雖然你早已流水落花春去也,但你為后人留下了這樣一個美麗的的維也納,藝術的維也納,音樂的維也納。沒有你就沒有今天的歐洲名城維也納。</h3><h3>謝謝你,哈布斯堡!</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云县| 永靖县| 邹平县| 洛川县| 新绛县| 汝城县| 赤水市| 离岛区| 枞阳县| 蚌埠市| 绥江县| 调兵山市| 沙坪坝区| 大港区| 浦城县| 绵竹市| 花莲市| 扎兰屯市| 康马县| 滦平县| 永修县| 丹凤县| 清徐县| 兴安盟| 烟台市| 南江县| 洛扎县| 阿拉尔市| 东港市| 新沂市| 乳山市| 广水市| 湘阴县| 建始县| 云霄县| 兴和县| 武川县| 正蓝旗| 安康市| 汉源县| 清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