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威尼斯是意大利東北部著名的旅游與工業城市,也是威尼托地區的首府。威尼斯曾經是威尼斯共和國的中心,被稱作“亞得里亞海明珠”,堪稱世界最浪漫的城市之一。 威尼斯市區涵蓋意大利東北部亞得里亞海沿岸的威尼斯潟湖的118個島嶼和鄰近一個半島,更有117條水道縱橫交叉。這個咸水潟湖分布在波河與皮亞韋河之間的海岸線。 威尼斯的風情總離不開“水”,蜿蜒的水巷,流動的清波,宛若默默含情的少女,眼底傾瀉著溫柔。其建筑、繪畫、雕塑、歌劇等在世界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威尼斯有“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興”的美譽,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島城”等美稱。</h3><h3> 威尼斯這個世界浪漫之城,是旅行愛好者非常想要去的地方。本人到過幾次歐洲旅行,也來過意大利旅行,但還沒有來過威尼斯。我們一行四人,由克羅地亞請的司機從斯洛文尼亞首都盧布爾雅那把我們送到威尼斯。</h3> <h3> 三個多小時的車程,便從盧布爾雅那來到威尼斯,我們在威尼斯計劃了為期三天二晚的觀光時間。</h3> <h3> 威尼斯水上城市是文藝復興的精華,世界上唯一沒有汽車的城市。預定的酒店是在威尼斯島內,要乘坐出租船才能到酒店,坐在出租船上正好沿途欣賞大運河的風光。</h3> <h3> 威尼斯,一個令人心醉神迷、無限遐想的地方,古老而又浪漫,素有“亞得里亞海明珠”之稱,是世界上著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運河有著“水上香榭麗舍”的美譽。河兩岸的建筑風格迥異,藝術家的足跡隨處可尋。</h3> <h3> 大運河與瀉湖交界處,河面豁然開闊。</h3> <h3> 委托訂房的旅行社給我們選擇了一個位置非常好的酒店。酒店剛好在大運河與瀉湖交界的河口邊上,酒店一邊是緊靠著圣馬可廣場,另一邊正對大運河,安康圣母教堂正座落在對面的運河邊。是威尼斯景觀最漂亮的地方之一。</h3> <h3> 威尼斯的酒店一般都有二個門,一個是步行出入的大門,另一個門是直接在河邊,專門給小船運送旅客和行李出入使用。</h3> <h3> 酒店旁門</h3> <h3> 小船運送旅客人的門</h3> <h3> 通向島內步行用的門</h3> <h3> 威尼斯島內的房子非常密集,酒店門口就緊挨著小教堂。</h3> <h3> 酒店對著大運河的大露臺,是一個多用途的活動場所。</h3> <h3> 晚上大運河沒有了白天時的熱鬧, 酒店對面的安康圣母教堂在燈光下顯得格外威嚴。</h3> <h3> 早晨,大運河又是另一番景色,晨曦下酒店對面的安康圣母教堂分外明亮,大運河也是格外平靜。</h3> <h3> 早晨,一只只貢多拉拴在靜靜的運河邊。</h3> <h3> 餐廳就在運河邊, 酒店服務員正在準備早餐</h3> <h3> 大運河是意大利威尼斯市主要水道。沿天然水道自圣馬可教堂至圣基亞拉教堂呈反S型。大運河把威尼斯分為兩部分。長逾3公里,寬30~70米,與許多小運河相連。市內交通運輸大部分通過這些水道。大運河兩岸有宮殿、教堂、旅館等宏偉建筑,有羅馬式的、哥德式的和文藝復興式的。河上建有3座橋,居中者為著名的麗都橋。</h3> <h3> 大運河 在威尼斯一百多條的水道之中,最為重要的河道就是大運河 了,它是威尼斯的水上交通網絡的主干線,無數的水上巴士運行于這運河上下,構成了當地的交通網絡。</h3> <h3> 游覽大運河,有很多不同的交通工具。最便捷、最經濟的方式莫過于乘坐“水上巴士”了。“水上巴士”可是威尼斯大運河的一道獨特的景觀,它們小巧玲瓏,色彩鮮艷,不過通常也比較擁擠。</h3> <h3> 這運河邊上林立著各異歷史的建筑 欣賞這里的教堂及建筑物是來威尼斯一大目的,整條大運河的兩岸矗立著超過170棟的建筑,它們其中大部分是建造于十三至十八世紀,所以看起來各棟房子的風格各異,凸顯著羅馬、歌德、文藝復興及巴洛克等各個時期的建筑風格。</h3> <h3> 里奧多橋是威尼斯大運河上最為古老的一座大橋,它的雛形于1181年是座浮橋,后與1255年被改建成了木橋,如今我們所見的這座石橋建于1591年為文藝復興風格。</h3> <h3> 大運河河口是開闊的瀉湖,周圍的景色非常優美。</h3> <h3> 圣喬治馬喬雷教堂</h3> <h3> 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勝地,到此來旅游的人一年四季都十分多。在幾個主要景點,中午時分的游客不亞于我國節假日景區的人潮,到處都是舉著旅行公司小旗的旅行團。</h3><h3> 威尼斯島上沒有大型的酒店,島上的酒店大多是保留傳統的、非常具有特色的中小型酒店,接待游客人數有限,價格也非常貴。一般的旅行團都會選擇在威尼斯島外周圍的酒店住宿,所以大部分游客集中某段時間到達,形成人潮擁擠。</h3> <h3> 中午時分圣馬可廣場的人流,讓你照張相片都難。</h3> <h3> 圣馬可廣場是意大利威尼斯的中心廣場。圣馬可廣場在歐洲城市的廣場中是獨一無二的,它座落在市中心,卻不像其他廣場那樣受到交通的喧鬧,這歸功于威尼斯寧靜的水路交通。作為威尼斯的地標,圣馬可廣場受到游客、攝影師和鴿子的格外青睞。</h3> <h3> 圣馬可廣場是威尼斯最主要的景點,也是游客最多最集中的地方。我們下榻的酒店就在圣馬可廣場旁邊,從酒店到圣馬可廣場步行只要一分多鐘。“近水樓臺”,我們可以選擇在游客少的各時間段在圣馬可廣場盡興游玩。</h3> <h3> 圣馬可廣場還是威尼斯嘉年華的主要場所,這里有各式各樣的精品店,包括金飾、玻璃、寢具、服飾等,店面不大,但是櫥窗設計都是一流,頗具高深視覺享受,還有許多風格優雅的咖啡廳、酒吧和餐館,是威尼斯的最佳的徒步游覽區。</h3> <h3> 清晨,大霧彌漫下的圣馬可廣場另有一番景色。</h3><h3> </h3><h3> </h3><h3> </h3> <h3> 傍晚時分,圣馬可廣場游客已慢慢減少。燈光下的圣馬可廣場顯得格外悠閑浪漫。</h3> <h3> 午夜時分游人漸漸離去,圣馬可廣場慢慢安靜下來,只有少數客人還在廣場閑逛。</h3> <h3> 圣馬可鐘樓</h3> <h3> 圣馬可大教堂是威尼斯的驕傲。威尼斯的榮耀,威尼斯的富足,當然,還有威尼斯的歷史和信仰,盡在于此。雄偉壯麗的圣馬可大教堂始建于829年,重建于公元1043~1071年,它曾是中世紀歐洲最大的教堂,是威尼斯建筑藝術的經典之作。</h3><h3> 圣馬可大教堂</h3> <h3> 貢多拉的是威尼斯一大特色,也稱為“水上奔馳”、“水上法拉利”?貢多拉實際上就是一只單人搖擼的可以同時乘坐6人的小船,她之所以被人們譽為“水上奔馳”、“水上法拉利”,不是因為她有頂級的發動機和變速箱(實際上她是一種無機械動力的小船),也不是因為她在水上速度有多快,而是因為她造型奇特,船體精美,內飾奢華,乘坐舒適,人坐在里邊有著坐在豪華轎車里的感覺。當然這種小船的造價也是價格不菲,一只貢多拉要2萬多歐元,相當于20萬元人民幣,高昂的價格也是被人們稱為水上法拉利的原因之一。</h3> <h3> 貢多拉已經成為威尼斯一枚小小的旅游徽章。提到巴黎,人們情不自禁地想起埃菲爾鐵塔;提到威尼斯,人們會想到搖曳的貢多拉。</h3> <h3> 到威尼斯旅游的人大多都會乘坐一下貢多拉。 體驗貢多拉在幽長狹窄的水巷中搖曳,穿珠般地劃過一座又一座的小橋的感覺。乘坐貢多拉有多種選擇,最浪漫的是配有歌手和手風琴的,不管那一種,價格都不便宜。</h3><h3> 隨團的游客大多沒有足夠的時間排隊乘坐,只好圍著碼頭觀賞貢多拉進進出出,拍照留念作罷。 </h3> <h3> 威尼斯全市河道,運河共計177條。靠401座各式橋梁把它們連接起來。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馬路,市內沒有汽車和自行車,也沒有交通指揮燈,船是市內唯一的交通工具。除了小艇以外,所有交通工具都是禁止的。</h3> <h3> 威尼斯大街小巷的風光十分特殊。有些水道比北京的小胡同還要狹窄,兩條船 不能并開,只能單行。街道兩旁都是古老的房屋,底層大多為居民的船庫。連接街道兩岸的是各種各樣的石橋或木橋。它們高高地橫跨街心,一點也不妨礙行船。</h3> <h3> 嘆息橋
連結著總督府和旁邊的地牢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嘆息橋,嘆息橋是威尼斯的必訪景點之一。</h3> <h3> 威尼斯除了很多狹窄的水道,步行的街道大多也是很狹窄,縱橫交錯像迷宮一樣,很容易迷路,有時還要用手機導航才能回到酒店。</h3> <h3> 威尼斯城里還有不少大小不一的廣場</h3> <h3> 彩色島在威尼斯的東北部,彩色島又稱之為布拉諾島,是個寧靜安詳的漁港,極富悠閑的度假氣息,這個小島堪稱是威尼斯的"童話小島",島上的房子都被刷成了鮮艷的彩色。彩色島規定島上的居民每年必須刷一次房子,于是,富有激情的布拉諾島居民,按照自己喜歡的顏色粉刷自己家的房子,島上因此多了美名:彩色島。</h3><h3> 從威尼斯主島乘船可到達,如果乘坐公共交通需要轉船,直接搭乘水上的士則可直達,但路程較遠。</h3> <h3>
彩色島堪稱是威尼斯的“童話小島”。島上并沒有特別的景點,吸引人的是小島上的房屋都被漆成了各種絢麗的色彩。藝術家們用色大膽,把這座小島打造成了一座童話的世界。許多游客來到這座小島為的就是沉迷那一霎那的浪漫。</h3> <h3> 彩色島的居民把手工制作的花放在窗臺上供游客觀賞</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镶黄旗|
舞钢市|
吐鲁番市|
哈尔滨市|
常熟市|
松潘县|
宜春市|
逊克县|
江安县|
朝阳区|
琼中|
韶关市|
太保市|
赣榆县|
白河县|
奇台县|
哈巴河县|
宁津县|
建水县|
西宁市|
南郑县|
嘉黎县|
景洪市|
海阳市|
旌德县|
乌审旗|
游戏|
永泰县|
若羌县|
陕西省|
海淀区|
沐川县|
南昌县|
社会|
太白县|
佛山市|
徐汇区|
南充市|
洮南市|
太谷县|
子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