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文藝新視界》 第19期</h3> <h3 style="color: rgb(47, 39, 23); font-family: PingFangSC-Light; text-align: justify;">藝術顧問:鄭維江
刊名題字:鄭維江
執行編輯:野 風
編 輯:楊佳蕊</h3> <h3><b>鄭維江原創小說《丹青鑄姻緣》</b><br></h3> <h3>作者介紹:</h3><h3> 鄭維江著名書畫家,男,漢族,1971年生于息烽,已退出包括國家級協會的所有社會團體協會。中國現代水墨抽象構成和文字畫的開拓者,光影繪畫抽象攝影創始人。瑞典皇家藝術學院榮譽博士 ,中國柳倩藝術研究學院名譽教授,中國晉唐書畫院顧問。2001年榮獲中國文聯頒發“中國歷代書畫名家金獎藝術家”證書。2016年抽象水墨畫《無題》在香港以120萬港幣成交。
23歲時成功舉辦過個人書畫展。1998年出版由啟功題簽的叢書《當代著名書畫家叢書-----鄭維江書畫作品集》. 2007年中國書法家協會前秘書長劉正成發網文《2007年中國畫壇十大影響人物》也將其列為十大影響人物之一。2007年同時在網絡上被書法界大眾提名《2007年中國書壇十大影響人物》候選人,并被《青少年書法》雜志(青年版)作為2007年中國書壇十大影響熱議人物刊登。
作品先后在“中國近現代書畫展”“當代著名書畫家精品年展”“中國水墨畫日本展”等國內外大型書畫展覽中榮獲金,銀,銅等各項獎數十次.被中國歷史博物館以及國內外眾多美術館,紀念館,碑林等公私收藏. 并大量為一些同道書畫家等題寫齋名,招牌,網站名,作品集書名等.作品及論文曾發表于各報刊.個人事跡及作品被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貴州電視臺,貴陽電視臺,《人民日報》《華商報》《加拿大僑報》以及《貴州日報》《貴州都市報》等國內各省市眾多報刊報道,作品和成就載入《中國硬筆書法史》。《中國歷代書畫名家大辭典》。《中國歷代書畫名家寶典》。《當代著名書畫家珍品選》。《國際硬筆書法家大辭典》。《百年經典---中國美術全集》。《世界當代著名書畫家大辭典》。《世界當代著名書畫家真跡博覽》。《當代實力派書畫家作品拍賣圖錄》。《98世界美術大展作品選》。《中國畫赴歐洲展獲獎作品集》。《中國水墨畫日本展優秀作品選》。《當代著名書畫家精品年展作品集》。《第九回大韓民國東洋美術大展作品集》等書畫辭書和作品集。
[中國文化藝術研究]網(當代名家藝術館區).[雅客藝術網](藝術館區)等設有[鄭維江藝術館]。[美術家論壇網]專家工作室區等多家網站曾設[鄭維江書畫工作室].
書畫之余喜歡攝影,詩歌。偶有創作。<br></h3> <h3>鄭維江繪畫作品</h3> <h3>
<b> 丹青鑄姻緣</b></h3><h3> </h3><h3> 作者:鄭維江</h3><h3> </h3><h3> 佳人才子本一對,翰墨丹青不兩家<br></h3><h3> 本篇是清朝年間貴州息烽養龍司才子與北京佳人的一段跨地域感人愛情故事。 </h3><h3>
這座山叫“希望山”,它有八廟二十四景。
“鳳池寺”就是希望山上八廟之一,是八廟中的主廟,是本地的佛教中心。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香會”。此時如潮水一樣的人從四面八方浩浩蕩蕩涌上廟來。把整個鳳池寺上殿下殿塞了個水泄不通。香爐里的香灰兩個小時前剛被小和尚清理過,現在又是滿滿一爐,馬上又要清理第三次了。上香的人還在不斷地往里面插香。插不下了,負責上香的小和尚就把前面插的取出來丟進左面香壇里,那是一個很大很大的香壇,專供那些大把大把投香的人使用的。
現在香爐前站著一位年輕人,約二十四五歲,長得眉清目秀。穿著一件黃色花式長衫。手執一把折扇,上面繪一幅山水。內行人一看便知那畫是出自名家手筆。此時他將折扇收起,插在腦后領子上。接過小和尚遞過來的香,點燃后,只見他把長衫一掀,跪在墊子上,合上雙手,半閉雙眼,嘴唇不停地張合著……念了些什么誰也不知道。
大約過了二十秒鐘。他站起身來,把香插好,正欲轉身,這時方丈正好從大殿內走出來。
“這不是林公子嗎?請上坐,請上坐。公子光臨寒寺,真是不勝榮幸。”
方丈是剛從講經閣給僧人們講完經過來的,正巧看見這位年輕人。
這人雖然年輕,但來頭卻是不小,他就是人稱高原三大奇才之一的林雨平,攻書畫文詞,尤以翰墨丹青飲譽藝壇。在文藝界,一提到他,很多老前輩都會豎起大拇指稱贊一翻,年輕一代更是把他當成導師,比作楷模。他出生于一個貧寒的農家。祖上三代均以務農為生。家里兄妹共四人,他排行第二。上有大哥,下有兩個妹妹。
兩歲時他不幸染上疾病,經很多醫生診斷都確認無藥可救。當時已臨近春節,在絕望中,林母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用一種山上隨處可見的草藥熬上兩碗湯給他灌了幾次。想不到卻神奇般地揀回了他的小命。
七歲時他開始進私塾念書。在當時,窮人家的孩子是上不起學的,私塾的先生是他們族中的爺爺,所以就特別優先免費入學了。當時他對書上的插圖特別感興趣,自己無師自通地用筆描畫起來。就這樣一發而不可收……
眼見著孩子們一天天長大,林雨平的父親已意識到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他開始試著做點小生意,沒想到,時來運轉,小小生意居然改變了一家人的貧困,他嘗到了經商的甜頭,生意也越做越大。由起初經營葉紙煙,瓜子這些小東西,發展到了紡織品。生意不斷壯大起來,兩年后,一家人又搬到了貴陽。當時林雨平已十二歲了。對書上的插圖,他已能熟練地背畫下來了。
一天,他路過一家古玩店,看見里面掛滿字畫,一向喜歡畫畫的他無疑是如魚見水,他一幅一幅地欣賞,不時還用手指比劃比劃。古玩店的老板見他看得專心,便問道:“小兄弟也喜歡畫畫”?</h3><h3> “喜歡.挺喜歡,原來畫還可以這樣畫”。</h3><h3> 他用天真的口氣這樣回答老板。</h3> <h3> “來,我這里有一本學畫的書,送給你吧!老板見他求學心切,就將自己收藏的一本芥子園畫譜送給了他。從此.他才真正跨入了繪畫藝術的門坎……
時不時他還去古玩店觀摩一翻。老板每次都很熱情地接待他……
這樣持續了七年之久。他已經將繪畫技巧掌握得爛熟。一天.他來到一舊書攤.看見在書攤最里面有一本書,封面封底全不見了。他踮著腳.夠著手才把它拿了過來,一看內容,是一本繪畫論著。買回去后,他一口氣將它讀完。但他卻大失所望,書上所言跟自己所想的一樣。</h3><h3> 他已正在走著第二步——寫生。
他已好久沒有去古玩店了,那些原來他認為很神圣的作品,如今看來,不過是四王的末流罷了,因為他有了新的認識。
“他認為繪畫不光要繼承傳統。還必須有所創新,要創新,就得先深入生活,師從造化”。
古玩店老板見他很久沒去古玩店,反到有點不習慣……
直到三年后的一天,他帶來了兩幅山水畫讓老板過目,老板一看,吃了一驚,不但筆墨精妙,立意新奇,畫風更是獨特,簡直是無古無今。老板問他:“這兩幅畫要多少錢”。林雨平回道:“這兩幅畫賣多少錢我都分文不要。算是給老板的回報”。
他是個知恩必報的人。他能有如此成就,還不是因為老板送給他的芥子園畫譜。
后來那兩幅畫當天就被收藏家以每幅三百兩銀子的天價購藏。在當時,一些古代大家如唐寅.范寬.文征明等人的作品方值三五百兩銀子,本朝最有影響的畫家作品也就是三百兩銀子左右。從那以后,他的名聲更很快傳遍了貴州畫壇。他的畫也被藏家視為珍品,越來越多的人在學著他的畫。有的直接登們求教,省外藏家也慢慢有所風聞。有的托人上門求畫,有的千里迢迢登門造訪。有評論家撰文以“高原畫派”為名作介紹。把他與詩壇上的王鵬,戲劇界的李喬并稱為高原三大奇才。三人中數他最年輕,但名聲最響……
此次他來息烽,是給他的好友羅長鳴的母親祝壽。還是三天前從貴陽出門的,昨天在息烽他表哥處留了一宿。早就聽說希望山山勢奇異,風景迷人,但一直沒去過,今天正好又是香會,他想.何不借此機會去希望山看一看,然后再去流長。“羅長鳴家住流長,祖上是醫學世家”。
飽覽了希望山各景點之后,最后他來到了鳳池寺。</h3><h3> 現在.他已隨方丈來到了會客室,這個會客室是專供寺廟接待客人的。墻上掛滿了名家字畫,有石濤的山水四條屏.八大山人的花鳥中堂,石溪殘道人的山水斗方。還有王鐸的草書條幅,董其昌的山水橫幅,高鳳翰的指墨花鳥……
方丈也是個喜好文墨之人。對林雨平的才華非常欣賞……還是去年在貴陽黔靈山弘福寺主持處與他有過一面之緣。當時林雨平正在為方丈作一幅《黔靈曉霧圖》,也沒能和他說上幾句話。今天在自家廟上見到了他,自然少不了是要好好討教一翻。忙叫身邊小和尚泡上希望山特產“蟲茶”。——這是一種天然環保的茶。聽說是一種蟲將希望山的一種茶葉吃下后排出體外的。泡這種茶還得用希望山的玉乳泉。<br></h3> <p class="ql-block"> 玉乳泉是希望山的名泉,它能消毒殺菌,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多種元素,甘甜可口,出口處象美女的乳峰,水從乳頭處流出,呈乳白色,因而得名,用玉乳泉泡希望山蟲茶,下水后自行溶解,呈血紅色,飲后杯中無渣。</p><p class="ql-block"> 林雨平喝了一口,啊!好茶……</p><p class="ql-block"> 這時方丈將自己的一幅花鳥得意之作取來打開道:“老衲前些天抹了一幅丹青。還望公子給以斧正”。林雨平一看此畫道:“筆墨簡練.意蘊深遠.不落俗套。禪宗思想已在筆下得到體現。非力求者所能敵也。董香光有“一悟能抵十年功”之說,今日看方丈此作,不以技巧驚人,而能入化境之妙,非凡夫俗子所能望極。方丈實乃領略香光心悟說之真人也。方丈聽林雨平這樣一說,反到不知所措……</p><p class="ql-block"> “公子一翻褒詞,實在是笑煞老衲。還望公子直言巧悟畫理之秘訣,也好讓老衲領教一二”。</p><p class="ql-block"> 林雨平道:方丈言重了,雨平從來都是實話實說,并非奉承之言。至于畫理秘訣,我更是不得而知。只是平日作畫,不以摹古為榮,常于生活中求取,力避與他人雷同。希望能對傳統有所突破。如今畫壇,因襲之氣太重,人人張口便是傳統.就是四王……。很少有人去體驗生活。其實傳統本是來于生活。畫家只有重新回到生活中去,去表達自己的感受,畫壇才不至于千人一面……。</p><p class="ql-block"> 聽完林雨平的話。方丈連聲道:“此乃古人不傳之妙,老衲得矣!久聞公子才智過人,今日一見,果然不虛,剛才一翻話,直讓老衲眼界大開,足以受益終身。老衲早有收藏公子墨寶之愿。不知公子可否相賜?”</p><p class="ql-block"> 林雨平起身道:“蒙方丈垂愛,我這就獻丑一翻,還望方丈多多指教。”方丈一聽林雨平要現場為自己揮毫。正好學習學習,隨即命小和尚拿來筆墨。面對四尺古莖宣,林雨平凝思片刻后,胸有成竹地揮舞如椽大筆……。</p><p class="ql-block"> 不到半個時辰,一幅中堂《高原春光》問世——畫的是山區田園風情。一片片金黃色的菜花占去了全畫的三分之二,面對此畫,就好像置身于浩瀚的高原春色之中。</p><p class="ql-block"> 林雨平凝思片刻。</p><p class="ql-block"> 題詩一首:</p><p class="ql-block"> 我雖夜郎人,</p><p class="ql-block"> 實無狂妄心。</p><p class="ql-block"> 畫壇末流事,</p><p class="ql-block"> 何必共相鳴。</p><p class="ql-block"> 方丈在一旁連聲稱贊:“好畫,好詩,色彩艷而不俗,筆精墨妙,構圖新奇,風格獨特。確是一幅珍品。中國畫壇有公子等人,振興有望了……。</p><p class="ql-block"> 辭別方丈,林雨平順著林蔭小道,伴著鳥語花香.慢步而行……。</p><p class="ql-block"> 此時也是烈日當空,六月的希望山郁郁蔥蔥,象披了一層青紗,在陽光照射下顯得分外迷人。穿過一段林蔭小道,眼前是一道山崖。他把眼睛往下一看,到處峻嶺崇山,茂林修竹。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沿天柱峰而下,穿過雙扇門,再往前走,他聽見前面傳來涓涓流水聲。象一首悅耳的旋律。走近一看,有一座石拱橋,下有清流激湍。橋頭題“響水橋”三個字。他突然想到家鄉有條河溝,卻常年缺水,被取名“干河溝”。靈感突然閃現,隨口吟出一聯,“響水橋水響,干河溝河干”。話音剛落,只聽身后傳來一聲,“對得好,對得妙,一語雙關,好一副回文妙對”。他回頭一看,說話的是一老者,大約七十余歲,一把胡子全白了,想必是個讀書人。</p> <h3> “請問公子是哪里人氏”?
“原藉息烽養龍司,十二歲隨父移居貴陽”。
“公子貴姓”?
“姓林,名雨平”。
“原來是林公子,難怪有如此妙對。早就聽說家鄉出了個奇才林雨平。果然才思敏捷,老夫正是養龍司干河溝村人。剛才聽公子對聯,想是碰上同鄉了。果然不出老夫所料”。
兩人結伴而行,邊走邊聊……
再看羅府上下,鞭炮聲不斷,舞獅舞龍,好不熱鬧。拜壽的人已紛紛到來。大堂上羅老夫人端坐中央,面容慈祥。雖已年滿六十歲的人,但看上去似乎才五十一二歲。一看就知是個享福之人。左面依次坐著她的兒子羅長鳴和媳婦。右面坐著她的二女兒和三女兒。緊靠著老夫人身邊有一位如花似玉的姑娘——是她的外侄女——彩娥。彩娥姑娘剛二十出頭,天生麗質——出落得亭亭玉立。一身粉紅色旗袍顯得那線條起伏的身段直叫人著迷…….
很多人都不由自主地把目光偷偷投向了她。對這些,她本人到沒留意,只是時不時向門外張望。心里一直盼望著自己仰慕已久的才子。早晨表哥就給她通了個口風,“今天林雨平一定會來”。因為多年來,不管他有多忙,我母親的壽辰他是從未缺過席的。這也是他與人相交的性格。
關于林雨平這個人,她在京城里已見過他的作品。一次她在畫廊門外看見幾個人為了收藏一幅山水畫,爭得面紅耳赤。她走近一看。畫上落窮款“林雨平”。她好奇地問道:“林雨平是何許人”?
“林雨平,貴州息烽人,攻書畫文詞,有高原奇才之譽,是“高原畫派”的創始人……”。
一位年約六十歲的老先生這樣告訴她。
后來她在信中向喜好文詞的表哥——羅長鳴提到京城見息烽林雨平畫一事,誰知表哥在回信中這樣寫道。
“……林雨平自幼家庭貧寒,勤奮好學,精通詩文,長于書畫,……比我小兩歲,是我多年的至交……”
之后,彩娥就一直盼望有一天能到貴州,由于路途遙遠,人雖長了二十個年頭,她卻從未到過貴州。此次逢舅媽六十大壽。從小就在京城里長大的彩娥,經父母同意。由丫鬟平兒陪同,終于實現了到貴州的夢。
算來她到貴州已有十八天了,剛到貴州的第二天,她就叫表哥帶她去見林雨平,她要親自向他求幅畫。表哥告訴她,“林雨平正在創作一個長卷《春山無處不嬌》,不便打擾,只好改日再說”。
現在.她就要見到這位傳奇人物了,一顆心硬是跳得厲害,久久不能平靜。她在心里勾畫著林雨平的模樣。“鼻子挺挺的,眼睛不大不小。長的一定是劍眉。不……不對,有才氣的人多數外表都不會油光粉面,那只是書生而也。應該是不瘦不胖.有胡子吧!說不定還有點多,長得挺特別,但不會太英俊……對,一定是這個樣子”。本來可以問一下表哥就知道的,可是,哪有姑娘家這樣問人的……。
“林公子到”</h3><h3> 這時管家門外傳話,一家人全部起身迎接。最激動的就是她,她走在最前面,完全忘了姑娘家應有的矜持。當她發現自己有點失態時,臉上羞得緋紅,好像樹上待摘的蘋果。</h3> <h3> 這時林雨平已經走了進來。他一進門就呆了,眼睛直盯著彩娥,一時沒能回過神來。“他不敢相信,世上居然真有這等美人。說是賽西施也不足為過。還是在小說里見過呢!這些年他一直為了事業奮斗”。也算是有所成就,上門說媒的人也不少,但那些女子。一看就是庸脂俗粉。要么品貌不端,要么妖艷十足,俗不堪言,他硬是一個也沒看上,他是個用情專一的人,一但看上誰就會一心一意。早先他在廟里燒香時還在求菩薩保佑他早日遇上自己的心上人。沒想到不到兩個時辰。眼前居然出現這樣一位絕世美女,長得清麗脫俗,秀美絕代。面對這樣一位風姿綽約的女子,此時他心里在想,難道菩薩真的顯靈了?莫非她就是我未來的妻子。難道這就是緣?……
而彩娥呢!經林雨平突然這樣一看。“象懷里揣了只野兔似的,本就不平靜的心此時七上八下跳得厲害。她沒想到林雨平不但才華縱橫,古今少有。而且長得也是端莊俊秀,風度翩翩,氣質脫俗……”。與她剛才假想的模樣完全不一樣。
“林公子……林公子”。
“哎!”
在老夫人的呼叫下,他才不好意思地回過神來。</h3><h3> “來.我給你們介紹一下。這是長鳴他表妹彩娥”。</h3><h3> 隨著她又向彩娥介紹:</h3><h3> “這就是人稱高原三大奇才之一的林雨平林公子……”</h3><h3> 林雨平非常慶幸自己能與彩娥相識,并有相見恨晚之感。于是對著羅長鳴說:“你是怎么搞的,有這么漂亮的表妹都不早點給我介紹介紹,要不是今天在這里見到,它日碰上還不相識呢!”
羅長鳴回道:“你還不要這樣說,前幾天表妹還說想請你給她繪幅丹青呢!只是想到你最近忙于創作《春山無處不嬌》。沒敢打擾。”
這時.彩娥身邊的丫鬟平兒按捺不住了,她早就看出了彩娥的心事。有意開林雨平一個玩笑。便連珠炮般開口了。</h3><h3> “你這個書呆子,俗話說,君子之交淡如水,文人之交一張紙。看你今天兩手空空,耍嘴皮子還挺有一套。莫非是要白吃白喝不成。”
好一個巧嘴利舌的丫鬟,直逼得叫人下不了臺。</h3><h3> 彩娥見事不好,忙解圍道:“平兒無禮,與公子開個玩笑,還望公子不要記在心上。</h3><h3> ”哪里哪里!彩娥妹妹還不要怪平兒,不是她提醒,我到真忘了。其實,我不過想讓伯母的壽堂多一點雅趣罷了。請伯母將筆墨借我一用……”
老夫人本就是個喜好收藏的人。今天。藝壇奇才要當場為自己揮毫,實在是求之不得的事,于是命筆墨侍候。叫丫鬟鋪上五尺大紅灑金宣紙,只見林雨平手持一號斗筆,飽蘸濃墨,運筆如飛,圍觀的人還沒看清是怎么回事,一個大大的草書壽字已躍然紙上。落好款,他將筆往桌子上一扔,接著一陣掌聲伴隨著“寫得好……寫得好!”的贊嘆聲將整個客廳塞得滿滿的。
晚飯過后,人們開始慢慢散去,林雨平環顧四周,卻看不到彩娥的身影。<br></h3> <h3> 太陽已經落山,天氣開始回涼,他獨自一人來到后院,悠閑地在花園走著,眼睛卻好像在搜尋著什么,突然,不知何處傳來悅耳的琴聲,彈奏的分明是《長相思》。細聽之下,原來琴聲來自假山后面。他繞過魚池,穿過長廊,隨竹林小道來到了假山后面。原來正是自己心里想念的彩娥姑娘。</h3><h3> 彩娥正專注地彈著古箏,琴聲里面也感覺到心事重重。他靜靜地聽著,生怕自己的突然出現驚擾她彈琴,幾分鐘后,琴聲結束。
“好!彈得好!”林雨平從假山前走了出來,林雨平的出現讓她感到非常驚喜。剛才她彈琴的時候心里還一直在回想白天與林雨平相見的情景。
她眼睛里充滿了對愛情的渴望,這里再沒有第三個人,面對思念中的林公子。
她現在已經沒有了白天那樣的羞澀。想著白天與林雨平一見鐘情的情景。心里雖然也對林雨平產生了愛慕之情,但如果林雨平不主動表白,姑娘家心事是不會表露的,此時此刻,她只有盼望,等待!等待林雨平的主動,她心里就這樣渴望著,他渴望著這個心慕已久的林公子,渴望能依偎在他溫暖的懷抱,對她來說,那是世間最美.最幸福的懷抱。
林雨平用深情的目光凝視著彩娥,一顆心好似要蹦出來一樣,此時的彩娥更加嫵媚動人,他走到彩娥面前。用雙手將她的手托起,她默默地凝視著他,鄭重其事地說:“你相信世間有一見鐘情嗎?自從第一眼見到你,你就住進了我的心里。腦海里整天全是你的身影。真心希望今生能與你長相廝守。”聽到這里,彩娥激動得滿臉淚痕,一下撲到了林雨平的懷里。
“往日在京城看見你的畫;聽表哥談起你,不知為什么,總想著來貴州,總希望有一天能見到你,”今日與你見面,才知道自己原來已經愛上了你……。
第二天林雨平因父親要出差,早早就辭別羅府起身回貴陽,臨別時他將一幅中堂托羅長鳴轉交彩娥。那幅畫是他昨晚與彩娥分手后借著燭光特意為她畫的。
此時,彩娥正倚著回廊的柱子發呆,想著與林雨平相識.相知.相愛的前前后后,臉上不時露出甜蜜的笑容。昨晚在后花園里,她與林雨平已經約定今生,“林雨平說等參加了今年的秋試就到彩娥府上提親”。彩娥正幻想著與林雨平在一起甜美的生活……
“表妹表妹!你要的畫,林雨平已經給你畫好了”。表哥從回廊的對面拿著一幅畫急匆匆跑了過來。“林雨平父親叫人代信要他及時回去打理一下家里,林伯伯要去遵義出差,所以今天早上他很早就走了。走時托我將此畫轉交給你。”
來到臥室,彩娥將畫展開,一幅四尺中堂,畫中一對白鶴翱翔于藍天,下面隱約有山巒起伏的淡影。上題“云鶴比翼圖,不做鴛鴦戲淺水,愿作云鶴比高天。彩娥妹妹存念。時正仲夏.夜深人靜.子時已過.燭光將盡.雨平寫。”
她反復欣賞著這幅畫,心里甜滋滋的,只恨時間過得太慢。
今天,彩娥在丫鬟平兒的陪同下,辭別表哥一家開始返回京城……
經過連日馬不停蹄的趕路,現在他們一行已來到了河南,天已黃昏,路邊正好有個客棧。
“悅來客棧”跟小說里客棧名字一樣,彩娥吩咐丫鬟與車夫今晚就在悅來客棧住宿。
臥室里,彩娥又展開了林雨平給她畫的畫,臉上又露出了那一貫的甜美笑容。
“小姐,看你這癡癡傻傻的樣子,又是在想姑爺了吧!呵呵!”
“貧嘴,看我不打你!我是賞畫呢!”
彩娥知道,其實她心里無時無刻不想念著林雨平……
“雨平你快點,前面好美,她不停地奔跑著,雨平你快點,快來追我啊!她飛快地在前面跑著,林雨平在后面追著,就在臨近美麗風景的時候,她突然掉進了一個很深很深的恐怖黑洞,她呼喊著雨平救救我,雨平快救我,這時林雨平一把抓住了她的手,可是兩人都一同掉進了黑洞,但還沒有到底,他們只是緊握著相互的手往下墜,眼看就要墜入洞底。”
“小姐天亮了”丫鬟平兒正端來一盆熱水,是給彩娥準備洗漱之用的。
醒來后的彩娥想著昨晚的惡夢,總感覺要發生點什么事。
現在他們正準備用餐,“聽說老佛爺與外國使者談判的事鬧僵了,看樣子,怕是要打仗嘍……”
旁邊有幾個人邊喝酒邊議論著。想到京城里的父母。吃完飯后,她叫車夫將速度加緊一點。
彩娥的父親黃仁義是個在京城里經商的人,他開了一家綢緞莊,生意做得紅紅火火。在京城也算是大富人家。最近兩天他心里老是煩躁不安,象有什么大事將要發生似的。
正當黃仁義憂心重重的時候,小趙突然急匆匆來到了黃府,小趙是黃仁義的朋友,他一進門就說:“你還不準備走嗎?八國聯軍已經打進京城了,現在全城除了當兵的,大家都在準備外遷逃難。”小趙與黃仁義通報消息后就匆匆離去了。
“小姐回來了”,門外傳來管家的聲音,經過遙遠行程的彩娥今天終于回家了。剛進城門時,他就看見大街上人心惶惶,如潮一樣的人正在遷移他鄉。一進門,她就看見母親眉頭緊鎖,父親不停地在客廳里走來走去。管家告訴她:“老爺是在擔心戰爭的事,正考慮到洛陽你三姨家避亂。因為小姐還未回來,心里著急。”
黃仁義見女兒回來了,一顆心就放下了,彩娥是黃仁義夫婦的掌上明珠,是他們唯一的獨生女。他決定明天由平兒丫鬟陪同彩娥隨她母親先行起身。管家隨自己處理好綢緞莊的事再到洛陽。
但是,預想不到的事就在當晚發生了,八國聯軍就在當晚又一次發起了他們慘無人道的侵略,他們燒了圓明園,他們到處放火……燒殺搶奪肆無忌憚。
整個京城硝煙彌漫,他們不但搶走了彩娥家綢緞莊里的貨物,燒了商鋪,連黃府也被幾個士兵點燃了,熊熊大火將他們團團圍困,黃仁義拉了床棉被扔在水缸里沁濕后披在彩娥與丫鬟平兒的身上,拽著他們才闖出火海。他一一清點人數,發現妻子沒有跟上,妻子想是為了多帶點東西沒有跟上,他毫不猶豫地披上棉被闖入火海,他在大火中穿行著,不停地呼喊著……<br></h3> <h3> 他發現了妻子,但她倒在了地上,身上壓著一根倒下的木柱,他用力去掀柱子,正在他要救出妻子的時候,屋頂燃燒著的大梁踏了下來,他倒下了,正好撲在妻子的身上,可是隨著大梁一道踏下來的燃燒物將他們埋在了火海中,目睹這家破人亡的一幕,彩娥當場昏了過去…..。
等他醒來的時候,一切已經不復存在,就丫鬟平兒陪在身邊。他簡單料理了父母的后事,在丫鬟平兒的陪同下踏上了去洛陽的路……。
今天,他們到達了洛陽,可是洛陽也不平靜,城里人都在往鄉下遷移避難。三姨一家也不知遷往何處。此時,她們已經斷糧兩天了。
本以為到了洛陽就好了,現在她與平兒在街上漫無目的地走著,長期的勞累加上饑餓,彩娥再也支持不下去了,她昏倒在了大街上……
小姐醒了,小姐你終于醒了,彩娥睜開了雙眼。</h3><h3> 這時圍過來一圈人,她發自己躺在床上,身邊除了平兒,還有一群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姑娘,當中有位五十出頭的大媽。她驚問自己這是在哪里?
……平兒告訴她一切經過,她才知道原來是“醉春樓”的老板娘救了她。
醉春樓是洛陽有名的妓院,老板娘姓王,她雖身為妓院老板娘,但與其它妓院的老板娘可不一樣……心底里卻是個好人。姑娘們都尊稱她王媽媽。她干上這行也是由于生計原因迫于無奈。當時妓院也是一些無依女人的棲身之地。她從來不殘害無辜,來她妓院的都是走投無路自愿走這條路的。
在她昏迷的時候,王媽媽從平兒嘴里得知彩娥原是一富家千金,由于戰爭殘害才無家可歸,對她悲慘的遭遇,王媽媽非常同情。留她在醉春樓休息幾天。
今天是第五天了,彩娥的身體也恢復正常。此時她獨自一人在房間里,她展開了那幅冒著生命危險從戰火中搶出來的《云鶴比翼圖》。這是她唯一僅存的東西,也是她會永遠珍藏的東西。
她想到了林雨平。那晚,她依偎在他的懷里;他們設想著未來;他們吟詩作畫,她為他理紙磨墨,他盡情地書,盡情地畫。他們雙棲雙飛,登五岳,觀滄海。他會時常為她吟詠她喜歡的蘇軾的那首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現在,她與林雨平天各一方,音訊全無,想到這些,她心里酸楚楚的,兩顆淚珠從眼窩里滾了出來。
這時,王媽媽進來了,彩娥趕忙擦掉了臉上的淚水。這一切王媽媽都看在了眼里。
她走到彩娥身邊,輕聲問道:“不知姑娘如今有何打算。”
彩娥也不知自己該怎么辦。此時她想,要是能見到林雨平就好了。可是現在……身無分文,此去貴州,千里迢迢,又是兵荒馬亂,不要說去,就是帶封信也沒人。想到這些,她不由得再一次流下了眼淚。她走到窗前,用手撥動桌上的古箏……一曲悅耳的旋律《長相思》隨即從指尖飄然而出。
王媽媽看出了她的難處。“我看姑娘的琴彈得不錯,如果姑娘實在沒有著落,不如就暫時留在醉春樓,每天為顧客彈彈曲子,以后再慢慢作打算。你看如何”……
彩娥現在是舉足無親,她同意了王媽媽的建議,留在了醉春樓,成了醉春樓的一名歌妓。化名——玉清。
林雨平完成了《春山無處不嬌》這幅代表著高原畫派的杰作。原定正要赴京趕考,由于戰事,朝廷取消了今年的秋試。
今天是八月十五,明月當空,吃過晚飯,林雨平來到畫室,今天他無心作畫,他倚著窗臺,仰望著天上的明月,心里想著彩娥,想著京城淪陷,也不知道彩娥一家可好。他輕聲吟詠著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林雨平來到客廳,母親正在與父親商量著找人給他談親事的問題,見林雨平進來,他們更呼他坐下。
“平平你看,你今年已二十四歲了,說來也算是事業有成,剛才我正與你父親商量著找人給你說門親事。你看你喜歡什么類型的女孩子?明天我就叫王媒婆給你著手這件事……”
爸媽你們就別操心這事了,你兒子不丑不傻,還怕找不到媳婦啊!我已經心有所屬,除了她我誰也不娶。關于兒子的交往,林母從未聽說過,今天兒子卻冒出這樣的話,林母哪有不追問之理。
平平你道是說說看,是看上了誰家姑娘,明天我就請王媒婆上門給你提親去。
“母親!不用了,她不在這里,他家住京城。姓黃,名彩娥。是老家息烽我一好友姑姑的女兒,前段時間我朋友母親壽宴上認識的,是個心地善良,秀美絕代,清麗脫俗的姑娘,我們相互傾心,已經約定終身。原本說好今年秋試后就去她府上提親。”
林雨平不等母親插話,一口氣就將這些說了出來。
“平平!這女子真有你說的這么好?”
“當然!”
“她在京城,你在貴州,現在京城已經淪陷,朝廷又取消了秋試,她們家的情況你可知道?”
林雨平父母也是開明之人,聽林雨平那樣一說,母親反到替自己擔心了起來。
“這兩天我也心急如焚,聽說圓明園都被聯軍燒毀了,不知彩娥他們家情況如何,我想去京城。”
“去吧!既然如此,你就去吧,要去的話,明日是個出門的好日子,”
父親是個無事就喜歡翻翻黃歷的人。
第二天,林雨平辭別父母,開始了進京的行程……一顆心全系在了彩娥身上,一路上他風雨兼程……經過長期艱難的跋涉。<br></h3> <h3> 今天他終于到達了京城。
琉璃廠81號黃府是彩娥的家,那晚彩娥告訴他的,他記得清清楚楚。
可是他一進京城就看到狼煙四起,到處都是侵略者留下的慘不忍睹的廢墟,會聚了中國幾千年奇珍異寶的圓明園已化為灰燼。來到琉璃廠,到處都是被焚燒過的民宅,他尋找著81號,當他看到78號后就再沒有了矗立的房屋,78號之后是片瓦不存的一片廢墟。再往前繼續搜尋,96號,矗立在廢墟盡頭被燒去一半的是96號。
天啊!彩娥的家已經被燒毀了。
面對這一切,他的心碎了。
“想到那晚——那晚他倆在羅府花園的魚池邊柳樹下嬉戲,他們還構想著那詩情畫意般的未來。”
再看看眼前之一幕,他的腿都軟了,一下攤坐在地上……
“聽說慈溪太后與外國簽了條約,停火了,不打仗了,”街上有人這樣議論著,今天已經是林雨平到京城的第五天了。
街道上原本關閉的店面,有的已經開始重新清理開業了。
他訂了一家客棧住下,他堅信彩娥一定還活著。他一定要找到她,他昏頭昏腦地找著,他見人就問,幾乎找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有幾次居然看花眼錯把別人當彩娥,鬧出不少笑話。半個月過去了,依然不見彩娥的蹤影。
難道彩娥真的已經不在人世?他幾乎絕望了。他拖著疲憊的雙腿在大街上一晃一晃地走著。
是要繼續找下去,還是先回貴州。一但回貴州就可能從此再無音訊,想到這些,他決定還是留下來。但自己帶來的銀兩也所剩無幾。得先弄點錢,他將剩余的錢到文房用品店買了些文房用品,當晚他畫了一幅山水畫,
第二天一早,他拿著畫來到了“玩意齋”。
“玩藝齋”三個字是王鐸題寫的。
玩藝齋是個百年老店,是京城里一家有名的字畫古玩經營店。老板姓張,六十多歲,是收藏界的行家里手。
“老板您好!”
“您好!”老板回道。
以張老板數十年閱人經驗,看來人手持畫卷,溫文爾雅,眉宇間隱約透露出一種逼人的才氣。立刻感覺到此人非凡俗之輩。
“老板我這里有幅畫,可否給你換些銀兩?”
張老板接過畫卷,將畫小心展開。
“好畫!好畫!”連聲稱贊。
落款是《高原春暖》林雨平時客京城。
“聽公子口音,看畫上落款,莫非公子就是人稱高原三大奇才之一的林雨平.林公子?”
林雨平一恭手,“豈敢!豈敢!都是他人抬舉之詞,何足掛齒。還望先生多多指教。”
“公子此次來京,想定是遇上了困難,最近由于戰事影響,市場極為蕭條,這畫我給你三百兩銀子如何?以后如有困難,招呼一聲就是。”
……林雨平謝過老板,正準備回客棧。門口又進來一人。約四十歲左右,溫文爾雅,氣度不凡。
“關先生請坐,請坐。”張老板熱情地招呼著。
這位關先生一進門就盯著案上的畫。直看得目不轉睛,口里還不斷說道:“高原奇才,果然名不虛傳,畫風獨樹一幟,一掃四王陋習。實為傳神妙筆。”
難道這位關先生就是名滿畫壇的關文藝?林雨平正這樣想著。
“關先生!來!來!來!我給你們介紹一下。”
“這位就是這幅畫的作者林雨平,林公子。”
接著他又向林雨平介紹:“這位是京城畫家關文藝,關先生。”
聽老板介紹后,林雨平才知自己果然沒有猜錯。
于是謙虛道:“關先生名振畫壇,早有拜望之意,不想今日在此幸會。”
“豈敢!豈敢!公子年輕有為,才華縱橫,早已名傳京城。今日有幸得遇公子,愿與公子結個忘年之交,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與先生結交,是雨平之榮幸……”
林雨平與關文藝結交后,在關文藝的介紹下,他慢慢結識了很多京城畫家。并與關文藝等人組成了一個“十人畫會”。
洛陽醉春樓里,玉清正彈奏著那首她每日必彈的《長相思》。這首曲子能讓她心里得到安慰。芳心有所寄托。他正想著林雨平…… 如今天各一方,音訊全無。不知道今生還能不能見到他。
“喲!喲!喲!好漂亮的姑娘,這簡直就是仙女下凡啊!……王媽媽呀!王媽媽,什么時候來了新人也不告訴我一聲?今晚這姑娘歸我了,多少銀兩王媽媽你說了算。”
進來的是個約二十四五歲的年輕人,后面有兩個跟班,一看就是喜歡沾花惹草的富家執挎子弟,輕浮淺薄的浪蕩公子。
“哎喲也!是張公子啊,好久不見公子來醉春樓,今兒個是什么風把你吹過來了!我這里姑娘有的是,個個如花似玉,公子玩得高興就好!”
“王媽媽!那彈琴的姑娘是誰啊?之前沒見過啊!”
“哦!你是問玉清啊!她是臨時暫住我這里,玉清彈得一手好琴,我就叫她給大家彈彈曲子,覺得好聽,大家就打賞幾個閑錢,玉清姑娘是賣唱不賣身,還望公子多多捧場。”
“這個我知道王媽媽你有辦法,錢多錢少你說了算!”
“這個沒得商量,就我自己這一關我也過不去,前幾天李少爺以單獨聽曲喝酒為名,在雅間私自向玉清姑娘開出天價想對她動手動腳,玉清寧死不從,差點從樓上窗戶跳了下來,還好我去得及時,制止了悲劇的發生。”
“我這里漂亮的姑娘多的是,要不我叫嬌嬌來陪你吧?”
“還是算了吧,玉清姑娘既然那樣貞烈,今兒也沒有了興致,改日再來照顧你生意,說完帶著兩個跟班失望地走了。”
其實在醉春樓這樣的事情幾乎天天都有,試圖動手動腳強占玉清的也時常發生,好在王媽媽一心護著玉清。她寧愿生意不做,也不會讓人傷害玉清。<br></h3> <h3> 一次,有一富商曾對玉清一見傾心。找王媽媽提親,說要為玉清贖身。王媽媽說:“玉清姑娘是暫時棲身于此,她是自由的,隨時可以離去,只要她有好的歸屬。沒什么贖不贖的。先生既然對玉清姑娘有意。我可以問一下玉清姑娘的意思。”
王媽媽向彩娥說起此事。彩娥含著淚說:“我已心有所屬,誰也不嫁。”
十人畫會里有個畫家叫徐放。原籍洛陽人。跟他的名字一樣,生性豪放不羈,不拘小節,今天他到洛陽探親。此時他來到了醉春樓下,從這里穿過去回家要近很多,生性豪放的他其實也沒少來醉春樓,姑娘們見了他都從樓上向他呼喊,下面幾個姑娘出來活拉活扯的硬是把他拉進了醉春樓。進了醉春樓,他就聽到優美的琴聲《長相思》,但琴聲里透露出絲絲凄涼。透過窗戶的空隙,他看到里面掛有一幅畫,隱約好似林雨平的畫風,只看清上面幾個大字《云鶴比翼圖》。
林雨平的畫名那么大,有人模仿他也正常。不管它,還是回家,家里人一定已經等急了…..
回到京城,徐放談起了在洛陽醉春樓的事。
“……當時我被幾個姑娘扯進了醉春樓,你們猜我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什么你到是說啊?”
李純在旁邊接話。
“我看到了我們林大畫家的粉絲,而且是個非常漂亮的姑娘,當時隔著窗戶,雖然看得不是很清楚,但也感覺得到是個非常漂的姑娘,墻上掛著一幅模仿林雨平的畫,因為隔著窗戶,我眼睛本來就近視,看不怎么清楚,但總體畫風是高原畫派的風格,所以我說她是林雨平的粉絲。當時姑娘在彈古箏,曲子是《長相思》,我也不好貿然闖入。再說家里人還等著我呢,我就匆匆離去了。
“你確認你沒看錯?沒記錯?姑娘彈的確實是《長相思》?”
林雨平激動地追問。
“看你,不過就一粉絲嘛!你的粉絲還少啊?至于這么激動嘛?”
“一定是她,一定是她!……”
第二天一早林雨平就上路了,他要去洛陽,他感覺徐放說的那個姑娘就是彩娥,他要親自去醉春樓看個究竟,一路上他馬不停蹄……
今天他終于到了洛陽,問著路他找到了醉春樓。他直接就闖了進去,姑娘們的拉拉扯扯他也懶得理睬,照徐放說的,他直接上了二樓。
“公子是看上哪位姑娘了嗎?”
坐在二樓大堂的王媽媽問道。
“我是來找人的,找一個姑娘。”
“笑話,來我這里的男人誰不是找姑娘的。我這里姑娘多得很,你隨便挑吧,姑娘們,接客了。”
一群花枝招展的姑娘象餓虎撲食一樣跑了過來。
“公子好俊俏啊,以前怎么沒見過你呢?”
“來,妹妹陪你喝杯酒。”
“來,奴家好想你哦!……”
林雨平從來沒有過這種風月場所的經歷。被這群姑娘弄得非常尷尬,一時弄得不知所措。
“我只想找一個人,你們都走吧!”
“公子要找何人啊?”
“彩娥,她叫黃彩娥。”
姑娘們你一句我一句的說:
“我們這里有芳芳.有嬌嬌.有香兒.有春蘭……沒有聽說有什么彩娥。公子你找錯東方了吧?”
她推開了他們,延著房間一間一間地找。
他找到了徐放給他說的房間,一眼就看到了那幅自己畫的《云鶴比翼圖》,可是房間里面空無一人。
“公子是要找玉清姑娘嗎?”
王媽媽已經站在了他的身后。
“玉清姑娘今天上街買東西去了。”
“玉清?你是說這房間的姑娘叫玉清?”
“是啊!”
“我叫林雨平,我想見見玉清姑娘。”
“那你先在這里等等吧!一會兒玉清回來我帶她見你。”
說完王媽媽就出去了。
王媽媽來到大堂正好碰見玉清賣東西回來。
“玉清回來了?正好,有個叫林雨平的公子說要找你,在房間等著呢!”
啪一聲,彩娥手里提的東西掉在了地上,整個人呆在了那里。淚珠從兩個眼窩里滾了出來。自己做夢都想著這一天,自己朝思暮想的人終于來了,可是自己如今的身世。她突然害怕起來,她怕見到他,因為她如今已是個青樓女子,她知道自己的身世會有辱林雨平的名聲。但她又不甘心。她哭了。
她跑到另外一邊藏了起來。心里一陣陣的絞痛。她不知該如何是好。見……還是不見。 如不見他,自己忍辱偷生到今天,還不是因為想著他……她回憶起在醉春樓的這些時日,每天以淚洗面,當有無恥嫖客企圖占有她時,她總覺得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中傷。她曾多次想到過死,一了百了。能活到今天,也是林雨平給了她勇氣……
“玉清你這是怎么了?”
王媽媽追過來問道。
她用低沉的聲音這樣給王媽媽說:
“你就說我今天心情不好,不想見客!”
“公子,實在對不起!玉清姑娘剛才回來了,但她今天心情不好,不見客,公子改日再來吧!”
聽到此話,林雨平滿面愁容,露出一種失望的感覺,“難道她真的不是彩娥?他這樣在內心里自問。”
他的腿此時象有千斤重。他一翩一倒地移動著雙腿,就在他將要踏出醉春樓的時候。
彩娥實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她怕,她害怕林雨平一去不返。她愛林雨平!她再也不管世俗的眼光了;她管不了那么多,只要她無愧于他;只要林雨平不輕視她,還要她,她就要和他在一起;她再也不能讓他走了;她從屋里哭喊著“雨平”跑了出來。
林雨平聽到突如其來的熟悉的聲音,回過頭來,果然是彩娥,手里的扇子啪一聲掉到了地上。彩娥飛一般撲到了他的懷里,哭得象個淚人。
平兒,王媽媽,包括醉春樓的姑娘們。看到這一幕,臉上都流下了淚水……。
“那次我從貴州回到家,八國聯軍就打進了京城,他們燒了圓明園,也燒毀了我的家和我家綢緞莊,我父親救出我和平兒后,為了救我母親,他再次闖入火海,結果與母親雙雙葬身于大火之中,后來我與平兒來洛陽準備投奔我三姨,誰知洛陽當時也處于水深火熱,三姨一家也不知遷往何處避難,當時我們身上的銀兩已經用完,兩天沒有吃東西,在勞累和饑餓交加的情況下,我昏倒在了大街上,醒來才知道是王媽媽救了我,王媽媽與其它妓院的媽媽不一樣,她尊重我,叫我在她這里給客人彈彈琴,當時舉目無親,所以就留下了,我給王媽媽說了我只賣唱,所以凡有人對我別有所圖,王媽媽不做生意也會維護著我,她真是個少有的妓院好媽媽……”
今天,彩娥就要與林雨平回京城去了,王媽媽送來了幾套衣服。
“彩娥!我給你買了幾套衣服,就當給你做嫁妝,跟著林公子好好過日子,你父母不在了,以后你就把這里當成你的娘家吧,有時間就回來看看……”
回到京城,十人畫會為了慶祝他們久別重逢。特意設宴為他們洗塵。席間……你一言我一語的。
李純說:“你們兩個什么時候舉行婚禮呢?”
關文藝說:“婚姻大事,向來都是父母作主,彩娥父母也不在人世,雨平的父母又遠在貴州,這該如何是好呢?”
情急之中,還是徐放主義多。他把杯里的酒往肚里一倒。
“我看不如這樣……特殊事,特殊辦,雨平呢!是文藝兄的好友,彩娥又無一親人,不如彩娥就與文藝兄結為兄妹。這樣,長兄為父。哥給妹主婚。天經地義,問題不就解決了嘛!”
大家都覺得此話有理;彩娥也非常高興能有這樣一位大哥。馬上就舉行了結拜儀式……
兄妹結拜后。關文藝將自己早就為他們準備的結婚禮物———兩顆戒指送給了他們。用作妹妹的見面禮。并說道。
“本月十八日是一良辰吉日,大家就在那天為他們舉行婚禮吧!”
“好!就這樣定了。”
徐放應聲道。
很快就到了八月十八。關文藝作為主婚人端坐大堂中央,新娘由伴娘——關文藝的妹妹——關珠珠領著。伴郎是徐放。客廳正中掛著那幅《云鶴比翼圖》。
這幅畫是他們婚姻的憑證。
……在不斷的炮竹聲中行完婚禮,他們并肩走進了洞房……。<br></h3><h3> 2000年9月完稿</h3> <h3><b><font color="#ed2308">你有好作品,這里有好平臺,不會收取作者一分錢。
《文藝新視界》為文藝網絡專刊,以弘揚民族文化,傳播文藝作品為前提,以編輯發布個人文藝專題或多人作品合集為主。本刊本著一種文藝精神,沒有資金來源,所以沒有稿費,投稿自愿。一經采用,我們將免費為你制作《文藝新視界》專刊個人專題網頁。
稿件來源分特邀稿件,相關人員推薦稿件與網絡自由投稿稿件。圖片稿五十張以上,詩詞五十首以上,散文十篇以上,小說一萬字以上到五萬字內,自己打成文檔以郵件方式發至郵箱。圖片以打包形式發送,同時需要提供個人簡歷一份,個人照片一張。投稿本刊請注意,不是凡投稿都會用,本刊既然叫文藝新視界,說明它不同于一般網頁,不屬于作者本人編輯的隨意美篇,,必須在文藝范疇,而且每個主題內容必須圍繞主題,與主題無關的內容不會參雜在里面成為大雜燴。
本刊編輯刊發的作品文責歸為提供者,如有版權問題,可聯系本刊刪除,引用本刊內容需要注明出處《文藝新視界》專刊。
投稿郵箱893682395@qq.com
文藝新視界
本刊專用QQ893682395</font></b><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温宿县|
南雄市|
大足县|
岳阳县|
贡山|
纳雍县|
兰坪|
奉贤区|
巴中市|
罗江县|
温宿县|
独山县|
志丹县|
工布江达县|
黄梅县|
延川县|
田东县|
康定县|
南川市|
武城县|
会泽县|
建始县|
库车县|
红原县|
太康县|
信丰县|
虹口区|
隆尧县|
台南市|
合江县|
岱山县|
神池县|
黄大仙区|
三台县|
和龙市|
抚远县|
高碑店市|
聂荣县|
滨州市|
乌什县|
林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