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凌晨1點30,皓月當空,從睡夢中聽到老鄧喊起床的聲音。揉揉惺忪的睡眼,吸幾口冰冷的空氣。振奮下精神,準備出發。</h3><h3>早飯胡亂吃了幾口山屋的甜點,沒啥胃口,反正路上靠能量膠了。</h3><h3><br></h3><h3>關于為啥沖頂都要在凌晨?我的理解是午夜至清晨這段時間中,天氣比較穩定,空氣的溫度也不會有大的變化。溫度沒有變化,氣壓就沒有變化,空氣就不會大范圍移動,也就是不會有大風和突變的云雨。可能應該是這個道理。。。</h3> <h3>然后我就苦了。</h3><h3>老鄧讓小鄧留下來陪喬待在高C2營地等我們回來。本來一根30米的繩子5個人用,現在變成3個人用。每人間隔5米,多出來15米都纏在斷后的我身上??</h3> <h3>爬這個是要有技巧的,也就是攀冰技巧。我和淡然之前都沒進行過攀冰訓練,全靠老鄧臨時指點的踢冰和揮鎬的要點來攀登。</h3><h3>我掌握的還行,30分鐘上了80米??。真是累</h3> 冰坡爬完,繼續上。<h3><br></h3> <h3>走著走著,東方即白。</h3> <h3>越來越亮了,當然實際沒那么亮,手機自動增加了兩格ev。。</h3> <h3>老鄧用兒子的vivo幫我們拍了兩張。</h3> <h3>這張我必須很滿意。5800米的日出。</h3> 5800的冰川就更壯觀了。山上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有石頭有冰,其實全特么是冰,千萬年的積累,厚度300米以上。<h3><br></h3> <h3>今天從營地出來,我自我節奏上的調整是這樣的:從每走30步歇一下到20步,再到15步,到了6000+后每走十步都特么像全身的力氣被吸走了一樣。<br></h3> <h3>這里特別敬佩蛋神。5900米的時候,她在后面說她高反頭疼了,真的爬不動了,你們上去吧。我第一反應是噢耶,她總算放棄了,那我也有借口放棄了。??我特么早就想回家了。</h3><h3>不料坐下來休息的時候,老鄧勸說她都到這里了,怎么樣也要拼一下,不然會有遺憾的。蛋神用力按摩了幾下太陽穴,媽的突然就沒高反了,我只能硬著頭皮跟著上了??</h3><h3>老鄧是專業的,他這么多年的閱歷,知道什么人能上,什么人不能上,什么反應是無害的,什么癥狀是致命的,他認為淡然這情況根本不是事。</h3> <h3>接近了雀兒山的頂峰,那個大雪包有接近200米高。。。。</h3> <h3>看到右邊那個極度變態的接近垂直的冰壁了沒。<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注意,這是“壁”,不是“坡”????,垂直高度100米以上,</b><font color="#333333">因為那些繩子是100米的,上面蕩下來到不了底。</font></h3> <h3>感覺就像打游戲的最后一關,背景音樂都變的緊張刺激。</h3> <h3>還有100來米,不上去不是人了。</h3> <h3>我現在徹底掌握訣竅了,踢冰上升嗖嗖的。</h3> <h3>阿帥?</h3> <h3>蛋神固定在上升器上休息下</h3> <h3>鄧導在旁邊鼓勵邊保護,滿分向導。</h3> <h3>這坡度,恐高的可能受不了。往下看菊花癢。</h3> <h3>這個角度屌,居高臨下,已經超越了所有的云。</h3> <h3>接近巔峰。</h3> <h3>世余堂-源自中醫世家,敢用效果說話
世余堂老黑膏助您行的更遠,登的更高。</h3><h3><br></h3><h3>效果經本人試用,的確ok,請大家有關聯系方式直接百度就行。</h3> <h3>廣告位2</h3> <h3>廣告位3</h3> 幫老鄧做個廣告,有意的朋友請聯系他,絕對比那些豪華團都好。<h3><br></h3> <h3>跟鄧總來一張。</h3> <h3>一通裝逼照拍完,意識到今天一整天就我們三個人登頂,太刺激了,包山了!!!!</h3> <h3>天亮后看看上來的路。自豪的一比。</h3> <h3>受登頂成功的影響,頂峰一路往下,體力槽永遠頂格。。。不用歇。</h3> <h3>這是早上第一個冰坡,現在天亮了,大家看看,好多豪華團在排著隊上,想想還是我們好,自由自在。不過問了才知道,豪華團你要是沒力氣上,協作會用力把你拖上去的。。。。。所以雀兒山登頂的含金量。。。</h3> 回到高C2,照片沒拍,喬已經把我們登頂的消息散播出去了,估計少搶了800個紅包????<h3>休息片刻,拔營下撤。本以為一路平安了,其實最兇險的道路在等著我們。</h3> <h3>雀兒山發生事故最多的地點,不是沖頂的陡坡,而是c2回c1的冰川。深達數百米的冰裂縫,被表面的一層薄雪掩蓋著,當下午時分,經過太陽一上午的暴曬,薄雪開始融化,走上去的時候一不小心就踩穿了雪層,掉下裂縫。</h3> <h3>如果沒做保護,可以直接掉下去欣賞冰洞仙境了。</h3> <h3>喬和淡然相繼掉在了冰裂縫里。幸虧五人結組,有繩子保護,才沒掉下去。</h3> <h3>網上找了點示意圖,更容易看懂。</h3><h3>這是雪面分時的區別。</h3> <h3>這是冰面結繩行走的基礎圖示。</h3> <h3>一旦有隊友掉進冰裂縫或者冰面崩塌,不管是前面還是后面的隊員,立馬使用冰鎬采取制動措施,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把繩索固定好再去留住其他人。</h3> <h3>這就是布滿危機的冰原道路。</h3><h3>小心翼翼的走完,平平安安的下山。</h3> <h3>小鄧下山時把自己的鞋子走出了一個洞。就地取材,拔了好多野草野花的莖葉墊在鞋底,這樣也就慢慢的下到了大本營。</h3> <h3>藏地隨處都是寶,這是休息時挖到的人手參。藏民不愧是“吃藥長大的民族”??。</h3> <h3>回到大本營,歸心似箭,行程我就一帶而過了。我們每人租了一匹馬下山出景區。</h3> <h3>我在最后一個。</h3> <h3>這天氣跟開始比簡直好太多,陽光下的新路海太美了。</h3> <h3>隨著一組跟在淡然屁股后面的騎馬照,我們一口氣出了景區。</h3> <h3>沿路拍到了高原沼澤完美的倒影。</h3> <h3>出了景區,回到人間。</h3> <h3>回頭跟雀兒山再見。川西在國道上能看到全體的山并不多。317國道路況完美。以后大家要來玩,千萬不要擔心路況。</h3> <h3>不但回歸了人類社會,也回歸了黨的懷抱。一股暖流涌上心頭,幸福滿滿。</h3> <h3>為期8天的雀兒山登山活動就算圓滿結束了,最后一篇寫的快了點,因為最后一天忘記帶gopro。。。好多氣勢磅礴的場景都沒完全展現給大家看,不過通過給我這些隨手拍的視頻,應該也能感知一兩分。</h3><h3>通過我的流水賬游記,想去攀登雀兒山的同學們心理也應該有個底了,不用擔心,雪山并不夸張,我這樣的菜鳥都上了,你們只要身體不出意外,都是沒問題的。</h3><h3>6168應該不是我的終點,關鍵是再上去七千米級別的雪峰,登山成本幾何級上升,等我省吃儉用一會,再去試探下7508米的xxxx峰,據說下來就是國家一級運動員了,弄得我好想再去高考一次。??</h3><h3><br></h3><h3>上面這張圖是在我們下山后一周發布的。省了多少錢自己算吧。就好像提前兩年買了房一樣。??????所以想要做什么事,早做早好,不然夜長夢多。</h3> <h3>最后引用淡然大神的朋友圈的自白,結束我們的游記。寫的累死了。錯別字你們忽略吧,沒力氣對稿了。</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b><u><i>有夢想是最好的保持青春活力的方式,不要說自己老,什么時候追夢都不晚!!!!!———————————— 淡然,四川甘孜縣,雀兒山C1營地,2018年7月25日。</i></u></b></font><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庆县|
兴安盟|
台南市|
肥城市|
商水县|
温州市|
龙州县|
康乐县|
黑河市|
岚皋县|
平泉县|
西乌珠穆沁旗|
阿巴嘎旗|
九龙县|
定边县|
密云县|
穆棱市|
鸡东县|
土默特左旗|
文水县|
兰坪|
新民市|
房产|
平陆县|
于田县|
石渠县|
广德县|
马公市|
麻江县|
普安县|
特克斯县|
逊克县|
楚雄市|
南昌县|
北京市|
广宗县|
乳山市|
大同县|
陇西县|
襄城县|
乐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