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蘭州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早在5000年前,人類就在這里繁衍生息。西漢設立縣治,取“金城湯池”之意而稱金城。隋初改置蘭州總管府,始稱蘭州。</h3> <h3>位于蘭州城北的白塔山下、金城關前,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登橋遠望,不遠處的黃河如帶,蜿蜒盤曲,橋身鋼構非常漂亮,夜景很美。</h3> <h3>蘭州刻葫蘆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民間技藝,主要用刀或者針在葫蘆表面進行陰刻,來體現中國傳統繪畫山水、花鳥、人物和書法,然后涂上松墨,令其線條明晰。隨著技藝高超的歷代民間藝術家的不斷發展創新,蘭州刻葫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成為欣賞收藏的藝術品</h3> <h3>蘭州水車博覽園位于黃河南岸的濱河東路上,在中山橋的東側約2.6km。蘭州水車歷史悠久,是古代黃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又叫“天車”、“翻車”、“灌車”、“老虎車。是蘭州市旅游局為再現這一古老的灌溉工具而專門設計仿建的游覽參觀公園,再現了50多年前黃河兩岸水車林立的壯觀景象</h3> <h3>白塔山位于蘭州市北,因山頭有一座白塔寺而得名。黃河邊上的景色不錯哦,登高視野特別好。挺好的地方,挺美麗的。</h3> <h3>蘭州羊皮筏子:俗稱排子,為黃河沿岸的民間保留下來的一種古老的擺渡工具,也是一種古老的水上運輸工具,用羊皮做成。它由十幾個氣鼓鼓的山羊皮“渾脫” 組成。筏子有大有小,最大的羊皮筏子由600多只羊皮袋扎成,小皮筏系用10多個羊皮袋扎成,</h3> <h3>皮筏子在河道上悠閑漂蕩。遠遠望去,就象一葉扁舟。人筏混為一體,隨波逐流;近看則見在緊貼水面的皮袋筏上,坐著五六個客人,隨著波濤的起伏,顛簸而行,有驚無險,極富刺激。也是蘭州民俗文化的遺產。</h3> <h3>甘肅蘭州太平鼓舞已有六百余年的歷史,素有"天下第一鼓"之稱。2006年5月20日,蘭州太平鼓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h3> <h3>蘭州太平鼓在每逢大的慶典活動,表演都是整個活動的高潮部分,那鏗鏘有力的鼓點,顯示了黃河之濱人民的英雄氣魄,其風格獨特,具有濃厚的西北特色和藝術魄力。</h3> <h3>蘭州中山橋俗稱“中山鐵橋”,被稱為“天下黃河第一橋”。</h3><h3>它建于公元一九○七年(清光緒三十三年)。工程由德國商人承建,共花了白銀三十萬六千余兩。橋兩端分別筑有兩座大石坊,上刻“三邊利濟”和“九曲安瀾”。橋有四墩,下用水泥鐵柱,上用石塊。弧形鋼架拱梁,是后來進行加固工程時增建的。1919年,鐵橋受戰火影響,中斷了11個晝,后經補修而復通。1942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改名為“中山橋”,橋名沿用至今。</h3> <h3>黃河母親雕塑由甘肅著名的雕塑家何鄂女士創作,由“母親”和一“男嬰”組成構圖,分別象征了哺育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撓的黃河母親,和快樂幸福、茁壯成長的華夏子孫。 該雕塑構圖簡潔,寓意深刻,反映了甘肅悠遠的歷史文化。雕塑下基座上刻有水波紋和魚紋圖案,源自甘肅古老彩陶的原始圖案。同時,水波紋和魚紋也反映了黃河流域的先民們對自然現象敏銳的觀察力,說明了中國人內在的實力。</h3> <h3>我想西游的玄奘也會感嘆一望無際的戈壁</h3><h3>也會欣喜馬兒歡快蹄聲陣陣的山丹馬場</h3><h3>想象自己騎著汗血寶馬路過沉寂在夜色中的蘭州</h3> <h3>一聲古塤伴著黃河水一路盡頭</h3><h3>捎去蘭州游子的思念</h3><h3>不曾想便多了一絲彷徨</h3><h3>晚安蘭州</h3><h3>這個城市</h3><h3>留下歷史長河的腳印</h3> <h3>喝了一口黃河水</h3><h3>前面是高山</h3><h3>后頭是黃河</h3><h3>不畏懼 似老牛</h3><h3>伴著后世的贊美</h3><h3>早就撒下了文明的種子</h3><h3>借著渡口</h3><h3>作一曲龍回九天</h3> <h3>西北偏北,醉在金城</h3><h3>西北偏北,醉在蘭州</h3><h3>停下你的腳步</h3><h3>留下你燦爛的笑容</h3><h3>感受少年在歷史長河當中的英姿颯爽</h3><h3>感受黃河穿城而過的偉岸與震撼</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遵化市|
沙雅县|
嘉黎县|
应用必备|
金阳县|
绥芬河市|
宁阳县|
沙雅县|
甘南县|
大埔县|
巍山|
涡阳县|
江安县|
满城县|
泗阳县|
昭平县|
陆良县|
邯郸市|
同心县|
涞源县|
广德县|
厦门市|
崇仁县|
祁阳县|
龙州县|
成安县|
塔城市|
博客|
搜索|
白朗县|
旬邑县|
昭觉县|
潢川县|
湘乡市|
乐安县|
石台县|
社会|
巍山|
白银市|
伊吾县|
武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