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柬埔寨雖然一直在我的旅行目的地名單中,但卻總未成行。這次終于要飛去那里了,又想著金邊和暹粒都有非常值得去看的地方,取舍半天之后,最終決定整個行程安排從金邊進暹粒出。</h1> <h1> 金邊,柬埔寨的首都,也是柬埔寨最大的城市,到達金邊第一站就是登塔子山。</h1><h1> 塔子山是金邊的最高點,登上山巔可俯瞰首都風貌。塔子山上建有塔寺,入口處有兩個七頭蛇石雕,還有怪鳥、獅子、佛像等雕像。</h1>
<h1> 寺廟內精美的壁畫雕刻。</h1> <h1> 山下,巨大的時鐘,正在一分一秒轉動著指針。</h1> <h1> 今年是十二生肖中的狗年,大狗造型倒也算生動有趣。</h1> <h1> 柬埔寨國家博物館,這個外表呈磚紅色的建筑始建于公元1913年。</h1> <h1> 館內收藏了很多吳哥窟雕塑真品和吳哥王朝等時期的手工藝品,參觀時租借一個講解器,戴著耳機邊看邊聽會有很大的收獲。</h1> <h1> 神鳥嘎魯達</h1> <h1> 有著兩撇小胡子的閻摩神,掌握了死亡的力量。佛教傳入中國后,華人稱之為閻王爺。</h1> <h1> 博物館中有不少吳哥窟的石雕真品。</h1> <h1> 這幅雕刻中的人物,好似玩手串的中年油膩男!</h1> <h1> 離開博物館,搭車前往金邊大皇宮,在皇宮前寬敞干凈的廣場草坪,成千上萬只鴿子在覓食和飛翔。</h1> <h1> 看到一個僧侶從皇宮門前走過,很有異域的風情。</h1> <h1> 金邊大皇宮,是柬埔寨國王起居、辦公和會見外賓的地方,面積比中國的故宮要小很多,但是建筑極富高棉傳統風格和宗教色彩,和泰國曼谷的大皇宮有很多相似之處。</h1> <h1> 皇宮內有20多座建筑,多為黃、白兩色。據說黃色代表佛教,白色代表婆羅門教,黃白兩色使宮殿顯得金光燦燦。</h1> <h1> 回廊壁畫講述的都是宗教故事和柬埔寨歷代王朝的豐功業績。</h1> <h1> 鏤空鐵門上圖案,細看之下是端坐在大象身上雙手合十的佛像。</h1> <h1> 而菩提樹下的佛,更給人安靜祥和的感覺。</h1> <h1> 金邊皇宮中騎在馬背上的人物雕像是諾洛敦親王。</h1> <h1> 在皇宮的諸多建筑中,還有一處吳哥窟的縮小版景觀,可以讓沒去過暹粒的人先睹為快。</h1> <h1> 如果說第一天在金邊,主要是了解柬埔寨的佛教文化和參觀皇宮,那么第二天則是心情沉重的一天,因為當天上午先到了紅高棉時期的集中營(Killing Fields of Choeung EK)。</h1> <h1> 眼前的這座靈塔內,存放著從年幼到年老大約2000多個骷髏人頭,而從整個集中營里一共挖出9000多具尸體,有10多處埋尸坑……</h1> <h1> 之后又去了監獄博物館(Tuol Sleng Museum),這里原本是一所中學,后來在紅高棉時期被用作押犯人的集中營,曾經囚禁了17000多名知識分子、平民及婦孺,每天被折磨而死的人不計其數。</h1> <h1> 之前整棟樓沒有鐵絲網,因為發生過一位婦女不堪忍受折磨跳樓自殺之后,整棟樓的每一層走廊都拉起了密密的鐵絲網,一直保留到現在。</h1> <h1> 這個參觀過程已經讓人感到壓抑而難受了,結果去逛當地有名的俄羅斯市場時,市場內部昏暗狹窄的空間,悶熱潮濕的環境,密密麻麻的各種物品,更讓人覺得快要窒息!</h1> <h1> 好在后來去湄公河上坐了一趟游船,雨過天晴后的美景,讓糟糕的心情慢慢平復下來。</h1> <h1> 第三天一早,坐長途客車離開金邊,經過五個多小時的車程,順利到達暹粒市。</h1> <h1> 暹粒,因為吳哥古跡眾多,是柬埔寨最著名的旅游城市,比起首都金邊,整個城市似乎更漂亮一些。</h1><h1> 柬埔寨一年兩季,現在處于雨季,因此豐沛的降雨,讓洞里薩湖成為全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不過湖水中成片繁殖的水葫蘆,也讓人不禁感嘆環境污染太嚴重了。</h1> <h1> 說起來是看水上集市,但其實普普通通完全勾不起購買欲望,在湖里來回行駛了一圈后,登岸坐車去當地的絲綢博物館參觀。</h1><h1> 博物館的解說員從桑樹開始介紹,接著一路參觀剛出生的、一周大小以及開始作繭的蠶寶寶,之后就是如何抽絲、染色、織布等一系列工藝流程,算是一種學習,挺好的。</h1> <h1> 在柬埔寨每天的午、晚餐吃的都非常好,就餐環境也很不錯,就是餐廳的飲料太貴,普通一份果汁都是3美金起價,而且餐餐一定推薦點飲料,要知道柬埔寨普通工薪階層的一天收入大約也就5個美金而已!</h1> <h1> 到達柬埔寨的第四天,重頭戲開始了,大吳哥小吳哥都要走一遍,買門票時要求每個游客拍照,照片打印到門票上。而窗口醒目的中文標識,可想而知每天來這里的中國游客一定非常非常多。</h1> <h1> 進入吳哥王城前的大道兩旁,各具特色的神像石雕,有的保存完整,有的則已經殘缺不全了。</h1> <h1> 巴戎寺,因為大大小小幾十座寶塔四面都雕刻著神工的微笑面容,被后人稱為“高棉的微笑”。</h1> <h1> 吳哥寺廟建筑大多以五層壇城的形式向中心提高,它的崇高也是人們在攀爬的過程中顯現出來的。</h1> <h1> 精美的女神雕像</h1> <h1> 栩栩如生的駿馬、大象和神態各異的人物雕像。</h1> <h1> 200多個微笑浮現在綠色叢林中,仿佛就是一部金剛經。</h1> <h1> 空中宮殿緋明納卡寺,整個建筑構建在高臺之上,登高視野開闊極了。</h1> <h1><br></h1> <h1> </h1> <h1> 緊挨著的是神象臺階,也是吳哥時期舉行慶典儀式的地方,同時還是國王的閱禮臺。</h1> <h1> 長長的巨象石雕為我們展示了當年吳哥盛世的繁華,而對面的一個個塔樓,據說是審判訴訟的地方,吳哥盛世果然名不虛傳。</h1> <h1> 塔普寺,曾因《古墓麗影》而名揚天下,上百個龐大的建筑散布在柬埔寨西北部的原始森林中。</h1> <h1> 巨大的樹根看起來非常像一條橫臥的巨蟒。</h1> <h1> 電影《花樣年華》中梁朝偉向樹洞吐露真言的取景地。</h1> <h1> 苔痕覆蓋枝干纏繞,塔普寺只剩下了殘桓斷壁。</h1> <h1> 修繕完畢后的回廊,游客們饒有興趣地穿梭其間,仿佛進入時空隧道。</h1> <h1> 大樹盤根錯節,像動脈血管一樣和寺廟緊緊地生長在一起,兩者之間融合的非常協調,相得益彰。</h1> <h1> 午飯過后,到達城中之城小吳哥。</h1> <h1> 寬闊筆直的石板路,令人不自覺就把目光投向了最遠處的塔尖。</h1> <h1> 而塔尖倒映在水池中的影像,有一種虛幻不真實的美感。</h1> <h1> 吳哥窟的回廊</h1> <h1> 高聳的塔樓,陡峭的臺階,沒有攀爬過吳哥寺廟的階梯,根本無法真正領悟吳哥建筑中弘揚信仰的意義和力量。</h1> <h1> 無處不在的女神雕像</h1> <h1> 吳哥窟建筑的美和震撼,不身臨其境真的很難用語言表達出來,包括吳哥窟內和尚與孩童信徒們之間的互動所帶來的感受,也只能自行體會了。</h1> <h1> 因為天色還早,離開吳哥窟后,又驅車大約二十多公里,來到了暹粒寺廟中,唯一用紅色砂巖石砌建的女皇宮寺廟。</h1> <h1> 女皇宮比一般神殿山的寺廟要小和平緩很多,門框也比較低矮,但各種雕花設計精美而繁復,訴說著許許多多的故事。</h1> <h1> 這里的雕刻圖案像極了波斯的地毯、歐洲的教堂窗花、中國的絲綢刺繡……而端坐在神鳥身上的女神微笑著,沐浴在兩頭神象的澆灌中。</h1> <h1> 在柬埔寨的最后一天,回程機票訂在了傍晚,因此幾乎還有一整天的時間可以揮霍。于是再次驅車七十多公里,去探訪已成廢墟的崩密列遺址。</h1> <h1> 崩密列雖然是一座印度教寺廟,但是它有一些雕塑反映的卻是佛教的主題。入口處一堆亂石,唯有頂端的拱門,能看出原本是座寺廟建筑。</h1> <h1> </h1> <h1> 崩密列的庭院和塔之間,樹木草叢茂密地生長著,如果不是事先在網上了解到它其實和吳哥窟差不多大小,行走其中,根本想不到原來的模樣。</h1> <h1> 崩密列寺廟坍塌嚴重,被樹木掩映,無路可走,如果沒有因為拍攝電影《虎兄虎弟》而修建的棧道,根本不知道如何穿過這片巨大的廢墟。</h1> <h1> 由于崩密列比較荒僻,所以很多浮雕和塑像已被掠奪,即便如此,殘留的幾塊浮雕,依然能感到當年的繁華和浪漫美好。</h1> <h1> 特別是這里出土的五頭蛇那迦神像,精美的花紋,完整的造型,把鼎盛時期的吳哥王城故事展現的淋漓盡致,令人驚嘆不已!</h1> <h1> 傍晚,飛翔在萬米高空之上,濃密的烏云,很快就要將遠處耀眼的陽光遮住。</h1><h1> 此時此刻,我心中默默念叨:再見了,高棉的微笑,再見了,美麗的柬埔寨!</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城市|
舒城县|
仁布县|
永靖县|
肥东县|
望都县|
阿克苏市|
台北县|
贵港市|
高密市|
寿阳县|
理塘县|
武川县|
慈利县|
永丰县|
吴江市|
申扎县|
大庆市|
吴川市|
洛扎县|
南充市|
板桥市|
车致|
绥宁县|
个旧市|
长治市|
永安市|
丹凤县|
安庆市|
安宁市|
苗栗县|
英吉沙县|
岢岚县|
洛阳市|
大理市|
行唐县|
余干县|
万宁市|
桂阳县|
闽侯县|
江源县|